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20.1.1平均数(课件 教案)(7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下20.1.1平均数(课件 教案)(7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5-03-23 09:14:48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20.1.1平均数(3) 一般地,对于 个数 ,我们把叫做这 个数的算术平均数,简称平均数,
记为 ,读作 拔.概念-:概念二:
一般地,若n个数x1,x2,…,xn的权分别 是w1,w2,…,wn ,则这n个数
据的加权平均数为=知识回顾 某汽车厂为了了解2000辆汽车的安全可靠性能,你认为下列方法是否可行,
1、从中抽出15辆做碰撞试验;
2、用抽取的15辆汽车的安全可靠性可以作为一个样本;
3、用抽取的样本的安全可靠性来估计整批2000辆汽车的安全可靠性能。
你认为这样做是否可行?为什么?情境引入 为了估计某矿区铁矿石的含铁量,抽取了15块矿石,测得它们的含铁量如下:(单位:%) 则样本的平均数是多少?估计这个矿区铁矿石的平均含铁量约为多少?练一练合作交流 为了了解黄岩区某次数学统考8260名考生的平均成绩,你会采用什么样的行之有效的做法?议一议小提示当所要考察的对象很多,或者考察本身带有破坏性时,统计中常常通过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方法来获得对总体的认识.例如,实际生活中经常用样本的平均数来估计总体的平均数.某灯泡厂为测量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应好何做?抽样调查 该厂从这批灯泡中抽查了100只灯泡,它们的使用寿命如下表所示:问题1:在以上这个问题中,总体、样本、
样本容 量分别是什么?例题解析问题2:这100只灯泡的平均使用寿命是多少?问题2:这100只灯泡的平均使用寿命是多少?问题3:你能知道这批灯泡的使用寿命吗?说出你的根据。8001200160020002400组中值 该厂从这批灯泡中抽查了100只灯泡,它们的使用寿命如下表所示:例题解析 为了了解5路公共汽车的运营情况,公交部门统计了某天5路公共汽车每个运行班次的载客量,得到下表: 15 111101≤X<121 18 9181 ≤X<101 22 7161 ≤X<81 20 5141 ≤X<61 5 3121 ≤X<41 3 111≤X<21频数(班次)组中值载客量/人这天5路公共汽车平均每班的载客量是多少?从表中你能知道这一天5路公共汽车大约有多少班次载客量在平均载客量以上?占全班次的百分比是多少?小练习由表格可知, 81≤x<101的18个班次 和101≤x<121的15个班次共有33个班次超过平均载客量,占全天总班次的百分比为33/83等于39.8%1、某班40名学生身高情况如下图,
请计算该班学生平均身高身高(cm)小试牛刀1、 40名学生的身高情况如下图:小试牛刀你能估计出全校1000名学生的平均身高情况吗?某班从学校的三个年级段中随机抽取 某养鱼户搞池塘养鱼,头一年放养鱼20 000尾,其成活率约为70%,在秋季捕捞时,捞出10尾鱼,称得每尾鱼的重量如下:(单位:千克)0.8;0.9;1.2;1.3;0.8;0.9;1.1;1.0;1.2;0.8.
(1)根据样本平均数估计这塘鱼的产量是多少千克?适度拓展(2)如果把这塘鱼全部卖掉,某市场售价为每千克
4元,那么能收入多少元?除去当年的投资成本
16 000元,第一年纯收入多少元?某班同学进行数学测验,将所得成绩(得分取整数)进行整理后分成五组,并绘制成频数分布直方图(如下图)请结合直方图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该班共有多少名学生?(2)80.5~90.5这一分数段的频数、频率分别是多少?(3)这次考试的平均成绩是多少?课后小结1、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2、平均数的计算方法与意义。何时用样本估计总体所要考察的对象很多时考察本身带有破坏性时1、若4、x、5的平均数是7,则3、4、5、x、6这五个数的平均数是___
2.有一组数据,各个数据之和为505,如果它们的平均数为101,那么这组数据的个数为_____.
