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练习
高三语文参考答案
一、
1.C(闻名遐迩:远近都有名声。形容名声大。如雷贯耳:像雷声穿过耳朵一
样,形容人的名声很大。此处形容“擂茶”的名声很大,用“闻名遐迩”
更合适。起源:①开始发生(后面多跟“于”)。②事物发生的根源。开
端:(事情的)起头;开头。根据语境,用“起源”更合适。风情①关于
风向、风力的情况。②人的仪表举止。③情怀;意趣。④流露出来的男
女相爱的感情(多含贬义)。⑤指风土人情。⑥景象;情况。丰采:美好
的风度神采。此处是说一首古诗描述了江南民间喝擂茶的风土人情,用
“风情”更合适。息息相关:呼吸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休戚相关:彼
此间祸福互相关联。根据语境,此处没有“祸福互相关联”的意思,用
“息息相关”更合适。)
2.D(结合上下文可知,擂茶并不是客家人迁徙过程中的特产,而是随着客家人
南迁流传下来的,括号里的内容应与上文构成转折关系,故句子用“其实”
开头,衔接更恰当,据此可排除 A、C两项;结合下文“它随着客家人南迁
而流传下来”,可知“它”指的应是“食擂茶之习俗”,故括号中以“中
原地区早已有食擂茶之习俗”衔接下文,与下文关联更紧密,据此可排除B
项。)
3.B(“先品再闻”语序不当,按照逻辑关系及后文“香气浓,茶味纯”,应先“闻”再
“品”;“还有健脾养胃,滋补长寿”缺少宾语中心语,应改为“还有健脾
养胃、滋补长寿之功效”。)
二、
4.B(“陌生人之间相互尊重,彼此信任”错,原文为“但陌生人之间因自由而
生的相互尊重和平等相待,并不意味着他们之间的彼此信任”。)
5.C(“一样有着优于法律的约束作用”错,原文为“陌生人社会背景下疫情控
制更多依靠法律”。)
6.B(A.不可说明胜于法律约束,道德约束和法律约束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
C.说明陌生人社会的不信任感,且警惕陌生人并非负性情绪;D.网络的
交往并不能建立确定的信任感。)
三、
7.B(B.谢:拒绝)
8.A(A.连词,表目的,来。B.代词,指自己/语气词,还是。C.结构助
词,的/定语后置的标志。D.连词,表转折/连词,表修饰。)
9.D
10.C( ①说的是吴、潘二人,与庄氏无关;③浙人获得满足未告发庄氏;⑥
是结果。)
11.B( 吴炎、潘柽章并未参与《明书》的编辑,而是被列入校阅者的名单之
中。)
四、(25分)
12.(7分)
(1)(4分)他们亲手所写的书稿,堆满了床装满了书箱,他们的才能得到充
分发挥。(共 4 分,句意正确 1 分,“所”字结构、“盈”、“发”各
1分)
(2)(3分)那些刻书、卖书的人,以及没有发觉的知府、推官,也都受牵连
定了罪。
(“鬻”“坐”各 1 分;定语后置 1 分。)
13.(3分)作者对吴炎、潘柽章二子充满赞扬、敬佩和同情、怀念之情,称他
们是“高才”“畏友”,(2分)而对庄则充满鄙薄之情,称之为“不甚
通晓古今”“不学”(1分)。
参考译文:
江苏吴江有吴炎和潘柽章两人,他们都是优秀人才。明朝灭亡后,他们年
纪都已二十多岁了。他们一起放弃了科举之路,以写作诗文自豪。不久他们说:
“这还不足以留传后世,应当写出一代史书,来继承司马迁、班固的事业。”
于是他们买来《实录》,又广泛搜集人们所收藏的文集奏疏,埋头写作,起早
熬夜,辛劳不已。他们亲手所写的书稿,堆满了床,装满了书箱,他们的才能
得到充分发挥。等到几年后就有了名声,我于是多次和他们交往。
适逢湖州庄氏的祸难发生。庄氏名叫廷鑨,双目失明,不怎么通晓古今。
因为司马迁有“左丘失明,乃著《国语》”的话,便想发奋著书。廷鑨,招来
宾客,日夜忙碌,编辑成《明书》。廷鑨死后,他的父亲胤城流着泪说:“我
期中练习高三语文参考答案 第 2 页(共 7 页)
的三个儿子都分了家,只有二儿子死了没有后嗣,我痛惜他的志向,应当先刻
他的书,然后再为他安排继承人。”于是书得以付印行世。因为仰慕吴、潘的
盛名,想借他们加重自己的地位,便把他们列入校阅者的姓名之中。
书共有一百多卷,其中很有一些忌讳的话,本来都是前人诋毁之辞而未经
删除的。庄氏既然是巨富,浙江人得到他的书,常常拿着书去恐吓他,索取想
要的财物后才离开。归安县令吴之荣,因为贪赃枉法被捕入狱,后来遇到赦免
才被放出。有一官吏教他买了此书,前去恐吓庄氏。庄氏想答应他的要求,有
人向庄氏说:“如果一个接着一个来,就是把您的财产都用尽,也满足不了他
