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7节 电路分析与应用
考点一、串联电路
(一)串联电路电流的特点
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均相等,即I1 = I2 = I3 = ... = In
(二)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
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即U1 = U2 = U3 = ... = Un
(三)串联电路电阻的特点
设两个串联导体的电阻分别为R1和R2,总电阻为R,R1、R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1、U2,串联部分两端的总电压为U,通过R1、R2,的电流分别为I1、I2,由欧姆定律知:U=IR,U1=I1R1,U2=I2R2,
从串联电路总电压与分电压的关系知:U=U1+U2,得IR = I1R1+I2R2
因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处处相等,即I=I1 = I2 ,故R= R1+R2。
如果电路中有n个电阻串联,则可以推出:R串= R1+R2+..+Rn,即串联电路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之和。
典例1:某同学利用图的电路测量电阻Rx的阻值。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S,观察到电压表的示数为1.6V,电流表的示数如图,则通过电阻Rx的电流为___________A,Rx的阻值为___________Ω。
【答案】0.32 5
【解析】[1][2]由图可知,电流表使用0~0.6A量程,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32A,根据欧姆定律,可知Rx的阻值为
变式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 V且保持不变,当闭合开关S后,电压表的示数为零,则不可能的原因是 ( )
A.L1灯丝断了 B.L2灯丝断了 C.开关S处开路 D.电源处开路
【答案】A
【解析】根据图片确定电路的串并联关系和电表所测的物理量,然后对各个选项中的故障进行分析,推测可能出现的现象即可。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两个灯泡串联,电压表测灯泡L1的电压。
A.L1灯丝断了时,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由于它的内阻很大,因此几乎分得全部电压,肯定有示数,故A符合题意;
B.L2灯丝断了时,整个电路没有电流,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零,故B不合题意;
C.开关S处开路时, 整个电路没有电流,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零,故C不合题意;
D.电源处开路时, 整个电路没有电流,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零,故D不合题意。
变式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闭合后,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滑片向右滑动,电流表、电压表示数都增大
B.滑片向右滑动,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增大
C.滑片向左滑动,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示数减小
D.滑片向左滑动,电流表、电压表示数都增大
【答案】D
【解析】根据图片可知,灯泡与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灯泡电压,电流表测总电流。
【解答】AB.当滑片向右滑动时,变阻器的阻值增大,总电阻增大,而总电流减小。根据U=IR可知,电压表的示数减小,故A、B错误。
CD.当滑片向左滑动时,变阻器的阻值减小,总电阻减小,而总电流增大。根据U=IR可知,电压表的示数增大,故C错误,D正确。
变式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2 V,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0.6 A和9 V。求R1和R2的阻值。
【答案】解:由电路图可知,两电阻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电阻R2两端的电压。
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根据欧姆定律可得,R2的阻值: R2===15 Ω。
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个分电阻两端的电压之和,
R1两端的电压:U1=U-U2=12 V-9 V=3 V, R1的阻值:R1===5 Ω
【解析】由电路图可知,两电阻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电阻R2两端的电压。首先根据 计算出R2的阻值,再根据 U1=U-U2 计算出R1两端的电压,最后根据 计算出R1的阻值。
考点二、并联电路
(一)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
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的电流之和,即I =I1 + I2 + ... + In,式中I表示干路的电流,I1 、I2 、 In表示各支路的电流。
并联电路各支路的电流大小不一定相同,但所有支路电流之和等于干路的电流
(二)并联电路电压的特点
在并联电路里,各支路两端的电压均相等,且等于干路上的电压,即U=U1=U2=... Un其中U1、U2、..Un表示各支路两端的电压,U表示干路上的电压
(三)并联电路电阻的特点
在并联电路中,设各支路的电阻为R1和R2,并联电路的总电阻为R。通过R1和R2的电流分别为I1 、I2,并联电路的总电流为I
那么,由欧姆定律可知:I1=U1/R1,I2=U2/R2,I=U/R,
又因为并联电路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的电流之和,即U/R=U1/R1+U2/R2
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即U=U1=U2,可得1/R=1/R1+1/R2
此公式也可推导为R=R1*R2/(R1+R2)
如果电路中有n个电阻并联,则可以推出:1/R=1/R1+1/R2+...+1/Rn
这表明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并联导体电阻的倒数之和
