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8张PPT。无中不能生有,
任何存在的东西也不会消灭。
看起来万物是死了,
但是实则犹生;
正如一场春雨落地,
霎时失去踪影;
可是草木把它吸收,
长成花叶果实,
依然欣欣向荣。----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
(约公元前460—前370年)问题:木柴燃烧后只余下少许灰烬,化学变化中物质质量减少了吗?
镁带燃烧后留下白色固体,质量增加了。化学变化中物质质量都变大了吗?
质 量 守 恒 定 律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什么?总质量是否改变?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探究实验: 提出问题→ 做出假设→ 制定计划→ 实施实验→ 得出结论)
P102活动与探究一
(蓝色溶液 ) (蓝色沉淀)现象:①溶液中有沉淀生成,溶液的蓝色逐
渐变浅
②天平两端仍保持平衡
化学表达式:
CuSO4 + NaOH → Cu(OH ) 2↓ + Na2SO4
结论: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物质的总
质量.
(2)
有气体放出现象: ①有大量气泡产生
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③天平两端仍保持平衡
化学表达式:
HCl + CaCO3 → CaCl2 + H2O + CO2
CO2 + Ca(OH) 2 → CaCO3 ↓ + H2O
结论: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物质的总
质量.
通过实验我们得到的结论是: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____不变 资料链接: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波义耳的实验(1673年)拉瓦锡的实验(1777年)失败成功质量守恒定律内容: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为什么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呢?
请同学们结合“物质构成的奥秘”,阅读教材P103页,从微观中寻找出其中的原因。
通电通电拆成重新组合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实质:
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都没有改变,所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参加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即:m参加反应的所有物质= m生成的所有物质原子数目原子质量原子种类元素质量元素种类物质的种类分子的种类可能
改变分子数目物质的总质量元素的化合价1.“化学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一定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句话对吗?参加化学反应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下列现象: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
原来铁丝的质量大.(2)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
比原反应物的质量小.练一练高锰酸钾受热分解时有氧气放出,所以剩余固体的质量
比原反应物的质量小.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有氧气参与,所以生成物的质量比
原来铁丝的质量大.
2.下列说法,你认为是否遵守质量
守恒定律A.打开盛酒精的瓶盖,酒精质量变小. ( )
B.镁带燃烧后,固体的质量增加. ( )
C.澄清的石灰水露置在空气中变重. ( )
D.蜡烛燃烧后,其质量变小. ( )
是是是否4.镁带在密闭的容器中加热,其总质量与时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B5.汽油、煤油、柴油(主要含碳、氢元素)等燃料都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一些人声称可以使“水变燃油”,从而解决世界性的能源问题。你认为这些人的说法正确吗?理由是什么? ×碳、氢7.某矿石+ O2 Fe2O3+SO2,则该矿石中
一定含有 ____和_____元素。可能含有____元素8.已知铜绿 CuO+CO2+H20 ,则铜绿中含有
_______________元素加热铜、碳、氢、氧9.黑火药爆炸原理: 2KNO3+3C+S==K2S+N2↑+3X
X的化学式是_______点燃CO2
10.某反应的表达式为:
NaHCO3=x+H2O+CO2,则x不可能是( )
A.Na2CO3 B.NaOH C.Na2SO4点燃2∶1∶211.在A+B C+D的反应中,5gA跟一定量的B恰好
完全反应,生成3gC和10gD,则B的质量是_____g812.在一定密闭容器内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求反应后X的质量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反应.55分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