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6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精选题(易错篇)数学四年级上册人教版
一、选择题(共18分)
1.a÷b=9……60,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10,则余数是( )。
A.6 B.60 C.600
2.一间教室的占地面积约为100m2,( )间教室的占地面积为1公顷,
A.100 B.10 C.1000
3.一个数除以30,商是25,余数是20,这个数是( )。
A.750 B.770 C.760
4.最大的两位数与( )的积是990。
A.最小两位数 B.最小一位数 C.最小三位数
5.学校买来720本《儿童绘本》,每班分45本,可以分给几个班?小英用竖式计算出了结果(下图)。竖式中“←”所指的“45”表示的是( )。
A.分给1个班,已经分了45本
B.分给10个班,已经分了450本
C.分给16个班,已经分了450本
6.□60÷48,要使商是两位数,□里最小填( )。
A.1 B.3 C.5
二、填空题(共20分)
7.每棵树苗原价16元,现在买3棵送1棵,207元可以买( )棵树苗.
8.学校报告厅长40米,宽25米,( )个这样的报告厅面积约1公顷。
9.如果□45÷64的商是一位数,□里最大填( );如果商是两位数,□里最小填( )。
10.根据算式直接计算下面算式的结果。
( ) ( )
11.一个长方形的纸板长50厘米,宽40厘米,如果将它剪成边长为12厘米的正方形小板,最多可以剪( )个。
12.在( )里填上最大的整数。
( ) ( ) ( )
三、判断题(共10分)
13.。( )
14.34× <160, 里最大能填5。( )
15.864÷4÷6和864÷3÷8的结果是一样的。( )
16.已知29÷5=5……4,那么290÷50=5……4。( )
17.如果A÷B=30……4,那么B最小是15。( )
四、计算题(共22分)
18.直接写出得数。(共4分)
19.用竖式计算。(带*的验算)(共12分)
*
*
20.脱式计算。(共6分)
五、解答题(共30分)
21.王阿姨的花店上月卖出杜鹃花13盆,共计234元。照这样计算,26盆杜鹃花可以卖多少钱?
22.为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张老师为学校网购消毒液,用280元最多可以买多少箱消毒液?还剩多少钱?
23.周末到了,玲玲和家人去爬山锻炼身体。上山时,他们平均每分钟走65米,用时18分钟。下山时原路返回,用时15分钟。下山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4.12位好友“AA人聚餐”(餐费平均承担),共花528元,小兰直接到柜台买单,其他11人则以微信红包的方式把餐费给小兰,那么小兰一共收到微信红包多少元?
25.小红是四年级的学生,她上学时的步行速度是70米/分,13分钟走到学校.放学回家时还走这条路,比上学时多用1分钟.小红放学回家时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
26.甲,乙两地相距40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出发,经过5小时到达乙地。返回时能见度差,每小时的速度减少了30千米,这辆汽车返回时需要多少小时?
参考答案:
1.A
【分析】根据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可确定商仍然是9;但是余数变了,余数与被除数和除数一样,也要除以10,由此确定余数是6。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60÷10=6
故答案为:A
【点睛】此题考查商不变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要注意:余数与被除数和除数一样,也扩大或缩小了相同的倍数。
2.A
【详解】略
3.B
【解析】求被除数,根据“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30×25+20
=750+20
=770
答:这个数是770。
故选:B。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明确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之间的关系。
4.A
【分析】最大的两位数是99,让990÷99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
990÷99=10,10是最小的两位数。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了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关键是知道最大的两位数是99,10是最小的两位数,是解题的关键。
5.B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学校买《儿童绘本》的总本书除以每班分的本数,得到的商就是可以分的班级数,依此根据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法则进行选择即可。
【详解】商的最高位是十位,10×45=450(本),即竖式中“←”所指的“45”表示的是分给10个班,已经分了450本。
故答案为:B
【点睛】熟练掌握三位数与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6.C
【分析】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要使商是两位数,那么被除数百位、十位上的数合起来要等于或大于除数;依此选择。
【详解】□60÷48,要使商是两位数,□6>48,即□里最小填5。
故答案为:C
【点睛】熟练掌握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试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7.16
【解析】略
8.10
【分析】先求出报告厅的面积,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根据1公顷=10000平方米,用10000平方米除以报告厅的面积即可解答。
【详解】40×25=1000(平方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
10000÷1000=10(个);
学校报告厅长40米,宽25米,10个这样的报告厅面积约1公顷。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单位换算以及除法的计算和应用。
9. 5 6
【分析】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被除数百位和十位组成的数和除数比较大小,组成的数字比除数大或相等,商就是两位数,比除数小,商就是一位数,由此求解。
【详解】要使□45÷64的商是两位数,那么□4≥64,则口里面可以填6,7,8,9,最小是6;要是商是一位数,那么□4<64,□里面可以填:1,2,3,4,5,最大是5。
【点睛】此题考查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及应用,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字,最高位上数字大于或等于除数,商就是两位数,小于除数,商就是一位数。
10. 300 3
【分析】在商不为0的除法算式里,当被除数乘10,除数除以10时,则商就乘(10×10);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商的大小不变;依此计算并填空。
【详解】540×10=5400,180÷10=18,10×10=100,3×100=300,即5400÷18=300;