们的要求,不如通过辨明是非来拒绝他。”于是拒绝了之荣的要求。之荣向大
官告发这件事,可大官却袒护庄氏,不认为之荣有理。之荣到了京师,把书中
有关的忌讳语摘录下来向朝廷密奏,四大臣非常生气,派遣官吏到杭州,逮捕
了庄廷鑨的父亲和其兄廷钺以及弟侄等,还有在书上列名的十八个人,全部都
被判死罪。那些刻书、卖书的人,以及没有发觉的知府、推官,也都受牵连定
了罪。还挖开廷鑨的坟墓,焚烧了他的尸骨,登记没收了庄氏的家产。被杀的
有七十多人,吴、潘二人也同时遇难。在审讯时,有人改变言辞要求宽恕解脱,
吴炎独慷慨陈辞,痛骂不绝,官吏不能忍受,对他拳打脚踢,直至打倒在地。
潘柽章因为担心连累母亲,不骂也不申辩。
吴、潘二人平时对父母孝敬,对朋友友爱,感情真诚厚道,以古人为榜样,
从这方面看,那么他们二人是相同的。我前往越州拜访潘君时,我的外甥徐公
肃新考中了状元,潘君劝我一定小心谨慎,不要因为外甥显贵而降低自己的气
节,我很感激他,表示不敢这样。两君都比我小十几岁,我却把他们视为我所
敬畏的朋友,正因如此,当庄廷鑨编书时,他嘱咐门客邀请我到了他家一次。
我看不起此人不学无术,最终离开了他家,因此书中没有列上我的名字,使我
幸免于难。两君所著的书有若干卷,尚未脱稿,又向我借所藏的书一千多卷,
全部丢失。我不忍心让两君喜好学习、身体力行的美德不得流传后世,因此把
他们的事迹写下来。并且他们确实是史学家的人才,不是庄廷鑨一类的人。 14.
(9分)
(1)C(3 分)(“肝胆皆冰雪”应该是与上阕的“表里俱澄澈”互为呼应,
象征词人胸襟坦白与人格高洁。)
期中练习高三语文参考答案 第 3 页(共 7 页)
(2)(4分)词人巧妙地将月夜洞庭在星月的辉映下,波光粼粼、洁净清朗的
景色,与作者澄澈纯净的内心世界有机结合(2分),借景抒情(1分),
表现自己“肝胆皆冰雪”的高洁情怀(1分)
(3)(2分)下阕抒写了词人在岭表一年的为官生涯中,不同流合污,始终
保持高洁的人品的感怀(1 分),表现了词人抛弃宠辱得失、忘情山水之
间的旷达胸襟(1 分)。
15.(6分)
(1)樯橹灰飞烟灭(2)亦足以畅叙幽情
(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4)呦呦鹿鸣 食野之苹
五、(22 分)
16.B(2分)(A.“纠葛”的“葛”应读 g 。 C.“氤氲”y n 寥廓
D.应为“蛰伏” “踽踽独
行”的“踽”应读 j )
17.CE(4分)(C 项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说法错误,应该是运用了比喻的修
辞手法;E项“表现伤感之情”错误,应该是“表现欢愉之情”)
18.(4 分)①比喻修辞,将夜雨比作梦之精灵。②拟人修辞,夜雨“在锦城的
街巷游走”“脚步轻巧细碎”。③对偶修辞,“洗琉璃瓦之尘,拂青
石路之灰”。④形象生动表现夜雨澄澈通透、细微轻柔、灵动活泼的
特点,描绘出夜雨滋润万物、清新静谧的美好画面。⑤表达作者对
杜甫诗歌创作用字精妙的赞叹和崇敬之情。
19.(6 分)
特点:①缠绵轻柔; ②清新静谧; ③自然纯粹; ④清淡内敛;
⑤从容淡定。
关联:①锦城特殊的地理气候导致雨量充沛。在锦城,夜雨是常见现象。
②夜雨滋养出锦城缠绵多情,使锦城更富有诗情画意,生长出灵秀
出尘的轮廓和肌理。
③夜雨让历朝历代的文人对锦城情有独钟,抒写出赞颂锦城的名篇
佳句。
20.(6 分)①杜甫结束了多年风尘仆仆、漂泊无依、孤独寂寥的生活,与家人
团聚。 ②成都草堂成为杜甫一家安身立命之所,给了杜甫难得的安定生
活。 ③杜甫对当下的生活欣喜、满足和惬意,浪漫因子在杜甫心中复活,
期中练习高三语文参考答案 第 4 页(共 7 页)
所以他笔下的锦城夜雨具有青春气息。
夜雨对杜甫而言的深意:①夜雨滋养万物,带给自然蓬勃生机,也触发杜甫自
期中练习高三语文参考答案 第 5 页(共 7 页)
然纯粹,剔透纯真的欢愉力量,让他暂时忘却世间的
悲苦。 ②夜雨帮杜甫找回内心蛰伏的浪漫温柔,让
他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期待和青春活力。
六、(10 分)
21.(一)(3 分)
(1) 爆竹。这个灯谜是既暗示出元春之衰,又暗示出贾家之败。元春身为
皇妃,贵不可言,贾府显赫百年,家运兴旺,正如爆竹飞天,盛极一
时。但好景不长,在残酷权斗中,她像爆竹一样刹那辉煌,转眼便灰
飞烟灭。
(2)算盘。算盘乃打动乱如麻之物,它象征的是迎春无法自主的命运。她
短暂的一生就像是算盘珠子一样,被命运无情拨弄,而自己却只能被