典例1:(2023八上·南浔期末)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10V,电阻R1为5Ω。同时闭合开关S1、S2时,电流表的示数为2.5A。求:
(1)通过电阻R1的电流。
(2)电阻R2的阻值。
【答案】(1)解:通过电阻R1的电流:I1= =10v/5Ω=2A。
(2)解:通过电阻R2的电流:I2=I-I1=2.5 A-2 A=0.5 A
电阻R2的阻值:R2= =10v/0.5A=20 Ω
【解析】并联电路各支路互不影响。
并联电路电压特点:各支路电压等于电源电压。
并联电路电流特点: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通过R2的电流等于干路电流减去R1支路的电流,再利用欧姆定律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解答】
(1)并联电路各支路电压相等,利用R1的电压和电阻,应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2)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变式1:(2022八上·临海期末)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闭合后,灯L1和L2都正常发光,一段时间后,一盏灯突然熄灭,而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都不变,则故障原因可能是( )
A.灯L1短路 B.灯L2短路 C.灯L1开路 D.灯L2开路
【答案】D
【解析】根据图片确定灯泡的串并联关系,以及电表所测的物理量,然后对各个选项中的故障进行分析,推测可能出现的现象,哪个与题目描述一致,哪个就是正确选项。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两个灯泡并联,电压表测总电压,电流表测通过L1的电流。
无论灯泡L1短路,还是灯泡L2短路,此时整个电路都会发生短路,此时灯泡全部熄灭,故A、B不合题意;
灯泡L1开路时,电流表的示数会变成零,故C不合题意;
灯泡L2开路时,对灯泡L1没有影响,即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保持不变,故D符合题意。
变式2:(2023八上·嘉兴期末)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灯泡电阻和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将滑片向右移动,则( )
A.灯泡亮度变暗,电流表示数变小
B.灯泡亮度变亮,电流表示数不变
C.灯泡亮度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大
D.灯泡亮度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小
【答案】D
【解析】根据图片确定电阻的串并联关系,以及电表测量的物理量,结合欧姆定律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灯泡与变阻器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
将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它的阻值增大,则通过它的电流变小。由于灯泡两端的电压始终等于电源电压,因此灯泡的电压保持不变,通过它的电流也不变,那么灯泡亮度不变。根据I总=IL+I变可知,通过干路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小。故D正确,而A、B、C错误。
变式3:如图甲所示,已知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为30 Ω,闭合开关时整个电路正常工作,两电流表的指针都指在同一位置,示数如图乙所示。求:(设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1)电源电压。
(2)通过定值电阻R2的电流。
(3)现用一个未知阻值的定值电阻Rx替换电阻R1或R2,替换后只有一个电流表的示数发生了变化,请判断Rx替换的是电阻R1还是R2。
(4)替换后电流表的示数减小了0.3 A,则未知电阻Rx的阻值是多少。
【答案】(1)解:由图可知,电流表A选用的量程为0~3 A,示数为1.5 A,电流表A1选用的量程为0~0.6 A,示数为0.3 A,R1两端电压为U1=I1R1=0.3 A×30 Ω=9 V,
并联电路电源电压等于各支路两端电压,故电源电压为U=U1=9 V
(2)解:通过R2的电流:I2=I-I1=1.5 A-0.3 A=1.2 A
(3)解:若A1的示数发生变化,则A的示数也一定变化,这显然不符合题意,可见,示数发生变化的一定是电流表A,而电流表A1的示数不变,由此推断未知电阻Rx替换的是电阻R2
(4)解:替换后电路的干路电流:I'=I-ΔI=1.5 A-0.3 A=1.2 A,
通过Rx的电流:Ix=I'-I1=1.2 A-0.3 A=0.9 A,
Rx的阻值:Rx===10 Ω
【解析】(1)根据图甲可知,两个电阻并联,电流表A测总电流,电流表A1测通过R1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I总=I1+I2可知,电流表A的示数肯定大于A1的示数。据此结合电流表的两个量程分别读出两个电流表的示数,并根据 U1=I1R1 计算出R1两端的电压,最后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U=U1 =U2计算出电源电压即可。
(2)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I总=I1+I2计算出通过R2的电流;
(3)根据两个电流表数值之间的关系推测哪个电流表的示数发生改变,哪个电流表的示数保持不变,进而确定哪个电阻被替换。
(4)首先根据 I'=I-ΔI 计算出此时的干路电流,再根据 Ix=I'-I1 计算出通过Rx的电流,最后根据 计算出Rx的阻值。
1.如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后,两表均有示数,过一会儿,发现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都增大,下列故障分析可能的是( )
A.L1断路 B.L2断路 C.L1短路 D.L2短路
【答案】D
【解析】对各个选项中的故障进行判断,推测可能出现的现象,哪个与题目描述一致,哪个就是正确选项。
根据图片可知,两个灯泡串联,电压表测L1 , 电流表测总电流。
A.L1断路时,电压表与L2串联,此时电压表测电源电压,示数肯定增大;由于电压表的内阻很大,所以通过电流表的示数会很小,故A不合题意;
B.L2断路时,整个电路断路,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没有示数,故B不合题意;
C.L1短路时,电压表同时被短路,示数为零,故C不合题意;
D.L2短路时,电路里只有灯泡L1,总电阻变小,因此电流表的示数增大;电压表的示数变为电源电压,因此电压表的示数增大,故D符合题意。
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电阻R1=R2。当闭合开关时,若发现两个电流表示数相等,且均在正常值范围内,则出现的故障是( )
