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实验: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课件(共24张PPT)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2.3实验: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课件(共24张PPT)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1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11-09 17:23: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人教版物理必修三
第十二章 电能 能量守恒定律
第三节 实验: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2)
二、用电阻箱、电压表(伏阻法)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1.电路图如图
V
E r
S
R
2.原理:改变电阻箱阻值,记录R与U值,应用E=U1+(U1/R1)r和E=U2+(U2/R2)r求解E、r.
采用一个电阻箱、一块电压表、一个电键和导线若干, 测量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V
R2
R1
数据处理
(1)公式法
(2)图象法
考虑电压表电阻时E真、r真
r测 < r真
E测 < E真
比较可得:
3.误差分析: E测<E真 r测<r真
误差来源:电压表的分流。Rv越大误差越小,电压表内阻已知,可消除系统误差。
为了减小误差,可多测几组数据,求平均值,但应注意电阻箱的值不能调得太大,以至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不能忽略.
系统误差与电流表外接法相同,U/R相当于流过变阻器的电流
r测 < r真
E测 < E真
把电源和电压表看成一个整体,这样测得的就是这个整体的路端电压和通过这个整体的电流,计算出的就是这个整体的电动势和这个整体的内电阻。这个整体的电动势相当于开路时电压表所分得的电压,整体的电阻相当于电源和电压表并联的阻值。即:
V
S
E, r
·
·
·
等效电源法
三、用电阻箱、安培表(安阻法)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1.实验原理:
如图所示,采用一个电阻箱、一块电流表、一个电键和导线若干, 测量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原理:E=I(R+r)
3.误差分析:r测>r真,E测=E真.为了减小误差,可多测几组数据,求平均值,但应注意电阻箱的值不能调得太小,以至于电流表的分压作用不能忽略.
改变电阻箱阻值,记录R与I值,应用E=I1(R1+r)和
E=I2(R2+r)求解E、r.
2.数据处理
(1)公式法
(2)图象法
E测=I1(R1+r)
E测=I2 (R2+r)
由E=I(R+r)得
E测=E真 r测>r真
斜率k=E;纵轴截距代表内电阻r
斜率k=1/E;纵轴截距代表r/E
误差来源:电流表的分压。电流表内阻已知,可消除系统误差。
误差分析
1.不考虑电流表内阻时,E测,r测的测量值
A
S
E,r
R
E测=I1(R1+r测)
E测=I2(R2+r测)
2.考虑电流表内阻时,E,r的真实值
比较得:E测 = E真 r测>r真
E真=I1(R1+ RA+ r真)
E真=I2(R2+ RA+ r真)
r测 =RA+r真 >r真
E测 = E真
把电源和电流表看成一个整体,这样测得的就是这个整体的路端电压和通过这个整体的电流,计算出的就是这个整体的电动势和这个整体的内电阻。这个整体的电动势相当于开路时的电压,整体的电阻相当于电源和电流表串联的阻值。即:
等效电源法
A
S
E,r
R
采用一个定值电阻、一个电阻箱、两块电流表、一个电键和导线若干, 测量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原理:E=U+Ir
A2
S
E,r
R
A1
A2
S
E,r
R
A1
实验原理
四、用电阻箱、安培表(安安法)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相当于
电压表
相当于
电压表
相当于
内接法
相当于
外接法
G
S
E,r
R
A
Rg
这种方法无系统误差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
采用一个定值电阻、一个电阻箱、两块电压表、一个电键和导线若干, 测量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原理:E=U+Ir
S
E,r
R
V2
V1
S
E,r
R
V2
V1
实验原理
五、用电阻箱、伏特表(伏伏法)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相当于
电流表
相当于
内接法
相当于
外接法
相当于
电流表
采用两块电压表、一个单刀双掷开关和导线若干, 测量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实验原理
V1
V2
S
1
2
S接1时V1的读数为U0,S接2时V1、V2的读数分别为U1、U2,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已知V1的内阻Rv1)
这种方法无系统误差