命运裹挟着前进。
(3)风筝。这一灯谜是探春的命运就像风筝一样,虽然凭借夫人的东风之
力她曾高飞云端——当上了贾府女管家,可风筝一旦断线,也只能随风
而去——最终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远嫁他乡。
【谜底 1 分。制谜者的性格命运 1 分,将人物性格命运或作者用意与灯
谜相结合 1 分】
(二)(3 分)
在乡土社会中,家并没有严格的界限,家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伸缩,沿
亲属差序向外扩大。林黛玉与贾宝玉是姑表关系,属于直系血亲;薛宝钗与贾
宝玉是姨表关系,属于非贾姓旁系宗亲。以宝玉为中心的差序格局中,黛玉在
更靠近中心的一圈,宝钗在距离中心更远的一圈。
22.(4 分)整本书思维导图式笔记通过关键词产生连接,促进理解与创新,形
成整体认知;它通过将新知识融入已有知识,促进意义学习,建立对书本
的知识架构;它通过颜色、图像、线条有效地刺激大脑,加深读者的记忆
和理解。
【注意】
1. 确定主语。即陈述对象,可以从题干中或结构图中寻找。转述中
不能没有主语。
2. 注意箭头。即先后顺序,凡是箭头或方框所指,皆不能遗漏。
3. 讲究衔接。即组织语言,适当增补词语,使得句子通顺,表达顺畅。
期中练习高三语文参考答案 第 6 页(共 7 页)
【评分:字数 1分;没有遗漏信息,顺序合理 2分;语句通畅 1 分】
七、23.参照高考阅卷标准
期中练习高三语文参考答案 第 7 页(共 7 页)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高三语文
当今中国正处于从传统“熟人社会”向现代“陌生人社会”转变的过程中
转
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生产方式的转变。市场经济的发展赋予人的自由】
注意事项
独
等品格以越来越突出的地位
契
约的普追建立和契约精神在全社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1卷(主观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50
会的被尊崇使得人们的生活方
思维方式和人际交往方式也悄然发生了
变化.
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个们不再国守传统的乡村生活和热人图子,而是走进城市开拓新的
发展空间,探寻新的生活世界
在大规模的人员流动中,人与人之间也由封
2.
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闭的热人关系转向了开放的陌生人关系
第I卷(33分,
每小题3分)
正“热人社会”转向“陌生人社会”的过程中,
自由受到越来越充分的重视和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强调。
陌生人社会
个以陌生人关系占主导地位的社会,
在这样的社会
中国,是茶的故乡,亦是文化的发源地。茶乃是中国对人类文明史的巨
人之问彼此陌生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在这个社会上的位置,而“所
贡献,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骄做,是我国的“国饮”
客家擂茶,以其古朴
都
个共同的位置,
这就是自由”
因每个人都是自由者,所以就注定
与人之
然
选择
无
差别的相互
重和平
见奇趣,以其保健显奇效,自古
是中国最老的茶道之一
关于
擂茶
人
间必
等相待。
但陌生
间
而生的相互尊重和平
人码入之间商定样视待的础之
并不意味着他们之间
的
,则说法不一。许多人以为,擂茶是客家人迁徙过程中的特
信任
通
建立在
确定性意
唐宋时,它随着客家人南迁而流传下来。有一首古诗描述了当时江南民间
着可
而
“自然而然”
的结果,
这在环境相对稳
:“道旁草屋两三家,见客擂麻旋点茶.”斗转星移,岁月变迁,
动
较
人社会”
“熟人社会”
中
末明初以后,擂茶在中原和其他地区已渐趋灭迹,只有赣南、闽西、粤东、
湘
当
的,
将“信刀
作为
而在
、川北及台湾、香港等地的客家人至今保留着食茶的习俗,并不断地发扬
种信
得以确立的
个人安身立命
确
不为
