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高一第一学期生物必修一期中模拟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2019高一第一学期生物必修一期中模拟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38.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11-09 21:40:32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高一第一学期生物必修一期中模拟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关病毒的起源及与细胞的关系,目前最能被接受的是生物大分子→细胞→病毒。下列观点能支持病毒的起源是在细胞产生之后的是( )
A.所有病毒都是寄生的,病毒离开细胞不能进行新陈代谢
B.有些病毒的核酸与哺乳动物细胞 DNA 某些片段的碱基序列十分相似
C.病毒的化学组成简单,只有核酸和蛋白质两类分子
D.病毒是目前发现的最简单的生物体
2.下列有关显微镜的使用,正确的是( )
A.转动转换器一-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
B.调节细准焦螺旋一-调节视野的亮度
C.调节光圈一一调节视野的大小
D.调节反光镜一调节视野的亮度
3.蓝细菌和衣藻都具有的结构或物质是( )
A.DNA和叶绿素 B.核膜和核糖体 C.细胞壁和叶绿体 D.线粒体和染色体
4.下列关于“生物的统一性和差异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学说揭示了所有生物结构的统一性
B.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就越多
C.生物体的差异性表现在组成不同个体的元素种类和含量差异都很大
D.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结构统一性体现在都具有 RNA 和蛋白质
5.下列有关生物体内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新陈代谢强度与自由水含量有关
B.细胞中自由水含量降低是细胞衰老的特征之一
C.水分子的跨膜运输方向是高浓度溶液→低浓度溶液
D.水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无机物
6.下列关于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人体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 21种
B.蛋白质的结构受温度和酸碱度的影响
C.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就是指氨基酸顺序的多样性
D.蛋白质是生物体内重要的结构物质和功能物质
7.下列关于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葡萄糖和果糖分子均有还原性
B.动植物细胞中糖的种类完全不同
C.纤维素、淀粉、糖原的单体不同
D.糖类是细胞内主要的储能物质
8.下列关于生命物质基础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核糖组成 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
B.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有 20 多种
C.纤维素是所有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
D.脂肪由 C、H、O、N四种元素组成
9..微量元素的作用可通过下面哪一实例得到证实( )
A.缺氮时叶片变黄
B.缺锌时苹果患小叶病
C.动物血钙含量太低时肌肉抽搐
D.缺磷时会影响磷脂的合成
10.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化学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很少,所以人体不存在微量元素缺乏症
B.每种大量元素在不同的生物体内的含量都是相同的
C..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
D.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中,C 是最基本的元素,在细胞鲜重中含量总是最多的
11.如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何图形,①~是有关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要将视野中的物像从 图甲转为图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转动细准焦螺旋 ③调节光圈
转动转换器 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向左下方移动装片
A. B. C. D.
12.用丙酮从人的成熟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面积为,设细胞膜表面积为,则与的关系是( )
A.=2 B.>2 C.<2 D.<<2
13.某患者得了脂肪肝(肝细胞中有过多的脂肪),那么肝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
A.脂肪 B.蛋白质 C.水 D.无机盐
14.关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病毒是一种生物,在分类上属于原核生物
B.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DNA或 RNA,细菌的遗传物质只有 DNA
C.由于病毒体内只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所以病毒需要营寄生生活
D.获取大量病毒的方法是将其接种在营养齐全的培养基上培养
15.将两种海绵动物的细胞分散成单个的细胞,再进行混合培养,结果发现只有同种的细胞才能结合,其原因是( )
A.两种海绵细胞构成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不同
B.两种海绵细胞表面糖蛋白的氨基酸成分不同
C.两种海绵细胞构成细胞膜的脂质的种类不同
D.两种海绵细胞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
16.下列各项与蛋白质结构多样性无关的是( )
A.氨基酸的数目、种类和排列顺序
B.构成蛋白质的多脑链的数目
C.构成蛋白质的多肤链的空间结构
D.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基
17.氨基酸分子缩合形成含2条肤键的蛋白质分子时,相对分于量减少了 900,由此可知,此蛋白质分子中含有的氨基酸数和肤键数分别是( )
A.52,52 B.50,50 C.52,50 D.50,49
18.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依次是( )
A.核酸、蛋白质、细胞 B.糖类、蛋白质、细胞
C.蛋白质、核酸、细胞 D.核酸、糖类、细胞
19.实验表明,维生素D可优先通过细胞膜扩散到细胞内部,这主要与细胞的哪项结构或功能有关( )
A.膜表面的糖蛋白 B.膜内含有的相应载体多
C.膜的选择透过性 D.膜的支架磷脂双分子层
20.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将分散的小鼠组织细胞和人组织细胞进行混合培养,同种细胞之间会出现“识别”现象,最终导致小鼠组织细胞黏连在一起,人组织细胞黏连在一起,对此现象合理的解释是( )