A.R1短路 B.R1断路 C.R2短路 D.R2断路
【答案】B
【解析】对各个选项中的故障进行分析,推测可能出现的现象,哪个与题目描述一致,哪个就是正确选项。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两个电阻并联,它们两端的电压都等于电源电压,且它们的阻值相等,根据可知,通过两个电阻的电流也相等。电流表A1测总电流,A2测通过电阻R2的电流,根据I总=I1+I2可知,前者的示数应该是后者的2倍。
A.R1短路时,R2同时被短路,A2的示数为零,A1的示数会很大,超出正常范围,故A不合题意;
B.R1断路时,只有R2工作,此时两个电流表都测通过它的电流,因此示数相等,故B符合题意;
C.R2短路时,R1同时被短路,A2的示数为零,A1的示数会很大,超出正常范围,故C不合题意;
D.R2断路时,A2的示数为零,A1的示数不为零,故D不合题意。
3.(2022·浙江宁波·八年级期中)如图所示,小科运用电学知识设计了一个电子身高测量仪,其接入电路的电阻与接入电路的棒长成正比,金属杆cd和MP(左端P是滑片)与电路接触良好,杆cd和MP的电阻不计。当被测身高增加时,电压表的示数(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答案】A
【解析】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R0和滑动变阻器R串联,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被测身高增加时,滑动变阻器电阻接入电路的长度增加,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减小,根据U=IR可知定值电阻R0两端的电压减小,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滑动变阻器的分压变大,因此电压表示数变大。
4.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向右滑动的过程中,关于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
A.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不变
B.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大
C.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不变
D.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小
【答案】D
【解析】首先确定电路的串并联关系以及电表所测的物理量,然后确定变阻器的阻值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定值电阻R1与变阻器R2并联,电压表测总电压,电流表测总电流。
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向右滑动的过程中,变阻器的阻值增大,则总电阻增大,而电压表的示数保持不变,根据可知,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5.(2023八上·嘉兴期末)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灯泡电阻和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将滑片向右移动,则( )
A.灯泡亮度变暗,电流表示数变小 B.灯泡亮度变亮,电流表示数不变
C.灯泡亮度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大 D.灯泡亮度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小
【答案】D
【解析】根据图片确定电阻的串并联关系,以及电表测量的物理量,结合欧姆定律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灯泡与变阻器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
将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它的阻值增大,则通过它的电流变小。由于灯泡两端的电压始终等于电源电压,因此灯泡的电压保持不变,通过它的电流也不变,那么灯泡亮度不变。根据I总=IL+I变可知,通过干路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故D正确,而A、B、C错误。
6.如图所示为某科技创新小组设计的水位计工作原理图,容器中的绝缘浮子随水位的升降带动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升降,并通过电压表V的示数来反映水位的升降情况。L是一个指示灯,电路各部分接触良好。当容器中的水位最低时,滑片P位于滑动变阻器R的a端,则( )
A.当水位不变时,电压表示数不变,指示灯不亮
B.当水位上升时,电压表示数变小,指示灯变亮
C.当水位上升时,电压表示数变大,指示灯变暗
D.当水位下降时,电压表示数变大,指示灯变亮
【答案】C
【解析】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判断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根据U总=U1+U2分析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化,从而确定灯泡的亮度变化。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灯泡L与变阻器R串联,电压表测变阻器的电压。
当水位不变时,变阻器的阻值不变,根据“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成正比”的规律可知,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不变。根据U总=U1+U2可知,那么灯泡的电压也保持不变,即灯泡亮度不变,故A错误;
当水位升高时,变阻器R的阻值增大,根据“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成正比”的规律可知,此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大。根据U总=U1+U2可知,则灯泡两端的电压减小,则灯泡的亮度减小,故B错误,C正确;
当水位下降时,电压表和灯泡的变化与前面相反,即电压表的示数减小而灯泡的亮度变大,故D错误。
7.(2023八上·椒江期末)如图电路中,R1为10欧,电源电压恒定。只闭合S1时,电流表示数为0.3安;S1、S2均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0.5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源电压为3伏
B.R2的阻值为15欧
C.S1、S2均闭合时,电路总电阻为25欧
