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0张PPT)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教学课件
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单元内容要点
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两位作家:巴尔扎克和托尔斯泰
两位艺术大师:贝多芬和梵高
两位科学家:牛顿和达尔文
两种新型交通工具:汽车和飞机
两种新能源:电力、石油
两种动力机:电动机、内燃机
十位发明家:爱迪生、奥托、戴姆勒、狄塞尔、本茨、莱特兄弟、诺贝尔、海厄特、夏尔多内
视频导入:城市工业化
1952年12月4日,伦敦城发生了一次世界上最为严重的“烟雾”事件:连续的浓雾将近一周不散,工厂和住户排出的烟尘和气体大量在低空聚积,整个城市为浓雾所笼罩,陷入一片灰暗之中。期间,有4700多人因呼吸道病而死亡。这就是震惊世界的“雾都劫难” 。
情境导入
针对目前中国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呼吁保护环境。那么在19世纪工业化国家出现了哪些环境问题呢?他们又是如何改善的呢?
情境导入
学习目标导航
1.知道工业化国家社会变化的原因、主要表现。
2.了解环境污染和贫富分化加剧等工业化进程中的问题。
3.学会正确认识和评价工业化进程,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1
知识点一 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
1.人口增长:
(1)原因:
(2)表现:
2.劳动力结构的变化:
(1)背景:
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口的迅速增长。
①19世纪前50年,英国人口从约900万增加到约1800万。
②19世纪20年代,美国的人口约为1000万,到1914年,美国的人口已超过1亿。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
10世后后期到19世纪中叶,英国人口迅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原因是工业革命的推动。
表现
原因
英国
19世纪前50年
900万
1800万
美国
19世纪20年代
1914年
1000万
超过一亿
工业革命
生产力的发展
人口增长
(2)表现:
3.大众教育开始推行:
(1)时间:
(2)目的:
①越来越多的人放弃农业生产,专门从事工业和商业。
②越来越多的妇女走出家庭,成为工业劳动者,她们的社会角色发生了
变化,这为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19世纪以后。
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是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尺度。
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
工业革命后的英国城市
工业革命促使劳动力结构变化
工业革命使劳动力结构发生什么变化?
1、农业人口减少;从事工业和商业的人数增加;
2、妇女成为工业劳动者。(为地位提高创造条件)
妇女在 工厂里做工
工业革命后妇女走出家庭,成为工业劳动者。她们的社会角色发生变化,为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劳动力结构变化
为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妇女成为工业劳动者
(3)表现:
(4)意义:
时间 表现
19世纪初 德国推行教育改革,建立由初等学校、中等学校、大学组成的系统教育体系
1802年 法国通过法律开设政府资助的中等学校
1870年以后 英国、法国开始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欧美各国的大众文化水平,促进了社会发展。
人物扫描
从1870年开始,英国、法国开始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图为近代法国课堂
图为近代英国乡村学校
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欧美各国的大众文化水平,促进了社会发展。
思维延伸
工业化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是社会
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重要标志。走什么样的工
业化道路,是决定工业化进程快慢和是否成功的关
键。
教育的演变
名师点拨
历史阶段 教育形式
原始社会 口耳相传
农业社会 贵族教育
工业社会 大众教育
①本图为柱状数据图,展示的是英、法、德、美四国的人口增长情况。首先观察数据的横轴和纵轴,分别代表的是时间和人口(万人),时间是1801-1911年,由此可知是在两次工业革命期间的人口发展状况。然后观察每个国家的人口数据发展的趋势,可以发现四个国家都实现了人口的较快增长,并且德国和美国的增长速度尤其快。
②说明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又促进了人口的迅速增长。
“英、法、德、美四国的人口增长”
2
知识点二 城市化
1.原因:
2.表现:
3.影响:
工业革命开始后,随着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农村人不断流向城市,城市
规模越来越大。
(1)开始时,城市通常缺乏统一的规划。城市的环境很差。
(2)19世纪中期以后,城市的环境开始得到改善,一些基础设施建立起来。
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
城市化的提升
19 世纪中期以后,城市的环境开始得到改善,一些基础设施建立起来。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
19 世纪中期,城市的环境开始受到重视。英国、美国、法国等先后开展了改善城市环境的运动。人们开始用砖块、石子铺设城市的街道。19 世纪 70 年代,大城市的街道已经有了煤气灯。电灯发明后,城市照明才得到彻底改善。随着排污管道的铺设,以往街道上污水横流的现象越来越少。马车曾经是城市中最常见的交通工具,19 世纪中期以后,城市中出现了有轨电车和马拉的轨道公共客车。19 世纪末,城市面貌已大为改观。
在 城 市 环 境 改 善 的同时,家庭卫生条件也逐步得到改善。1890 年,伦敦的一些富人家庭已安装了抽水马桶。但浴室还没有进入家庭,人们想洗澡就必须到公共浴室去。
知识 拓 展
城市环境与家庭卫生条件的改善
1890 年巴黎的街道
【合作探究】观察图片,说出英国城市人口有什么变化,并分析归纳其原因。
变化
从1750年农业人口占多数到1870年城市人口占大多数。城市化进程明显。
原因
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导致人口增多。
工业革命开始后,随着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城市规模越来越大。
合作探究
城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
工业革命开始后,随着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城市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在城市里。
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合作探究
19世纪中期,诗作为各自的城市发出了吟唱:
巴黎景象
雄鸡的报晓深长悠远,刺穿了清晨的烟霾,
高楼沐浴在雾海,
人们在工作间里忍受着痛苦,
在卑微的渴望中呼出垂死的气息……
--------查尔斯·波德莱尔
曼纳哈塔(即曼哈顿)
人行道上挤满了车辆,宽广的大道上,
充斥着妇女和商店及展览,
一百万人口,自由和极好的礼仪,嘹亮的声音,
热情好客,最勤劳和友好的年轻人。
匆忙和波光粼粼的城市啊!我的城市!
