什么是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49页内容。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通过观察、比较、触摸所熟悉的物体表面的大小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面积的含义。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面积的含义,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感知材料,让他们在观察、触摸中直接感受到物体“表面”的存在及各种图形的“平面”,形成关于“面”的表象,理解面积的意义。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
(2)经历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探索比较图形大小的方法(割补法,摆方块等),积累比较图形面积的直接经验。
(3)在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认识面积的含义。
难点:探索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教具准备:
练习本、正方形与长方形的纸片、剪刀、1厘米的小方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孩子们,今天教室来了这么多听课的老师,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表示欢迎,好吗?刚才我们拍手的时候,两只手碰击的地方就是我们的手掌面,谁愿意来摸一摸老师的手掌面?(学生摸老师的手掌面)那么你们的手掌面在哪儿呢?请摸一摸自己的手掌面,哪位小朋友愿意和老师比比手掌面的大小?你们有什么发现?生:老师的手掌面大,我们的手掌面小。
【设计意图:利用情境拉近老师和学生的距离,并且让孩子们初步感知面积有大有小。】
初步感知,理解面积的含义
1.摸一摸,说一说
孩子们,这是我们最亲密的朋友数学书,你能用手摸一摸吗?(学生摸一摸),你发现了什么?(封面是平平的、滑滑的)大家再来摸一摸我们科学书的封面,请大家仔细观察,看看这两本书的封面谁大谁小,(生:一样大)你能比 一比吗?(用眼睛看或把两本书重叠在一起比较)。
孩子们,请你再摸一摸你手中1元硬币和1角硬币的币面,比一比哪个面大哪个面小?
这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两片树叶,这是什么叶子(枫叶),这是什么叶子(杨树叶),大家摸一摸这两片树叶的面,并比一比它们面的大小,接下来验证哪个面大。
再找一找我们教室中一些物体的面,并比一比它们的大小。
孩子们,刚才我们摸到的数学书、硬币,课桌都是什么(物体),我们摸的都是物体的表面,并且知道了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在数学上,我们把物体的表面大小叫做物体的面积,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面积,教师板书:认识面积
2、结合具体实例理解面积的含义
那谁能来说一说黑板表面的大小是黑板的什么呀?谁再来说说其他面的面积呢?(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的面积,手掌面的大小就是手掌面的面积)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的去摸周围物体的表面,比较物体表面的大小,渗透面积大小相对性的数学思想,为学生学习“面积”建立了感性认识,同时体现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3、画一画,涂一涂
大家都已经知道了什么是物体表面的面积,那你们能任选一个物体的面,用你喜欢的方式把它画下来,并涂上颜色,谁愿意在黑板上画一画呢?学生画一画,涂一涂,现在老师把长方形的一条边擦掉,你还能找到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吗?这个图形和你们画的图形有什么区别,最后学生发现这个图形少了一条边,它不是一个完整的图形,没有面积,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只有封闭图形才有面积,并明确指出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板书: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教师出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让学生说说它们的面积。(长方形表面的大小就是长方形的面积,正方形表面的大小就是正方形的面积)
【通过让学生画、涂,让他们发现只有封闭的图形才能涂出它们的面积,说几个图形的面积是为了进一步理解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那现在你们能说一说什么是面积吗?学生说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看老师——自己尝试——创新举例”一系列实践,认识面积的概念,从直观形象到抽象,帮助学生在感性经验的支撑下深刻的建立起面积的表象】
(三)操作实践,比较大小
1.教师出示两个图形(长方形和三角形),通过观察法能直接比较出两个图形的大小。
2.比较三个图形的面积,哪个最大,哪个最小(课本后面的练习)
【设计意图:学生及时巩固新知,并培养了学生直观估测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有些图形我们直接观察就能比较出它们的大小,现在请同学们看这两个图形,出示用观察法无法比较的正方形(16平方厘米)和长方形(15平方厘米),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索比较图形大小的方法。
(学具:每个小组一把剪刀,16个1cm的小正方形)
A.剪拼法(先重叠)
B.摆小正方形法(强调必须用大小相同的小正方形摆,数量多的图形面积就大。)
C.数格子法(数格子比大小是比较图形面积的基本方法,但是使用这种方法的前提条件是——方格大小必须统一,让学生先画相同大小的方格,然后再数一数)
(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教师要参与到小组中进行指导,收集信息,让学生在交流中认识到比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要“统一标准”。学生出现用量每条边的长度再加起来,教师应让学生讨论是否正确,进一步区分周长和面积,周长一条线,面积一大片,周长在四周,面积在里面,周长求长短,面积求大小,加深对面积概念的理解。)
4.小组展示,并总结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亲自操作,学生获得了自己去探索数学的体验,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意识。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多种方法比较(剪拼法、摆小正方形法、数格子法)让学生参与了合作与交流的活动,在交流中学生认识到比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要“统一标准”,体验了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四、)巩固练习
1.通过数格子,比较哪个图形的面积大,哪个图形的面积小。(课本后面第三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及时巩固新知并渗透数格子比大小是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基本方法。】
在方格纸上画3个不同的图形,使他们的面积都等于7个方格的面积。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面积相同的图形,可以有不同的形状,加深学生对面积含义的理解】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 面积的定义;比较图形大小的方法。 板书:
认识面积
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