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科粤版(2012)化学九年级上册第3章 维持生命之气—氧气 期中练习含答案
科粤版(2012)第3章 维持生命之气—氧气
一、选择题。(16题)
1、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有大量白烟产生的是( )
A.硫粉 B.铁丝 C.红磷 D.石蜡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实验操作中,其中一项的操作目的与其它三项不属于同一类别的,该项操作是( )
A.加热前先将试管外壁擦干
B.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先在集气瓶中装满水,待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开始收集
C.加热高锰酸钾时先均匀预热,后固定药品部位加热
D.实验结束待试管冷却后再用冷水洗涤
3、下列物质与空气按一定比例混合,如果接触到明火,有发生爆炸危险的是( )
①氢气 ②汽油蒸气 ③面粉 ④煤尘 ⑤天然气.
A.仅① B.①⑤ C.①②⑤ D.①②③④⑤
4、有CaCO3与CaO混合物20g 测得其中钙元素质量分数为60%.取该混合物,经高温煅烧充分反应后,将得到的固体投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固体溶解全部生成CaCl2,则生成的CaCl2质量为( )
A.11.lg B.22.2g C.44.4g D.33.3g
5、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探究水的组成
B.检验氧气
C.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
D.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6、下列各物质按照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氮气、氧气、空气 B.冰、干冰、食醋
C.白磷、水、大理石 D.硫磺、氯酸钾、过氧化氢溶液
7、下列装置中,最适合用来收集氧气的是( )
A. B. C. D.
8、钒被誉为“合金中的维生素”,钒元素的部分信息如下图。下列有关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非金属元素 B.原子序数为23
C.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8 D.相对原子质量为50.94g
9、茶叶中的单宁酸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其化学式为C76H52O46。下列关于单宁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一个分子中含76个碳原子
C.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76:52:46 D.一个分子中含23个氧分子
10、下列是化学实验小组的四位同学在实验室做有关氧气的性质的实验操作。有错误的是( )
A.小周将盛有红热木炭的燃烧匙从瓶口往下缓慢伸入集气瓶中
B.小郑在将细铁丝绕成螺旋状之前先用砂纸把铁丝打磨光亮
C.小王在酒精灯的火焰上引燃细铁丝底端的木条后立即将其伸入集气瓶中
D.小吴准备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在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他未将集气瓶中的水排完就停止收集
11、分类是化学学科常见的思想方法之一。如图呈现的物质分类关系中,①与②是并列关系,③包含在②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②是纯净物,则①是混合物
B.若②是化合物,则③可能是氧化物
C.若①是单质,则②可以是氧化物
D.若②是纯净物,则③可以是单质
*12、下列选项是某中学学生总结的化学笔记,其中总结正确的是( )
A.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同种元素所含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C.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原子,所以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以再分
D.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13、正确的实验操作对人身安全和实验结果都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量取液体 B.加热液体
C.闻气体气味 D.连接仪器
14、英国科技人员研制出自动灭火陶瓷砖,砖里压入了一定量的氦气和二氧化碳。这种砖砌成的房屋发生火灾时,在高温烘烧下,砖会裂开并喷出氦气和二氧化碳,从而抑制和扑灭火焰。自动灭火陶瓷砖的灭火原理是 ( )
A.清除可燃物 B.使燃烧物与氧气隔绝
C.降低燃烧物的着火点 D.使燃烧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15、A原子与B原子的质量之比为a∶b,而B原子与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碳原子的质量之比为m∶n,则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 B. C. D.