-------- 沃尔特·惠特曼
表达了诗人对城市化的不满
表达了诗人对城市工业化的赞美
合作探究
城市化会带来什么问题:
19世纪中期,英国城市的街道狭窄拥挤,卫生条件极差,孩子们在垃圾堆上玩耍。
问题
卫生条件、城市环境污染严重;城市规模过大,交通不便;就业困难,城市贫民增多,社会不安定因素加大。
合作探究
近代城市人口的变迁(单位:万人)
1800年 1850年 1880年 1900年
纽约 6.4 69.1 191.2 343.7
伦敦 95.9 268.1 476.7 658.1
东京 80 105 160
悉尼 0.8 2 22.5 48.2
分析上面表格中的数据,看看这几个城市人口的增长趋势有什么共性?
这说明了城市化进程中的什么现象?
城市人口大幅度增长加快。
现象:工业化推动了城市化发展,城市人口上升。
合作探究
名师点拨
城市化也称为城镇化,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
①此图反映了工业革命开始后,英国城市人口所占比例大幅度增加,城市人口占比在1870年达到70%,说明了英国城市化进程在工业革命后大大加快。
②了解城市人口增长是城市化的重要表现。
英国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的比例变化
“英国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的比例的变化”
①此图反映了伴随着英国城市化进程加快而出现的城市卫生、居住状况差等问题。
②这反映了城市化使得各种城市问题凸显出来,城市居民的生活条件恶劣,但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建立。
“19世纪中期,英国城市的街道狭窄
而拥挤,卫生条件极差,孩子们在垃
圾堆上玩耍。”
3
知识点三 环境污染和贫富分化加剧
1.环境污染严重:
2.贫富分化加剧:
(1)原因:
(2)影响:
工厂排放大量的废气和废水,严重污染了大气和河流,危害着人们的
身体健康。
资本家攫取了大部分社会财富,他们日益富裕;广大工人每天在恶劣的环境中长时间从事高强度的劳动,获得的收入却难以糊口,他们对不公平的社会现状越来越不满。
工业革命开始后不久,就有工人破坏机器以表达自己的愤怒,随着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工人的反抗斗争日益激烈。
工人阶级反对资产资产阶级的斗争,开始为经济斗争,后来发展为政治斗争。
贫富分化
加剧
环境污染
资本家日益富裕
工人生活困难
社会矛盾激化
工厂排放大量的废气和废水,严重污染了大气和河流,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在工业化进程中,西方国家出现了哪些社会问题?
想一想:早期的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
19世纪40年代的一份调查报告这样描述英国城镇的卫生状况:“在城镇的最热闹地区,也正是在商业中心区,堆满了从肉铺、厕所、垃圾箱和便池中倒出来的垃圾和烂肉烂鱼等。”美国大域市处理污水的方式,也只是在半夜用马车将各个家庭的排泄物运出城外。城市人口増长太快,住房也就变得拥挤不堪,低救入家庭的居住条件更差。1850年的巴黎街道狭窄而幽暗,许多居民区都是名副其实的贫民窟,很容易引发流行病。
环境污染
合作探究
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和贫富分化加剧
环境污染
工 厂 排 放 大 量 的 废 气 和 废 水,严重污染了大气和河流,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1952 年 12 月 5 日至 9 日,伦敦上空受反气旋影响,大量工厂生产和居民燃煤取暖排出的废气难以扩散,积聚在城市上空。伦敦被有浓厚的烟雾笼罩,交通瘫痪,行人小心翼翼地摸索前进。市民不仅生活被打乱,健康也受到严重侵害。许多市民出现胸闷、窒息等不适感,发病率和死亡率急剧增加。直至 12 月 9 日,一股强劲而寒冷的西风吹散了笼罩在伦敦的烟雾。据统计,当月因这场大烟雾而死的人多达 4,000 人。此次事件被称为“伦敦烟雾事件”。
近年来,我国北京等华北地区雾霾严重,我国治理雾霾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出台一系列有效的空气污染防控法案、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网络、抑制私车发展,以及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整治交通拥堵、利用清洁能源技术,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等。
城市通常缺乏统一的规划。城市的卫生、居住等状况很差。
那该怎么办?