540×2=1080,180×2=360,即1080÷360=3。
【点睛】熟练掌握商的变化规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1.12
【分析】根据题意,分别求出在长方形的长边、宽边可以剪几个12厘米,最后相乘就是最多可以剪正方形的个数。
【详解】50÷12=4(个)……2(厘米)
40÷12=3(个)……4(厘米)
4×3=12(个)
最多可以剪12个。
【点睛】本题考查有余数除法的实际应用。
12. 81 9 60
【分析】由题目可知,要求最大能填几,用所比较的数除以已知的因数,如果有余数,所得的商就是要填的最大的数;没有余数,所得的商减去1,就是要填的最大的数;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详解】5600÷69=81……11,所以5600>81×69;
550÷60=9……10,所以60×9<550;
3020÷50=60……20,所以3020>60×50。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先把大于号或者小于号看成等号,再根据算式中各部分的关系求出未知项,如果有余数,运算的商就是可以填的最大的数,同时注意验证。
13.×
【分析】根据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法则,先计算出500÷25的商,再计算出500÷5×5的结果,然后再判断即可。计算500÷5×5时应依次计算。
【详解】500÷25=20;
500÷5×5
=100×5
=500
20<500
即500÷25<500÷5×5。
故答案为:×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三位数与两位数的除法计算,以及应掌握多位数与一位数的乘、除混合计算。
14.×
【分析】在括号里填入一个最大数,只要使它们的积满足条件即可,因数=积÷另一个因数,因此可用小于符号后面的数除以前面的一个数,再根据计算出的结果确定出括号里的最大值即可判断。
【详解】160÷34=4……24;34× <160, 里最大能填4。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三位数与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5.√
【分析】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写成除以这两个数的积,然后再进行比较即可解答。
【详解】864÷4÷6
=864÷(6×4)
=864÷24
864÷3÷8
=864÷(3×8)
=864÷24
864÷24=864÷24,所以864÷4÷6和864÷3÷8的结果相同,原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整数除法的简便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6.×
【分析】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10,那么商不变,余数也要乘10,依此判断。
【详解】29×10=290;5×10=50;4×10=40;
已知29÷5=5……4,那么290÷50=5……40。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商和余数的变化规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7.×
【分析】此题中,B为除数,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里,除数应比余数大,依此确定出最小的除数,然后再判断即可。
【详解】余数是4,则除数最小是:4+1=5;
如果A÷B=30……4,那么B最小是5。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8.3;8;80;3;
50;4;3000;21
【详解】略
19.5;13……38;4……20;
4……73;41……5;28……20;
【分析】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前两位数不够除,看被除数的前三位数,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商,求出每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是: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详解】340÷68=5 818÷60=13……38 *256÷59=4……20
验算:
405÷83=4……73 743÷18=41……5 * 860÷30=28……20
验算:
20.895;15
【分析】(1)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2)先算小括号里的乘法,再算小括号外面的除法。
【详解】(1)900-300÷60
=900-5
=895
(2)720÷(8×6)
=720÷48
=15
21.468元
【分析】根据单价=总价÷数量,让234元除以13,求解出单价,再根据总价=单价×数量,让单价×数量26即可求解总价。
【详解】234÷13×26
=18×26
=468(元)
答:26盆杜鹃花可以卖468元钱。
【点睛】本题考查乘除混合运算的应用,掌握总价=单价×数量,是解题的关键。
22.9箱;还剩6元
【分析】每箱消毒液38元,两箱消毒液是38×2=76元,两箱一组购买是59元。则要求最多购买消毒液箱数,应尽量多的两箱一组购买。先用带的钱数除以两箱一组的价钱,求得的商就是购买的组数,余数是还剩下的钱数。再看剩下的钱数能否单独购买一箱消毒水。若能购买,用组数乘2,再加上1,即为实际可以购买消毒水箱数。用余数减去一箱消毒水价钱,求出实际还剩下钱数。
【详解】38×2=76(元)
76>59
则尽量多的两箱一组购买。
280÷59=4(组)……44(元)
44-38=6(元)
4×2+1
=8+1
=9(箱)
答:最多可以买9箱消毒液,还剩下6元钱。
【点睛】解决本题时先明确尽量多的两箱一组购买,再看可以购买箱数。解题时要看剩下的钱数是否能单独购买一箱消毒液。
23.78米
【分析】根据“路程=时间×速度”求出山脚到山顶的距离,然后再除以下山用的时间,求出下山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即可。
【详解】65×18÷15
=1170÷15
=78(米/分钟)
答:下山平均速度是每分钟走78米。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行程问题中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要熟练掌握。
24.484元
【分析】用总钱数除以吃饭总人数,求出平均每人花费的钱数,再乘11,求出微信红包的钱数。
【详解】528÷12×11
=44×11
=484(元)
答:小兰一共收到微信红包484元。
【点睛】本题考查归一问题,先求单一量,再求总量。本题关键是求出平均每人花费的钱数。
25.65米
【详解】70×13÷(13+1)
=910÷14
=65(米)
答:小红放学回家时平均每分钟走65米.
26.8小时
【分析】首先用两地之间的距离除以这辆汽车去时用的时间,求出去时的速度是多少,再用它减去30,求出返回的速度是多少,然后用两地之间的距离除以返回每小时行驶的路程,求出这辆汽车返回时需要多少小时即可。
【详解】400÷(400÷5-30)
=400÷(80-30)
=400÷50
=8(小时)
答:这辆汽车返回时需要8小时。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行程问题中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要熟练掌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