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案
课 题 音乐巨人贝多芬 教案序号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 七年级 班
主 备 审 核
授课时间 2015年 月 日 课 型 新 授
教学目标 1、了解音乐巨人贝多芬,理清客人访问贝多芬的全过程。 2、揣摩语言,理解贝多芬对厄运的态度和感受。 3、学习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精神,培养学生顽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学习运用外貌描写和语言描写刻画人物的写法。
教学难点 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和表达效果。
教学手段 多媒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导学 1. 人物介绍:贝多芬 (1770-1827)德国作曲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被称为“乐圣”。出身于德国波恩的音乐世家,很早就显露了音乐上的才能,八岁便开始登台演出。1792年到维也纳深造后,音乐上取得了更伟大的成就。他一生坎坷,没有建立家庭。二十八岁开始耳聋,晚年全聋,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但他仍然创作了大量堪称绝唱的优秀作品,如:九部交响曲(以第三《英雄》、第五《命运》、第六《田园》、第九《合唱》最为著名)歌曲《费黛里奥》,歌剧《哀格蒙特》,钢琴奏鸣曲五部(《悲怆》、《月光》、《暴风雨》、《热情》等),小提琴协奏曲一部,弦乐四重奏十六部,小提琴奏鸣曲十部,弥撒曲两部等。 2.给下列加下划线的字注音。重荷( ) 愁苦( ) 深邃( ) 磐石( ) 踌躇( )( )嚣张( )心扉( ) 门槛( ) 下颏( ) 惹人注目( )3.解释词义:(1)惹人注目:(2)杂乱无章:(3 踌躇:(4)磐石:(5)巴望:二、学习 研讨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记叙线索──“客人”拜访贝多芬的经过。(请读完课文后,概括“客人”访问贝多芬的过程。)
教学过程 ①女佣开门── ②──参观贝多芬的工作室── ③ ④贝多芬下楼并开始与“客人”谈话 ──⑤贝多芬和“客人”共进晚餐── ⑥ 。2.课文写的主要事件是: 3、本文所写的内容并不复杂,但作者的高 ( http: / / www.21cnjy.com )妙之处在于:通过不同的视角来塑造人物形象。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女佣眼中的贝多芬。(请从课本中找出相关语句)4.客人眼中的贝多芬:精读6、7、 ( http: / / www.21cnjy.com )8、9段,勾画出有关贝多芬穿着和外貌描写的句子,根据这些词语、句子,用“从 中,我读出一个 的贝多芬”的句式概括他的个性特征。 5.文中贝多芬的哪些话深深触动了你,你对这些话是怎样理解的?(1)“你们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子的毛”是什么意思?(2)为什么贝多芬说“一棵树也比一个人好......”?(3)“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脱出来。”应如何理解?三、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虽身陷逆境,却不沉沦,勇敢地扼住命运咽喉与命运顽强抗争的人? 请简要概括他们的事迹。 四、达标·检测: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磐石( ) 喧嚣( ) 深邃( ) 重荷( ) 门槛( )2.解释下列词语。(1)迥乎不同: (2)锲而不舍: 3.贝多芬是 国作曲家,代表作有 、 。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