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资阳雁江区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
1.(2022三上·雁江期末)把一团纸巾放在一个杯子的杯底然后将杯子竖直倒扣在水中(如下图所示),纸巾没有湿,是因为 。
【答案】杯底的纸巾不会湿,因为杯子里有空气,空气会占据空间。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 空气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确确实实地存在,并且空气和水、石头等物体一样,可以占据空间。根据对空气性质的认识,竖直倒扣入水中的杯子底部的纸巾不会湿,原因是杯子里有空气,空气会占据空间。
2.(2022三上·雁江期末)把土块放入水中,开始你看到有气泡产生,说明土壤中有 。
【答案】空气
【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
【解析】【分析】 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开始我们会看到有气泡从土块中冒出,过一会儿又看到土壤疏松、坍塌,这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
3.(2022三上·雁江期末)往一个空杯子里倒入半杯水,杯子里除了水就没有别的物质了。( )
【答案】错误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能流动、具有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体积,空气的体积可以被压缩,也可以恢复,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空气是无处不在的,所以一个空杯子里倒入半杯水,杯子里除了水还有空气。
4.(2022三上·雁江期末)把纸蛇放在蜡烛上方,纸蛇转动,说明热空气会向下运动。(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制作热气球;对流
【解析】【分析】 把一条纸蛇悬挂在蜡烛火焰的上方,纸蛇就会转动。这是因为火焰上方的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重量就变轻,就会上升。上升的热空气使纸蛇转动。如果熄灭了蜡烛,纸蛇就会停止转动。
5.(2022三上·雁江期末)烧水时冒出的大量“白气”,就是水蒸气。(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凝结
【解析】【分析】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加热能加快水的蒸发。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却变成了水滴的现象叫凝结。 加热,增大蒸发面积,加快蒸发物态表面空气流速都能加快水的蒸发。我们看到烧水时冒出的“白汽”就是水蒸气。这种说法错误。“白汽”是水蒸气遇冷凝结的小水滴。是凝结现象。
6.(2022三上·雁江期末)溶解在水中的盐可以用蒸发的方式分离出来。( )
【答案】正确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 根据混合物分离的方法,我们可以用蒸发的方法把溶解在水里的食盐分离出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7.(2022三上·雁江期末)碘酒是“淀粉探测器”,碘酒滴到土豆、馒头、米饭上会变蓝。(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淀粉的检验
【解析】【分析】 淀粉具有遇碘变蓝的特性,碘酒滴到含淀粉的食物上会变蓝。所以生活中常用滴碘酒观察是否变色来判断是否含有淀粉。
8.(2022三上·雁江期末)人倒立的时候可以将东西吃进肚子里。(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口腔中的初步消化;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根据对消化道的蠕动方式的认识,蠕动不断地被往下推进,因此,即使倒立时人也照样能吃下东西。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9.(2022三上·雁江期末)人运动后呼吸会加快,休息后呼吸会恢复到正常状态。(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呼吸次数
【解析】【分析】 运动会耗费大量的氧,人是通过呼吸得到氧气,所以呼吸加快,人又是通过血液传递氧,所以心跳加快,休息后呼吸和心跳会慢慢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10.(2022三上·雁江期末)飘动的烟容易流动,没有固定形状,它是气体。(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固体的认识
【解析】【分析】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会流动,有确定的体积,液体通常向比它低的地方流,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没有确定的体积,会流动,空气能向任意方向流动,飘动的烟其实是固体颗粒组成的,属于固体。
11.(2022三上·雁江期末)将50毫升的水和50毫升的油分别放在调节平衡的天平两端,天平不会保持平衡。( )
【答案】正确
【知识点】物体的轻重;天平
【解析】【分析】 相同体积的水和油,油的质量要比水的质量轻,所以天平不平衡。
12.(2022三上·雁江期末)套在瓶子里的气球,我们只能吹大一点点,是因为我们是小孩,力气小。( )