D.S1、S2均闭合时,流过R1的电流仍为0.3安
【答案】C
【解析】(1)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源的电压;
(2)(3)(4)当开关S1、S2均闭合时,两电阻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求出R2中的电流,利用欧姆定律求出电阻R2的电阻与电路的总电阻。
【解答】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由可得,电源的电压:U=I1R1=0.3A×10Ω=3V,故A正确不合题意;
当开关S1、S2均闭合时,两电阻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由于并联不相互影响,通过R1的电流不变,仍为0.3A,故D正确不合题意;
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得,R2中的电流:I2=I-I1=0.5A-0.3A=0.2A,
电阻R2的电阻:,故B正确不合题意;
电路的总电阻,故C错误符合题意。
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不变,当开关S闭合时( )
A.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灯变暗
B.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灯变亮
C.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示数不变,灯的亮度不变
D.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小,灯变暗
【答案】C
【解析】首先根据电路图确定电路的串并联关系,然后确定电表所测的物理量,最后利用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结合欧姆定律,对电表的示数变化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根据电路图可知,灯泡L与定值电阻R并联,电压表测电源电压,而电流表测通过灯泡的电流。
当开关S断开时,电路里只有灯泡自己工作,此时电压表的示数等于电源电压,而电流表的示数为;
当开关S闭合时,电路里灯泡与定值电阻R并联,电压表的示数仍然等于电源电压,电流表的示数还是 ,因此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不变,灯泡的亮度也不变。故C正确,而A、B、D错误。
9.(2021八下·奉化期末)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闭合后,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滑片向右滑动,电流表、电压表示数都增大
B.滑片向右滑动,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增大
C.滑片向左滑动,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示数减小
D.滑片向左滑动,电流表、电压表示数都增大
【答案】D
【解析】首先判断电路的串并联关系和电表测量的物理量,然后利用欧姆定律结合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分析判断。
根据图片可知,灯泡与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灯泡电压,电流表测总电流。
当滑片向右滑动时,变阻器的阻值增大,总电阻增大,而总电流减小。根据U=IR可知,电压表的示数减小,故A、B错误;
当滑片向左滑动时,变阻器的阻值减小,总电阻减小,而总电流增大。根据U=IR可知,电压表的示数增大,故C错误,D正确。
10.在课外科技实践活动中,某物理兴趣小组看到市场上使用的电子秤后,设计了一种电子秤.原理如图所示,R0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当物体放在秤盘上时,滑片下移.现将秤盘上增加重物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表读数变大,电压表读数变小 B.电流表读数变小,电压表读数变小
C.电流表读数不变,电压表读数变大 D.电流表读数变小,电压表读数变大
【答案】C
【解析】滑动变阻器R和定值电阻R0串联在电路中,并且R相当于一个定值电阻接入电路中,电压表测R上半部分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电流,
闭合开关S,将秤盘上增加重物后,滑片下移,电路中总电阻不变,根据I=电路中电流不变,即电流表示数不变;
由U=IR,电压表所测部分电阻增大,所以电压表示数变大.所以ABD错误,C正确.故选C.
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判断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哪个电路元件的电流和电压,进一步根据欧姆定律判断电流和电压的变化.
11.(2022·浙江· 八年级期末)某同学利用图的电路测量电阻Rx的阻值。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S,观察到电压表的示数为1.6V,电流表的示数如图,则通过电阻Rx的电流为___________A,Rx的阻值为___________Ω。
【答案】0.32 5
【解析】[1][2]由图可知,电流表使用0~0.6A量程,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32A,根据欧姆定律,可知Rx的阻值为
12.(2022·浙江金华·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电路,R1=10Ω,R2为未知电阻,电源电压不变。只闭合S1,电流表示数为0.3A;S1、S2均闭合,电流表示数为0.5A,此时通过R1的电流为___________A,R2的阻值为___________Ω。
【答案】0.3 15
【解析】[1]由电路图可知,只闭合S1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由知道,电源的电压U=I1R1=0.3A×10Ω=3V
S1、S2均闭合时,R1与R2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且电源电压不变,所以,此时通过R1的电流仍为0.3A不变。
[2]由于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通过R2的电流I2=I-I1=0.5A-0.3A=0.2A
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R2的阻值
13.(2023八上·嘉兴期末)如图为甲、乙两电器元件的电流与电压关系图。
(1)随着电流增大,甲元件的电阻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当将甲、乙两元件并联在6V电源电压下,则电路中总电流为 A。
