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4.3平面镜成像 教案 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目标】4.3平面镜成像 教案 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11-09 20:32: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平面镜成像
一、教学目标
1.物理观念
(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及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2.科学思维
学会观察和分析生活中有关物理知识的实例与实验现象,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
3.科学探究
通过实践和探究,让学生感觉科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唯物主义观。
4.科学态度与责任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勇于发现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以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规律、特点及平面镜的应用。
教学难点:实像和虚像
三、教学分析
《平面镜成像》是人教版物理实验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的重要应用,是光现象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平面镜成像的现象在生活中经常见到,学生对此并不陌生,也很感兴趣,但对成像规律和特点往往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缺乏较理性的认识和科学的探究。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讲解
环节一:导入新课
让一位学生上台照镜子,其他学生观察感受人和像的大小、远近等现象,引导学生提出关于平面镜成像的问题?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信息进行大胆猜想与假设
1、像与物的大小可能(相等/不相等)
2、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可能(相等/不相等)
学生进行猜想,并说明猜想的理由设计实验提出设计实验需要考虑的问题
1、怎样才能确定像的位置?
2、如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3、怎样比较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之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学生讨论与交流,提出思路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根据实验设计分组进行实验探究实验器材分为两类(玻璃板厚度不同,蜡烛种类不同),学生分别用两类器材进行探究。
教师巡视,并参与学生的实验过程,及时纠正学生存在的疑惑。
分析与论证
对学生实验数据投影展示,分享数据,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评价、质疑交流、评估引导学生分析在以上实验操作中出现了哪些问题?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当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时,蜡烛无法与像重合。引导学生思考:汽车挡风玻璃为什么倾斜?建立物理与生活的联系。学生比较两类器材在实验中的优缺点,并进行描述。
学生实验中遇到的问题:比如玻璃板厚度对像的影响,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对像的影响等等
回扣趣味实验“浇不灭的蜡烛”
1.蜡烛浇不灭的原因?
2.根据揭秘的原因,启发学生设计新的魔术
3.学生上台演示自己创作的小魔术,教师把学生演示的魔术实时投影到大屏上。
平面镜的应用
1.多媒体展示平面镜在生产生活的应用
2.介绍我国古代的平面镜以及战国时期墨子对光现象的认识,引申出古人与“镜”有关的名言警句
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内容
作业:实验过程中发现点燃的蜡烛随着燃烧会慢慢变短,并且蜡烛容易倒下,那么我们可以用什么来代替蜡烛呢 让学生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并梳理本节课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