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第1课时)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第1课时)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5-03-23 20:36: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2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1)
姓名 ( )学 等级
导语:同学们!热爱生活的你一定看过“中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好声音”的节目吧,你一定为听到你喜欢的歌曲和你喜欢的选手的歌唱而激动。想知道这些声音是怎么产生又是怎么传到你耳中吗?
【课前书中学】试一试,你的自学能力最强!
仔细阅读教材P49—P50,划出你认为重要的内容,并回答下列知识整理填空。
1.回忆:物体沿着直线或曲线的往返运动叫做 ,往返一次就叫做振动了一次。
★★2.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例如:人说话时, 振动产生声音。
我们把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 。固体、 体和 体都能发声,都可以作为声源。
★★3.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 ( http: / / www.21cnjy.com )但 (填“能”、“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科学上把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
【课中做中学】做一做,你的身手最敏捷!
4.课堂上在小组内展示【活动】
(1)试一试:请用笔套,直尺,试着使它们发出声音。
(2)做一做:将手指轻轻放在喉咙发声处,讲话时声带在振动吗?
(3)找一找:我们身体的哪些部位会振动而产生声音?
5.【课堂实验1】请用矿泉水瓶子证明固体、液体、气体振动时能发声。
6.你想解决书本49页的思考与讨论吗?请到“科学广场”中寻找谜底吧。
7.声音的传播
【课堂实验2】你站在桌的一边,另一位同学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笔轻敲桌面,你能听到敲击声吗?_______,此声音是由什么物体传播的?_____________
把两张课桌紧紧地挨在一起。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个同学用笔轻敲桌面,另一个同学把耳紧贴在另一张桌面上倾听,能听到敲击声吗?________。两只耳朵听到的声音一样吗?
贴在桌面上听的耳朵,此声音是由 传播。
实验结论:该实验证明了声音可以在 和气体中传播。
【课堂实验3】将两块铁块(或石块)放在水槽的水中互相撞击,你能听到撞击声吗?
实验结论:该实验证明了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你还有什么办法证明该结论?
如:(1)渔民常用电子发生器发出鱼喜欢的声音,将鱼诱入鱼网。
(2)提示:科学广场
(3)提示:奥运会
(4)
(5)
(6)
8.【视频演示实验】观察“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1)将一只小电铃放在密封的玻璃罩内,接通电源使电铃发声。
看见电铃的锤子在振动,你能听到电铃的铃声?
(2)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听声音有什么变化?铃声逐渐变
(3)当空气几乎被抽尽时,你仍能看见电铃的锤子在振动吗?
你仍能听到电铃的铃声吗? ,这说明声音在真空中 传播。
(4)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声音又有什么变化?能听到铃声了,声音逐渐变 。
实验结论: 。
9.学以致用:我们在观看科幻电影时,经 ( http: / / www.21cnjy.com )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太空中有飞行器发生了爆炸,附近飞行器里的人立即看到并听到了爆炸。你认为这个场景合理吗?
【概括总结】比一比,哪个小组概括的最完整!
科学广场
人是怎么发声的?
在人的颈部内有一种产生声音的结构, ( http: / / www.21cnjy.com )叫做喉。它的内部有一个空腔,我们叫它喉腔,喉腔中部连着两块能够振动发声的肌肉——声带。它们紧密地并列在一起,而且像橡皮筋一样,拉得越紧,反弹的声音越大。在两根声带中间有一条裂缝,叫做声门裂。随着声带的一紧一松,声门裂也忽长忽短,忽大忽小。平时你在呼吸时,声门裂是半开的,这时,两根声带互相分离,处于松弛的状态,于是空气从两块肌肉间较大的空隙中通过,所以,呼吸的声音非常轻。而当你准备发出声音时,总要先吸一口气然后暂时停止呼吸。这时,松弛的声带被喉部的肌肉上下拉紧,相互靠拢,声门裂变得又细又长,只留下一道窄小的缝隙。因为屏气的时候,气流都积在气管里,气管内的压力一时之间大大增加,等到你放掉这口气时,被久压的气流会迅速地冲向声带并试图从这条细缝中穿过,这就像给气球放气一样。空气使得声带发生振动,而且这种振动还会使喉腔里的空气也一起动起来,因而发出了嗓音。嗓音的高低、粗细是由声带的紧张程度、呼出的气体多少决定的。青少年声带比较娇嫩,如果说话久了,它会发生充血现象,声音变得嘶哑。所以,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嗓子哦!