【答案】(1)不变 (2)0.8A
【解析】(1)根据图像分析甲元件的电阻随电流的变化规律;
(2)首先根据图片确定电压为6V时通过两个电阻的电流,再根据并联电路电流I总=I甲+I乙计算即可。【解答】(1)根据图像可知,随着电流增大,甲元件的电压也在增大。由于二者变化的图像为一条通过坐标原点的斜线,因此甲的电流与电阻成正比,即比值一定。根据可知,甲元件电阻不变。
(2)当电压为6V时,通过甲的电流为0.2A,通过乙的电流为0.6A,
则通过电路的总电流为:I总=I甲+I乙=0.2A+0.6A=0.8A。
14.如图,电源电压不变,R1=6Ω,R2=4Ω。
(1)当开关S1闭合,S2、S3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6A,电路总电阻是________Ω。
(2)当开关全都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1.5A,则通过R1的电流是________A。
【答案】(1)10(2)1
【解析】(1)当开关S1闭合,S2、S3断开时,R1与R2串联,电灯断路,根据电阻的串联求出电路中的总电阻;
(2)当开关全都闭合时,R1与灯泡L并联,R2被短路,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出通过R1的电流。
【解答】(1)当开关S1闭合,S2、S3断开时,R1与R2串联,电灯断路,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电路中的总电阻:R=R1+R2=6Ω+4Ω=10Ω;
(2)当开关全都闭合时,R1与灯泡L并联,R2被短路,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通过R1的电流: 。
15.(2021八下·海曙月考)小金制作了一个利用电压表测物体重力的小作品,它能在电压表盘上读出所放物体重力的大小,如图所示。
(1)当秤盘不放任何重物时,滑片P恰好处于a点。闭合开关,当秤盘上所放钩码个数增多时,电压表示数将 (填 “增大”、“减小”或“不变”);
(2)一段时间后,在秤盘放2牛重的钩码时,表盘读数比2牛大,换不同重的钩码反复试验,每次读数都不同且大于钩码的重力。产生这一现象是由于______引起的(填字母)
A.R1短路 B.R1断路 C.R2短路 D.R2断路
【答案】(1)增大(2)A
【解析】(1)根据图片可知,定值电阻R1与变阻器R2串联,由于滑片上连接的是电压表,因此无论滑片怎样移动,变阻器接入的都是全部阻值,即通过电路的电流不变。当秤盘上砝码的个数增多时,滑片向下移动,与电压表并联的电阻变大,根据U=IR可知,电压表的示数增大。
(2)电压表的示数偏大,根据U=IR可知,应该是通过电路的电流增大了,由于总电压不变,那么总电阻变小了。如果R2短路,那么电压表的示数变成0;如果R1短路,那么总电阻变小,而总电流变大,故A正确,B、C、D错误。
1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30 V,电阻R1为15 Ω。同时闭合开关S1、S2时,电流表的示数为2.5 A。求:
(1)通过电阻R1的电流。
(2)电阻R2的阻值。
【答案】(1)解:由电路图可知,同时闭合开关S1、S2时,R1与R2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
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通过电阻R1的电流:I1===2 A。
(2)解: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通过电阻R2的电流:I2=I-I1=2.5 A-2 A=0.5 A,则电阻R2的阻值:R2===60 Ω
【解析】(1)由电路图可知,同时闭合开关S1、S2时,R1与R2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首先根据U总=U1=U2计算出R1两端的电压,再根据 计算出通过它的电流;
(2)首先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I2=I-I1计算出通过R2电流,再根据公式 计算出R2的阻值。
17.如图甲所示,已知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为30 Ω,闭合开关时整个电路正常工作,两电流表的指针都指在同一位置,示数如图乙所示。求:(设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1)电源电压。
(2)通过定值电阻R2的电流。
(3)现用一个未知阻值的定值电阻Rx替换电阻R1或R2,替换后只有一个电流表的示数发生了变化,请判断Rx替换的是电阻R1还是R2。
(4)替换后电流表的示数减小了0.3 A,则未知电阻Rx的阻值是多少。
【答案】(1)解:由图可知,电流表A选用的量程为0~3 A,示数为1.5 A,电流表A1选用的量程为0~0.6 A,示数为0.3 A,R1两端电压为U1=I1R1=0.3 A×30 Ω=9 V,
并联电路电源电压等于各支路两端电压,故电源电压为U=U1=9 V
(2)解:通过R2的电流:I2=I-I1=1.5 A-0.3 A=1.2 A
(3)解:若A1的示数发生变化,则A的示数也一定变化,这显然不符合题意,可见,示数发生变化的一定是电流表A,而电流表A1的示数不变,由此推断未知电阻Rx替换的是电阻R2
(4)解:替换后电路的干路电流:I'=I-ΔI=1.5 A-0.3 A=1.2 A,
通过Rx的电流:Ix=I'-I1=1.2 A-0.3 A=0.9 A,
Rx的阻值:Rx===10 Ω
【解析】(1)根据图甲可知,两个电阻并联,电流表A测总电流,电流表A1测通过R1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I总=I1+I2可知,电流表A的示数肯定大于A1的示数。据此结合电流表的两个量程分别读出两个电流表的示数,并根据 U1=I1R1 计算出R1两端的电压,最后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U=U1 =U2计算出电源电压即可。
(2)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I总=I1+I2计算出通过R2的电流;
(3)根据两个电流表数值之间的关系推测哪个电流表的示数发生改变,哪个电流表的示数保持不变,进而确定哪个电阻被替换。
(4)首先根据 I'=I-ΔI 计算出此时的干路电流,再根据 Ix=I'-I1 计算出通过Rx的电流,最后根据 计算出Rx的阻值。
18.(2021八上·杭州期末)下图甲是一个电子拉力计原理图,硬质弹簧右端和金属滑片P固定在一起(P与R1间的摩擦不计)。电压表量程为0~3V,a、b是一根长为6cm的均匀电阻丝,阻值R1=30 ,电源电压U=6V。
(1)要保证电压表能正常工作,电路中R。至少应为________。
(2)当拉环不受拉力时,滑片P处于a端,闭合开关后电压表的读数为________V
(3)已知该弹簧伸长的长度△L与所受拉力F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若R0=45 ,通过计算说明,开关S闭合后,当电压表指针指在0.8V处,作用在拉环上水平向右的拉力为多大?此拉力器量程为多少?