19世纪中期以后,城市卫生条件开始得到改善。城市供排水设施建设起来,街头照明日益完善,还出现了马拉的轨道公共客车和有轨电车等城市公共交通工具。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
合作探究
贫富分化的加剧
思考:这些作品反映了什么问题?你认为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现象:贫富分化
成因:资本家通过对资源的控制和市场垄断,攫取了大部分社会财富,日益富裕;广大工人获得的收入却难以养家糊口。
社会矛盾激化
工业革命开始后不久,就有工人破坏机器以表达自己的愤怒。随着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工人的反抗斗争日益激烈。
卢德运动
材料研读:
在这里,文明创造了自己的奇迹,而文明人则几乎又变成野蛮人……从这条污浊的排水管中,排出人类工业的最大一股潮流去滋润全世界;从这条肮脏的下水道中,流淌出纯金。在这里,人类的发展成就既是最完备的,又是最野蛮的。
——[英]阿萨.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
想一想:为什么作者认为“在这里,文明创造了自己的奇迹,而文明人则几乎又变成野蛮人”?
提示:工业革命一方面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工业化国家的人口快速增长,大众文化水平提高,城市化进程加快。另一方面,工业革命后西方国家加快了殖民掠夺的步伐,给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带来了灾难。
①图片反映了19世纪后期英国的有钱人在享受工业化带来的成果,坐着汽船游览泰晤士河沿岸风光。
②从环境的视角来看,汽船冒出的呛人的浓烟污染了空气,工厂排放的污水污染了河流。这反映了工业化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
③命题方向:常用来考查工业化进程中的负面影响。
工业革命的负面影响
思维延伸
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有生态的破坏、环
境的污染、对工人的剥削、对殖民地的掠夺等。
课后活动:
1.以下对工业化影响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在正确选项后的括号里画√,错误的画×。
工业化使人口越来越集中于城市( )
工业化导致人民文化水平下降( )
工业化带来了环境的变化( )
2.结合课文,想一想:大众教育的发展对西方国家产生了哪些影响?
1.答案:
工业化使人口越来越集中于城市(√)
工业化导致人民文化水平下降(×)
工业化带来了环境的变化(√)
2.提示:
大众教育使受教育人口增加,提高了西方国家的大众文化水平,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提供了人才,促进了社会发展。
在1750-1850年间,欧洲人口从1.4亿增长到2.65亿,到1900年又猛增到4亿。这主要是由于( )
A.欧洲城市扩大与发展 B.欧洲开放的移民政策
C.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D.欧洲国家联合的结果
【答案】 C
【解析】据所学可知,18世纪6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19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这两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欧洲人口的迅猛增长。故C项符合题意。
考查角度一 人口增长
(2021 年广西玉林) 1914 年欧洲大陆的人口是 1750 年的 3 倍以上。 当时新医药科学的应用, 如接种疫苗和对传染病人的隔离, 使西欧的死亡率从 1800 年的至少 30%降低到 1914 年的 15%左右。 这说明推动欧洲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是( )
A. 经济的发展 B. 营养的改善 C. 医学的进步 D. 教育的普及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相关知识。 根据“接种疫苗和对传染病人的隔离, 使西欧的死亡率从 1800年的至少 30%降低到 1914 年的 15%o 左右”可知通过接种疫苗和隔离传染病人, 使得西欧的死亡率大大下降,由此可知医学的进步推动了欧洲人口的增长, 故选 C, 排除 ABD。 故选 C。
考查角度二 城市化
(2021 年江苏苏州) 英国 18 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 但 1816 年以后死亡率上升。 1831~1841 年, 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 14. 6 上升到 27. 2, 利物浦由 21 上升到 34. 8。 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 )
A. 汽车工业快速发展 B. 城市环境污染严重 C. 人口膨胀贫富悬殊 D. 医疗技术水平下降
【答案】B
【解析】据题干“英国 18 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 但 1816 年以后死亡率上升。 1831~1841 年, 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 14. 6 上升到 27. 2, 利物浦由 21 上升到 34. 8” 可知, 这是在 1765--1840 年前后的工业革命导致环境污染, 城市环境极其恶化, 人口死亡率上升。 故选 B。
考查角度三 工业化带来的影响
谢谢观看!
涓滴之水终可以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强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
——贝多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