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检测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检测题(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09 18:10: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检测题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总分
得分
一、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丘(qiū) 渲染(xuān) 迂回(yū) 参差(chā)
B.蒙古(méng) 花蕾(lěi) 单薄(báo) 妩媚(fǔ)
C.烟渚(zhě) 旷野(kuàng) 喜鹊(què) 蝉鸣(chán)
D.苍穹(qióng) 孕育(yùn) 摇曳(yè) 婆娑(suō)
二、看拼音,写词语。(5分)
yī shang dòu fu
三、给下列字加一部分组成新字,并和另一个字组成词语。(8分)
肖 ( )微 树( ) 打( ) 推( )
出 ( )壮 笨( ) 委( ) 基( )
昔 ( )误 举( ) 打( ) 鸠占( )巢
帝 ( )叫 马( ) 真( ) 根深( )固
四、补全词语,并选词填空。(8分)
( )飘( )舞 断断( )( ) 五彩( )( )
( )驰( )往 顾影( )( ) 孤芳( ) ( )
1.美丽迷人的长江三峡,一直是我( )的地方。
2.成熟的果实低下了头,它不是在( ),更不是在哀泣自己将跌落枝头。
五、下列句中的关联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3分)
A.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
B.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C.那非桂非兰的甜香,即使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D.那十字小白花,不但那样小,而且不显得单薄。
六、选词填空。 (4分)
明朗 晴朗
1.今天天气( ),蔚蓝的天空万里无云。
2.草原的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 )。
负担 负责
3.( )值日的同学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
4.我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丁香结( )着解不开的愁怨了。
七、判断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作用。(填序号)(4分)
1.“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句中“———”的作用是( )。
A.表示声音延长 B.表示话题转换 C.表示解释说明
2.“我是大自然的话语,大自然说出来,又收回去,藏在心间,然后又说一遍……”句中“……”的作用是( )。
A.表示话未说完 B.表示重复词句的省略 C.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八、按要求写句子。(6分)
1.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缩句)
2.蒙汉情深何忍别! (给句子换个说法,保持意思不变)
3.将近七十多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修改病句)
九、根据课文内容判断,正确的画“ ”,错误的画“×”。(5分)
1.《草原》一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描述了作者一行访问草原的所见、所闻、所感,表现了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 ( )
2.《丁香结》一文中,作者从“丁香结”联想到了人生的愁怨和不顺心的事,得到了生命需要“结”,否则就平淡无味的人生认识,显露了作者对世事的洞明和对人生的洒脱。 ( )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著名词人苏轼写的一首宋词。 ( )
4.《花之歌》的作者是法国的纪伯伦,这是一首歌词。 ( )
5.《过故人庄》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浩然,这首诗描写的节日是重阳节。
( )
十、阅读平台。 (24分)
(一)课内阅读。 (9分)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2分)
2.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第一句写乌云翻涌如墨汁泼洒却遮不住山,意在反衬山的高大雄伟。
B.第二句“白雨跳珠”运用比喻的手法,把飞溅的雨点比作“跳珠”,“跳”和“乱”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雨的大和急。
C.第三句中用“忽吹散”突出了雨持续时间短的特征,第四句中又用“水如天”突出了雨的大。
D.短短四句诗,写了雨前、雨中和雨后,绘成一幅“西湖骤雨图”,让人赞赏。
3.请简要描绘诗中所呈现的“西湖骤雨图”。(4分)
大漠古城
吐鲁番盛夏的太阳光,是真正的火焰。在热辣辣的阳光烤灼下,所有一切都仿佛在冒烟,在喷火。
汽车在大戈壁中飞一般奔驰。 当高昌古城突然在前方出现时,我惊诧了。这真是奇迹,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上,居然会有一座被遗弃的城市,一座真正的古城!远远看去,它像一群风化的土山;走近细看,才能从千奇百怪的形状中辨认出房屋、街道、围墙的轮廓和残垣。
阒无声息。只有那些高低起伏的、方的、圆的、不规则的残墟断垣,连带着它们在阳光下的浓浓的阴影,一座座一片片迎面而来,像一群沉默的幽灵……据说,历史学家能在这迷宫般的黄土堆中分辨出一千多年前的王宫、寺院、商场、监狱,甚至还能找到唐玄奘当年讲经说法的地方……然而我却无从分辨。在炽烈的阳 光下,我流着汗,和残墟断垣们默默对峙。哦,你们,能告诉我什么呢 你 们曾经像璀璨的宝石一般,镶嵌在荒凉的戈壁大漠中,闪耀在漫长曲折的丝绸之路上;你们曾经是人类的骄傲,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灿烂缤纷的标志。 而现在,一 切早已荡然无存,这里没有人烟,没有声音,连一星半点生命运动的迹象也无法找到,连一棵小小的绿草也没有……
他们为什么要离开这里呢 ——一千年前的高昌人,为什么要遗弃这座繁华的都城 是遭受了突然降临的灾祸,还是不堪忍受那如火的炎阳 也许,这是一个谜,要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们来解答……
不知不觉,已经走到了古城的边缘。举目远眺,我不禁眼睛发亮了——从残缺的城墙缝隙里,涌进来一片清凉的绿色! 那是白杨林,是玉米田,是葡萄园。
在茫茫大戈壁中,有许多新的城市正在崛起。从高昌古城出发,我将去寻找它们!
1.用“ ”在文中画出“我”惊诧的原因。 (2分)
2.在短文中,作者先把高昌古城比作 ,体现出古城的荒凉;接着把高昌古城比作 ,表现了古城的神秘;最后把高昌古城比作璀璨的宝石,表现了古城 。 (6分)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即使相隔很远,也能清晰地辨认出高昌古城的房屋、街道、围墙的轮廓等。
B.“我”能在这迷宫般的黄土堆中分辨出一千多年前的王宫、寺院、商场等。
C.高昌古城曾经是人类的骄傲,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灿烂缤纷的标志。
D.如今的高昌古城遗址已经被改造为一片绿洲,布满了白杨林、玉米田、葡萄园。
4.文章结尾说“从高昌古城出发,我将去寻找它们”,请分析其意蕴。(4分)
如果你有一个机会,把自己变成另一种东西,你会变成什么呢 你可以变得大至星球,也可以变得小至细胞,发挥想象,把你变形后的经历写下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