【答案】(1)30Ω (2)0V
(3)当开关S闭合后,电压表的指针在0.8V处,
这时电流为:;
这时变阻器的电阻为:;
这时弹簧伸长:;
根据图乙可知,这时拉力受到的水平拉力为200N;
当弹簧伸长6cm时,受到的拉力是600N。
那么拉力器的量程是200N~600N。
【解析】(1)保证电压表能正常工作,其实就是当变阻器全部使用时电压表的示数最大为3V。首先根据计算出串联电路电流,然后根据计算出R0两端的电压,最后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它的阻值即可;
(2)首先确定滑片在a端时的阻值,然后根据U=IR计算它的电压即可;
(3)当开关S闭合后,电压表的指针在0.8V处,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出这时变阻器接入电阻;接下来根据电阻与长度成正比,计算出弹簧伸长的长度,根据图乙确定此时的拉力,这就是拉力器的最小值;当弹簧伸长6cm时的拉力就是拉力器的最大值,据此确定拉力器的量程。
【解答】(1)当电压表的示数为3V时,通过电阻R1的电流为:;
这时电阻R0的电压为:;
那么R0的最小值为:;
(2)当拉环不受拉力作用时,滑片P处于a端,这时变阻器电压表并联的电阻为0,它的示数肯定为0V;
19.(2021八上·柯桥月考)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为了防止某器械所受压力过大,科技小组设计了一个由压敏电阻控制的报警电路,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15V,报警器(电阻不计)通过的电流达到或超过10mA会报警,超过25 mA会损坏。其阻值随压力F的变化规律如下表所示。
压力F/N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
电阻RX/Ω 500 480 460 440 420 380 …
(1)当压敏电阻不受压力时,滑动变阻器能否移到最小阻值端?
(2)当压敏电阻Rx所受压力达到250N时,报警电路就实现报警功能,则此时滑动变阻器的接入阻值是多少?
(3)现要提高该器械其所受的最大压力,则该电路应做如何调整?
【答案】(1)I=15V/500Ω=30mA>25mA,不能
(2)报警时电路中的最小电流是10mA=0.01A,
由欧姆定律可得,此时报警电路的总电阻为: ,
由表格数据可知,压敏电阻受到的压力每增加50N,其电阻会减小20Ω,
则压敏电阻受到的压力为250时,
其阻值为 ,
所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至少为:R滑=R-Rx=1500-400=1100Ω。
(3)可在电路中串联电阻
【解析】从表格数据知,压敏电阻每增加50N,电阻减小20.求出压力为500N时的电阻,进一步求出电路总电阻,根据电阻的串联求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至少为多少。
(1)由于报警器超过25mA会损坏,而I=15V/500Ω=30mA,30mA>25mA,因此当压敏电阻不受压力时,滑动变阻器不能移到最小阻值端。
(2)报警时电路中的最小电流是10mA=0.01A,由欧姆定律可得,此时报警电路的总电阻为:,由表格数据可知,压敏电阻受到的压力每增加50N,其电阻会减小20Ω,则压敏电阻受到的压力为250时,其阻值为 , 所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至少为:R滑=R-Rx=1500-400=1100Ω。
(3)现要提高该器械其所受的最大压力,可在电路中串联电阻。
由图象可知,此时弹簧所受压力为20N,即G′=F′=20N,所以物体的质量 ;
(3)刻度不均匀,而且当物重增加时,电表示数反而要降低
【解析】(1)根据题意得出最大称量时,弹簧的压缩量,并从图象中读出此时弹簧受到的压力,并且压力等于重力,利用 即可求出最大称量;当滑片在a端时,电路中电流最大,利用欧姆定律求出此时电路中的最大电流,根据最大电流即可确定电流表的量程;(2)已知电源电压、电流以及R0的阻值,利用欧姆定律即可求出此时接入电路的阻值,再根据题意求出弹簧的压缩量,从图象中读出此时的压力,利用 即可求出此时物体的质量;(3)根据欧姆定律表示出电流与R的关系,分析关系式即可得出电流I与电阻R不成正比,也不成反比;根据这一特点分析其方案的最大不足之处。本题主要考查欧姆定律的应用以及滑动变阻器使用的掌握情况,本题的难点为(3)小题分析其方案的不足,只有找出不足之处,才会设计出符合要求的电路.