3.如果x1,x2,x3,x4,x5的平均数是20,那么5x1,5x2,5x3,5x4,5x5的平均数是_____. 4.有五盒火柴,每盒火柴的根数如下:71 73 76 77 78
则每盒火柴的平均根数是___. 5.若4,x,5的平均数是7,则3,4,5,x,6五个数的平均数是 _. 练习一
6、5个数据的和为405,其中一个数据为85,那么另4个数据的平均数是_.
(1)105,103,101,100,114,108,110,
106,98,102;(共10个)
(2)4203,4204,4200,4194,4204,4210,
4195,4199.(共8个)练习二7、8、若设一组数据x1、x2…….xn的平均数为m
1)x1+3,x2+3……xn+3的平均数为_____
2)2 x1、2x2…….2xn的平均数为_____
3)ax1+b,ax2+b,……axn+b的平均数为_____9、小明来学校的路程是100米,速度是5米每秒,回家的路程是100米,速度是2.5米每秒,在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_____m+32mam+b 政府有令:初升高不能提前招生.某市重点高中为了向某一所初中招收一名创新实验班学生,决定以该学校某次平时成绩(各们学科满分为100分)为依据,招生老师发现这次前2名学生成绩是:
语文 数学 科学 英语 社政
甲: 85 88 95 80 85
乙: 90 90 80 85 90讨论:1.甲、乙平均成绩谁高?从平均分看你认为录取哪一个? 这样录取科学吗?
请你来设计:2.你认为科学与社政的权重是否一样?如果你是招生老师你的招生方案是怎样?在你的方案下他们平均分谁高?
3、某校为了了解学生作课外作业所用时间的情况,对学生作课外作业所用时间进行调查,下表是该校初二某班50名学生某一天做数学课外作业所用时间的情况统计表:(1)第二组数据的组中值是多少?
(2)求该班学生平均每天做数学作业所用时间练一练:P143再见!同学们再见!课件26张PPT。 新授ⅰ.求下列数据的平均数:3,0,-1,4,-2ⅱ.求下列数据的平均数:x1, x2, x3,…, xn归纳算术平均数的定义: 对于n个数据x1, x2, x3,…, xn,则叫做这n个数的算术平均数。算术平均数的表示:1.为了检查一批零件的长度,从中抽取10件,测得长度如下:
22.36 22.35 22.33 22.35 22.37
22.34 22.38 22.36 22.32 22.35
(1)这个问题中的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各是什么?
(2)估计这批零件的平均长度。3小结统计思想: 样本平均数可以用来估计总体平
均数。巩固2.若4,6,8,x的平均数是8,且4,6,8,x,y的平均数是9,求x,y的值。 问题 某市三个郊县的人数及人均耕地面积
如下表:这个市郊县的人均耕地面积是多少?(精
确到0.01公顷)探究1.小明求得这个市郊县的人均耕地面积
如下:你认为小明的做法有道理吗?为什么?探究2. 这个市郊县的人均耕地面积的
平均数如下:上面的平均数0.17称为3个数0.15、0.21、018的加权平均数(weighted average),
三个郊县的人数(单位是万),15、7、10分别为三个数据的权(weight)归纳加权平均数的定义: 若n个数据x1, x2, x3,…,xn
的权分别是ω1, ω2, ω3 ,…,ωn,
则叫做这n个数的加权平均数。归纳加权平均数的表示:数据的权能够反映的数据的相对“重要程度”。例1 一家公司打算招聘一名英文翻译,对甲乙两名应试者进行了听、说、读、写的英语水平测试,他们各项的成绩(百分制)如下:(1)如果这家公司想招一名口语能力比较强的翻译,听、说、读、写成绩按照3:3:2:2的比确定,计算两名应试者的平均成绩,从他们的成绩看,应该录取谁?(2)如果这家公司想招一名笔译能力较强的翻译,听、说、读、写成绩按照2:2:3:3的比确定,计算两名应试者的平均成绩,从他们的成绩看,应该录取谁?解:(1)听、说、读、写的成绩按照3:3:2:2的比确定,则甲的平均成绩为乙的平均成绩为显然甲的成绩比乙高,所以从成绩看,应该录取甲。(2)听、说、读、写的成绩按照2:2:3:3的比确定,则甲的平均成绩为乙的平均成绩为显然乙的成绩比甲高,所以从成绩看,应该录取乙。探究 (1)录取甲,(2)录取乙,这是为什么?权的意义:权反映数据的相对“重要程度”。变式例1.一家公司招聘一名英文翻译,对甲、
