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面积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
北师大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六册面积,它是在学生掌握了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来教学的,为后面推导计算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重点:理解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建立面积表象.如果学生对面积的概念不清楚,以后遇到面积和周长的计算就容易发生混淆。为此教学中特别重视引导学生观察和实际测量,通过多种感官参加教学活动使学生建立有关面积的正确表象.
教 法:通过观察、比较和实际操作,建立有关面积的表象,发展学生的初步空间观念,培养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手段:
教师准备:米尺,若干个平面图形,电脑课件一套。
学生准备:学生尺。
教学过程:
一、师生情感交流。
1、同学们,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想玩儿吗 我说一个词,同学们用—个字概括。听清了吗?
2、师:爸爸(爸)、妈妈(妈)、西瓜(瓜)、提包(包)、钢笔(笔)、台灯(灯)。。。。。。
3、那么瓜、包、笔、灯、尺、柜、书。。。再概括—物体。
4、同学们说的真好。今天我要教新的名词术语,你们能用简练、概括的语
言来表述吗 有信心的同学请坐。
[分析1]:通过做游戏,既使紧张的课堂气氛得以缓解,又能调整好师生之间的情绪,更重要的是这个游戏是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方法的体现。
层层分析,揭示面积概念。
1、认识“表面”
(1)、师拿数学书,问:这是什么 你们有吗
师摸书面,说:生活中这叫什么 摸一摸你的书面。
师摸书底,说:生活中这叫什么 摸一摸你的书底。
师摸书侧面,说:生活中这叫什么 摸一摸你书的侧面。
(2)师归纳,不管是书面、书底、侧面都是书的表面。
(3)、师拿文具盒,边摸边说:这是文具盒的表面。
师摸自己的手,边摸边说:这是手的表面。
师摸自己的脸,边摸边说:这是脸的表面。
(4)、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很多,师用课件举例:比如。。。。
你能边演示边说吗
生边摸边说:这是橡皮、尺子、桌子。。。。。。的表面。
(5)、说的不错,那么谁能把他们举的这些例子用一句话概括。
(所有物体的表面—一—物体的表面)
(6)、(板书):物体的表面
[分析3]:通过看、摸、感知什么是表面,再通过用一句话把例子概括出来,最后在把生活中的语句抽象概括成“物体的表面”。
2、认识“大小”
(1)、摸一摸,你们的数学书的封面和课桌的桌面,比一比,谁大
课桌的桌面大,数学书的封面小。
老师请一位学生上台,观察我俩的手掌面,那个大?那个小?
(3)和你的同桌比一比,谁的手掌面大?
(4)找两位相差大的同学上台,同学们,看着他两你想说点什么?
(5)找一找,你们周围有没有比老师手掌面大或小的物品?
(6)看一看,黑板的表面和板搽的上表面比一比,谁大
(7)、小结:通过摸、看、比,我们发现物体的表面怎样 (有大有小),
(板书):物体的表面
大小
我们就说---物体的表面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板书):物体的表面
大小 就是它们的面积
今天就来认识面积。
(板书课题):面积
[分析4]:让学生摸、看、比物体的表面,从视觉和感觉上感知它们有大有小,从而引出面积概念中的“大小’。
齐读概念,好,我们知道物体的表面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那么
4、课件出示:书的表面大小就是书的表面面积。
文具盒的表面大小就是文具盒的表面面积。 黑板的表面大小就是黑板的表面面积。
5、那么你能将生活中的例子完整而准确地叙述一遍吗?
6、认识“封闭图形”
(1)、非常棒,我们把物体的其中一个面描下来就是这些图形。(师先描一描,再课件出示3组图形)
(2)、师说:它们都是图形(板书):图形
(3)、它们有表面吗 谁能上来指一指,涂一涂你们的学具。
(4)、“”它有表面吗 (学生讨论)
(5)、师说:“”不是封闭图形。它只有角的大小,没有面的大
小。因此只有封闭的图形才有表面。(板书):封闭
、物体的表面有大小,那么封闭图形有大小吗 怎样比较每组图形的大小 (边拼摆学具边讨论),师完成1、2组图形板书
(7)、 和 看不出大小,重合也不行,那该怎办
(8)、(学生各抒己见)师引导:曹冲是用什么方法称象的体重 起关键作用
的是个什么 由此你有什么启发 互相讨论,再实践你们的说法。
(9)、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哪一个做测量单位比较合适 (正方形)
(10)、用正方形摆左图需要几个正方形 右图需要几个正方形 哪个大
(11)、通过观察、重合、数方格等方法、我们发现封闭图形也是有大有小,因此,我们就说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板书):
就是它们的面积。
(12)、全体齐读板书,你发现面积有几层含义?
(13)、好,再读板书,你能将这两句概括成一句吗?
物体的表面,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发现问题了吗 少了什么 (讨论):“或、和”。
(14)、再读板书,你们真了不起,我们看看专家是怎样总结的?打开书,读一读。
(15)、你们的水平和专家水平一字不差,同学们努力吧,将来的专家就是你们。
[分析5]:出示这一组封闭图形要注意演示,更要注意让学生亲自动手摆,动脑想,动口说,这就从视觉与触觉、运动觉的结合上协同感知面积的空间意识,再通过对他们大小的比较得知不但物体的表面有大小,而且封闭的图形也有大小,从而使学生经过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推理,对面积的意义达到抽象的理解。
三、练习:
1、你能看出这三个图形中,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大,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小吗
[分析6]:直观感受面积的大小。
2、同学们的眼力不错,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你还能比较出来吗 通过数格子来比较面积大小,你还有什么新发现?
[分析7]:使学生感受到面积相同的图形,可以有不同的形状。
3、你能数出每种颜色图形的面积等于几个小方格那么大吗 图中有的地方不满一格,该怎么办呢?
4、哪个图案面积大?
[分析8]:使学生会用割补法借助小方格计算图形的面积。
5、今天学的面积与以前学的周长有什么不同 下面的图形,用红线标出它的周长,用蓝线画出它的面积。(出示课件)
[分析9]:区别周长与面积的含义,使学生加深对面积含义的理解。得出周长一条线,面积是一片。
6、很好,下面的正方形被甲乙分成了两部分,谁来指出甲的周长、面积,再指出乙的周长、面积,最后判断下面四句话哪句对
(1)乙的面积比甲大
(2)甲乙的面积相等
(3)乙的周长比甲短
(4)甲乙的周长相等
[分析1 0]:先让学生在图形中,用不同颜色表示周长与面积,在同一形体上鲜明的区别出两者不同的空间意义,然后在一组判断题中通过图形变式的配置与提供判断选项的反例,在辩误矫治中,使学生对周长、面积的意义理解达到更为概括的程度。
四、总结全课。
1、谁能说说,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2、你有什么收获?
[分析11]:进行知识梳理。
3、你还有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