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舟唱晚》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渔舟唱晚》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古韵新声》中的一首古筝独奏曲。这是近代古筝家娄树华先生在 20 世纪 30 年代中期根据古曲《归去来辞》的素材加工改编而成的一首传统筝曲,表现了夕阳西照、渔歌四起、满怀丰收喜悦的渔民,驾着片片白帆纷纷而归的动人画面。标题取自唐代王勃《滕王阁序》中“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句。乐曲大体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用慢板奏出韵致悠扬而富于歌唱性的旋律,优美而舒缓,音乐安宁而悠远,抒发了对滨湖晚景赞赏的情怀。第二部分音乐逐渐活泼流畅,旋律的律动渐快。仿佛渔民唱着渔歌抒发着满载而归的喜悦之情。乐曲的第三部分活跃欢快表现了渔船破浪疾驰的场面。
二、设计思路
《渔舟唱晚》是一首传统筝曲。筝美妙、浓郁的音色,表现了夕阳西照、渔歌四起、满怀丰收喜悦的渔民,驾着片片白帆纷纷而归的动人画面。因此本课从以下三点实施教学:
第一,以通过学生聆听、教师讲解,让学生体会音乐,并运用想象生成画面,能理解、体会音乐情绪。
第二,了解乐曲《渔舟唱晚》标题的意义,能说出乐曲表现的情境,从而感受和体验筝曲的艺术魅力,使学生对古筝艺术产生兴趣,从而喜爱以古筝为代表的我国传统器乐艺术。
第三,根据小测试,感受和体验筝曲的艺术魅力,扩充音乐欣赏。三、教学目标
1、通过乐曲的欣赏学习,使学生对古筝艺术产生兴趣,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体会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意境,从而使学生对以古筝为代表的我国传统器乐艺术产生兴趣。
2、通过模仿划舟的活动让学生理解乐曲表现的情境,感受和体验筝曲的艺术魅力。
3、引导学生听辨、讨论、联想,综合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培养良好的欣赏习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4、通过欣赏《渔舟唱晚》,让学生了解并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重点
通过乐曲的欣赏学习,使学生对古筝艺术产生兴趣,从而对以古筝为代表的我国传统器乐艺术产生兴趣。
五、教学难点
1、聆听乐曲,根据老师的描述在脑海中形成画面,进而为正确的欣赏音乐做准备。
2、学生根据音乐发展做律动。
六、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古筝、卡片、皮筋等
七、教学过程
(一)营造氛围,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同学们好,欢迎大家进入音乐课堂。
2、师:咦!大家发现了,今天,我们的课堂上来了一位新朋友,谁知道它叫什么呢?你们知道的真多!
3、师:古筝是我国古老的弹拨乐器。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因它的音色优美,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有“东方钢琴”之称。
4、师:有没有同学想近距离地感受一下古筝的魅力。《笑傲江湖》(1--2名同学上台感受)
师: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古筝十大名曲之一:《渔舟唱晚》
【设计意图:通过亲身感受,营造学习传统器乐曲的轻松快乐氛围,使学生更加专注于音乐活动。】
(二)初步欣赏,充分想象
1、板书课题 渔舟唱晚
2、师:下面请欣赏老师为大家演奏《渔舟唱晚》。
设问:
(1)听了老师的演奏,你的脑海里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2)根据乐曲速度的变化,我们可以把它分成几个部分?教师弹奏《渔舟唱晚》请你来描述一下吧
学生回答:
3、教师简介:这首乐曲清雅、欢快,旋律优美。它就像一幅动静相宜的山水画:(边说边画)描写了夕阳西下,落日余晖映照在湖面上,远处白帆点点,晚风吹送着归航的渔船,渔夫满载丰收的喜悦荡桨归舟。
师:《渔舟唱晚》的标题取自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的诗句。彭蠡是指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这句话的意思是:渔船上的渔夫在傍晚唱歌,歌声传到鄱阳湖最远处。
【设计意图:通过初步欣赏筝曲《渔舟唱晚》,使学生对作品的来历大致有所了解,并能够初步感受乐曲的情绪。】
(三)分段欣赏,互动体验
1、划分段落
师:同学们,通过老师的弹奏,你觉得乐曲的速度有什么变化?根据速度的变化,你觉得乐曲可以分成几段?刚刚这些同学回答的都不错,乐曲的速度由慢——渐快——越来越快——慢,所以这首《渔舟唱晚》共分为三个部分,再加一个短小的尾声。
2、分段欣赏
(1)第一部分
师:跟老师的弹奏演唱。弹奏的音乐和谱面有什么不同?
生:(上滑音)这是古筝演奏中特有的一种技法,加上上滑音更增添了乐曲的韵味。聆听乐曲第一部分,跟音乐小声哼唱并画出上滑音。
(2)第二部分
①这么安静的湖面到底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让我们凝神静气,来欣赏第二个部分。与第一部分相比,第二部分音乐节奏加快,情绪稍微热烈,形象地表现了渔夫荡桨归舟、乘风破浪前进的欢乐情绪。
②请大家看乐谱,跟琴一起哼唱。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段乐谱模仿了一个怎样的场面?
③律动:让我们一起划着小船、唱起动听的歌。(边唱曲谱,边模仿划船)
(3)第三部分
①让我们一起划着小船走进乐曲的第三部分。聆听音乐,辨别乐曲的速度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请同学回答并总结)
②师小结:随着音乐的发展,这一段音乐的速度逐渐加快,力度不断加强,展现出渔舟近岸、渔歌飞扬的热烈场景。
③在这一段中出现了古筝中的另一种技法——花指比如,我们的古筝是小船,那花指模仿的是什么声音呢?
④边唱曲谱边做律动(左手拿卡,右手轻拍桌子)(1 11*)(用卡和皮筋模仿琴弦)
(4)尾声乐曲在高潮突然切住,尾声缓缓流出,逐渐过渡到原来的速度,营造出一种余味无穷的氛围。
【设计意图:听音乐并配以生动的语言辅助说明,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乐曲。乐曲的三个部分采用了不同的体验方式,让学生在速度、情绪上区分乐段的不同之处,更深层次的理解乐曲、感受情绪。】
(四)整体感受、完整欣赏师:现在,让我们带着这些美丽的画面,再一次完整的聆听这首乐曲,仔细体会乐曲的韵味,并随音乐做律动。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水墨画,结合画面音效,让学生整体感受乐曲的情绪】
(五)拓展体验师:今天我们聆听了古筝曲《渔舟唱晚》,了解了我国民族乐器——古筝,下面老师要考考大家:
(1)下列 4 首乐曲,哪首是古筝曲?
(2)下列 4 首古筝曲,哪首是《渔舟唱晚》?
【设计意图:拓展练习提高了学生的欣赏能力,开阔了眼界。】
(六)小结
我们伟大祖国的历史源远流长,音乐文化博大精深。我们热爱祖国,也热爱我们的民族音乐,发现它的美,发展它的美,传承它的美,提高我们的修养,让民族音乐走向世界,走进每个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