乙两名应试者进行了听、说、读、写的
英语水平测试,成绩(百分制)如下:若公司想招一名能力全面的翻译,从他
们的成绩看,你认为应该录取谁?例2.一次演讲比赛中,评委将从演讲内
容、演讲能力、演讲效果三个方面为选
手打分,然后按演讲内容占50%、演讲
能力占40%、演讲效果占10%的比例,
计算选手的综合成绩(百分制),进入决
赛的两名选手的单项成绩如下表:请决出两人的名次。解:选手A的最后得分是 =42.5+38+9.5=90选手B的最后得分是=47.5+34+9.5=91由上可知选手B获得第一名,选手A获得第二名探究 表中两名选手的单项成绩都是两个
95分与一个85分,为什么最后得分不同?权的差异影响结果巩固1.某次歌咏比赛,前三名选手的成绩统
计如下:(1)若按算术平均数排出冠军、
亚军、季军,他们分别是谁?巩固1.某次歌咏比赛,前三名选手的成绩统
计如下:(2)按6︰3︰1的加权平均数排出冠军、
亚军、季军各是谁?巩固1.某次歌咏比赛,前三名选手的成绩统
计如下:(3)若最后的排名为冠军是王晓丽,亚军
是李真,季军是林飞扬,则权可能是多
少?巩固2.某次数学测验的成绩分三部分计算,卷面成绩占总成绩的70%,作业占总成绩的20%,课堂占总成绩的10%。小亮以上成绩依次为98、87、90,则小亮这次数学测验的成绩为 。3、某公司欲招聘公关人员,对甲、乙候选人进行了面视和笔试,他们的成绩如下表所示(1)如果公司认为面试和笔试同等重要,从他们的成绩看,谁将被录取巩固4、晨光中学规定学生的学期体育成绩满分为100分,其中早锻炼及体育课外活动占20%,期中考试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50%。小桐的三项成绩(百分制)依次是95分、90分、85分,小桐这学期的体育成绩是多少?(2)如果公司认为,作为公关人员面试的成绩应该比笔试更重要,并分别赋予它们6和4的权,计算甲、两人各自的平均成绩,看看谁将被录取。课堂小结1主要知识内容:叫做这n个数的加权平均数。数据的权能够反映的数据的相对“重要程度”。加



数2 运用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样本数据的平均数3 认真体会加权平均数 权 的意义。再见!谢谢课件24张PPT。20.1.1 平均数(二)下表是校女子排球队队员的年龄分布:求校女子排球队队员的平均年龄。平均年龄=队员年龄总数/队员总人数研究实例 引出新知452452统计中也常把下面的这种算术平均数看成加权平均数。在求n个数的算术平均数时,如果x1出现f1次,x2出现f2次,…,xk出现fk次(这里f1+f2+…+fk=n)那么这n个数的算术平均数也叫做x1,x2,…,xk这k个数的加权平均数,其中f1,f2,…,fk分别叫做x1,x2,…,xk的权。归纳为了解5路公共汽车的运营情况,公交部门统计了某天
5路公共汽车每个运行班次的载客量,得到下表:这天5路公共汽车平均每班的载客量是多少?探究:导航1:“组中值”是数据分组后,这个小组的两个
端点的数的平均数。例如小组1≤x<21的组中值
为11。 导航2:根据上面的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时,
统计中常用各组的组中值代表各组的实际数据。
把各组数据的频数看作相应组中值的权。例如
在21值3l的权就是它的频数5。解:这天5路公共汽车平均每班的载客量是:接下来,同学们请来思考这样的问题:
从上表中,你能知道这…天5路公共汽车大约有多少
班次的载客量在平均载客量以上吗?占全天总班次的
百分比是多少?由表格可知, 81≤x<101的18个班次 和