16、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很多医院使用来苏水进行杀菌消毒,来苏水的主要成分之一是对甲基苯酚(化学式为:C7H8O)。下列有关对甲基苯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对甲基苯酚由16个原子构成
B.对甲基苯酚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对甲基苯酚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8:1
D.对甲基苯酚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二、填空题。
17、氧循环也是自然界中的一种重要循环。
(1)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__________。
(2)下列过程中,能产生氧气的有_____(填字母序号)。
A木炭燃烧 B植物光合作用 C人的呼吸
(3)氧气有很多用途。下列属于氧气用途的是_____(填序号)。
A潜水 B食品防腐 C航天火箭 D霓虹灯
(4)氧烛是一种用于缺氧环境中自救的化学氧源,其主要成分为NaClO3 , 还含有适量的催化剂、成型剂等,一定条件下能持续放出高纯度的氧气。
①氧烛可用于自救是由于产生的氧气能够______________。
②NaClO3属于________(填序号)。
A纯净物 B化合物 C氧化物
18、实验室常采用分解 、加热 或 的方法制取氧气,这些制取氧气的方法发生的是 变化。工业上采取 制取氧气,这些制取氧气的方法发生的是 变化。
19、如图所示是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
(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能冒出浓厚的白烟,军事上常用来制烟雾弹。请写出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式__________________。
(2)A装置中,燃烧停止后,红磷仍有剩余,燃烧停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B是改进后的装置,小试管和铜片的组合代替了燃烧匙。开始实验时,向小试管中加入90℃以上的热水后,白磷燃烧。从燃烧条件考虑,热水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可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最终约占瓶内空气总体积的________。
(4)与A相比,B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20、用化学符号或名称填空。
(1)5个氢气分子: ;
(2)2Fe3+: ;
(3)铜: ;
(4)硫酸根: ;
(5)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 ;
(6)NH4NO3: 。
21、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根据下列化学用语回答有关问题。
(1)标出氨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
(2)由Al3+和SO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与非金属组成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22、甲、乙、丙是3个实验装置的示意图,根据图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现象及化学反应原理总结归纳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甲实验中放少量水的目的_____________ 。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 ;做铁丝燃烧实验,若实验中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填一种即可。
(3)三个实验有很多共同点。比如:从基本反应类型看,都属于_____________。
(4)为了验证木炭燃烧的产物,可在乙中加入______________(填物质的名称)
23、实验室提供了以下仪器,请你和兴趣小组同学一起来完成实验探究活动:
(1)欲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应选用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计组装如图2装置制取并收集氧气。
①该装置中存在一处错误,请加以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图中烧杯换成________(填仪器名称),就可测定收集的氧气的体积。
四、综合应用题。
24、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常用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气化后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1)根据以上叙述,可归纳出酒精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 ;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酒精的用途是____________。
(2)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__________。
(3) 实验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上燃烧起来,合理简单的灭火措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仪器不能用酒精灯加热的是( )
A.燃烧匙 B.试管 C.量筒 D.蒸发
(5)某研究小组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没有火焰,而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却有明亮的火焰。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① 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探究一: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
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如下图所示)。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________(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
③ 探究二: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
物质 熔点╱℃ 沸点╱℃ 燃烧时温度╱℃
石蜡 50∽70 300∽550 约600
铁 1535 2750 约1800
钠 97.8 883 约1400
由上表可知: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____________(填“熔点”或“沸点”)和燃烧时温度有关。通过上表中石蜡、铁的数据对比,你认为物质燃烧时,什么情况下能产生火焰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推测:钠在燃烧时,________(填“有”或“没有”)火焰产生。
④ 根据硫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事实,请你推测硫沸点______硫燃烧时的温度(填“>”或“<”或“=”)
2023—2024学年科粤版(2012)化学九年级上册第3章 维持生命之气—氧气 期中练习含答案
科粤版(2012)第3章 维持生命之气—氧气
一、选择题。(16题)
1、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有大量白烟产生的是( )
A.硫粉 B.铁丝 C.红磷 D.石蜡
【答案】C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实验操作中,其中一项的操作目的与其它三项不属于同一类别的,该项操作是( )
A.加热前先将试管外壁擦干
B.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先在集气瓶中装满水,待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开始收集
C.加热高锰酸钾时先均匀预热,后固定药品部位加热
D.实验结束待试管冷却后再用冷水洗涤
【答案】B
3、下列物质与空气按一定比例混合,如果接触到明火,有发生爆炸危险的是( )
①氢气 ②汽油蒸气 ③面粉 ④煤尘 ⑤天然气.
