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备考-如何把句子写得生动具体的技巧方法指导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语文备考-如何把句子写得生动具体的技巧方法指导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09 20:01: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初中语文备考-如何把句子写得生动具体的技巧方法指导
为何你写的句子读起来索然无味?是你语言的“调料”放的太少,就像炒菜只放盐,甚至盐都不放,能好吃吗?下面给语言加一点调料吧!
一、加形容词。
例如:妈妈睡着了,她很累,加形容词如下:
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明亮的眼睛闭上了,紧紧地闭着;弯弯的眉毛,也在睡觉,睡在妈妈红润的脸上。睡梦中的妈妈好累。妈妈的呼吸那么沉。她乌黑的头发粘在微微渗出汗珠的额头上。这几段文字巧用形容词,“明亮”“弯弯”“红润”“乌黑”,具体突出了妈妈的外貌特征,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
二、加细节描写
例如:他去买东西,加入细节描写:
有一次,我带他去买东西,他提出要让他自己买。我交给他一角钱。他握着钱,走近了柜台,忽又胆怯起来。我说:“你交上钱,我帮你说好了。”“不要不要,我自己说。”他说。到了柜台跟前,他又嘱咐了我一句:“你不要讲话啊!”营业员终于过来了,他脸色有点儿紧张,勇敢地开口了:“同志,买,买,买……”他忘了他要买什么东西了。我终于忍不住了:“买一包山楂片。”他好久没说话,潦草地吃着山楂片,神情有些沮丧。
作者聚焦细节,使得情节生动化。如何加入细节?
1、具体描写,让过程细化。比如学包饺子,你可以写你地手法,刚开始的你手法肯定很笨拙,捏不紧,包的形状也奇奇怪怪,馅儿的分量把握不准,放多了包不住,放少了又显得干瘪不饱满;可以写一写语言,你在学包饺子过程中,会和家里人如何交流,家里人如何指导你;还可以写一写神情,奶奶包饺子时你是聚精会神的,自己尝试时怎样全神贯注,失败时会流露出挫败感,最后看着自己成功包出的饺子满眼放光,满眼的欣喜。
2、抓住重点,运用多种描写方法让情节生动
对于文章的重点情节部分,我们要善于将多种描写同时运用起来,如“他脸色有点儿紧张,勇敢地开口了:‘同志,买,买,买……’他忘了他要买什么东西了。”运用了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来展现我家这位“小男子汉”内心的紧张之情。这样多角度的描写,会让你的语言文字显得更加细腻。
三、加入修辞手法
例如:
阵风吹来,柳絮不停地飞舞着。
它挂在小树上,像给小树披上了一层美丽的纱裙;它浮在小河上,像许多小虫在蠕动;它落在草地上,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小花;它飞到田野上,给辛勤的农民伯伯跳起了欢乐的舞;它来到幼儿园,抚摸着孩子的脸蛋……
以上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阵风下柳絮飞向各处的景象。
四、加点猜测或想象
例如:
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瓢虫是做得最精致的昆虫。
“做”的?谁做的?
上帝。
上帝?
上帝做了一些小玩意儿,给他的小外孙女儿玩。
上帝的外孙女儿?
对。上帝说:“给你!好看吗?”
“好看!”
上帝的外孙女儿?
对!
瓢虫是昆虫里面最漂亮的。
北京人叫瓢虫为“花大姐”,好名字!
瓢虫,朱红的,磁漆似的硬翅,上有黑色的小圆点。圆点是有定数的,不能瞎点。黑色,叫作“星”。有七星瓢虫、十四星瓢虫……星点不同,瓢虫就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吃蚜虫的,是益虫;一类是吃马铃薯的嫩叶的,是害虫。我说吃马铃薯嫩叶的瓢虫,你们就不能改改口味,也吃蚜虫吗?——汪曾祺《花大姐》
五、适当加点幽默
例如:
可见,斗鸡的最高境界是“呆若木鸡”。此正是“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好厉害的木鸡!真的帅呆了!酷毙了!我佩服木鸡,崇拜木鸡,很想成为木鸡。我想像木鸡那样“练本事”,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苦练啄、扑、抓、跳、跃、腾、挪等十八般武艺;以持久的恒心和毅力,“头悬梁,锥刺股”“夏练三伏,冬练三九”“三更灯火五更鸡”,把一身本事练得炉火纯青;由普通鸡练成斗鸡,由斗鸡练成木鸡,进而成为“鸡神”“鸡仙”,既无娇气又无盛气,却傲视群雄,无敌于天下。《我想成为木鸡》
【佳作欣赏】
照片里的故事
这是一张令我记忆特别深刻的照片,它的背后有一个令我至今难忘的故事。
照片记录的是暑假里的一天,91岁的婆婆,与我一起在客厅的沙发上津津有味地翻阅书籍。
那天,我正在阅读课外书。识字不多的婆婆来了兴致和我一起阅读。你看她那认真劲儿,一边用干枯的手指小心翼翼地点着书上的文字,一边小声一字不漏地读出来,遇到不认识的字还会向我请教:“这个字我不认识,你来教教我!”
就这样,婆婆在我家的那段日子里,只要我在看书,身边定会有她这位“90后”陪读,用“活到老,学到老”来形容婆婆,真是再贴切不过了。有时,我看到精彩的地方,还会主动读给婆婆,而婆婆也总是聚精会神地听。每当这时,我都会颇有感触:这么高龄的婆婆,虽然认识的字寥寥无几,但还是会抓住一切机会读书,正值青春年少的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读书呢?
如今翻看这张照片,勾起我太多回忆的同时,也让我想起婆婆曲折凄苦的一生。婆婆生在1924年,也许是生不逢时,也许是命运多舛,在那个温饱都成问题的年代,想上学读书的愿望对婆婆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婆婆说她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识字太少。到了20世纪50年代,仅仅上过几天夜校扫盲班的婆婆,也只是认识包括自己名字在内的、为数不多的、简单的一些字。但是婆婆的记忆力特别好,只要是自己见过的、别人教过她的,她都能记住。婆婆有一次住院,就记住了告示牌上写着的“温馨提示”四个大字。
我的婆婆虽读书不多,但金句可不少,诸如“深山难寻千年树,世上难找百岁人”“求人不如求自己,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她陪我读书期间,时不时就会冒出几句此类金句来,婆婆这些金句也伴随着我们这些晚辈成长,使我们受益匪浅。
婆婆一生省吃俭用,从来不会铺张浪费。但是对于她的五个子女却“大手大脚”,总是把最好的都给他们。在那个艰苦的年代,婆婆省吃俭用供孩子们读书;到了我们这一代,婆婆在购买学习用品和图书上,总是最积极支持的那一个。她说,不会把自己没文化的遗憾留给子孙后代,再苦再难也要让我们好好读书。
婆婆生前对我说得最多的话,就是鼓励我要多读书,把知识装在自己的脑子里,就谁也拿不走。
现在翻看当年拍下的婆婆与我一起看书时的珍贵照片,我眼含泪花,总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和幸福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