101≤x<121的15个班次共有33个班次超过平均载客量,占全天总班次的百分比为33/83约等于40%。下表是校女子排球队队员的年龄分布: 求校女子排球队队员的平均年龄(可以使用计算器)。解:根据题意,校女干排球队队员的平均年龄为:练习 为了绿化环境,柳荫街引进一批法国梧桐,三年后这些树的树干的周长情况如图所示,计算(可以使用计算器)这批法国梧桐树干的平均周长(精确到0.1cm)练习反馈 巩固新知为了绿化环境,柳荫街引进一批法国梧桐,三年后这些树的树干的周长情况见课本142练习2,记算(可以用计算器)这批法国梧桐树干的平均周长(精确到0.1 cm)。 解:从条形统计图可以得到下列表格练习因此,这批法国梧桐树干的平均周长为:某灯泡厂为测量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从中抽查了100
只灯泡,它们的使用寿命如下表所示:这批灯泡的使用寿命是多少?解:根据上表,可以得到各小组的组中值,
于是样本的平均寿命是即样本平均数为1 676。 因此可以估计这批灯泡的平均使用寿命大约走1 676小时。 例3思考:用全面调查的方法考查这批灯泡的平均
使用寿命合适吗?种菜能手李大叔种植了一批新品种黄瓜。为了考察这种黄瓜的生长情况,李大叔抽查了部分黄瓜株上长出的黄瓜根数,得到下面的条形图。请估计这个新品种黄瓜。平均每株结多少根黄瓜。练习即样本平均数是13。因此,
可以估计这个新品种黄瓜的平均每株结13根黄瓜。问:李大叔能不能用全面调查的方法去考察这个新品
种黄瓜的平均每株结的黄瓜根数呢?解:根据条形统计图,可知10的权是10,13的权是
15,14的权是20,15的权是18,所以1. 在数据1,2,2,3,4,2,3,3,6,4,1,2中,数据1的权是_____,
2的权是_____,3的权是_____,4的权是_____,6的权
是_____,则这个数据的平均数是_______。2. 有3个数据的平均数是6,有7个数据的平均数是9,则
这10个数据的平均数是_____3. 已知数据20,30,40,18。
(1)若取它们的份数比为2:3:2:3则这时它们的平均数 是________
(2)若它们的百分比分别为:10%,20%,40%,30%则 这时
它们的平均数是______。 243212.758.126.429.4随堂练习(一)4、已知:x1,x2,x3… x10的平均数是a, x11,x12,x13… x30的平均数是b,则 x1,x2,x3… x30的平均数是( ) D拓展练习例某班进行个人投篮比赛,受了污损的下表记录了在规定时间内投进n个球的人数分布情况:
同时,已知进球3个或3个以上的人平均每人投进3.5个球,进球4个或4个以下的人平均投进2.5个球,问投进3个球和4个球的各有多少人?通过本课时的学习,需要我们
1、进一步加深对加权平均数的理解,能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 .
2、体会运用样本平均数去估计总体平均数的意义,能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平均数 组中值 权 样本 1.某商场用加权平均数来确定什锦糖的单价,由单价为15元/千克的甲种糖果10千克,单价为12元/千克的乙种糖果20千克,单价为10元/千克的丙种糖果30千克混合成的什锦糖果的单价应定为( )
(A)11元/千克 (B)11.5元/千克
(C)12元/千克 (D)12.5元/千克三、反馈练习B2.某商场6月份随机调查了6天的营业额,结果分别如下(单位:万元):2.8,3.2,3.4,3.0,3.1,3.7,试估算该商场6月份的总营业额大约是( )
(A)84万元 (B)96万元 (C)93万元 (D)111万元B由此可估计该商场6月份总营业额大约是3.2×30=96(万元)=3.2(万元)3、某校为了了解学生做课外作业所用时间的情况,对学生做课外作业所用时间进行调查,下表是该校初二某班50名学生某一天做数学课外作业所用时间的情况统计表(1)第二组数据的组中值是多少?