蝉是怎么发声的?
蝉是通过腹部的发声器官来发声的。只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雄蝉才会鸣叫,因为雄蝉腹部有发音器,而雌蝉则没有发音器,在腹部只有接收声音的器官。雄蝉腹部下方有一层薄薄的发音膜,当发音肌收缩时,引起发音膜振动,这些振动通过共鸣室雄蝉腹部发声器官的结构放大,最后发出非常响亮的声音来。
声呐
声呐就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最广泛、最重要的一种装置。它是SONAR一词的“义音两顾”的译称(旧译为声纳),SONAR是Sound Navigation and Ranging(声音导航测距)的缩写。声呐技术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它是1906年由英国海军的刘易斯·尼克森所发明。他发明的第一部声呐仪是一种被动式的聆听装置,主要用来侦测冰山。这种技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被应用到战场上,用来侦测潜藏在水底的潜水艇。
唐诗欣赏:
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课后反思学】你一定能做到温故而知新。
巩固提高:
1、将纸片放在正在播放音乐的扬声器的纸盆上,看到纸片上下不断跳动,这说明:发声的物体都在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 B.蝈蝈和蝉发声时,不需要物体的振动
C.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发声停止,振动也停止 D.液体振动时不能发声
3、在鱼缸边拍手,鱼儿会听见拍手声而游走,说明 可以传播声音。成语“隔墙有耳”说明 可以传播声音。
4、能说明“液体可以传声”的事例是( )
A.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 B.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啾啾”声
C.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 D.人在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声
5、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飞船在酒泉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012年6月18日约11时左右转入自主控制飞行,14时左右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这是中国实施的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并于2012年6月29日10点00分安全返回。宇航员在太空舱中可以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作业时,他们之间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流,其原因是( )
A.用通信设备对话是为了方便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C.太空中噪声太大 D.声音只能在地面上传播
开动脑筋:
1.既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那么声音在介质中是怎样传播的呢?
2.平时我们说话时,一张口,马上就听到声音了。那么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吗?你怎么知道的?
3.你知道回声吗?
反思质疑:
设计意图和自评:
1.这篇导学案的典型意义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对于一个课题内容设计了3个类型的导学案,即:课前书中学、课中做中学、课后反思学。涵盖了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全过程,而且体现了问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3个层次的梯度递进。并且隐含了学习方法的指导,课前书中学隐含了学生通过的阅读教材自主学习,即书;课中动中学隐含了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即动;课后反思学隐含了学生课后及时巩固练习和发现问题及时补救,即反思!