A.两种细胞膜所含的主要成分不一样 B.两种细胞膜的结构不一样
C.两种细胞膜上糖蛋白的种类不一样 D.两种细胞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不一样
21.下列关于细胞内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中含量最多的是氮
B.磷是脂肪、DNA等化合物的组成元素,是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
C.精瘦肉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
D.在人的一生中,细胞中的自由水/结合水的值逐渐上升
22.下列物质中可用双缩脉试剂进行鉴定的是( )
A.DNA、RNA、脂肪 B.胰岛素、胃蛋白酶、抗体
C.葡萄糖、麦芽糖、果糖 D.维生素D、二胀、肝糖原
溶液 双缩脲试剂 碘液 斐林试剂
甲 +
乙 ++
甲、乙混合 + + +
23.分析表格,可推测( )
A.甲溶液含有淀粉
B.乙溶液含有还原糖
C.混合溶液不含淀粉
D.混合溶液含有淀粉
24.下列有关DNA和RNA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A.从分布上,真核细胞中的DNA全部存在于细胞核中,RNA全部存在于细胞质中
B.从化学组成上,DNA与RNA的碱基完全不同
C.从结构上,DNA多为双螺旋结构,RNA通常为单链结构
D.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4种核糖核酸,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
25.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生物学问题,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脂类物质都会使人发胖,最好不要摄入
B.精瘦肉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应该及时补充
C.无糖八宝粥不添加蔗糖,添加木糖醇,所以不含糖类
D.人体每天需要量最多的是糖类,所以主食应该是粮食制品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
26.(18分)根据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分析回答:
(1)该化合物中,①表示 ,表示 。
(2)该化合物由 个氨基酸失去 个水分子而形成。
(3)该化合物中的氨基酸种类不同,是由 决定的,其编号是 。
(4)该化合物称为 ,含 个肽键,编号是 。
27.(7分)如图表示构成细胞的元素、化合物及其作用示意图,代表不同的小分子物质,A、B、C代表不同的大分子物质,请分析回答:
(1)物质是 ,在动物细胞内,与物质A作用最相近的物质是 ;若物质A在动植物细胞中均含有,并作为细胞内的最理想的储能物质,则A是 ,可以用 鉴定。
(2)若某物质B的生理功能是催化功能,则B是 。
(3)物质是是 ,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 。
28.(9分)如图所示细胞膜的结构示意图,回答如下问题:
(1)图中的B是 ,构成细胞膜基本支架的结构【 】 。
(2)与细胞膜识别功能有关的结构是【 】 。
(3)巨噬细胞吞噬细菌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 性。
(4)不同细胞的细胞膜的生理功能不同,主要取决于细胞膜上的 不同,如图中 。
(5)消化道中的葡萄糖分子通过小肠上皮细胞的细胞膜时,体现细胞膜的 性。
29.(16分)原核生物中的细菌具有细胞壁,为了探究其化学成分是否含有糖类和蛋白质,某课题小组首先上网查阅了有关资料,得知糖类加硫酸水解后用碱中和,再加斐林试剂沸水加热,有砖红色沉淀生成;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作用,生成紫色物质;二者单独检验时不相互干扰。于是课题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补充完善。
(1)将细菌细胞粉碎后,用高速离心机分离得到细菌细胞壁。
(2) 。
(3)取A加硫酸水解后用碱中和,再加 并沸水加热;取B加入 摇匀。
(4)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5)预测实验现象并写出相应的结论:
现象 结论
若A出现砖红色沉淀,B出现紫色物质 细菌细胞壁中含有糖类和蛋白质
细菌细胞壁中含有蛋白质而不含有糖类
(注:“+”显色,“++”显色更深;不显色)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A D A B C C A B B C C A C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B A D C C D C C B D C D
1.A.【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代谢和繁殖,即“所有病毒都是寄生的,病毒离开细胞不能进行新陈代谢”,这个观点能支持“病毒的起源是在细胞产生之后”的结论。
2.D.【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显微镜使用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转动转换器可以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调节细准焦螺旋可以调节视野中物像的焦距;调节光圈可以调节视野的亮度;调节反光镜可以调节视野的亮度。
3.A.【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蓝细菌和衣藻的遗传物质都是 DNA,细胞中都含有叶绿素,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蓝细菌是原核生物,细胞中没有核膜;蓝细菌是原核生物,细胞中没有叶绿体;蓝细菌是原核生物,细胞中没有线粒体。
4.B.【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细胞学说、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形态和结构的异同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细胞学说揭示了一切动植物结构的统一性;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所以细胞膜功能越复杂,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就越多;生物的统一性表现在组成不同个体的元素种类基本相同,差异性表现在组成不同个体的元素含量差异都很大;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结构统一性体现在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等。