A.仅① B.①⑤ C.①②⑤ D.①②③④⑤
【答案】D
4、有CaCO3与CaO混合物20g 测得其中钙元素质量分数为60%.取该混合物,经高温煅烧充分反应后,将得到的固体投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固体溶解全部生成CaCl2,则生成的CaCl2质量为( )
A.11.lg B.22.2g C.44.4g D.33.3g
【答案】D
5、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探究水的组成
B.检验氧气
C.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
D.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答案】D
6、下列各物质按照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氮气、氧气、空气 B.冰、干冰、食醋
C.白磷、水、大理石 D.硫磺、氯酸钾、过氧化氢溶液
【答案】C
7、下列装置中,最适合用来收集氧气的是( )
A. B. C. D.
【答案】D
8、钒被誉为“合金中的维生素”,钒元素的部分信息如下图。下列有关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非金属元素 B.原子序数为23
C.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8 D.相对原子质量为50.94g
【答案】B
9、茶叶中的单宁酸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其化学式为C76H52O46。下列关于单宁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一个分子中含76个碳原子
C.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76:52:46 D.一个分子中含23个氧分子
【答案】D
10、下列是化学实验小组的四位同学在实验室做有关氧气的性质的实验操作。有错误的是( )
A.小周将盛有红热木炭的燃烧匙从瓶口往下缓慢伸入集气瓶中
B.小郑在将细铁丝绕成螺旋状之前先用砂纸把铁丝打磨光亮
C.小王在酒精灯的火焰上引燃细铁丝底端的木条后立即将其伸入集气瓶中
D.小吴准备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在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他未将集气瓶中的水排完就停止收集
【答案】C
11、分类是化学学科常见的思想方法之一。如图呈现的物质分类关系中,①与②是并列关系,③包含在②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②是纯净物,则①是混合物
B.若②是化合物,则③可能是氧化物
C.若①是单质,则②可以是氧化物
D.若②是纯净物,则③可以是单质
【答案】C
*12、下列选项是某中学学生总结的化学笔记,其中总结正确的是( )
A.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同种元素所含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C.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原子,所以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以再分
D.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答案】C
13、正确的实验操作对人身安全和实验结果都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量取液体 B.加热液体
C.闻气体气味 D.连接仪器
【答案】C
14、英国科技人员研制出自动灭火陶瓷砖,砖里压入了一定量的氦气和二氧化碳。这种砖砌成的房屋发生火灾时,在高温烘烧下,砖会裂开并喷出氦气和二氧化碳,从而抑制和扑灭火焰。自动灭火陶瓷砖的灭火原理是 ( )
A.清除可燃物 B.使燃烧物与氧气隔绝
C.降低燃烧物的着火点 D.使燃烧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答案】B
15、A原子与B原子的质量之比为a∶b,而B原子与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碳原子的质量之比为m∶n,则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 B. C. D.