【答案】错误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 空气会占据空间,但瓶子束缚着气球,而不是因为力气大小的原因。
13.(2022三上·雁江期末)所有的植物对土壤的需求都是一样的,没有区别。( )
【答案】错误
【知识点】不同土壤适合的植物;土壤的作用
【解析】【分析】 按照土壤中含沙量的多少,可以把土壊分成3类:含沙多的是沙质土;含沙少的是黏质土;含沙适中的是壤土,不同地方的土壤是不一样的。不同的土壤适宜生长的植物也不一样。如沙质土渗水性透气性最好,保水性、保肥能力最差,比较适合薯类、仙人球、花生、芝麻、西瓜、果树等作物生长;壤土保水性、保肥能力、渗水性、透气性都较好,适合蚕豆等作物生长;黏质土保水性、保肥能力最好,渗水性、透气性最差,比较适合芦苇等作物生长。
14.(2022三上·雁江期末)地下水深埋在地下深处不会污染,可以放心饮用。(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水污染
【解析】【分析】自然界的地下水总量约占淡水总量的30%,由于地表土质疏松多孔,一部分雨水或者积雪融水会渗透到地下土层和岩石的空隙里,它们就构成了地下水的主要来源。地下水深埋在地下深处也会受到污染,所以题干中说法是错误的。
15.(2022三上·雁江期末)冬季长跑运动时,我们同时用鼻腔和口腔呼吸可以更轻松。(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在冬天长跑时,应该用鼻呼吸。因为鼻腔内有丰富的血管和纤毛能把通过的空气温度提高一些;鼻黏膜分泌有液体,能提高通过的空气的湿度;鼻毛和鼻黏膜的分泌液,还能阻挡,清除尘埃和细菌,对呼吸道起一定的保护作用。所以题干中说法是错误的。
16.(2022三上·雁江期末)外出时正确佩戴口罩可以保护呼吸器官。(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 空气不良时戴口罩能阻止不良气体进入口鼻,保护呼吸器官,也能够防止病菌进入体内,出门戴口罩可以保护我们的呼吸器官。
17.(2022三上·雁江期末)土壤与人类生存所需要的粮食、蔬菜等息息相关。(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土壤的作用
【解析】【分析】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土壤为人类提供了生存栖息之地——家园。土壤是植物的母亲,为植物提供养料和水分,土壤也为动物提供了生存栖息之地。她是我们人类和动植物共同的家园。土壤与人类生存所需要的粮食、蔬菜等食物息息相关。
18.(2022三上·雁江期末)我们这里的水很多,浪费一点没有关系。( )
【答案】错误
【知识点】节约用水
【解析】【分析】 虽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到大量的水,但是我国人均水资源缺乏,所以不应该浪费水。
19.(2022三上·雁江期末)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重。
【答案】错误
【知识点】物体的轻重
【解析】【解答】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分析】由于热胀冷缩的现象,使得热空气的密度较小,而冷空气的密度较大。
20.(2022三上·雁江期末)每天吃新鱼鲜的蔬菜和水果是为了确保人体内有足够的蛋白质。( )
【答案】错误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
【解析】【分析】 每天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是为了确保人体内有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调节身体机能。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21.(2022三上·雁江期末)含沙量越多的土壤,渗水越快。( )
【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不同土壤的渗水性不同,含沙量越多的土壤,渗水越快。
【分析】本题考查土壤的渗水性。
22.(2022三上·雁江期末)加热可以让100毫升水溶解更多的食盐。(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水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加热不改变水的溶解能力,改变溶解速度。题目说法错误。
23.(2022三上·雁江期末)在探究水温与物质溶解快慢的关系的实验中,需要改变的条件是( )。
A.水的多少 B.盐的多少 C.水的温度 D.放盐的时间
【答案】C
【知识点】加快溶解;对比实验
【解析】【分析】对比实验要注意的问题: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水温对物质的溶解快慢,所以唯一的变量是水温。
24.(2022三上·雁江期末)如图所示,在做压缩和拉伸空气实验时,我们看到空气的体积会变化,这是因为
A.空气微粒间的距离变了 B.空气微粒减少了
C.空气微粒增加了 D.空气微粒变小了
【答案】A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可以看作由很多空气微粒组成。被压缩之后的空气与原来状态的空气相比较,质量不变,体积变小;空气微粒的大小和数量不变,空气微粒的距离变小了。
25.(2022三上·雁江期末)快快家的足球充满气的重量是200克,后来发现皮球漏气了,现在皮球的重量( )。
A.仍是200克 B.大于200克 C.小于200克 D.无法确定
【答案】C
【知识点】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
【解析】【分析】空气具有质量,充满气的足球重量是200克,漏气后的球质量小于200克。
26.(2022三上·雁江期末)新冠肺炎的主主要传播途径之一是飞沫传播,主要原因是( )。
A.空气是无色的 B.空气会流动
C.空气很轻 D.空气是透明的
