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三年级语文上册
大青树下的小学
爱我中华
你知道这是哪些少数民族吗?
我会认
坝
汉
艳
扮
扬
读
摔
跤
凤
洁
bà hàn yàn bàn yáng
dú shuāi jiāo fèng jié
我会写
鲜
奇
qí (好奇)
jī (奇数)
xiān (鲜艳)
xiǎn (鲜有)
引入新课
清晨,不同民族的小朋友踩着露珠,迎着朝阳,高高兴兴地来到了美丽又可爱的学校,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的学习生活吧!
读第一自然段,找出你认为有新鲜感的词句。
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当我们还在想象这所校园美好的画面时,上课铃声响了,你听——“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
“当,当当!……”象声词的运用,使我们仿佛听到了大青树下悠悠不断的古老的钟声,这钟声把我们带进了欢快的课堂。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山狸
松鼠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山狸
松鼠
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铜钟敲响了。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也赶来看热闹。
在教室里,同学们( )。
在操场上,同学们( )。
在图书室里,同学们( )。
在花坛边,同学们( )。
结尾点题
点题是用简单的话把文章的中心表达出来,在结尾点题,可以让文章结构完整,直接抒发情感。
含义:
内容要和课文主题一致,语句简洁真挚。
运用:
写作手法
写法总结
这篇课文主要运用了排比、拟人和反衬的修辞手法。
排比是一种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种修辞方法,利用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主、谓、动、宾)或句子并排(三句或三句以上),段落并排(两段即可),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
排比:
拟人修辞方法,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反衬,指利用与主要形象相反、相异的次要形象,从反面衬托主要形象。主要事物(本体)与陪衬事物(衬体)有相反的特点或不同的情况,用衬体从反面衬托本体。
拟人:
反衬:
我们参观了这所大青树下的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美丽的小学,多么可爱的小朋友啊!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大青树下的小学
钟声悠扬
竹影摇晃
和谐、希望的校园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随堂练习
坪坝( bà bèi )
鲜艳( xiān xiǎn )
摔跤( suāi shuāi )
√
√
√
2. 在括号里填写词语。
( )的国旗 ( )的服装
( )的小鸟 ( )的铜钟
( )的老师 ( )的枝干
古老
鲜艳
快乐
飘扬
敬爱
粗壮
布置作业
1.写一写你心中的小学时什么样子的?
2.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