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63.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1-09 14:35: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练习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
1.“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这首如泣如诉、悲愤激越的《松花江上》折射的时代背景是
A. 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沦陷 B. 华北事变,华北形势危急
C. 八一三事变,淞沪会战爆发 D. 七七事变,日本全面侵华
2.《东北抗战史料选编》记录这样一则史料,“双方激战最厉害之处是在北大营附近的南满铁路上——激战后日方指我军破坏了铁路”,当时两连骑兵应战,但日寇大军从四面会合,“两连人大部殉国”。以上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九一八事变 B. 一 二八事变 C. 华北事变 D. 七七事变
3.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起点的事件是(  )
A. 九一八事变 B. 卢沟桥事变 C. 皖南事变 D. 西安事变
4.“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小朋友!大家起来闹,日本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要。”这首童谣出现在( )
A. 九一八事变后 B. 卢沟桥事变后 C. 一二八事变后 D. 八一三事变后
5.九一八事变后,导致东北三省迅速沦亡和出现华北危机的重要原因是
A. 敌我力量对比悬殊 B. 东北守军战斗力低下
C. 蒋介石采取不抵抗的妥协政策 D. 日军为侵华作了长期准备
6.1936年,范文澜在《大丈夫:范文澜说英雄》序言中写道:“每当外力入侵中国的时候,总有许多忠臣义士,用各种方式参加民族间悲壮的斗争他们拼出血和生命,去保证民族的生存。”作者上述言论的目的是( )
A. 呼吁民众弘扬民主精神 B. 强调建立民族统一战线
C. 督促国共两党合作抗日 D. 唤起民众抵御外来侵略
7.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到来的事件是( )
A. 九一八事变 B. 华北危机 C. 西安事变 D. 一二·九运动
8.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1935年,歌词“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像战斗的号角,鼓舞了中华儿女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士气。此时北平学生的行动是( )
A. 掀起新文化运动 B. 掀起五四运动 C. 掀起九一八运动 D. 掀起一二九运动
9.“蒋介石将军,虽已失去自由,但中国政局仍为彼所操持,全世界闻讯之余,皆为之震惊。”该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
A. 学生运动的影响
B. 张、杨受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
C. 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活动的加剧
D. 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10.“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和中国共产党‘逼蒋抗日 方针以及绥远抗战胜利的影响之下,张学良、杨虎城率领的东北军、西北军,12月12日在西安发动了对蒋介石的兵谏,并向全国提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的主张。”材料中事件的解决( )
A. 标志着中华民族十四年抗战开始 B. 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 揭开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序幕 D. 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实现
11.他“以爱国的赤诚之心,秉持抗日救亡的民族大义,联共抗日,为结束十年内战、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实行全民族抗战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堪称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他”是(  )
A. 林则徐 B. 邓世昌 C. 杨靖宇 D. 张学良
12.西安事变爆发后,有人主张将蒋介石“交付人民审判”,但中共中央认为应争取国民党亲英美派接受“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主张,为此制定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这表现出中国共产党
A. 消除了与国民党的矛盾 B. 以民族利益为重的伟大胸怀
C. 开始组建东北抗日联军 D. 努力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
13.【西安事变】
材料一:东北沦亡,时逾五载。国权凌夷,疆土日蹙……绥东战起,群情鼎沸,士气激昂。于此时机,我中枢领袖应如何激励军民发动全国之整个抗战!乃前方之守土将士浴血杀敌,后方之外交当局仍力谋妥协……蒋委员长介公受群小包围,弃绝民众,误国咎深。学良等涕泣进谏,屡遭重斥。日昨西安学生举行救国运动,竟嗾使警察枪杀爱国幼童,稍具人心,孰忍出此!学良等多年袍泽,不忍坐视,因对介公为最后之诤谏……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之处置。
——《张、杨对时局宣言》(1936年12月12日)
(1)根据材料一分析西安事变发生的原因。
材料二:在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对我国的侵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关头,中共中央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1936年,中国共产党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对推动国共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日起了重大的历史作用。
——摘自《筑梦中国》(第一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因素有哪些?
(3)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什么重大的历史意义?
14.材料一:“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蒋介石致张学良密电
材料二:“不能冲动,感情必须让位于理智!南京政府‘绝对不抵抗主义’的电告不能不听,忍辱方能负重,小退以图大进不可不慎!”张学良咬紧牙关,声音颤抖地向东北军发布命令:“不能打……我方当忍辱负重,勿使事态扩大,静候中央的外交干涉。”
--张学良对东北军的军令
材料三:张学良说,他因“彷徨无策”而交结共产党,因为当时共产党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主张“实攻我心”,“不止对良个人,并已撼动大部分东北将士,至少已渗入少壮者之心。”
材料四:原东北军将领张学良逝世后,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向张学良的亲属发去唁电,高度评价他的历史功绩,称他是“伟大的爱国者”“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并代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他表示深切的哀悼。
请回答:
(1) 材料一电令说明蒋介石对日本的侵略持什么态度?这份电令造成什么后果?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张学良的态度。
(3) 材料三中“张学良说他因彷徨无策而交结共产党”,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张学良为什么会“彷徨无策”?
(4)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张学良得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高度评价,被称为“伟大的爱国者”“中华民族千古功臣”的原因。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他的不抵抗政策,我东北三省旋即沦入敌手,这样于国于民不利的人,留有何用?
--1936年东北军爱国官兵
材料二若先生能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不但我个人可以听先生的话,就连我们红军也可听先生指挥。
--周恩来
(1) 两则材料均与哪一事件有关?材料中的“他”“先生”均指谁?
(2) 这两则材料反映的主张有什么不同?
材料三 1936年10月21日,蒋介石对张、杨(张学良和杨虎城)进行训话,要分清敌人的远近,事情的缓紧,不“安内”,而轻言抗日,便是是非不明。
--《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全史》
(3) 1936年为了蒋介石由“安内”转向“攘外”,张学良、杨虎城采取了什么行动?此次行动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四在抗日战争初期,面对侵略和灾难,中国民族不怕牺牲,前仆后继,民族之魂在血雨腥风中重塑。
(4) 面对日本发动的九一八事变和华北事变,东北军民及中国共产党做出了哪些努力?
1.【答案】A
2.【答案】A
3.【答案】A
4.【答案】A
5.【答案】C
6.【答案】D
7.【答案】D
8.【答案】D
9.【答案】C
10.【答案】B
11.【答案】D
12.【答案】B
13.【答案】(1)蒋介石一直坚持妥协政策,引起社会各方面不满;西安学生举行爱国游行请愿,呼吁抗日。(2)因素: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加剧(或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或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中共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派代表赴西安调停;中共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推动等。
(3)意义: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4.【答案】【小题1】不抵抗政策;东北三省沦陷.
【小题2】张学良盲从蒋介石的命令.
【小题3】原因:日本加紧侵略中国;蒋介石继续坚持内战,对日不抵抗;全国人民主张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小题4】西安事变发生后,张学良、杨虎城与共产党共同努力,使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促进了国共合作抗日局面的出现.可见,张学良不愧为“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
15.【答案】【小题1】西安事变;蒋介石。
【小题2】东北爱国官兵主张将蒋介石处死;中共代表周恩来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小题3】西安事变;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小题4】东北军民坚持抗日,建立了东北抗日联军。中国共产党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