【答案】B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对流
【解析】【分析】 新冠肺炎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是飞沫传播,主要原因是空气会流动。新冠肺炎传播途径主要为直接传播、气溶胶传播和接触传播。直接传播是指患者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呼出的气体近距离直接吸入导致的感染:气溶胶传播是指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被吸入后导致感染;接触传播是指手触摸被污染的物品表面,再接触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导致感染。
27.(2022三上·雁江期末)改良贫瘠土壤的方法中不可取的是( )。
A.修筑梯田 B.增加腐殖质 C.清除落叶 D.施有机肥料
【答案】C
【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
【解析】【分析】改善贫瘠土壤的方法有修筑梯田、增加腐殖质、植树造林。腐殖质是动植物腐烂时产生的黑色物质,清除落叶就是减少了腐殖质。
28.(2022三上·雁江期末)关于腐殖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腐殖质越多,土壤颜色越浅
B.土壤中的小动物不利于腐殖质的形成
C.腐殖质越多,土壤越贫瘠
D.腐殖质是供植物生长的肥料
【答案】D
【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
【解析】【分析】A、 腐殖质越多,土壤颜色越深。
B、 土壤中的小动物的粪便有利于腐殖质的形成 。
C、 而所有生活在土壤中的生物的残体和排泄物都能使土壤的腐殖质更丰富。动物和植物的根能松动土壤,为空气和水营造空间。
D、 腐殖质是供植物生长的肥料。
29.(2022三上·雁江期末)下列植物中适合生长在黏质土中的是( )。
A.仙人掌 B.花生 C.荷花 D.蚕豆
【答案】C
【知识点】不同土壤适合的植物
【解析】【分析】 根据植物生长对土壤的要求,仙人掌、花生、蚕豆适宜在透气性好的沙质土中生长,荷花适宜在保水、保肥性好的黏质土中生长。C符合题意。
30.(2022三上·雁江期末)在《乌鸦喝水》的故事中,乌鸦往瓶子里放石子,瓶子水位升高,乌鸦因此喝到了水,这告诉我们( )。
A.固体是有体积 B.液体是有体积
C.气体是有体积 D.以上都不对
【答案】A
【知识点】固体的认识
【解析】【分析】“乌鸦喝水”的故事中乌鸦衔来石块放入水中,随着石子的增多,水慢慢升高,直到喝到水。说明石子能够占据空间。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31.(2022三上·雁江期末)10毫升的绿豆和10毫升的玉米粉倒在量杯中均匀混合后,量杯读数可能是( )。
A.20毫升 B.10毫升 C.25毫升 D.18毫升
【答案】D
【知识点】液体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固体颗粒混合在一起,重量不变,体积变小。用量杯分别量出10毫升的黑芝麻、黑豆和黑米,黑芝麻颗粒小可以填充黑米和黑豆的缝隙,所以混合均匀后,它们的总体积减小,可能是18毫升。可见D符合题意。
32.(2022三上·雁江期末)小明同学最近排便困难,他可以吃( )来帮他改善这种情况。
A.薯条、炸鸡 B.米饭、面包 C.鱼、肉 D.粗粮、蔬菜
【答案】D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
【解析】【分析】 食物的营养成分不同,各成分的功能也不相同。粗粮、蔬菜、豆类食物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可以帮助我们排除体内的有害物质和废物,改善排便困难的情况。
33.(2022三上·雁江期末)使用量筒读数时,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
A.俯视读数 B.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C.仰视读数 D.视线与凹液面最高处保持水平
【答案】B
【知识点】液体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使用之前要明确其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上的刻线相垂直,液体体积以液面最凹处或者最凸处所对刻度为准。
34.(2022三上·雁江期末)图中的量筒的最大量程是( )。
A.100毫升 B.1升 C.1毫升 D.100升
【答案】A
【知识点】液体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量筒刻度的最大数值是“100”,表示最大测量值是100mL,此量筒的测量范围为0~100mL,用量筒测液体的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在水平桌面上;读数时视线与液面最凹处所对刻线相平。
35.(2022三上·雁江期末)小明不小心把沙弄到了食盐里,但很快他又把干净的盐分离出来了。小明的做法是( )。
A.利用磁铁 B.利用过滤网
C.加热搅拌 D.溶解→过滤→加热
【答案】D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 一杯盐水中不小心混入了泥沙,小明为了把盐分提取出来,将食盐和沙子的混合物倒入水中,充分搅拌后,我们发现食盐溶解在水中。然后将食盐和沙子的混合物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开,这时在过滤器上留下了沙子,溶解的食盐是无法通过过滤分离的。过滤得到的食盐水,我们可以通过加热蒸发的方法得到食盐。
36.(2022三上·雁江期末)小明很喜欢喝糖水,在配置糖水的过程中他发现无论如何搅拌都无法使剩下的白糖溶解,这是因为( )。
