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课件(共23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一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课件(共23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一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4.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1-09 19:41: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认识这一时期在民族交融、区域开发方面的新成就。
一、从统一走向分裂:
军阀割据,三国鼎立
一、三国鼎立
1.“三国”酝酿:
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三大军事集团渐成鼎足之势。
(1)魏国:
(2)蜀汉:
(3)吴国:
建 立 者:曹丕
都 城:洛阳
起止时间:220-265
建 立 者:刘备
都 城:成都
起止时间:221-263
建 立 者:孙权
都 城:建业
起止时间:222-280
三国鼎立形势图
一、三国鼎立
1.“三国”酝酿:
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三大军事集团渐成鼎足之势。
263年,曹魏权臣司马昭发兵灭蜀
266年,司马炎代魏,西晋建立
西晋形势图
280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
西晋
二、脆弱的“大一统”:
西晋的短暂统一
(280年-316年)
二、脆弱的“大一统”:西晋的短暂统一
东汉
西晋



3. 西晋的统治危机:
地方诸侯实力坐大,威胁中央统治
①原因:分封诸王不满晋惠帝的继位。
②结果:前后八位宗王展开对中央权力的争夺,演变为内战。史称“八王之乱”。
③影响:八王之乱动摇了西晋统治基础,为少数民族崛起中原做铺垫。
“八王之乱”形势图
(1) 地方宗王权重:八王之乱
“何不食肉糜?”
二、脆弱的“大一统”:西晋的短暂统一
东汉
西晋



3. 西晋的统治危机:
(2) 民族矛盾:五胡内迁/五胡乱华
①背景:东汉以来,少数民族内迁
主要有匈奴、羯、氐、羌和鲜卑五族,史称“五胡”内迁。
关中
山西
辽宁
②民族矛盾激化:西晋失败的民族政策
五族内迁后,西晋向其收重税,征兵派役,掠卖人口。由于受到西晋统治者的压迫,民族矛盾由此激化。
二、脆弱的“大一统”:西晋的短暂统一
4. 西晋的灭亡:
时间:316年,匈奴灭西晋。
影响:中国自此进入一个较长的政权分立时期。起初是东晋十六国的割据,后来演变为南北朝的对峙。
东汉
西晋



东晋
十六国
北方政权
(少数民族为主)
南方政权
(汉族统治者建立)
三、东晋与南朝
东汉
西晋



东晋
十六国
1.1东晋建立
西晋宗室琅玡王司马睿避乱过江,317年在建康重建晋朝,史称东晋。
三、衣冠南渡及偏安之局:东晋与南朝
1.2士族专权:门阀政治
自三国、西晋以来,一些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权,形成士族阶层。
01.何谓士族:
02.代表家族:
琅玡王氏、颍川虞氏、谯国桓氏、陈郡谢氏、太原王氏
“五胡”的冲击使西晋瓦解,晋元帝司马睿开启东晋,微弱的皇权只能依靠门阀的支持,进入门阀政治时代——门阀与皇权的共治。
03. 士族特点:
社会生活:内部通婚,以保证血统高贵。
政治层面:依仗九品中正制,世代为官
文化层面:a.崇尚清谈。b.学在家族。
经济层面:士族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建立起自给自足、实力雄厚的庄园经济。
清谈:本指魏晋间一些士大夫不务实际,空谈哲理,后泛指一般不切实际的谈论。
东汉
西晋



东晋
十六国
三、衣冠南渡及偏安之局:东晋与南朝
1.3东晋灭亡
刘宋
420年,武将刘裕夺取皇权,改国号为宋。
2.1南朝兴替
萧齐
萧梁
南陈
420-589年的170年里,中国南方政权更替频繁,相继出现宋、齐、梁、陈四个王朝。这些王朝都在建康定都,历史上统称为“南朝”。
刘宋形势图
萧齐形势图
萧梁形势图
南陈形势图
2.2六朝:
吴、东晋+宋、齐、梁、陈。均定都于建康。
南朝时期士族政治衰落
三、衣冠南渡及偏安之局:东晋与南朝
3. 江南开发:
东汉
西晋



东晋
十六国
南朝
③:南方生产条件和自然环境优越。
原因①:南方社会安定,战争相对较少。
②:手工业进步
至于元嘉末,三十有九载,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jiōng),盖东西之极盛也……
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会土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值一金,鄠、杜之间不能比也。
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渔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史》
表现①:农业发展:粮食产量高
②:北民南迁,带去先进生产工具、技术和劳动力
影响:促进少数民族和汉族交融。
刘宋
萧齐
萧梁
南陈
④:南北方人民的共同努力。
四、分裂战乱及胡汉杂糅:
十六国与北朝
四、分裂战乱及胡汉杂糅:十六国与北朝
东汉
西晋