(2)求该班学生平均每天
做数学作业所用时间。2、某班40名学生身高情况如下图,O
请计算该班学生平均身高【解析】
∵4个小组的组中值分别为150、160、170、180,
∴该班学生的平均身高为:3.某班40名学生身高情况如图,请计算该班学生的平均身高. =165.5 (cm)2. 在一次体育课上,体育老师对九年级一班的40名同学进行了立定跳远项目的测试,测试所得分数及相应的人数如图所示.则这次测试的平均分为( )
(A) 分 (B) 分 (C) 分 (D)8分再见课件9张PPT。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 20.1.1平均数 一次数学测验,3名同学的数学成绩分别是60,80和100分,则他们的平均成绩是多少?你怎样列式计算?算式中的分子分母分别表示什么含义?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数值的代表值,它刻画了这组数据整体的平均状态。如果有n个数(用χ1、χ2、χ3、…χn)那么它们的平均数我们表示为 如果知道有一个小组中3名学生得了60分,5名学生得了80分,还有一名学生得了100分,此时这个小组的数学测验平均分还是一问中的答案吗?该如何计算呢?
“权”的意义例1(1)听说读写 3:3:2:2 录取谁?
(2)听说读写 2:2:3:3 录取谁?一家公司打算招聘一名英文翻译,对甲、乙两名应试者进行了听、说、读、写的英文水平测试.他们的各项成绩(百分制)如下:练习:教材P139-1.22. 88.5 1、从一批机器零件毛坯中取出20件,称得它们的质量如下(单位:千克): 208 200 202 192 182 218 198 187 213 计算它们的平均质量。 .练习:2、某市的7月下旬最高气温统计如下该市7月中旬最高气温的平均数是_____,这个平均数是_________平均数.课件7张PPT。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 20.1.2平均数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2、组、组中值及频数在表中的具体意义 1、样本、总体、样本容量分别指例题中的什么?3、能否利用组中值近似取代替一组数据中的平均值 ,若能“权”又是什么?1、某校为了了解学生作课外作业所用时间的情况,对学生作课外作业所用时间进行调查,下表是该校初二某班50名学生某一天做数学课外作业所用时间的情况统计表
(1)、第二组数据的组中值是多少?
(2)、求该班学生平均每天做数学作业所用时间 答案(1)15. (2)28. 2.种菜能手李大叔种植了一批新品种黄瓜.为了考察这种黄瓜的生长情况?李大叔抽查了部分黄瓜株上长
出的黄瓜根数?得到右面的条形图.
请估计这个新品种黄瓜平均每株结多少根黄瓜.3.某养鱼户搞池塘养鱼已经三年,头一年放养鲢鱼苗20000尾,其成活率约为70%,在秋季捕捞时,捞出10尾鱼,称得每尾鱼得重量如下(单位:千克)0.8,0.9,1.2,1.3,0.8,0.9,1.1,1.0,1.2,0.8(1)根据样本平均数估计这池塘鱼得总常量时多少千克?(2)如果把这池塘中得鲢鱼全部卖掉,其市场售价为每千克4元,那么那么能收入多少元?除去当年得投资成本16000元,第一年纯收入多少元?课件18张PPT。数据的代表第一节 平均数美国职业篮球联赛NBA休斯敦火箭队洛杉矶湖人队VS精彩照片阿特金斯突破上篮火箭两将阻击科比巨人强打奥多姆麦蒂缺阵姚明勇挑科比米姆上篮巨人在后姚明科比双雄会姚明勾手上篮姚明泰勒行抱拳礼姚明篮下搭建长城姚明郁闷手头不准姚明伺机突破休斯敦火箭队洛杉矶湖人队休斯顿火箭队的平均身高= (2.06+2.06+1.98+……+1.98) ÷15=休斯顿火箭队的平均年龄=(29+31+34+……+ 23) ÷15=洛杉矶湖人队的平均身高=(1.98+1.80+1.88+……+2.16) ÷15= 洛杉矶湖人队的平均年龄= (26+30+27+……+36) ÷15=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一般的,对于 个数 我们把

叫做这 个数的算术平均数,简称平均数,记为
读作“ 拔 ”
你能说说小明这样做的道理吗?解:(1)A的平均成绩为(72+50+88) × =70(分)

B的平均成绩为(85+74+45)× =68(分)
C的平均成绩为(67+70+67)× =68(分)
(2)根据题意,3人的测试成绩如下:
A的测试成绩为 = 65.75(分)
B的测试成绩为 = 75.875(分)
C的测试成绩为 = 68.125(分)
因此候选人B将被录用。(1)(2)的结果不一样说明了什么? 实际问题中, 一组数据里的各个数据的“重要程度”未必相同。因而,在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时,往往给每个数据一个“权”。如
