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湖南省高二历史学考复习必修一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年湖南省高二历史学考复习必修一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3-24 09:49: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5年湖南省高二历史学考复习
必修一 政治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 (西周)分封制(理解)
(1)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统治,西周实行宗法制。 (2)对象:周武王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授
予 的后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3)诸侯义务与权利:诸侯必须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并实行再分封。层层分封后,形成了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4)影响: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 http: / / www.21cnjy.com )扩大了西周的统治区域,使国家政权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②诸侯在自己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二) 宗法制(理解)
1.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利、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核心内容:嫡长子继承制。
3.特点: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分配政治权力和规定等级秩序。
4.作用: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5.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二者是互为表里,就实质而言:分封制是权力的分配,宗法制是分配的原则。
第2课 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一) 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内容及影响(运用) 1.内容
①首创皇帝制度,确立了皇帝独尊、皇位世袭和皇权至上的原则。
②建立一套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政权组织,即三 ( http: / / www.21cnjy.com )公九卿制。三公即丞相(处理政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和太尉(管理军务)。诸卿分掌各项具体事务,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
③在地方全面推行郡县制,郡有郡守,县有县令,均由皇帝任命。
2.影响:①形成中国历史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奠定了 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②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都起了重要作用。③强化皇帝的专制权威,激化阶级矛盾,秦短命而亡。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理解)
1.原因:汉初诸侯王势力强大,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统一。
2.内容: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 统辖。
3.结果:王国越分越小, 得到加强。
(二)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理解)
1.内容:唐朝中央设 (负责决策)、 (负责审议)和 (负责执行)三省,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尚书省下设 六部,为具体执行部门。
2.作用: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分散 ( http: / / www.21cnjy.com )并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减少决策失误,提高办事效率;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三)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理解)
1.措施:①军事上:宋太祖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 ( http: / / www.21cnjy.com )归中央;又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②行政上: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 负责监督;③财政上: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四) 元朝的行省制度(理解)
1.内容:除河北、山西、山 ( http: / / www.21cnjy.com )东由 (中央机构)直接管理;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作为中书省的派出机构,行省之下设路、府或州、县,对边远民族地区设置宣慰司进行管理。
2.影响: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它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影响深远。
(五) 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运用)
1.汉朝: →依据:德才
2.魏晋南北朝时:“九品中正制”→依据:
3.隋唐以来:
①背景:魏晋南北朝时,“九品中正制”的选官制度为世家大族长期操纵政权提供保证,堵塞了庶族地主做官的道路。
②创立:隋文帝废九品中正制,始用分科考试方式选官;隋炀帝时,创设 科,科举制正式形成。
③完善:唐宋元各朝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
④评价(影响):A、科举 ( http: / / www.21cnjy.com )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B、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C、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D、这一制度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一) 宰相制度的废除(理解)
1.原因: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根本原因);胡惟庸专权(直接原因)。
2.废除: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 制度。
3.影响:秦以来一直实行的宰相制度宣告废除,皇帝集皇权和相权于一身,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二) 内阁的出现(理解)
1.原因:丞相制度废除后,皇帝难以处理繁多的政务。
2.过程:明太祖时设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 ( http: / / www.21cnjy.com )顾问;明成祖时内阁制度形成;明宣宗时大学士具有了“票拟”权,英宗时“票拟”制度化;明神宗时,张居正任首辅,大权尽归内阁。
3.评价:①明朝的内阁只是为皇帝提供顾 ( http: / / www.21cnjy.com )问的内侍机构,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②阁臣的升降、职权的大小取决于皇帝,票拟的采纳取决于皇帝的批红。
(三) 军机处的设立(理解)
1.原因:①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的事 ( http: / / www.21cnjy.com ),连皇帝也难以更改。皇权受到很大限制。②康熙亲政后,为扩大皇权,在宫内设南书房,挑选翰林院学士入值。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南书房三足鼎立,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
2.设置: 为办理西北军务,在宫内设置军机处。
3.地位:军机大臣品级不高,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
4.影响:①军机处的设置,提高了行政效率。②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单元小结: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演变脉络和趋势
1.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脉络:秦朝三公九卿 ( http: / / www.21cnjy.com )制→唐朝三省六部制→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 2.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脉络:西周分封制→秦朝郡县制→元朝行省制。
3.演变趋势:⑴中央:君权逐渐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消失;⑵地方: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第一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
1.据考证,周武王灭商后,封舜的后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妫满于陈,妫满死后被谥为陈胡公.其后代便以“陈”为姓氏。 陈姓源流反映了西周时期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这项制度是
A郡县制 B行省制 C宗法制 D九品中正制
2.宋元两朝的最高行政机构分别是
A.中书省和枢密院 B.中书门下和中书省C.参知政事和平章政事 D.枢密院和宣政院
3.周初实行分封制是为了
A.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 B.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
C.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 D.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
4.从明朝废丞相到清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表明
A.皇权专制日益得到强化 B.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日益加剧
C.相权重新得以恢复 D.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得以调和
5.隋唐时期,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常常同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有七八个宰相议政。统治者这样做的目的是
A.防止宰相权重难以控制 B.完善中央集权制
C.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D.保证决策的合理性
二.材料解析题 6.(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 ——《明史·职官志》
材料三 军机处机构简单,有官无吏 ( http: / / www.21cnjy.com ),办公场所只是几间值班用的平房。军机大臣品级不高,但都由钦定。他们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各种诏令由军机大臣按皇帝的意旨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人教版《历史》必修一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一所示的中央政权组织创立于哪一朝代?图二所示的唐朝中央官制在历史上被称作什么制度?(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太祖为加强皇权采取了哪些措施?(4分)
(3)军机处设置于哪一朝代?根据材料三归纳军机处的主要职能。(6分)
(4)综合以上材料,指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的趋势。(2分)
三.探究题
7.秦朝确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是中国古代最 ( http: / / www.21cnjy.com )重要的政治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请你结合有关的历史知识作出评价?(言之成理均可以给分)
8.地方行政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请回答:
(1)写出西周、秦朝和元朝地方行政制度的名称。(6分)
(2)请你从上述三种制度中任选一种,谈谈它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