2.页眉右上角有“注意保存 编号:203”,有利于学生利用夹子保存学案,
3.“第2节 声音的产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和传播”这一课时典型的1.5课时内容的课,现在利用学案导学和小组合作结合教学模式上课进度更慢一点,所以我对教材进行处理,把这节内容分2课时来上。
4. 姓名( )学等级:有利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教师进行分层评价学生,给学生自信心,特别是后进生的自信心。用等级比用得分更具有操作性,便于加分统计激励。(A得1分B得0分C扣1分)
5.导语:课堂导入,以“中国好声音”这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热门节目引入课堂,吸引学生的眼球,并在其中隐含了学习目标,重难点,学生更有兴趣进行阅读。(写学习目标,学生没有兴趣来阅读)
6.“试一试,你的自学能力最强!做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做,你的身手最敏捷!送你一句话:我自信,我努力,我展示,我成功!”等等用语目的是:及时鼓励学生,给学生自信心。
7.阅读教材:万变不离教材,让学生体会教材的重要性。
8.在课前书中学这一环节试题设计紧扣教材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课本基础知识为主,包含了这一课时的2块核心知识。学生只要通过认真预习,阅读教材,就能轻松完成检测试题,学生自信心大增。课前学生完成,教师批改后能更好的掌握学生预习完成情况,既能很好地检查学生的预习效果,又可以实现本节课的知识梳理,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
9.在第4题中,直尺发声与不发声比较法得出:物体振动产生声音。
在第4题中,试一试,做一做,找一找三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活动学生亲身体验,热爱学习,互学对学,合作交流,思维发散,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团队精神。其中找一找,让学生知道除了声带外身体还有很多部位能发声,谨防思维定势。其中学生肯定会想到鼓掌的声音,顺便进行情感态度目标的教育(我们要学会为别人和自己鼓掌,那掌声可以为失意者带来一些鼓励,可以为成功者献上一份赞赏,可以为胆怯者增添几分勇气);学生也可能想到飞吻的声音,顺便进行情感价值观目标的教育(不可以随便的做这个动作发声)。
10.增加了矿泉水瓶子的活动设计,矿泉 ( http: / / www.21cnjy.com )水瓶子随处可见,并且是固体、液体、气体都齐全了,是一个很好的发声体。问题选择贴近生活实践,具有通俗性与趣味性,使文本课程成为活生生的体验课程,学思结合,知行统一。
11.第6题上,对教材处理,这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问题教材让学生进行思考与讨论,但是学生没有这方面的课外知识,学生不知道怎么讨论,无论怎么思考和讨论都是没有结果的。所以,我给出“科学广场”的寻找谜底,这样就避免的无谓的讨论。该题可以放在课前完成。
12.课堂实验2和课堂实验3【学生实验】,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学科的兴趣和积极主动性,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课堂实验3中提问,举例。液体传播声音这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知识,学生体验比较少,引入这一问题,由于有难度,可以小组讨论,记录整理,投影展示,思维发散,培养和重视小组合作团队精神。我在这个问题上,搭建的台阶,降低的学生的思维梯度,先给出了例子,然后给出了提示,最后留空白。其中提示的“科学广场”中,学生会看到唐诗欣赏,与语文进行精密的联系,进行思考,在诗句中又有一个例子。
13.由于条件限制,演示实验“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是没法进行实验,所以对教材进行处理,改为视频,当然有条件和精力可以进行实验创新。
14. 【概括总结】环节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生基本答不完整,所以不断补充(补充当中不断加分刺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完善知识框架。教师进行板书设计,学生摘记,便于以后重点知识复习。
15. 【课后反思学】环节
巩固提高:当中题目基本涵盖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本课时所有的知识点,做到了以下几点(1)题目要与目标对应,具有全面性,并知识点没有重复。(2)题目“少而精” (3)题目难易恰当(4)题目与时俱进,联系了时事的重大事件紧密联系,这也是中考的方向所在。
开动脑筋:对本课时知识做一个适当的延伸,这样为后面声波、声速的知识做一个铺垫,吊人胃口。
课堂教学实录
生:(课代表)上课时间到了,请同学们拿出导学案,【课前书中学】中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要注意“振动”不要写成“震动”。请同学们小展示【课前书中学】部分,时间3分钟,开始。
生:小组内激烈的讨论、交流、展示。
师:鼓掌。好!同学们小组内展示的很积极,很主动。【课前书中学】还有问题吗?
生:没有了!
师:接下去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声音是怎么产生的?请同学们完成【课中做中学】第4点——试一试,做一做,找一找。
生:学生们立即活跃起来,小组内进行活动展示。
师:请大家,把第4点中“找一找”进行大展示,并说出发出的声音是由什么物体振动产生的?
生1:我们讲话。
师:好,有补充吗?
生2:我们讲话发声,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
师:很好!我们要做什么要听清楚,我们要学会倾听。除了声带外身体还有很多部位能发声?
生3:手拍大腿发声。
师:很好!能表演下吗?
生3:表演后,手和大腿振动发声。
师:酸甜苦辣组表演的太棒了。还有吗?