例1中的4、3、1分别是创新、综合知识、语言三项测试成绩的权,而称= 65.75(分)为A 的三项测试成绩的加权平均数基础训练1、一组数据为10,8,9,12,13,10,8,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2、已知 的平均数为6,则3、4个数的平均数是6,6个数的平均数是11,则这几个数的平均数是4、在一次满分制为5分的数学测验中,某班男同学中有10个得5分,5个得4分,4个得3分,2个得1分,4个得0分,则这个班男生的平均分为5、园园参加了4门功课的考试,平均成绩是82分,若计划在下一门功课考完后,使5门功课成绩平均分为85分,那么她下一门功课至少应得的分数为6、一组数据中有m个x,n个y,p个z,q个u, 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 102293.36分97分4a4a-22、已知数据 的平均数为a, 则数据
的平均数为 ; 的平均数为a+7探索与研究3 如果两组数据 和 的平均数分别为a和b,求一组新数据 的平均数.1、某校规定,学生的数学成绩有三部分组成:平时占15%,期中占20%,期末占65%
小颖平时成绩80分,期中成绩85分,期末成绩90分.
(1)小颖数学成绩的平均分是多少?
(2)若小颖要使数学成绩的平均分达到90分,那么她在期末考试中至少要考多少分? 课后思考题:20.1数据的集中趋势
20.1.1平均数(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数据的权和加权平均数的概念
2、使学生掌握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还应使学生理解平均数在数据统计中的意义和作用: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字,是反映一组数据平均水平的特征数。
二、重点、难点和难点突破的方法:
1、重点:会求加权平均数
2、难点:对“权”的理解
三、例习题意图分析
1、教材P136的问题及讨论栏目在教学中起到的作用。
(1)、这个问题的设计和讨论栏目在此处安排最直接和最重要的目的是想引出权的概念和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
(2)、这个讨论栏目中的错误解法是初学者常见的思维方式,也是已学者易犯的错误。在这里安排讨论很得当,起揭示思维误区,警示学生、加深认识的作用。
(3)、客观上,教材P136的问题是一个实际问题,它照应了本节的前言——将在实际问题情境中,进一步探讨它们的统计意义,体会它们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揭示了统计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4)、P137的云朵其实是复习平均数定义,小方块则强调了权意义。
2、教材P137例1的作用如下:
(1)、解决例1要用到加权平均数公式,所以说它最直接、最重要的目的是及时复习巩固公式,并且举例说明了公式用法和解题书写格式,给学生以示范和模仿。
(2)、这里的权没有直接给出数量,而是以比的形式出现,为加深学生对权的意义的理解。
(3)、两个问题中的权数各不相同,直接导致结果有所不同,这既体现了权数在求加权平均数的作用,又反映了应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要灵活、体现知识要活学活用。
3、教材P138例2的作用如下:
(1)、这个例题再次将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得以及时巩固,让学生熟悉公式的使用和书写步骤。
(2)、例2与例1的区别主要在于权的形式又有变化,以百分数的形式出现,升华了学生对权的意义的理解。
(3)、它也充分体现了统计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四、课堂引入:
1、若不选择教材中的引入问题,也可以替换成更贴近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实例,下举一例可供借鉴参考。
某校初二年级共有4个班,在一次数学考试中参考人数和成绩如下:
班级
1班
2班
3班
4班
参考人数
40
42
45
32
平均成绩
80
81
82
79
求该校初二年级在这次数学考试中的平均成绩?下述计算方法是否合理?为什么?
=(79+80+81+82)=80.5
五、例习题分析:
例1和例2均为计算数据加权平均数型问题,因为是初学尤其之前与平均数计算公式已经作过比较,所以这里应该让学生搞明白问题中是否有权数,即是选择普通的平均数计算还是加权平均数计算,其次若用加权平均数计算,权数又分别是多少?例2的题意理解很重要,一定要让学生体会好这里的几个百分数在总成绩中的作用,它们的作用与权的意义相符,实际上这几个百分数分别表示几项成绩的权。
六、随堂练习:
1、老师在计算学期总平均分的时候按如下标准:作业占100%、测验占30%、期中占35%、期末考试占35%,小关和小兵的成绩如下表:
学生
作业
测验
期中考试
期末考试
小关
80
75
71
88
小兵
76
80
68
90
2、为了鉴定某种灯泡的质量,对其中100只灯泡的使用寿命进行测量,结果如下表:(单位:小时)
寿命
450
550
600
650
700
只数
20
10
30
15
25
求这些灯泡的平均使用寿命?