4陌
定性客观环境已经发生
巨大的变化,
大
不
存
陌
由
以
栖牲其完整人格为代价的,
以前,客家民间有“无擂茶不成客”的谚语。擂茶曾经是客家人经常用来
人
与人之间的信任
正是
建立在对彼此
和
整人格较为热悉的基础
招待客人的食物,现在变成客家最带本土特色的美味小吃。以干绿茶、香菜、
自
由增加了人的流动性,
上解释,流动性造成了人的存
在的碎
不
新鲜薄荷、炒米以及各类时令蔬菜等为原料,擂成茶泥。喝擂茶时,将擂好的
飞
个人
与不同的人交往时所展现的都只是自己的某一个或某
茶泥放在擂钵里用开水冲泡后再倒入少许茶油,冲泡好的擂茶可谓色味俱佳。
使他们根
要在陌生人之间建立
系
端起一碗擂茶,
先品再闻,香气浓,茶味纯。喝下它,不仅能生津止渴,清凉
信
鞋9自长¥著细胖彩别
解暑,而且还有健脾养胃,滋补长寿。需要说明的是,根据不同的地域,比如
然,
,
“不确定
信任的难度,并未消除信任的意愿”
没有人愿意因自身的自
由
导致人与人之间相互否定、
相互异化
山区、
平原和沿海片区,客家擂茶在取用食材、制作方法和佐料搭配上又各有
(摘编自冯庆旭《自由与信任:“陌生人社会”
的伦理视点》)
特色,
这就跟当地客家人的生活环境和饮食习惯
可以说,擂茶是客
材料
家先民在漫长岁月里创造出的饱含自然哲思的养生佳肴。
费孝通在《乡去中
国》中所描述的“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形成了生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斯
于斯的社会
正是对中国传统热人社会的完美诠释。在陌生人社会
A
如雷贯耳
开端
风情
休戚相关
中
天的现代社会中
B.
闻名遐迩
开端
丰
息息相关
和
对疫情期间的公众心理有着不同程度的
C
闻名遐迩
起源
风情
息息相关
影
法
律在熟人社会中多是作为
种潜在咸慑而存在,个体的行为更多地
道德约束
D
如雷贯耳
起源
丰
休戚相关
在向陌生人社会转型时,道德、价值观、伦理等结构要素
而社会背景下疫情控制更多猴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
最恰当的一项是
热人社会中,人们获取
2.
的信息多是源于自身所处的热人圈内,信息有限且容
易验证。如今,
互联网
A.
当然,
客家民系尚未形成之前,中原地区早已有食擂茶之习俗。
成为陌生人社会主
B.
中原地区早已有食擂茶之习俗,然后才形成了客家民系。
要的沟通渠道,公众接触的信息禁杂且真假难辨,
加剧了
公众的心理负担
中原地区早己有食擂茶之习俗,然后才形成了客家民系。
凌情发生后,蒸人社会的感在能够给成员带来安金霸
志少简
性情绪的产生和传播。
排斥、
D
其实,客家民系尚未形成之前,中原地区早已有食擂茶之习俗。
缺芝信任会让
陌生人社会则完全不同,
身处疫情
中的公众情绪变得更加焦躁。
诸多研究表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恐
疑病等
性情绪
在陌生人社会的疫情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焦虑
焦是
A.
端起一碗擂茶,先品再闻,香气浓,茶味纯。喝下它,不仅能生津止渴
个
对
清凉解暑,而且还有健脾养胃、滋补长寿之功效。
体的紧
未来事件潜在的负性结果过度担心而伴随的生理上的过度唤醒和躯
状态
惧情绪主要源于对实存危机的本能反应,以及对群体性的
端起一碗擂茶,先闻再品,香气浓,茶味纯。喝下它,
不仅能生津止渴,
盲
在疫情的高传染性以及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络的共同作用下,疑病心
清凉解暑,而且还有健脾养胃、滋补长寿之功效!
也表现得尤为突出。
C.
端起一碗擂茶,先品再闻,香气浓,茶味纯。喝下它,不仅能生津止渴,
在现代化进程中,
陌生人社会已经建立了基本的生活秩序,来满足人们
清凉解暑,而且还能健脾养胃、滋补长寿。
端起一碗擂茶,先闻再品,香气浓,茶味纯。喝下它,不仅能生津止渴,
星家装性寿快惑深有药花失见可突
其不确定性、不可预知性等扰
D.
清凉解暑,而且还有健脾养胃、滋补长寿。
严重的挫败感。疫情居家使得生活、学习、工作融为一体,生活的无序使人丧
期中练习高三语文第1页(共12页)
期中练习高三语文第2页(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