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怀化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怀化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1-09 18:53:22

文档简介

怀化市 2023--2024 年度上学期高一联考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
1—5:BADCB 6—10:BCADD 11—15:ACDAC 16:C
二、非选择题
17、(21 分)
(1)名称:地方分权体制:分封制(2 分);君主“独制”:中央集权制(2 分);
不同:基础不同:分封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中央集权制以地缘为基础;性质不同:分封制属于贵族政
治,中央集权制度属于官僚政治;官吏权力大小不同:诸侯王有封地有世袭特权、较大独立权,中央集
权制度下官员由君主直接任命、有任期、拿俸禄、服从中央;影响不同:分封制容易出现分裂割据,中
央集权制度有利于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最高统治权不同:分封制最高统治权分散,中央集权制度最高
统治权集中(君主专制);(答 2 个不同点给 6 分,答 3 个不同点给 8 分)
(2)趋势:监察机构的州、道演变为地方一级行政机构;权力由监察领域向行政财政军事领域扩张;治
所由不定到固定;地方行政区划由两级制变为三级制;地方州道权力呈现加强趋势,由内重外轻向外重
内轻转变;(任答 2 点 4 分)
认识:都是时代的产物,对当时的政权及中华文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地方行政机构的变革
大都围绕着强化中央集权而进行,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地方行政机构的不断完善有利于促进
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断发展;健全的地方行政制度是基层实现持久稳定的基本前提。(任答 2 点给 5 分,
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18.(19 分)
【参考答案】
(1)史料类型:铜诏版属于出土文物,是实物史料。(2分)
史料价值:铜诏版用小篆作为标准文字,是秦统一文字的见证,是研究秦代书法的现存实物之一,有极
高的史料价值;铜诏版上刻有统一度量衡的相关信息,为研究秦的经济如度量衡提供了重要的物证;铜
诏版是秦始皇发布的诏书,为研究秦朝的政治提供重要依据;诏版上的铭文是当时直接刻在金属铜版上
的,对研究秦朝的篆刻技术具有重要史料价值;铜诏版属于青铜文物,在中国青铜铸冶史上也有特殊价
值。(任答两点得 4 分,任答 3 点得 7 分)
(2)评分标准: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需要辩证分析,一个角度 4分,两个角度 8分,结
论 2 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参考答案】
看法: 首先,汉承秦制是指汉朝的基本制度是继承秦朝的,如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重农抑商
政策、文书制度、度量衡等,汉朝基本沿袭。其次,汉初对秦朝的制度也进行了修改。如治国政策倡导
清静无为的黄老思想,取消了秦朝的残酷刑法;在郡县制外实行了封国制。再次,汉武帝时期进行了更
{#{QQABKYSUoggoABBAAQhCAw0iCkKQkAGCCKoGQEAMMAABgRFABAA=}#}
多的调整变化,政治上增设中朝分割外朝决策权,经济上均输平准、征收财产税,思想上罢黜百家、独
尊儒术等。
综上所述,汉朝统治者灵活调整治国策略,对秦朝的制度进行了取舍与改变,顺应了秦汉社会的变迁
的需要。“汉承秦制”这一通称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存在片面性。
19. (12 分)
评分标准:示例仅供参考,其他角度的答案只要符合题意均可按说明计分;论题 2 分,论述 8 分,结论 2
分;
评分标准:第一层次(9-12 分):
标题恰当,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能够准确、充分运用史实;阐述清晰,逻辑严密。
第二层次(6-8 分):
标题较恰当,观点较明确;理由较充分,能够运用史实予以说明; 逻辑关系较清楚。
第三层次(0-4 分):
有标题,有观点,史实不够准确,逻辑关系不清;无标题,无观点或观点不明确,运用史实不够准确或
无史实。
【参考答案】
论题:汉族与少数民族的文化交融具有双向性。(2 分)
论述: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军事改革就很好地吸收了少数民族的长处。赵武灵王命令军队采用胡人服饰,
改穿短装,束皮带,用带钩,戴着插有貂尾或鸟羽的武冠,穿皮靴,进而发展骑兵,训练在马上射箭的