A.搅拌的速度不够快 B.搅拌的时间不够久
C.白糖在水中溶解能力有限 D.搅拌的力度不够大
【答案】C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在配置糖水的过程中他发现无论如何搅拌都无法使剩下的白糖溶解,说明糖水中已经达到了溶解最大能力。
37.(2022三上·雁江期末)不属于呼吸道的人体器官是( )。
A.咽 B.食道 C.喉 D.支气管
【答案】B
【知识点】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 人体的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肺由许多肺泡构成,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食道属于消化系统。
38.(2022三上·雁江期末)制作肥皂时,下列说法错误的( )。
A.只要前期研究得清楚、方案详细,制作出的肥皂就不需要测试改进了
B.制作肥皂模型时,选择制作模型的材料和工具很重要
C.设计方案时要选择大家都认可的方案
D.制作出的手工皂,可以邀请同学进行评价
【答案】A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制作肥皂时,要进行前期研究,要设计方案,然后根据方案制作肥皂,肥皂制作出来后,还需要进行测试改进。
39.(2022三上·雁江期末)人们想出各种办法补充地下水,以增加地下水储量。下列方法中,正确的是( )。
A.修建污水处理厂 B.铺设透水路面
C.修建水池 D.铺设自来水管道
【答案】B
【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
【解析】【分析】 铺设透水路面能够将部分雨水渗透进入地下,补充地下水。修建污水处理厂用来处理污水,减少污染;铺设自来水管道为了方便用水,都不会增加地下水储量。
40.(2022三上·雁江期末)下面不利于消化器官健康的饮食习惯是( )
A.暴饮暴食 B.吃东西细嚼慢咽
C.不吃过冷或过热的食物 D.进餐定时定量不过饱
【答案】A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 良好的饮食习惯包括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不吃过期食品,吃东西细嚼慢咽,不吃过冷或过热的食物,都有利于消化器官健康,暴饮暴食不利于消化器官健康。
41.(2022三上·雁江期末)小明同学想探究食盐在热水中溶解得快还是在冷水中溶解的快。
请你帮助他把实验报告填写完整:
研究的问题:
实验材料:食盐、水、烧杯、冷水、热水
我的预测:
实验步骤:
①取两份食盐,每份10克。
②在1号杯里倒入50毫升热水,在2号杯里倒入 冷水。
③把两份食盐 放入两杯水中。
④观察哪个杯中的食盐先溶解。
⑤重复做三次。
实验现象:三次实验1号杯中的食盐都比2号杯中的食盐先“消失”
实验结论:
【答案】食盐是在热水中还是在冷水中溶解的快;食盐在热水中溶解得快;50毫升;分别;食盐在热水中溶解得快。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实验要研究的问题是食盐是在热水中还是在冷水中溶解的快。需要的药品和器材有:食盐、水、烧杯、冷水和热水;应该将两份食盐放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用玻璃棒同时进行搅拌,观察哪个先溶解。这个实验是对比实验,实验中要改变的只有水的温度,其余条件要保持相同。
42.(2022三上·雁江期末)为纪念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国务院将每年8月8日定为全民健身日,旨在全面提高国民体质和健康水平,倡导全民做到每天参加次以上的体育健身活动,比如坚持健身与跑步等。
(1)小红和小丽是一对热爱运动的好朋友, 她们发现每次慢跑之后自己的呼吸频率都会比平时 ,于是她们找来计时器和记录本进行实验记录:
静坐1分钟 散步1分钟 跑步1分钟
每分钟呼吸次数 30 45 65
她们发现在 的状态下,每分钟的呼吸次数最少,在 的状态下,每分钟的呼吸次数最多。对于这样的结论,小红和小丽一起请教了她们的科学老师,在老师的指导下,她们知道了呼吸的过程是人体进行 的过程,使 进入血液,同时排出 , 是身体气体交换的“中转站”。
(2)跑步时为了补充能量,吃了一个香蕉,它的营养在 中吸收。
(3)小刚跑完步后觉得肚子饿了,他带来的零食中吃____最适合补充能量。
A.苹果和矿泉水 B.面包和维生素饮料 C.面包和牛奶
(4)学校体检时,小红测了肺活量,发现偏小。使肺活量增大的方法是____。
A.经常锻炼身体 B.多吃水果、蔬菜 C.多睡觉
【答案】(1)快;静坐;跑步;气体交换;氧气;二氧化碳;肺
(2)小肠
(3)C
(4)A
【知识点】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呼吸次数;测量肺活量;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肺是人体进行呼吸的主要器官。通过吸气过程,使外界的空气经由呼吸道进入肺里,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再通过呼气过程,将交换后的气体经由呼吸道排出体外。
(1)根据运动与呼吸的关系,每次慢跑之后的呼吸频率都会比平时快,通过他们的实验记录就可以看出。通过分析表格数据可知,在静坐的状态下,每分钟的呼吸次数最少,在跑步的状态下,每分钟的呼吸次数最多。呼吸的过程是人体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肺是身体气体交换的“中转站”。
(2)小肠盘曲于腹腔内,上端连着胃,下端连接大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也是人体最主要的消化器官。跑步时为了补充能量,吃了一个香蕉,它的营养在小肠中吸收。
(3)小刚跑完步后觉得肚子饿了,他带来的零食中吃面包和牛奶最适合补充能量,面包含有丰富的淀粉,牛奶的营养最全面。
