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09 19:53:14

文档简介

界:动物的产品直接联系到它的肉体,而人却自由地对待他的产品。动物只按照它所属的
2025届高二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那个物种的标准和需要去制造,而人却知道怎样按照每个物种的标准来生产,而且知道怎
样到处把本身固有的标准运用到对象上来制造,因此,人还按照美的规律来制造。
语文
恩格斯也是从生产劳动来看人和社会发展的。他一开始就说:“劳动和自然界一起
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它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基本条件,…劳动创造了人本
身。”在人本身各种器官之中恩格斯特别强调了人手、人脑和语言器官的特殊作用。人
注意事项:
手在劳动中得到高度发展,到能制造劳动工具时,手才“变得自由”,“所以人手不仅是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
劳动的工具,它还是劳动的产物”。人手在长期历史发展中通过劳动愈来愈完善,愈灵
题卡上填写清楚。
巧:在这个基础上人手才能仿佛凭着魔力似的产生了拉斐尔的绘画,托尔瓦德森的雕刻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以及帕格尼尼的音乐。
用橡皮擦千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这个实例就足够生动地说明艺术起源于劳动了。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摘编自朱光潜《艺术是一种生产劳动》,有删改)
材料二:
艺术是什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原始人类时代,穴居野处,当时人类之生活,实极简单。他们一方面为满足生活的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需要而产生工具;一方面为满足情绪上的调和,而寻求一种相当的表现,这就是艺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我们尤当特别注意的,就是音韵为声音的舞蹈之表现,舞蹈实为动作的音韵之表现。
材料一:
人类在本能上具有表现其悲哀与欢乐的一种表示。这种表示的方法,只有两方面:即呼
艺术是一种生产劳动,是精神方面的生产劳动,其实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是一致的,
叫与手势。由此产生患音与形式,为一切艺术原始之原素。人类所异于其他动物,就是
而且是互相依存的。我们的根据主要是马克思的《经济学哲学手稿》和《资本论》里的
能把这种声音与形式变化无穷,而成艺术上的两种倾向。前者由言语之应用,以音韵为
论“劳动”等论述。该论述会造成美学领域的彻底革命,我们只消回顾一下以往统治西
中心而产生音乐与诗歌;所谓“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咏叹之”就是这
方美学的从康德到克罗齐那一系列的唯心主义大师的论点,把它们和马克思主义的论点
种意思。后者由文字之应用,以形式为中心而产生装饰、建筑、雕刻、绘画诸类。舞蹈
细心比较一下,就会明白这个道理。
是含着音乐的节奏、形式的均齐两方面的一种表现。
马克思在下文又就人与社会的关系作了补充:自然中所含的人性的本质只有对于社
艺术是情绪冲动之表现,但表现之方法,需要相当的形式,形式之演进是关乎经验
会的人才存在;因为在社会里,自然对于人才作为人和人的联系纽带而存在。人道主义
及自身,增长与不增长,可能与不可能诸问题。人类对此两方面比较完备,在表现方法
与自然主义的辩证统一含有两,点互相因依的要义:人之中有自然,自然之中也有人。人
上,积成一种历史的观念,为群体之演进,个体之经验绝不随个体而消灭的。
得到充分发展要靠自然得到充分发展,自然得到充分发展也要靠人得到充分发展。自然
人类对着自己的情绪,只有两种对付的方法:前一种在自身或自身之外,寻求相当的
是人的肉体食粮和精神食粮的来源,是人的生产劳动的基础和手段。人在劳动中才开始
形式,表露自己的内在情绪,以求调和而产生艺术。后一种是在自身之内,设立一种假
形成社会。生产劳动就是社会性的人凭他的本质力量对自然的加工改造。
定,以信仰为达到满足的目的,强纳流动变化的情绪于固定的假定及信仰之中,以求安慰
中国先秦诸子有一句老话:“人尽其能,地尽其利。”“人尽其能”就是彻底的人道
而产生宗教。宗教之构成,总含着特别的条件,而出世与超物质的思想,为其根本方法。