东晋
十六国
1. 十六国概览:
(1)含义:
(2)共同点
与东晋同时期的北方割据政权。最主要的有15个,加上西南地区的成汉,合称“十六国”。
①大部分为少数民族政权;
②采用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
东晋十六国形势图
(十六国统治者祖属表)
南朝
刘宋
萧齐
萧梁
南陈
四、分裂战乱及胡汉杂糅:十六国与北朝
东汉
西晋



东晋
十六国
南朝
1. 十六国概览:
①长期混战中,民族布局被打破,民族之间频繁接触,差异缩小。
东晋十六国形势图
(3)影响:
②但民族隔阂仍然广泛存在。
刘宋
萧齐
萧梁
南陈
四、分裂战乱及胡汉杂糅:十六国与北朝
东汉
西晋



东晋
十六国
南朝
2. 前秦的统一及速亡:
4世纪下半叶,氐族建立的前秦统一北方。
完成北方统一的前秦内部民族交融尚未充分,统治基础薄弱。
(前秦)
(1)前秦统一北方:
(2)前秦统一南北的努力:
(3)前秦灭亡的原因:
东晋与前秦南北对峙
统一后的前秦大举进攻东晋,于淝水之战失败。
② 淝水之战后前秦政权速崩溃。
刘宋
萧齐
萧梁
南陈
四、分裂战乱及胡汉杂糅:十六国与北朝
东汉
西晋



东晋
十六国
南朝
(前秦)
前秦瓦解后北方再次陷入分裂
4. 北魏统一北方:
3. 北方的再分裂:
东晋与十六国的对峙
(1)北魏建政:
439年,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北魏统一北方。
北魏与刘宋的对峙
北魏
刘宋
萧齐
萧梁
南陈
四、分裂战乱及胡汉杂糅:十六国与北朝
东汉
西晋



东晋
十六国
刘宋
萧齐
萧梁
南陈
(1)改革时间:
5世纪后期,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时期大力进行政治改革。
北魏
5. 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
(2)改革措施:
北魏孝文帝 和 冯太后
①经济:推行均田制;颁布均田令,把国家控制的荒地分配给农民,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
②迁都:洛阳,改籍贯。
③移风易俗:穿汉服,说汉语,改汉姓,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
租调:缴纳定量的谷物,叫作“租”;缴纳定量的绢或布,叫作“调”。
四、分裂战乱及胡汉杂糅:十六国与北朝
东汉
西晋



东晋
十六国
刘宋
萧齐
萧梁
南陈
(3)改革影响:
北魏
5. 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
①减少民族隔阂,缓解民族矛盾,顺应了北方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历史趋势;
②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
③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四、分裂战乱及胡汉杂糅:十六国与北朝
东汉
西晋



东晋
十六国
刘宋
萧齐
萧梁
南陈
6世纪,北魏动乱,分裂为东魏和西魏。
北齐、北周
与南朝陈的对峙
北魏
西魏+东魏
6. 北魏的分裂
7. 北齐与北周
东魏和西魏后被北齐与北周取代。
西魏、东魏与南朝梁的对峙
北齐+北周
四、分裂战乱及胡汉杂糅:十六国与北朝
东汉
西晋



东晋
十六国
刘宋
萧齐
萧梁
南陈
北魏
西魏+东魏
8. 南北朝的结束,大一统的重建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隋朝
581年,北周外戚杨坚代周称帝,建立隋朝。
隋的统一
北齐+北周
北魏
北朝
隋朝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四、分裂战乱及胡汉杂糅:十六国与北朝
【总结】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
东汉以来,少数民族不断内迁。
西晋时,内迁民族主要有匈奴、羯、氐、羌和鲜卑等——学习汉族典章制度、频繁接触、通婚杂居。
5世纪,北魏统一北方,进行汉化改革。
南方:三国吴、蜀及东晋、南朝经济开发,进一步加强南迁中原人民与东南、西南地区人民的交融。
民族融合:指不同民族之间不同生产方式、风俗习惯、文化心理特征等方面的相互影响和渗透,既包括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又有汉族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吸收。
东汉
西晋



东晋
十六国
刘宋
萧齐
萧梁
南陈
北魏
西魏+东魏
北齐+北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