(4)学校体检时,小红测了肺活量,发现偏小。使肺活量增大的方法是经常锻炼身体,提高肺活量。
1 / 1四川资阳雁江区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
1.(2022三上·雁江期末)把一团纸巾放在一个杯子的杯底然后将杯子竖直倒扣在水中(如下图所示),纸巾没有湿,是因为 。
2.(2022三上·雁江期末)把土块放入水中,开始你看到有气泡产生,说明土壤中有 。
3.(2022三上·雁江期末)往一个空杯子里倒入半杯水,杯子里除了水就没有别的物质了。( )
4.(2022三上·雁江期末)把纸蛇放在蜡烛上方,纸蛇转动,说明热空气会向下运动。( )
5.(2022三上·雁江期末)烧水时冒出的大量“白气”,就是水蒸气。( )
6.(2022三上·雁江期末)溶解在水中的盐可以用蒸发的方式分离出来。( )
7.(2022三上·雁江期末)碘酒是“淀粉探测器”,碘酒滴到土豆、馒头、米饭上会变蓝。( )
8.(2022三上·雁江期末)人倒立的时候可以将东西吃进肚子里。( )
9.(2022三上·雁江期末)人运动后呼吸会加快,休息后呼吸会恢复到正常状态。( )
10.(2022三上·雁江期末)飘动的烟容易流动,没有固定形状,它是气体。( )
11.(2022三上·雁江期末)将50毫升的水和50毫升的油分别放在调节平衡的天平两端,天平不会保持平衡。( )
12.(2022三上·雁江期末)套在瓶子里的气球,我们只能吹大一点点,是因为我们是小孩,力气小。( )
13.(2022三上·雁江期末)所有的植物对土壤的需求都是一样的,没有区别。( )
14.(2022三上·雁江期末)地下水深埋在地下深处不会污染,可以放心饮用。( )
15.(2022三上·雁江期末)冬季长跑运动时,我们同时用鼻腔和口腔呼吸可以更轻松。( )
16.(2022三上·雁江期末)外出时正确佩戴口罩可以保护呼吸器官。( )
17.(2022三上·雁江期末)土壤与人类生存所需要的粮食、蔬菜等息息相关。( )
18.(2022三上·雁江期末)我们这里的水很多,浪费一点没有关系。( )
19.(2022三上·雁江期末)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重。
20.(2022三上·雁江期末)每天吃新鱼鲜的蔬菜和水果是为了确保人体内有足够的蛋白质。( )
21.(2022三上·雁江期末)含沙量越多的土壤,渗水越快。( )
22.(2022三上·雁江期末)加热可以让100毫升水溶解更多的食盐。( )
23.(2022三上·雁江期末)在探究水温与物质溶解快慢的关系的实验中,需要改变的条件是( )。
A.水的多少 B.盐的多少 C.水的温度 D.放盐的时间
24.(2022三上·雁江期末)如图所示,在做压缩和拉伸空气实验时,我们看到空气的体积会变化,这是因为
A.空气微粒间的距离变了 B.空气微粒减少了
C.空气微粒增加了 D.空气微粒变小了
25.(2022三上·雁江期末)快快家的足球充满气的重量是200克,后来发现皮球漏气了,现在皮球的重量( )。
A.仍是200克 B.大于200克 C.小于200克 D.无法确定
26.(2022三上·雁江期末)新冠肺炎的主主要传播途径之一是飞沫传播,主要原因是( )。
A.空气是无色的 B.空气会流动
C.空气很轻 D.空气是透明的
27.(2022三上·雁江期末)改良贫瘠土壤的方法中不可取的是( )。
A.修筑梯田 B.增加腐殖质 C.清除落叶 D.施有机肥料
28.(2022三上·雁江期末)关于腐殖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腐殖质越多,土壤颜色越浅
B.土壤中的小动物不利于腐殖质的形成
C.腐殖质越多,土壤越贫瘠
D.腐殖质是供植物生长的肥料
29.(2022三上·雁江期末)下列植物中适合生长在黏质土中的是( )。
A.仙人掌 B.花生 C.荷花 D.蚕豆
30.(2022三上·雁江期末)在《乌鸦喝水》的故事中,乌鸦往瓶子里放石子,瓶子水位升高,乌鸦因此喝到了水,这告诉我们( )。
A.固体是有体积 B.液体是有体积
C.气体是有体积 D.以上都不对
31.(2022三上·雁江期末)10毫升的绿豆和10毫升的玉米粉倒在量杯中均匀混合后,量杯读数可能是( )。
A.20毫升 B.10毫升 C.25毫升 D.18毫升
32.(2022三上·雁江期末)小明同学最近排便困难,他可以吃( )来帮他改善这种情况。
A.薯条、炸鸡 B.米饭、面包 C.鱼、肉 D.粗粮、蔬菜
33.(2022三上·雁江期末)使用量筒读数时,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
A.俯视读数 B.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C.仰视读数 D.视线与凹液面最高处保持水平
34.(2022三上·雁江期末)图中的量筒的最大量程是( )。
A.100毫升 B.1升 C.1毫升 D.100升
35.(2022三上·雁江期末)小明不小心把沙弄到了食盐里,但很快他又把干净的盐分离出来了。小明的做法是( )。
A.利用磁铁 B.利用过滤网
C.加热搅拌 D.溶解→过滤→加热
36.(2022三上·雁江期末)小明很喜欢喝糖水,在配置糖水的过程中他发现无论如何搅拌都无法使剩下的白糖溶解,这是因为( )。
A.搅拌的速度不够快 B.搅拌的时间不够久
C.白糖在水中溶解能力有限 D.搅拌的力度不够大
37.(2022三上·雁江期末)不属于呼吸道的人体器官是( )。
A.咽 B.食道 C.喉 D.支气管
38.(2022三上·雁江期末)制作肥皂时,下列说法错误的( )。
A.只要前期研究得清楚、方案详细,制作出的肥皂就不需要测试改进了
B.制作肥皂模型时,选择制作模型的材料和工具很重要
C.设计方案时要选择大家都认可的方案
D.制作出的手工皂,可以邀请同学进行评价
39.(2022三上·雁江期末)人们想出各种办法补充地下水,以增加地下水储量。下列方法中,正确的是( )。
A.修建污水处理厂 B.铺设透水路面
C.修建水池 D.铺设自来水管道
40.(2022三上·雁江期末)下面不利于消化器官健康的饮食习惯是( )
A.暴饮暴食 B.吃东西细嚼慢咽
C.不吃过冷或过热的食物 D.进餐定时定量不过饱
41.(2022三上·雁江期末)小明同学想探究食盐在热水中溶解得快还是在冷水中溶解的快。
