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七律·长征
二万五千里长征不仅是中国工农红军的壮举,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雪山草地、崇山峻岭、激流险滩、重重追兵、缺衣少食……但是红军战士却无所畏惧,历尽艰辛最终取得胜利。让我们走进毛主席的诗篇,去领略红军战士的风采吧!
新课导入
《七律·长征》是一首七言律诗,选自《毛泽东诗词集》,这首诗写于1935年10月,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回顾长征一年来红军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以极其轻松的笔调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
写作背景
长征路线:瑞金→突破四道封锁线→强渡乌江→占领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陕北吴起会师(1935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1936年10月)。
同桌拍手读一读儿歌,注意拍手和朗读的节奏。
自学提示
(1)仔细阅读诗句,画出红军长征时经
历的艰难。
(2)结合搜集的资料写写自己的批注。
颈联
尾联
偶句末字押韵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首联
颔联
七律·长征
wán
hán
yán
xián
mín
五岭 乌蒙 岷山
wēi yí páng bó
逶迤 磅礴 千里雪
yá
云崖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大声朗诵诗歌,画出停顿。
七律·长征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句段感知
七律 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总起句——不畏艰难险阻、勇往
直前的英雄气概。
不怕——毫无惧色
万水千山——艰难险阻
等闲——藐视困难、从容不迫
大意:中国工农红军不怕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险阻,把历经千山万水的艰难困苦只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
句段感知
七律 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五岭、乌蒙——千山的代表
夸张——极言山险——扬
比喻——言其藐小——抑
大意:那绵延不断的五岭山脉在红军眼里就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那高大雄伟、气势磅礴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就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
拟人化动态描写——化静为动
五岭 逶迤 腾 细浪,乌蒙 磅礴 走 泥丸。
五岭
乌蒙
“五岭”“乌蒙”是“千山”的代表,都是红军翻越的山。这句诗选择了跨五岭、越乌蒙的典型事例,写出了红军长征途中翻山越岭的大无畏精神。
“逶迤”“磅礴”写出了山势高俊,表现出长征的艰难。
逶迤
磅礴
细浪
泥丸
用“细浪”“泥丸”的比喻手法,写出五岭和乌蒙在红军眼里显得很渺小。
这句诗用夸张、比喻的手法,突出表现了红军的英雄气概,突出红军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乐观主义精神。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句段感知
七律 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金沙、大渡——万水的代表
大意: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热气腾腾。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
一“暖”一“寒”,既写出了天气情况,又写出了心理感受。作者以这两种感觉对比,表达了红军渡过金沙江后的喜悦,以及夺取泸定桥的惊心动魄。
巧渡金沙江
金沙水拍云崖暖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诗意】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
点面结合
点面结合,即概括写和具体写相结合。“点”是指对某个或多个事物的详细描写,“面”是指对多个事物的概括描写。
《七律·长征》这首诗,首联整体概括,写出了红军对长征的态度;后三联具体展开,写长征过程中经历的艰难险阻。全诗采用点面结合的手法将内容统一了起来。
“点面结合”手法的运用。
部分 点面结合
首联 整体概括,写出红军对长征的态度。
颔联 具体展开,写长征过程中经历的艰难险阻。
颈联
尾联
部分 内容 句解
首联 远征难 开门见山,以直白的语言、豪迈的气势总领全诗,高度概括了红军在长征途中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
颔联 五岭 乌蒙山 写出红军对山的征服,呼应首联中的“千山”。
颈联 金沙江 大渡河 写出红军对水的征服,呼应首联中的“万水”,表现红军的机智和勇敢。
尾联 岷山 描述了长征的最后历程,既是对首联的呼应,又是对颔联、颈联的承接。
主旨归纳
《七律·长征》这首诗形象地概括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热情洋溢地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不怕远征难——只等闲(总起)
万水千山
三军过后——尽开颜
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七律·长征
板书设计
五岭——腾
乌蒙——走
金沙江——暖
大渡河——寒
岷山——喜
朗读课文,试着读出磅礴气势。背诵课文。
课后作业
朗读指导:
读第二句时,“逶迤”“磅礴”要重读,突出五岭连绵不绝,乌蒙的气势磅礴;而“腾细浪”“走泥丸”则要读得平淡,表现出红军的不怕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