1.在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为了测出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除待测电源和开关、导线以外,还需要用到一些其它的实验器材,下面给出的四组实验器材中,能完成实验目的有哪几组(   )
A.一个电流表和一个电阻箱
B.一个电压表和一个电阻箱
C.一个电压表、一个电流表和一个滑动变阻器
D.一个电流表和一个滑动变阻器
ABC
课堂练习
2.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由于电表内阻的影响,关于电动势的真实值E0与测量值E及电池内阻的真实值r0与内阻的测量值r的说法正确的是(  )
A.E0>E,r0>r
B.E0=E,r0<r
C.E0=E,r0>r
D.E0<E,r0<r
B
3.如图甲所示为测量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电路图,根据测得的数据作出了如图乙所示的U—I图线,以下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A.电池电动势和内电阻的测量
值均偏大
B.电池内阻的测量值为3.50Ω
C.外电路发生短路时的电流为0.40A
D.电压表的示数为1.20 V时,电流表的示数I′=0.20A
D
4.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做“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并根据测得的数据作出了如上题图乙所示的U—I图象,由于实验中使用的电表不是理想电表,会对实验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关于该同学实验测量值误差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使得内阻的测量值大于真实值
B.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使得内阻的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C.由于电流表的分压作用,使得内阻的测量值大于真实值
D.由于电流表的分压作用,使得内阻的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B
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下图所示电路测量电池组的电动势E和内阻r.根据实验数据绘出如下图所示R-1/I图线,其中R为电阻箱读数,I为电流表读数,由此可得到(  )
A.电源电动势约为1.5V
B.内阻约为1.0Ω
C.用该电路测电动势,测量
值比真实值小
D.用该电路测内阻,测量值
比真实值小
B
6.某同学利用一只电流表和一个电阻箱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使用的器材还有开关一个、导线若干,实验原理如图甲所示.
(1)在图乙的实物图中,已正确连接了部分电路,请完成其余电路的连接.
(2)调节电阻箱,示数如图丙所示,读得电阻值是______Ω.(3)接通开关,多次改变电阻箱的阻值R,同时读出对应的电流表的示数I,并作记录,画出R 1/I关系图线,如图丁所示.则图线斜率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若电流表内阻RA=0.1 Ω,由图线求得电源的电动势E=________ V,内阻r=_______Ω.
2.3
电源电动势
1.4
0.6
解析:根据电路图甲连接实物图乙可以从电源的“+”接线柱开始连接到电阻箱的左侧接线柱,其右侧接线柱连接到电流表的“+”接线柱,再把“-”接线柱连接到开关的右侧接线柱;电阻箱的读数是用“黑三角”所对的数字乘下面的倍数,然后把他们相加即可,为2.3 Ω;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E=I(r+R+RA)得R=E/I -(r+RA),结合图丁知图线斜率表示电源电动势,大小为1.4 V,图线与纵轴的交点为r+RA=0.7,因RA=0.1 Ω,即可得到电源内阻r=0.6 Ω.
7.某同学利用电压表和电阻箱测定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使用的器材还包括定值电阻(R0=5 Ω)一个,开关两个,导线若干,实验原理图如图甲.
(1)在图乙的实物图中,已正确连接了部分电路,请完成余下电路的连接.
(2)请完成下列主要实验步骤:A.检查并调节电压表指针指零;调节电阻箱,示数如图丙所示,读得电阻值是________;
B.将开关S1闭合、S2断开,电压表的示数是1.49 V;
C.将开关S2________,电压表的示数是1.16 V;断开开关S1.(3)使用测得的数据,计算出干电池的内阻是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4)由于所用电压表不是理想电压表,所以测得的电动势比实际值偏________(填“大”或“小”).
20Ω
闭合
0.69Ω

解析:(1)如图所示.
(2)由题图丙读得电阻箱阻值为R=20 Ω;将S1闭合、S2断开,电压表示数为电源电动势E=1.49 V,将S2再闭合,电压表示数为R两端电压.将电压表视为理想电表,则干路电流I=UV/R=1.16/20 A=0.058 A.(3)因为I=E/(R0+R+r),所以r=E/I -R0-R
=(1.49/0.058 -5-20) Ω=0.69 Ω.(4)若考虑电压表的内阻,则S1闭合、S2断开时,电压表示数为该表两端电压小于电源电动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