请你帮助他把实验报告填写完整:
研究的问题:
实验材料:食盐、水、烧杯、冷水、热水
我的预测:
实验步骤:
①取两份食盐,每份10克。
②在1号杯里倒入50毫升热水,在2号杯里倒入 冷水。
③把两份食盐 放入两杯水中。
④观察哪个杯中的食盐先溶解。
⑤重复做三次。
实验现象:三次实验1号杯中的食盐都比2号杯中的食盐先“消失”
实验结论:
42.(2022三上·雁江期末)为纪念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国务院将每年8月8日定为全民健身日,旨在全面提高国民体质和健康水平,倡导全民做到每天参加次以上的体育健身活动,比如坚持健身与跑步等。
(1)小红和小丽是一对热爱运动的好朋友, 她们发现每次慢跑之后自己的呼吸频率都会比平时 ,于是她们找来计时器和记录本进行实验记录:
静坐1分钟 散步1分钟 跑步1分钟
每分钟呼吸次数 30 45 65
她们发现在 的状态下,每分钟的呼吸次数最少,在 的状态下,每分钟的呼吸次数最多。对于这样的结论,小红和小丽一起请教了她们的科学老师,在老师的指导下,她们知道了呼吸的过程是人体进行 的过程,使 进入血液,同时排出 , 是身体气体交换的“中转站”。
(2)跑步时为了补充能量,吃了一个香蕉,它的营养在 中吸收。
(3)小刚跑完步后觉得肚子饿了,他带来的零食中吃____最适合补充能量。
A.苹果和矿泉水 B.面包和维生素饮料 C.面包和牛奶
(4)学校体检时,小红测了肺活量,发现偏小。使肺活量增大的方法是____。
A.经常锻炼身体 B.多吃水果、蔬菜 C.多睡觉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杯底的纸巾不会湿,因为杯子里有空气,空气会占据空间。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 空气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确确实实地存在,并且空气和水、石头等物体一样,可以占据空间。根据对空气性质的认识,竖直倒扣入水中的杯子底部的纸巾不会湿,原因是杯子里有空气,空气会占据空间。
2.【答案】空气
【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
【解析】【分析】 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开始我们会看到有气泡从土块中冒出,过一会儿又看到土壤疏松、坍塌,这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
3.【答案】错误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能流动、具有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体积,空气的体积可以被压缩,也可以恢复,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空气是无处不在的,所以一个空杯子里倒入半杯水,杯子里除了水还有空气。
4.【答案】错误
【知识点】制作热气球;对流
【解析】【分析】 把一条纸蛇悬挂在蜡烛火焰的上方,纸蛇就会转动。这是因为火焰上方的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重量就变轻,就会上升。上升的热空气使纸蛇转动。如果熄灭了蜡烛,纸蛇就会停止转动。
5.【答案】错误
【知识点】凝结
【解析】【分析】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加热能加快水的蒸发。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却变成了水滴的现象叫凝结。 加热,增大蒸发面积,加快蒸发物态表面空气流速都能加快水的蒸发。我们看到烧水时冒出的“白汽”就是水蒸气。这种说法错误。“白汽”是水蒸气遇冷凝结的小水滴。是凝结现象。
6.【答案】正确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 根据混合物分离的方法,我们可以用蒸发的方法把溶解在水里的食盐分离出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7.【答案】正确
【知识点】淀粉的检验
【解析】【分析】 淀粉具有遇碘变蓝的特性,碘酒滴到含淀粉的食物上会变蓝。所以生活中常用滴碘酒观察是否变色来判断是否含有淀粉。
8.【答案】正确
【知识点】口腔中的初步消化;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根据对消化道的蠕动方式的认识,蠕动不断地被往下推进,因此,即使倒立时人也照样能吃下东西。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9.【答案】正确
【知识点】呼吸次数
【解析】【分析】 运动会耗费大量的氧,人是通过呼吸得到氧气,所以呼吸加快,人又是通过血液传递氧,所以心跳加快,休息后呼吸和心跳会慢慢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10.【答案】错误
【知识点】固体的认识
【解析】【分析】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会流动,有确定的体积,液体通常向比它低的地方流,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没有确定的体积,会流动,空气能向任意方向流动,飘动的烟其实是固体颗粒组成的,属于固体。
11.【答案】正确
【知识点】物体的轻重;天平
【解析】【分析】 相同体积的水和油,油的质量要比水的质量轻,所以天平不平衡。
12.【答案】错误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 空气会占据空间,但瓶子束缚着气球,而不是因为力气大小的原因。
13.【答案】错误
【知识点】不同土壤适合的植物;土壤的作用