5.C.【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生物体内水的种类与作用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细胞新陈代谢强度与自由水含量有关,自由水含量越高,代谢越旺盛;细胞内自由水含量下降是细胞衰老的特征之一;水分子的跨膜运输是通过渗透作用实现的,从溶质浓度低的溶液(水的浓度高)向溶质浓度高的溶液(水的浓度低)运输;水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6.C.【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在人体中,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有21种;蛋白质的结构受温度和酸碱度的影响,容易发生变性;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是指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不同,以及肤链的空间结构不同;蛋白质是生物体内重要的结构物质和功能物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7.A.【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糖类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常见的还原性糖包括葡萄糖、果糖和麦芽糖;动植物细胞中都含有核糖和脱氧核糖等;纤维案、淀粉、糖原的单体相同,都是葡萄糖;糖类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
8.B.【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元素及化合物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脱氧核糖组成 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细胞中常见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脂肪由 C、H、O三种元素组成。
9.B.【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的种类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缺氮时叶片变黄,但氮是大量元素;缺锌时苹果患小叶病,锌是微量元素,动物血钙含量太低时肌肉会抽搐,但钙是大量元素;缺磷时会影响磷脂的合成,但磷是大量元素。
10.C.【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生物体化学元素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虽然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很少,但人体仍存在微量元素缺乏症,如缺Se导致的克山病;不同生物体内元素的含量存在差异;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和微量元素(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两大类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中C是最基本的元素,O是在细胞鲜重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11.C.【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在使用高倍镜时首先要移动装片,由于图乙中观察区域在图甲中视野的右上方,实际上该区域在载玻片的左下方,因此应向右上方移动玻片;然后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镜,换上高倍镜;此时视野可能变暗,需调节光圈,最后再转动细准焦螺旋即可,故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12.A.【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因此将细胞膜的磷脂分子铺成单层的面积恰好是细胞膜表面积的2倍。人的成熟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只有细胞膜一种膜结构,因此人的成熟红细胞的脂质铺成单层的面积等于细胞膜面积的2倍,故。
13.C.【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某人尽管患有脂肪肝,但是肝细胞是鲜重状态,脂肪含量依然没有达到最多;蛋白质含量也不是最多;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无机盐的量没有大的变化。
14.B.【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病毒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病毒无细胞结构,不属于原核生物;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具备细胞结构的细菌的遗传物质只有DNA;病毒无细胞结构,无核糖体,所以需营寄生生活;病毒不能独立生活,无法在培养基上培养。
15.A.【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糖蛋白具有特异性,位于细胞膜的外表面,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关。由于两种海绵细胞表面的糖蛋白不同,因此将两种海绵动物的细胞分散成单个的细胞,再进行同种和异种分别混合培养,发现只有同种的细胞才能结合;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 21种,所以氨基酸种类是相同的;构成细胞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细胞的识别作用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与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无直接关系。
16.D.【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与蛋白质多样性无关;蛋白质的多样性取决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
17.C.【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蛋白质合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个数,肤键的个数之间的计算关系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根据题意分析:设氨基酸数目为m个,形成2条肤链,所以肤键数是m-2个,脱去的水分子也是m-2个。由题意可知,18(m-2)=900,所以m=52。因此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数目是52个,肽键数目是50个。
18.C.【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结构多样,在细胞中承担的功能也多样;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自然界中的生物除病毒外,其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19.D.【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维生素D属于脂溶性维生素,根据化学中相似相溶原理和题意可知,维生素D优先通过细胞膜,这与细胞膜中的脂质成分有关,细胞膜中主要的脂质是磷脂,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20.C.【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两个不同物种的细胞混合培养,只有同种的细胞才能黏连在一起,是由于细胞膜具有识别作用,与识别作用直接相关的是糖蛋白。两种细胞膜上糖蛋白的种类不一样,故小鼠组织和人组织细胞不能黏连在一起。
