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虽然此时的西欧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人身束缚广泛存在,基督教是思想的主宰。但中世纪社会仍在持续发生变化,而且变化甚大,1300年的欧洲已大大不同于公元600年的欧洲了,中世纪欧洲具有巨大的创造力。
——霍莱斯特
政治:封君封臣制度,分裂混战; 王权强化,议会兴起
经济:出现封建大庄园和农奴制; 城市兴起,工商业发展
思想:基督教成为统治思想,
控制文教和思想的传播; 大学建立,世俗化教育兴起
中古时期的西欧社会
复习
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文艺复兴(14C-17C)
宗教改革16C
科学革命(16-17世纪)
启蒙运动(17-18世纪)
一、文艺复兴
问题1:阅读课本P45并结合下列材料,思考文艺复兴起源于哪里?为什么是这个地方?
随着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的兴起,资本主义萌芽在西欧特别是意大利北部开始出现。……财富新贵不在容忍封建社会和虚伪的神学教义,他们需要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陈日华《人性的回归:文艺复兴》
意大利是古罗马文化的中心和继承者,较多地保留了古罗马文化;它那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在地中海贸易中的特殊地位,有利于直接吸收、或通过拜占庭和阿拉伯人吸收希腊文化,这些也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发生的一个有利条件。——孔祥民《世界中古史》
无论是谁,只要不是傻子就都不能否认 ……哪个地方的商业能如佛罗伦萨这般兴旺发达呢 又有哪个地方的才士俊杰比佛罗伦萨更多呢 —《意大利文艺复兴史上的主要问题》
黑死病横扫整个欧洲,使人口减少1/3-2/3,佛罗伦萨也不能幸免……从1300年的人口顶峰9.5万人暴跌到1340年的3万人。也就是说,佛罗伦萨经过黑死病的肆虐后,人口减少约2/3。——王乃耀《文艺复兴早期的佛罗伦萨经济之考察》
经济(根本):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并发展;
政治:新兴资产阶级反对教会禁欲主义。
文化:意大利古希腊罗马文化积淀丰厚;
人才;聚集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文人
直接:黑死病使人们重视人自身的价值
意大利
资本主义萌芽
资产阶级兴起
天主教神学占
统治地位
神权至上
表 现
主 张
禁欲苦行
来世幸福
促 进
创造财富
现世享乐
意大利
文艺复兴
主 张
现实
追求
矛盾
打着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
问题2:文艺复兴的实质
实质:以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为号召,实质上却是一场创立符合新兴资产阶级需要的新文化运动。
问题3:为什么文艺复兴要打着学习和恢复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来宣传资产阶级新文化?
为什么?
当时封建神学占统治地位,教会势力庞大,不允许其他思想和学说传播。
资产阶级力量弱小,还无力与封建神学正面冲突。
但是那时教会势力仍很强大,人们是不敢公开提出反对基督教、否定上帝的口号。所以马克思说,人们只能“战战兢兢地请出古代的幽灵”,来为自己壮胆,也就是“借古喻今”的意思。
——叶廷芳《18世纪欧洲文化思潮中的“中国风”》
精神核心:
天主教神学 人文主义
以神为中心 以人为中心,提升人的地位,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禁欲苦行 反对教会禁欲,抨击教会腐败
来世观念 追求现世的幸福
蒙昧主义 崇尚理性,探索人与自然的奥秘
人文主义
感悟:人文精神
神的视界→人的视界→世俗化的现实视界(蒙娜丽莎来自现实生活中的人物)
1285年契马布耶 圣母像
1513—1514年拉斐尔《草地上的圣母》
1503—1517年达芬奇《蒙娜丽莎》
米开朗琪罗《哀悼基督》
中世纪哀悼基督题材雕塑
展示身体之美,人的力量与智慧
用服装掩盖肉体,神情呆滞
基督教会
米开朗琪罗 《大卫》
基督教会
巨人时代
但丁
彼特拉克
薄伽丘
初期
14c—15c中后期
“文学三杰”
莎士比亚
米开朗琪罗
拉斐尔
发展
15c中后期—16c
“美术三杰”
达芬奇
高潮
16c后
英国
积
极
影响
思想:解放了长期被宗教戒律压抑和禁锢的人性,更多关注人本身和现世
政治:天主教权威受到质疑,封建秩序一定程度受到冲击,推动宗教改革。
文化:推动文学艺术的繁荣和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与发展。
文艺复兴把人们的注意力由对神的崇拜转移到对人的认识上来,开始把人与神提到了并重的地位。
——雅各布·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①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运动后期个人私欲的膨胀和社会的动荡
②仅局限于上流社会和知识阶层,缺乏社会基础;
③没有完全否定王权、教权、没有合理的改变现实社会的方案。
消
极
教会分发赎罪券
教会征收什一税
“教皇权力好比太阳,国王权力犹如月亮,它的光是向太阳借来的。”
——教皇英诺森三世
卡诺莎之辱
教权与世俗王权日益激化
教权与王权
宗教戒律严重束缚了人性的发展
1077年1月,德皇亨利四世冒着风雪严寒,前往意大利北部的卡诺莎城堡向教皇格列高利七世“忏悔罪过”。三天三夜后,教皇才给予亨利四世一个额头吻表示原谅,而这位教皇出身于皮鞋手工制作之家,这就是“卡诺莎之辱”。
阿维尼翁之囚
材料二:“钱币落入箱底响叮当,灵魂脱离炼狱升天堂”。 ——教士 约翰·特策尔
材料一:随着西欧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天主教会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各国封建君主、新兴资产阶级、下层民众与天主教会之间矛盾日益尖锐,都想通过反对教会来改善自己的经济状况。而教会日益腐朽堕落也引起了一些传教士的不满,改革基督教的呼声越发激烈。