【解析】【分析】 按照土壤中含沙量的多少,可以把土壊分成3类:含沙多的是沙质土;含沙少的是黏质土;含沙适中的是壤土,不同地方的土壤是不一样的。不同的土壤适宜生长的植物也不一样。如沙质土渗水性透气性最好,保水性、保肥能力最差,比较适合薯类、仙人球、花生、芝麻、西瓜、果树等作物生长;壤土保水性、保肥能力、渗水性、透气性都较好,适合蚕豆等作物生长;黏质土保水性、保肥能力最好,渗水性、透气性最差,比较适合芦苇等作物生长。
14.【答案】错误
【知识点】水污染
【解析】【分析】自然界的地下水总量约占淡水总量的30%,由于地表土质疏松多孔,一部分雨水或者积雪融水会渗透到地下土层和岩石的空隙里,它们就构成了地下水的主要来源。地下水深埋在地下深处也会受到污染,所以题干中说法是错误的。
15.【答案】错误
【知识点】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在冬天长跑时,应该用鼻呼吸。因为鼻腔内有丰富的血管和纤毛能把通过的空气温度提高一些;鼻黏膜分泌有液体,能提高通过的空气的湿度;鼻毛和鼻黏膜的分泌液,还能阻挡,清除尘埃和细菌,对呼吸道起一定的保护作用。所以题干中说法是错误的。
16.【答案】正确
【知识点】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 空气不良时戴口罩能阻止不良气体进入口鼻,保护呼吸器官,也能够防止病菌进入体内,出门戴口罩可以保护我们的呼吸器官。
17.【答案】正确
【知识点】土壤的作用
【解析】【分析】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土壤为人类提供了生存栖息之地——家园。土壤是植物的母亲,为植物提供养料和水分,土壤也为动物提供了生存栖息之地。她是我们人类和动植物共同的家园。土壤与人类生存所需要的粮食、蔬菜等食物息息相关。
18.【答案】错误
【知识点】节约用水
【解析】【分析】 虽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到大量的水,但是我国人均水资源缺乏,所以不应该浪费水。
19.【答案】错误
【知识点】物体的轻重
【解析】【解答】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分析】由于热胀冷缩的现象,使得热空气的密度较小,而冷空气的密度较大。
20.【答案】错误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
【解析】【分析】 每天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是为了确保人体内有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调节身体机能。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21.【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不同土壤的渗水性不同,含沙量越多的土壤,渗水越快。
【分析】本题考查土壤的渗水性。
22.【答案】错误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水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加热不改变水的溶解能力,改变溶解速度。题目说法错误。
23.【答案】C
【知识点】加快溶解;对比实验
【解析】【分析】对比实验要注意的问题: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水温对物质的溶解快慢,所以唯一的变量是水温。
24.【答案】A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可以看作由很多空气微粒组成。被压缩之后的空气与原来状态的空气相比较,质量不变,体积变小;空气微粒的大小和数量不变,空气微粒的距离变小了。
25.【答案】C
【知识点】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
【解析】【分析】空气具有质量,充满气的足球重量是200克,漏气后的球质量小于200克。
26.【答案】B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对流
【解析】【分析】 新冠肺炎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是飞沫传播,主要原因是空气会流动。新冠肺炎传播途径主要为直接传播、气溶胶传播和接触传播。直接传播是指患者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呼出的气体近距离直接吸入导致的感染:气溶胶传播是指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被吸入后导致感染;接触传播是指手触摸被污染的物品表面,再接触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导致感染。
27.【答案】C
【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
【解析】【分析】改善贫瘠土壤的方法有修筑梯田、增加腐殖质、植树造林。腐殖质是动植物腐烂时产生的黑色物质,清除落叶就是减少了腐殖质。
28.【答案】D
【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
【解析】【分析】A、 腐殖质越多,土壤颜色越深。
B、 土壤中的小动物的粪便有利于腐殖质的形成 。
C、 而所有生活在土壤中的生物的残体和排泄物都能使土壤的腐殖质更丰富。动物和植物的根能松动土壤,为空气和水营造空间。
D、 腐殖质是供植物生长的肥料。
29.【答案】C
【知识点】不同土壤适合的植物
【解析】【分析】 根据植物生长对土壤的要求,仙人掌、花生、蚕豆适宜在透气性好的沙质土中生长,荷花适宜在保水、保肥性好的黏质土中生长。C符合题意。
30.【答案】A
【知识点】固体的认识