作战技术,使军队中宽袖长衣的正规军装,逐渐改进为后来的衣短袖窄的装备,提高了赵国的军事实力,
顺应了战争方式由“步战”向“骑战”发展的趋势,为国家的稳固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少数民族汉化的
典型当属北魏孝文帝改革。孝文帝在改革中推行均田制和户调制,变革官制和律令,迁都洛阳,分明姓
族,改易汉俗,还鼓励与汉族通婚。孝文帝所推行的汉化改革措施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为社会经济的
恢复和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鲜卑族吸收了汉族文化精华,更加促进了自身的发展,巩固了封建统治。
(8分)
综上所述,汉族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双向交融,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也有利于中华文明发展。
(2分)
{#{QQABKYSUoggoABBAAQhCAw0iCkKQkAGCCKoGQEAMMAABgRFABAA=}#}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
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怀化市中小学课程改革教育质量检测试卷
2023年下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川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值为100分,总时量为75
分钟。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1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
大禹陵在绍兴,这是传统的鸟文化区。但大禹是龙文化的代表,夏王朝是龙文化主体的
王朝。夏朝龙神话主体的确立并不意味着凤神话的消亡,相反凤神话还在民间甚至主流
文化中生存并发展。这揭示出
A,龙风神话同一性起源
B.多元一体的文明特征
C.部族文化的不确定性
D.阶级矛盾被神话掩盖
2.
表1中的言论
表1
言论
出处
“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论语·雍也》
“居处恭,执事敏,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论语·子路》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
士之仁者”
《论语·卫灵公》
A.强调个人道德修养
B.催生仁者爱人思想
C.反映社会道德失序
D.标志人文主义产生
3.
秦朝的考课制度涉及官员的方方面面,大到事关国家安全的军事领域,小到乡里日常的
公共物品都在考核范围之内,官员在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如果出现纰漏,都要受到上级机
关的惩罚和问责。这一制度
高一历史第1页(共6页)
A.体现中央的最高权威
B.具有君主专制的色彩
C.标志以法治国的确立
D.缘于宫僚政治的确立
4.
汉武帝经济上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实行盐铁官营,由政府垄断盐、铁的生产
和销售:推行均输平准,国家插手并经营商业贸易,增加收入,平抑物价:抑制工商业
者,颁布算缗、告缗令,向他们征收财产税。这些措施表明
A.经济专制源于政治专制
B.小农经济面临深刻危机
C.国家治理能力得到加强
D.儒家思想成为正统主流
5.
表2为两汉科技成就统计表。据表2可知
表2:两汉科技成就统计表
领域
成就
医学
《黄帝内经》
《神农本草经》
《伤寒杂病论》
数学
《九章算术》《周醉算经》
农学
《氾胜之书》
《四民月令》
天文
《灵宪》
其它
地动仪、造纸术
A.中国古代科技缺乏竞争力
B.科技发展根源于经济需求
C.手工业是古代科技的核心
D.专制体制阻碍科技的发展
6.
东晋初期权力结构发生了变化,出现所谓“王与马,共天下”之说。这种门阀政治下皇
权与士族势力的动态平衡一定程度维持了统治的稳定。这表明
A.门阀政治强化了皇权政治
B.门阀政治在一定条件下具有进步性
C。门阀政治削弱了中央集权
D.门阀政治与皇权政治之间相得益彰
7.
表3是公元3世纪前后南北方人口变动统计表。这些变化说明
表3:公元3世纪前后南北方人口变动统计表
区域
北方
南方
地区
关中
扬州
荆州
变动前
240万
320万
359万
变动后
50万
433万
820万
A.南方总人口远远超过北方
B.全国经济重心已经转到南方
C.人口变化受政局形势影响
D.荆州是全国经济最发达地区
8.
杜佑在《通典州郡典(卷一七七)》中描述:“隋炀帝大业元年,更令开导,名通济渠。
西通河洛,南达江淮。场帝巡幸,每泛舟而往江都焉。其交、广、荆、益、扬、越等州,
运漕商旅,往来不绝。”由此可知,大运河的开通
高一历史第2页(共6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