生4:(比较内向的学生)表演:中指和大拇指摩擦发声。
师:好!你看,×生把心里那个胆小鬼打倒。拿出自信,我们展示吧!
生5:牙齿上下咬的时候发声。
师:表演下。
生5:表演
师:很好?还有吗?
生6:(一位女生)表演:上下嘴唇手动一下,做了个飞吻的声音。
师:好,不过这个动作女生不要乱做哦。
生7:(一位成绩都是全校倒10名的学生)表演:鼓掌
师:太好了?老师给他们组多加4分。我们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学会为别人和自己鼓掌,那掌声可以为失意者带来一些鼓励,可以为成功者献上一份赞赏,可以为胆怯者增添几分勇气……为了我们的精彩展示,鼓掌!
生:鼓掌。
师:刚才,同学们表现的真是太好了,主要是固体发声。接下来,我们继续探究
5.【课堂实验1】请用矿泉水瓶子证明固体、液体、气体振动时能发声。
生1:矿泉水瓶敲打桌子发声。
师:好,还有吗?
生2:手挤捏瓶子发声。
师:上面两个都是固体发声,液体、气体发声有吗?
生:有!
生3:向空矿泉水瓶吹气,发声。
师:太好了!矿泉水瓶做的“笛子”,是什么发声?
生3:气体
生4:把矿泉水瓶中的水倒入水槽中得水中发声,液体发声。
师:你真行!固体、液体、气体发声都齐全了。太厉害!你们!同学们,矿泉水瓶子随处可见,我们科学课堂的很多实验都用到矿泉水瓶,不要乱丢哦。
师:你知道蝉是怎么发声的吗?
生:(阅读“科学广场”后)蝉是通过腹部的发声器官来发声的。
师:蝉发出声音,是怎么到你的耳朵里去的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探究——声音的传播
师:小组内完成【课堂实验2】,限时2分钟
生:小组内实验
师:哪位同学归纳下,【课堂实验2】的实验结论是什么?
生: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师:很好!表达的很清楚,声音很响亮。有补充吗?
生:应该是:声音可以在固体和气体中传播。
师:为什么?
生:桌子(固体)传播声音,还有空气(气体)传播声音。
师:你真像一个小老师,表达和归纳能力都很强!老师向你学习。固体、气体能传播声音,液体能吗?小组内完成【课堂实验3】,限时3分钟
师:好!时间到,液体能传播声音吗?
生:能!
师:你还有什么办法证明该结论?
生1:声呐技术的利用。
师:很好!×同学阅读能力很强!还有吗?
生2:小儿垂钓
师:讲明白点
生2:钓鱼的时候,人不能发出声音,不然要吓跑鱼的。
师:有进步!谁再补充一下。
生3:岸边人讲话,通过空气,水把声音传给了鱼,鱼听到要游走。
师:太好了!把科学知识用上了。还有吗?
生4:我潜水的时候,能听到岸边人们的讲话声。
师:亲手体会,应用课堂,太棒了!
生5:奥运会时,水上芭蕾人在水下能听到音乐声。
师:你表达得这么清晰流畅,真棒!
生6:老师,来看我的实验。(一个空矿泉水瓶中放入电子卡片发声,盖紧盖子放在水面下),你听,能听到声音。
师:×同学真是太有才了!老师都没有想到这么好的实验设计,太有才了!为他的精彩实验,我们鼓掌!
生:鼓掌!
师:刚才我们知道了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请你想一想,没有物质的时候(即真正空了的时候)声音能传播吗?我们的周围真正空了吗?
生:没有,还有空气。
师:那这么办?
生:把空气抽掉。
师:很好!接下去,请看【视频演示实验】,看后请完成1234小点。
师:哪位学生愿意来展示下。
生:能 弱 在振动 没有听到 不能 强
师: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接下来,完成9.学以致用。
师:谁展示下
生:不合理
师:谁要点评下?
生:不合理,因为太空中没有空气,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
师:讲的很好。好了,这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请小组合作【概括总结】比一比,哪个小组概括的最完整!独立完成【课后反思学】。下课
组长检查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