【解析】【分析】“乌鸦喝水”的故事中乌鸦衔来石块放入水中,随着石子的增多,水慢慢升高,直到喝到水。说明石子能够占据空间。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31.【答案】D
【知识点】液体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固体颗粒混合在一起,重量不变,体积变小。用量杯分别量出10毫升的黑芝麻、黑豆和黑米,黑芝麻颗粒小可以填充黑米和黑豆的缝隙,所以混合均匀后,它们的总体积减小,可能是18毫升。可见D符合题意。
32.【答案】D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
【解析】【分析】 食物的营养成分不同,各成分的功能也不相同。粗粮、蔬菜、豆类食物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可以帮助我们排除体内的有害物质和废物,改善排便困难的情况。
33.【答案】B
【知识点】液体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使用之前要明确其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上的刻线相垂直,液体体积以液面最凹处或者最凸处所对刻度为准。
34.【答案】A
【知识点】液体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量筒刻度的最大数值是“100”,表示最大测量值是100mL,此量筒的测量范围为0~100mL,用量筒测液体的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在水平桌面上;读数时视线与液面最凹处所对刻线相平。
35.【答案】D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 一杯盐水中不小心混入了泥沙,小明为了把盐分提取出来,将食盐和沙子的混合物倒入水中,充分搅拌后,我们发现食盐溶解在水中。然后将食盐和沙子的混合物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开,这时在过滤器上留下了沙子,溶解的食盐是无法通过过滤分离的。过滤得到的食盐水,我们可以通过加热蒸发的方法得到食盐。
36.【答案】C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在配置糖水的过程中他发现无论如何搅拌都无法使剩下的白糖溶解,说明糖水中已经达到了溶解最大能力。
37.【答案】B
【知识点】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 人体的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肺由许多肺泡构成,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食道属于消化系统。
38.【答案】A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制作肥皂时,要进行前期研究,要设计方案,然后根据方案制作肥皂,肥皂制作出来后,还需要进行测试改进。
39.【答案】B
【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
【解析】【分析】 铺设透水路面能够将部分雨水渗透进入地下,补充地下水。修建污水处理厂用来处理污水,减少污染;铺设自来水管道为了方便用水,都不会增加地下水储量。
40.【答案】A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 良好的饮食习惯包括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不吃过期食品,吃东西细嚼慢咽,不吃过冷或过热的食物,都有利于消化器官健康,暴饮暴食不利于消化器官健康。
41.【答案】食盐是在热水中还是在冷水中溶解的快;食盐在热水中溶解得快;50毫升;分别;食盐在热水中溶解得快。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实验要研究的问题是食盐是在热水中还是在冷水中溶解的快。需要的药品和器材有:食盐、水、烧杯、冷水和热水;应该将两份食盐放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用玻璃棒同时进行搅拌,观察哪个先溶解。这个实验是对比实验,实验中要改变的只有水的温度,其余条件要保持相同。
42.【答案】(1)快;静坐;跑步;气体交换;氧气;二氧化碳;肺
(2)小肠
(3)C
(4)A
【知识点】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呼吸次数;测量肺活量;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肺是人体进行呼吸的主要器官。通过吸气过程,使外界的空气经由呼吸道进入肺里,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再通过呼气过程,将交换后的气体经由呼吸道排出体外。
(1)根据运动与呼吸的关系,每次慢跑之后的呼吸频率都会比平时快,通过他们的实验记录就可以看出。通过分析表格数据可知,在静坐的状态下,每分钟的呼吸次数最少,在跑步的状态下,每分钟的呼吸次数最多。呼吸的过程是人体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肺是身体气体交换的“中转站”。
(2)小肠盘曲于腹腔内,上端连着胃,下端连接大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也是人体最主要的消化器官。跑步时为了补充能量,吃了一个香蕉,它的营养在小肠中吸收。
(3)小刚跑完步后觉得肚子饿了,他带来的零食中吃面包和牛奶最适合补充能量,面包含有丰富的淀粉,牛奶的营养最全面。
(4)学校体检时,小红测了肺活量,发现偏小。使肺活量增大的方法是经常锻炼身体,提高肺活量。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