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湖南省高二历史学考复习必修二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年湖南省高二历史学考复习必修二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3-24 13:02: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5年湖南省高二历史学考复习
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时间和主要成就(识记) 1、时间:
2、主要成就:①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 ( http: / / www.21cnjy.com )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②根据第一个五年计划,在发展重工业的同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家对 进行改造。广大农民组织起来,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手工业者也纷纷加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在农业、手工业合作化影响下,资本主义工商业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
二、中共八大(理解):
1、背景: 年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经建立
2、内容:①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 ( http: / / www.21cnjy.com )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矛盾的实质: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②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 。
3、评价:路线是正确的,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但八大确定的正确路线未能坚持下来。
三、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理解)
1、内容:①“大跃进”:片面要求大办工业、大办农业。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大办公共食堂。
2、影响: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1959~1961年,我国出现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
3、教训:
①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 ( http: / / www.21cnjy.com ) 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科学判断国内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以 为中心。 ②经济建设必须遵循经济发展的 ,反对“左”倾冒进,实行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③ 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意义(理解)
1、内容:①思想:重新确立解放思想、 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②经济: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③政治:形成以 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2、意义: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理解)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
①步骤:1978年,在 试点,后在全国推广。
②内容:经营方式的调整: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
③实质: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使农民获得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
④作用:调动了 生产积极性,解放了 生产力,推动了 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①内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在管理体制上,实行政企分开,简政放权,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在所有制上,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 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分配上,实行以 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②意义:通过改革,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企业有了竞争机制,增强了活力,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效益显著提高。
三、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识记)
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 ( http: / / www.21cnjy.com )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一、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识记)
1980年, 为第一批经济特区。
二、浦东的开发与开放(理解)
(1)开发的有利因素:地理位置(因位于上海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市区的黄浦江东侧,与老城区浦西隔江相望。)、交通条件、人才资源、自然资源及历史积淀的与国际交往的联系和经验等等。
(2)开发的目的:是以该区为龙头, ( http: / / www.21cnjy.com )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
(3)开发的意义:浦东新区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 ( http: / / www.21cnjy.com )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成为中国 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4)地位:浦东的开发和开放成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