【答案】A
16、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很多医院使用来苏水进行杀菌消毒,来苏水的主要成分之一是对甲基苯酚(化学式为:C7H8O)。下列有关对甲基苯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对甲基苯酚由16个原子构成
B.对甲基苯酚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对甲基苯酚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8:1
D.对甲基苯酚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答案】B
二、填空题。
17、氧循环也是自然界中的一种重要循环。
(1)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__________。
(2)下列过程中,能产生氧气的有_____(填字母序号)。
A木炭燃烧 B植物光合作用 C人的呼吸
(3)氧气有很多用途。下列属于氧气用途的是_____(填序号)。
A潜水 B食品防腐 C航天火箭 D霓虹灯
(4)氧烛是一种用于缺氧环境中自救的化学氧源,其主要成分为NaClO3 , 还含有适量的催化剂、成型剂等,一定条件下能持续放出高纯度的氧气。
①氧烛可用于自救是由于产生的氧气能够______________。
②NaClO3属于________(填序号)。
A纯净物 B化合物 C氧化物
【答案】21% B A,C 供给呼吸 AB
18、实验室常采用分解 、加热 或 的方法制取氧气,这些制取氧气的方法发生的是 变化。工业上采取 制取氧气,这些制取氧气的方法发生的是 变化。
【答案】过氧化氢溶液; 高锰酸钾; 氯酸钾; 化学;
分离液态空气; 物理变化
19、如图所示是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
(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能冒出浓厚的白烟,军事上常用来制烟雾弹。请写出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式__________________。
(2)A装置中,燃烧停止后,红磷仍有剩余,燃烧停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B是改进后的装置,小试管和铜片的组合代替了燃烧匙。开始实验时,向小试管中加入90℃以上的热水后,白磷燃烧。从燃烧条件考虑,热水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可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最终约占瓶内空气总体积的________。
(4)与A相比,B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答案】(1)P + O2P2O5
(2)集气瓶中的氧气被耗尽
(3)提高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
(4)反应始终在密闭容器中,不污染空气
20、用化学符号或名称填空。
(1)5个氢气分子: ;
(2)2Fe3+: ;
(3)铜: ;
(4)硫酸根: ;
(5)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 ;
(6)NH4NO3: 。
【答案】; 5H2; 2个铁离子; Cu; SO42-; ; 硝酸铵
21、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根据下列化学用语回答有关问题。
(1)标出氨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
(2)由Al3+和SO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与非金属组成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1)H3 (2)Al2(SO4)3 (3)Al2O3
三、实验题。
22、甲、乙、丙是3个实验装置的示意图,根据图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现象及化学反应原理总结归纳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甲实验中放少量水的目的_____________ 。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 ;做铁丝燃烧实验,若实验中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填一种即可。
(3)三个实验有很多共同点。比如:从基本反应类型看,都属于_____________。
(4)为了验证木炭燃烧的产物,可在乙中加入______________(填物质的名称)
【答案】(1)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2)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铁丝太粗、铁丝表面有一层铁锈或氧气浓度低
(3)化合反应 (4)澄清石灰水
23、实验室提供了以下仪器,请你和兴趣小组同学一起来完成实验探究活动:
(1)欲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应选用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计组装如图2装置制取并收集氧气。
①该装置中存在一处错误,请加以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图中烧杯换成________(填仪器名称),就可测定收集的氧气的体积。
【答案】(1)①②⑤⑥⑦⑨⑩;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2)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证明验满
(3)①B装置左口为短导管,右口为长导管 ②量筒
四、综合应用题。
24、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常用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气化后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1)根据以上叙述,可归纳出酒精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 ;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酒精的用途是____________。
(2)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__________。
(3) 实验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上燃烧起来,合理简单的灭火措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仪器不能用酒精灯加热的是( )
A.燃烧匙 B.试管 C.量筒 D.蒸发
(5)某研究小组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没有火焰,而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却有明亮的火焰。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① 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探究一: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
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如下图所示)。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________(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
③ 探究二: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
物质 熔点╱℃ 沸点╱℃ 燃烧时温度╱℃
石蜡 50∽70 300∽550 约600
铁 1535 2750 约1800
钠 97.8 883 约1400
由上表可知: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____________(填“熔点”或“沸点”)和燃烧时温度有关。通过上表中石蜡、铁的数据对比,你认为物质燃烧时,什么情况下能产生火焰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推测:钠在燃烧时,________(填“有”或“没有”)火焰产生。
④ 根据硫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事实,请你推测硫沸点______硫燃烧时的温度(填“>”或“<”或“=”)
【答案】(1)无色、透明、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燃烧 作燃料
(2)引燃灯内酒精引起火灾 (3)用湿抹布扑灭 (4)C
(5)铁丝+氧气四氧化三铁 气态 沸点
沸点低于燃烧温度时 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