1517年,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需要冲破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阻碍
政治:天主教会的腐朽激化社会矛盾
导火线:1517年,天主教会兜售“赎罪券”
二、宗教改革(16—17世纪)
1.性质:16世纪欧洲资产阶级反对天主教会精神独裁的社会改革运动。
2.背景:
思想: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促进了思想解放
教皇
马丁·路德
因行称义
因信称义
教徒
神职人员
上帝
间接对话得救
教徒
直接对话得救
上帝
(1)路德认为人的灵魂获救靠自己,不靠繁琐的宗教仪式;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2)主张建立独立的民族教会和廉俭教会,力主用民族语言进行宗教活动;
(3)德国宗教改革形成路德派新教,并在德国取得合法地位。
因信称义
民族教会
教随国定
矛头直指天主教会
实质:否定教皇的权威
}
王权高于教权
3.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
意义?(课本P47)
4.宗教改革的扩展
基督教
1054
东正教(拜占庭帝国、沙皇俄国)
天主教
16世纪
新教(路德教、加尔文教、英国国教)
天主教
瑞士 加尔文教
英国 国教
与文艺复兴相比,宗教改革有着更广泛的社会阶层参与
1687年7月5日,“《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刚刚出版,就被抢购一空,以后又接连再版三次,这本书的问世可以与欧几里得的《几何》、伽利略的《对话》媲美。许多人争相购买,有人买不到书,竟将这500页的巨著亲手抄了一遍。”
——梁衡《数理化通俗演义》
问题4:人们看不懂牛顿的书,为何还要购买?
三、科学革命(16—17世纪)
《牛顿的哲学原理》1738年版 封面
“光明”从牛顿头上照下,通过缪斯女神手中的镜子反射到伏尔泰正在写作的手稿上。
阅读课本P47,归纳近代科学兴起的表现和意义
教会宗教
启蒙运动
科学革命
文艺复兴
四、启蒙运动(17—18世纪)
“启蒙”一词,法文原意为光明、智慧。启蒙运动就是以理性和科学的光芒,驱散蒙昧、迷信、宗教狂热和专制统治带来的黑暗,照亮人们精神世界的思想解放运动。
1.精神内核:理性主义(相信科学、独立思考、不迷信权威)
2.背景
问题5:阅读课本P48第一段,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启蒙运动发生的背景有哪些?
思想基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经济基础:17、18世纪资本经济不断发展。(根本原因)
阶级基础: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要求摆脱专制王权和教会的思想束缚。
科学基础:近代自然科学突飞猛进的发展
3.性质:资产阶级掀起的一次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解放运动
4.政治主张:天赋人权、平等、自由、法治、权力制衡等。
伏尔泰,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泰斗,被誉为"法兰西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欧洲的良心"。
孟德斯鸠,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卢梭,与伏尔泰、孟德斯鸠合称"法兰西启蒙运动三剑侠"
康德,德国伟大的哲学家,德国哲学革命的旗手和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
亚当.斯密
“现代经济学之父”
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在押上断头台前恍然大悟:“原来是伏尔泰、卢梭亡了法国!”
美国第三任总统杰斐逊宣布每个人都有两个祖国: “他自己的国家和法国。”
他们为什么这样说?
材料一 启蒙运动对理性思想的高扬使它实现了西方思想和文化向现代的转换……占主宰地位的专制主义政治制度陷入了守势,要求废除王权,建立民主政体,还政于民成为西方社会政体的主流。要求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自由和平等成为随后西方人民斗争的动力和目标,一个具有极大进取精神和不断发展的西方社会出现在了人类舞台上。
——摘编自徐新主编《西方文化史》
5.启蒙运动的影响
1778年,伏尔泰和卢梭相继离开人世
9年后(1787年),美国颁布联邦宪法
11年后(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
100多年后,中国的严复开始阅读启蒙思想
材料二
①启蒙运动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作了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
②直接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有助于在这些国家建立资产阶级统治;
③启蒙思想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精神武器
22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资产阶级队伍壮大
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资产阶级革命
资本主义扩展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人文主义
(启蒙思想)
勾画蓝图
思想武器
美国
英国殖民统治
推翻封建专制制度
英、法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根本原因)
迈向文明共同体,必须坚持不同文明兼容并蓄、 交流互鉴。
——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发表主旨演讲
坚定文化自信
促进文明交流互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