答案:1. =79.05 =80 2. =597.5小时
七、课后练习:
1、在一个样本中,2出现了x次,3出现了x次,4出现了x次,5出现了x次,则这个样本的平均数为 .
2、某人打靶,有a次打中环,b次打中环,则这个人平均每次中靶 环。
3、一家公司打算招聘一名部门经理,现对甲、乙两名应聘者从笔试、面试、实习成绩三个方面表现进行评分,笔试占总成绩20%、面试占30%、实习成绩占50%,各项成绩如表所示:
应聘者
笔试
面试
实习

85
83
90

80
85
92
试判断谁会被公司录取,为什么?
4、在一次英语口试中,已知50分1人、60分2人、70分5人、90分5人、100分1人,其余为84分。已知该班平均成绩为80分,问该班有多少人?
答案:1. 2. 3.=86.9 =96.5
乙被录取 4. 39人
【教学反思】
20.1数据的代表
20.1.1平均数(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加深对加权平均数的理解
2、会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从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会用计算器求加权平均数的值
重点、难点和难点的突破方法:
1、重点: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
2、难点: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
教学过程
1、教材P140探究栏目的意图。
(1)、主要是想引出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近似值的计算方法。
(2)、加深了对“权”意义的理解:当利用组中值近似取代替一组数据中的平均值时,频数恰好反映这组数据的轻重程度,即权。
这个探究栏目也可以帮助学生去回忆、复习七年级下的关于频数分布表的一些内容,比如组、组中值及频数在表中的具体意义。
2、教材P140的思考的意图。
(1)、使学生通过思考这两个问题过程中体会利用统计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
(2)、帮助学生理解表中所表达出来的信息,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
3、P141利用计算器计算平均值
这部分篇幅较小,与传统教材那种详细介绍计算器使用方法产生明显对比。一则由于学校中学生使用计算器不同,其操作过程有差别亦不同,再者,各种计算器的使用说明书都有详尽介绍,同时也说明在今后中考趋势仍是不允许使用计算器。所以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不是利用计算器求加权平均数,但是掌握其使用方法确实可以运算变得简单。统计中一些数据较大、较多的计算也变得容易些了。
课堂引入
采用教材原有的引入问题,设计的几个问题如下:
(1)、请同学读P140探究问题,依据统计表可以读出哪些信息
(2)、这里的组中值指什么,它是怎样确定的?
(3)、第二组数据的频数5指什么呢?
(4)、如果每组数据在本组中分布较为均匀,比组数据的平均值和组中值有什么关系。
五、随堂练习
1、某校为了了解学生作课外作业所用时间的情况,对学生作课外作业所用时间进行调查,下表是该校初二某班50名学生某一天做数学课外作业所用时间的情况统计表
(1)、第二组数据的组中值是多少?
(2)、求该班学生平均每天做数学作业所用时间 2、某班40名学生身高情况如下图,
请计算该班学生平均身高
所用时间t(分钟)
人数
0<t≤10
4
0<≤
6
20<t≤20
14
30<t≤40
13
40<t≤50
9
50<t≤60
4
答案1.(1).15. (2)28. 2. 165
七、课后练习:
1、某公司有15名员工,他们所在的部门及相应每人所创的年利润如下表
该公司每人所创年利润的平均数是多少万元?
2、下表是截至到2002年费尔兹奖得主获奖时的年龄,根据表格中的信息计算获费尔兹奖得主获奖时的平均年龄?
3、为调查居民生活环境质量,环保局对所辖的50个居民区进行了噪音(单位:分贝)水平的调查,结果如下图,求每个小区噪音的平均分贝数。
答案:1.约2.95万元 2.约29岁 3.60.54分贝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