【解答】(1)当弹簧的压缩量为6cm时,称为最大称量;
由图象可知,此时弹簧所受的压力为60N,即G=F=60N,所以 ;
由图可知,当滑片P在R的a端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即 ;
即为电流表的最大量程为0~0.6A;(3)由 可知,U、R0为定值,I与R不成正比,也不成反比,即I不能随R的变化而均匀变化,故该方案的最大不足是表盘刻度不均匀.如图所示:
思维导图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课后巩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7节 电路分析与应用
考点一、串联电路
(一)串联电路电流的特点
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均相等,即I1 = I2 = I3 = ... = In
(二)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
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即U1 = U2 = U3 = ... = Un
(三)串联电路电阻的特点
设两个串联导体的电阻分别为R1和R2,总电阻为R,R1、R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1、U2,串联部分两端的总电压为U,通过R1、R2,的电流分别为I1、I2,由欧姆定律知:U=IR,U1=I1R1,U2=I2R2,
从串联电路总电压与分电压的关系知:U=U1+U2,得IR = I1R1+I2R2
因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处处相等,即I=I1 = I2 ,故R= R1+R2。
如果电路中有n个电阻串联,则可以推出:R串= R1+R2+..+Rn,即串联电路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之和。
典例1:某同学利用图的电路测量电阻Rx的阻值。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S,观察到电压表的示数为1.6V,电流表的示数如图,则通过电阻Rx的电流为___________A,Rx的阻值为___________Ω。
变式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 V且保持不变,当闭合开关S后,电压表的示数为零,则不可能的原因是 ( )
A.L1灯丝断了 B.L2灯丝断了 C.开关S处开路 D.电源处开路
变式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闭合后,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滑片向右滑动,电流表、电压表示数都增大
B.滑片向右滑动,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增大
C.滑片向左滑动,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示数减小
D.滑片向左滑动,电流表、电压表示数都增大
变式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2 V,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0.6 A和9 V。求R1和R2的阻值。
考点二、并联电路
(一)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
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的电流之和,即I =I1 + I2 + ... + In,式中I表示干路的电流,I1 、I2 、 In表示各支路的电流。
并联电路各支路的电流大小不一定相同,但所有支路电流之和等于干路的电流
(二)并联电路电压的特点
在并联电路里,各支路两端的电压均相等,且等于干路上的电压,即U=U1=U2=... Un其中U1、U2、..Un表示各支路两端的电压,U表示干路上的电压
(三)并联电路电阻的特点
在并联电路中,设各支路的电阻为R1和R2,并联电路的总电阻为R。通过R1和R2的电流分别为I1 、I2,并联电路的总电流为I
那么,由欧姆定律可知:I1=U1/R1,I2=U2/R2,I=U/R,
又因为并联电路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的电流之和,即U/R=U1/R1+U2/R2
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即U=U1=U2,可得1/R=1/R1+1/R2
此公式也可推导为R=R1*R2/(R1+R2)
如果电路中有n个电阻并联,则可以推出:1/R=1/R1+1/R2+...+1/Rn
这表明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并联导体电阻的倒数之和
典例1:(2023八上·南浔期末)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10V,电阻R1为5Ω。同时闭合开关S1、S2时,电流表的示数为2.5A。求:
(1)通过电阻R1的电流。
(2)电阻R2的阻值。
变式1:(2022八上·临海期末)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闭合后,灯L1和L2都正常发光,一段时间后,一盏灯突然熄灭,而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都不变,则故障原因可能是( )
A.灯L1短路 B.灯L2短路 C.灯L1开路 D.灯L2开路
变式2:(2023八上·嘉兴期末)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灯泡电阻和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将滑片向右移动,则( )
A.灯泡亮度变暗,电流表示数变小
B.灯泡亮度变亮,电流表示数不变
C.灯泡亮度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大
D.灯泡亮度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小
变式3:如图甲所示,已知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为30 Ω,闭合开关时整个电路正常工作,两电流表的指针都指在同一位置,示数如图乙所示。求:(设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1)电源电压。
(2)通过定值电阻R2的电流。
(3)现用一个未知阻值的定值电阻Rx替换电阻R1或R2,替换后只有一个电流表的示数发生了变化,请判断Rx替换的是电阻R1还是R2。
(4)替换后电流表的示数减小了0.3 A,则未知电阻Rx的阻值是多少。
1.如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后,两表均有示数,过一会儿,发现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都增大,下列故障分析可能的是( )
A.L1断路 B.L2断路 C.L1短路 D.L2短路
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电阻R1=R2。当闭合开关时,若发现两个电流表示数相等,且均在正常值范围内,则出现的故障是( )
A.R1短路 B.R1断路 C.R2短路 D.R2断路
3.(2022·浙江宁波·八年级期中)如图所示,小科运用电学知识设计了一个电子身高测量仪,其接入电路的电阻与接入电路的棒长成正比,金属杆cd和MP(左端P是滑片)与电路接触良好,杆cd和MP的电阻不计。当被测身高增加时,电压表的示数(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4.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向右滑动的过程中,关于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
A.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不变 B.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大