主义,“地尽其利”就是彻底的自然主义,不过这句中国老话没有揭示人与自然的统一
艺术构成之根本方法,与宗教适相反。宗教与艺术同原始于人类情绪上之一种表现。
和互相因依,只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一种朴素的愿望。马克思却不仅揭示了人与自然的
艺术则适应情绪流动的性质,寻求一种相当的形式,在自身(如舞蹈歌唱诸类)或自身
统一,而且替共产主义奠定了一个稳实的哲学基础,实际上也替美学和艺术奠定了一个
之外(如绘画雕刻装饰诸类)使实现理性与情绪之调和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就是在讨论人与自然的统一时,马克思提出了“美的规律”,
((摘编自林风眠《艺术是什么》)
我们不妨细心研究一下马克思的原话: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通过实践来创造一个对象世界,即对有机自然界进行加工改造,就证实了人是一种存
A,艺术是一种精神方面的生产劳动,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是一致的,而且互相依存。
在。…动物固然也生产,它替自己营巢造窝,例如蜜蜂、海狸和蚂蚁之类。但一是动物
B.人通过劳动可创造一个超越了物质、肉体、个体的很自由、全面的对象世界。
只制造它自己及其后代直接需要的东西,它们只片面地生产,而人却全面地生产;动物只
C.原始人类时代,生活实极简单,他们追求的艺术就是为满足情绪上的调和,而寻
有在肉体直接需要的支配之下才生产,而人却在不受肉体需要的支配时也生产,而且只有
求一种相当的表现。
在不受肉体需要的支配时,人才真正地生产;动物只生产动物,而人却再生产整个自然
D.马克思主义认为艺术就是社会性的人凭他的本质力量对自然的加工改造。
语文ML·第1页(共8页)
语文ML·第2页(共8页)2025届高二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语文参考答案
1.(3分)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他们追求的艺术就是为满足情
绪上的调和,而寻求一种相当的表现”错误,以偏概全。根据“一方面为满足生活的需要
而产生工具:一方面为满足情绪上的调和”可知,原始人类时代的艺术包含两个方面,故
选C。
2.(3分)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评价作者的思想感情、观点态度的能力。
B.“证实了人比动物高级”错误。根据“通过实践来创造一个对象世界,即对有机自然界
进行加工改造,就证实了人是一种存在”可知,动物只有在肉体直接需要的支配之下才生
产,而人却在不受肉体需要的支配时也生产,证实了人是一种存在。故选B。
3.(3分)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题干中“艺术源于
劳动”揭示的是艺术和劳动的关系,即劳动中产生艺术。A.黄庭坚从船夫划桨中悟出书法
用笔奥秘。B.没有体现“劳动实践”。C.阿炳在凄苦经历中创作出音乐名曲。D.从抬木
头的劳动中孕育了“杭育杭育派”文学。故选B。
4.(4分)①材料一在论证“人还按照美的规律来制造”的观点时,通过人与其他动物再制造
的目的、条件、结果、标准等方面不同的比较,突出了人按照为他人精神、自然界等美的
规律来制造的特点。②材料二在论述如何对待声音与形式等艺术的表现方法时,通过人
与其他动物的对待方式的比较,突出了人能把声音与形式变化无穷的富于创造性的特点。
③在论述人类对付情绪的方法时,通过艺术与宗教在与自身的关系、根本方法等方面的比
较,突出了艺术理性与情绪平衡的特点。(每点2分,答对两点即可得满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根据材料一“动物固然也生产,
它替自己营巢造窝,例如蜜蜂、海狸和蚂蚁之类。但一是动物只制造它自己及其后代直接
需要的东西,它们只片面地生产,而人却全面地生产…”可知,在论证“人还按照美的
规律来制造”的观点时,通过人与其他动物再制造的目的、条件、结果、标准等方面不同
的比较,突出了人按照为他人精神、自然界等美的规律来制造的特点。
根据材料二“这种表示的方法,只有两方面:即呼叫与手势。由此产生患音与形式,
为一切艺术原始之原素。人类所异于其他动物,就是能把这种声音与形式变化无穷,而成
艺术上的两种倾向”可知,在论述如何对待声音与形式等艺术的表现方法时,通过人与其
他动物的对待方式的比较,突出了人能把声音与形式变化无穷的富于创造性的特点。
根据材料二“艺术构成之根本方法,与宗教适相反。宗教与艺术同原始于人类情绪上
语文ML参考答案·第1页(共7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