21.C.【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元素及化合物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 C、H、O、N中含量最多的是O;脂肪由C、H、O三种元素组成,不含 P;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幼年时细胞代谢旺盛,自由水/结合水的值大,而衰老的细胞中自由水/结合水的值小,细胞代谢速率减慢。
22.B.【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及蛋白质的鉴定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DNA和 RNA需要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液染色,脂肪应用苏丹Ⅲ或苏丹Ⅳ检测;胰岛素、胃蛋白酶、抗体都属于蛋白质,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鉴定;葡萄糖、麦芽糖、果糖都不是蛋白质,不能用双缩脲试剂进行鉴定,可以用斐林试剂鉴定;维生素D、二肽和肝糖原不是蛋白质,都不能用双缩脲试剂进行鉴定。
23.D.【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化合物的鉴定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双缩脲试剂、碘液、斐林试剂分别用来检测蛋白质、淀粉和还原性糖。据表可以推测,甲含有蛋白质,乙含有淀粉,甲和乙混合能够产生还原性糖,证明甲中含有淀粉酶,将淀粉分解产生还原性糖。
24.C.【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核酸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从分布上,真核细胞中的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从化学组成上,DNA与RNA 的碱基不完全相同,组成DNA 的碱基是A、C、T、G,组成RNA的碱基是 A、C、G、U;从结构上,在大多数生物体的细胞中DNA为双链构成的双螺旋结构,RNA 为单链结构;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4种核糖核苷酸。
25.D.【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脂质中的脂肪、磷脂和固醇类物质都是对人类有用的物质,因此宜适量摄取,且只有脂肪才会使人发胖;精瘦肉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无糖八宝粥不添加蔗糖,但其中包含的淀粉为多糖;人体每天需要量最多的是糖类,所以主食应该是粮食制品。
26.(18分,每空2分)
(1)氨基 羧基
(2)4 3
(3)R基团
(4)四肽 3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蛋白质合成过程及关数量关系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1)每条肽链中一端是氨基(),另一端是羧基(),图中的为氨基;为羧基。(2)据图分析,图中化合物为四肽,是由4个氨基酸失去3个水分子形成的。(3)图中表示R基团;不同的氨基酸R基团不同。(4)图中化合物为四肽;是由4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共脱去3分子水形成3个肽键;即图中的。
27.(7分,每空1分)
(1)葡萄糖 糖原 脂肪 苏丹Ⅲ染液
(2)酶
(3)脱氧核糖核苷酸 DNA和蛋白质
【命题意图】本题考察糖类的分类、分布和功能,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和功能,核酸的分类、分布、基本组成单位和功能,脂质的分类和功能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1)A是植物的储能物质-----淀粉,则小分子物质是葡萄糖;糖原是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脂肪在动植物细胞中均含有,且为细胞内最理想的储能物质;脂肪可以用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反应呈现橘黄色(或红色)。(2)染色体的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DNA,在细胞内起催化作用的是酶,大部分酶是蛋白质,少部分酶是RNA,综合分析可知,B是酶。(3)由上分析可知,C是DNA,则是脱氧核糖核苷酸;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DNA。
28.(9分,每空1分)
(1)蛋白质 A 磷脂双分子层
(2)C 糖蛋白
(3)一定的流动
(4)蛋白质 B
(5)选择透过
【命题意图】本题考察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点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1)B是蛋白质;构成细胞膜基本支架的是A磷脂双分子层。(2)C糖蛋白位于细胞膜表面,对细胞起保护、润滑、识别的作用。(3)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结构特点,因此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4)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细胞膜的功能复杂程度与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关,不同细胞的细胞膜的生理功能不同,主要取决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不同,即图中的B。(5)消化道中的葡萄糖分子通过小肠上皮细胞的细胞膜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和载体,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29.(16分,每空2分)
(2)将细菌细胞壁分成两等份,编号为A、B
(3)斐林试剂 双缩脲试剂
(5)若A出现砖红色沉淀,B不出现紫色物质
细菌细胞壁中含有糖类而不含有蛋白质
若A不出现砖红色沉淀,B出现紫色物质
若A不出现砖红色沉淀,B不出现紫色物质
细菌细胞壁中不含有糖类和蛋白质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检测蛋白质的实验、检测还原性糖的实验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2)将得到的细菌细胞壁分成相等的两份,编号为 A、B。(3)根据题干信息,取A加硫酸水解后用碱中和,再加斐林试剂并沸水加热;取B加入双缩脉试剂摇匀。(5)预测实验现象及结论,若A出现砖红色沉淀B出现紫色物质,细菌细胞壁中含有糖类和蛋白质;若A出现砖红色沉淀,B不出现紫色物质,细菌细胞壁中含有糖类而不含有蛋白质;若A不出现砖红色沉淀,B出现紫色物质,细菌细胞壁中含有蛋白质而不含有糖类;若A不出现砖红色沉淀,B不出现紫色物质,细菌细胞壁中不含有糖类和蛋白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