C.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不变 D.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小
5.(2023八上·嘉兴期末)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灯泡电阻和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将滑片向右移动,则( )
A.灯泡亮度变暗,电流表示数变小 B.灯泡亮度变亮,电流表示数不变
C.灯泡亮度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大 D.灯泡亮度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小
6.如图所示为某科技创新小组设计的水位计工作原理图,容器中的绝缘浮子随水位的升降带动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升降,并通过电压表V的示数来反映水位的升降情况。L是一个指示灯,电路各部分接触良好。当容器中的水位最低时,滑片P位于滑动变阻器R的a端,则( )
A.当水位不变时,电压表示数不变,指示灯不亮
B.当水位上升时,电压表示数变小,指示灯变亮
C.当水位上升时,电压表示数变大,指示灯变暗
D.当水位下降时,电压表示数变大,指示灯变亮
7.(2023八上·椒江期末)如图电路中,R1为10欧,电源电压恒定。只闭合S1时,电流表示数为0.3安;S1、S2均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0.5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源电压为3伏
B.R2的阻值为15欧
C.S1、S2均闭合时,电路总电阻为25欧
D.S1、S2均闭合时,流过R1的电流仍为0.3安
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不变,当开关S闭合时( )
A.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灯变暗
B.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灯变亮
C.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示数不变,灯的亮度不变
D.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小,灯变暗
9.(2021八下·奉化期末)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闭合后,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滑片向右滑动,电流表、电压表示数都增大
B.滑片向右滑动,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增大
C.滑片向左滑动,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示数减小
D.滑片向左滑动,电流表、电压表示数都增大
10.在课外科技实践活动中,某物理兴趣小组看到市场上使用的电子秤后,设计了一种电子秤.原理如图所示,R0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当物体放在秤盘上时,滑片下移.现将秤盘上增加重物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表读数变大,电压表读数变小 B.电流表读数变小,电压表读数变小
C.电流表读数不变,电压表读数变大 D.电流表读数变小,电压表读数变大
11.(2022·浙江· 八年级期末)某同学利用图的电路测量电阻Rx的阻值。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S,观察到电压表的示数为1.6V,电流表的示数如图,则通过电阻Rx的电流为___________A,Rx的阻值为___________Ω。
12.(2022·浙江金华·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电路,R1=10Ω,R2为未知电阻,电源电压不变。只闭合S1,电流表示数为0.3A;S1、S2均闭合,电流表示数为0.5A,此时通过R1的电流为___________A,R2的阻值为___________Ω。
13.(2023八上·嘉兴期末)如图为甲、乙两电器元件的电流与电压关系图。
(1)随着电流增大,甲元件的电阻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当将甲、乙两元件并联在6V电源电压下,则电路中总电流为 A。
14.如图,电源电压不变,R1=6Ω,R2=4Ω。
(1)当开关S1闭合,S2、S3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6A,电路总电阻是________Ω。
(2)当开关全都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1.5A,则通过R1的电流是________A。
15.(2021八下·海曙月考)小金制作了一个利用电压表测物体重力的小作品,它能在电压表盘上读出所放物体重力的大小,如图所示。
(1)当秤盘不放任何重物时,滑片P恰好处于a点。闭合开关,当秤盘上所放钩码个数增多时,电压表示数将 (填 “增大”、“减小”或“不变”);
(2)一段时间后,在秤盘放2牛重的钩码时,表盘读数比2牛大,换不同重的钩码反复试验,每次读数都不同且大于钩码的重力。产生这一现象是由于______引起的(填字母)
A.R1短路 B.R1断路 C.R2短路 D.R2断路
1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30 V,电阻R1为15 Ω。同时闭合开关S1、S2时,电流表的示数为2.5 A。求:
(1)通过电阻R1的电流。
(2)电阻R2的阻值。
17.如图甲所示,已知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为30 Ω,闭合开关时整个电路正常工作,两电流表的指针都指在同一位置,示数如图乙所示。求:(设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1)电源电压。
(2)通过定值电阻R2的电流。
(3)现用一个未知阻值的定值电阻Rx替换电阻R1或R2,替换后只有一个电流表的示数发生了变化,请判断Rx替换的是电阻R1还是R2。
(4)替换后电流表的示数减小了0.3 A,则未知电阻Rx的阻值是多少。
18.(2021八上·杭州期末)下图甲是一个电子拉力计原理图,硬质弹簧右端和金属滑片P固定在一起(P与R1间的摩擦不计)。电压表量程为0~3V,a、b是一根长为6cm的均匀电阻丝,阻值R1=30 ,电源电压U=6V。
(1)要保证电压表能正常工作,电路中R。至少应为________。
(2)当拉环不受拉力时,滑片P处于a端,闭合开关后电压表的读数为________V
(3)已知该弹簧伸长的长度△L与所受拉力F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若R0=45 ,通过计算说明,开关S闭合后,当电压表指针指在0.8V处,作用在拉环上水平向右的拉力为多大?此拉力器量程为多少?
19.(2021八上·柯桥月考)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为了防止某器械所受压力过大,科技小组设计了一个由压敏电阻控制的报警电路,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15V,报警器(电阻不计)通过的电流达到或超过10mA会报警,超过25 mA会损坏。其阻值随压力F的变化规律如下表所示。
压力F/N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
电阻RX/Ω 500 480 460 440 420 380 …
(1)当压敏电阻不受压力时,滑动变阻器能否移到最小阻值端?
(2)当压敏电阻Rx所受压力达到250N时,报警电路就实现报警功能,则此时滑动变阻器的接入阻值是多少?
(3)现要提高该器械其所受的最大压力,则该电路应做如何调整?
思维导图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典例分析
举一反三
课后巩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