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9、怎样听到声音
复习旧知:
1.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音量大表示声音强,音量小表示声音弱。
2.声音的强弱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物体振动的幅度 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3.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调来表示,音调高声音就高,音调低声音就低。
4.声音的高低是由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的,物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物体振动越慢,音调越低。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声音给我们带来很多信息,帮助我们认识周围的世界。
情境与问题
学习目标:
1.通过人耳结构图,了解人耳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了解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
2.通过模拟鼓膜振动的实验,了解鼓膜的重要性,树立保护听力的意识。
3.了解听诊器的原理,知道帮助人们听声音的常用工具,产生探究声音奥秘的兴趣。
4.了解听不见的“声音”。
自学提示:
自学课本第25-26页1和2部分,思考以下问题:
1.人耳由哪些部分组成?
2.声音在人耳中是怎样的传播的?
3.肥皂膜是怎样制作的?
4.声音是怎样传入内耳的?
学生先自学4分钟,画出重点句子,圈出重点词,然后小组讨论交流3分钟。
小组展示时:哪名组员回答第一个问题;谁回答第二个问题;在小组讨论时,组长分配好。
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具有收集声音的作用。
中耳包括鼓膜、听小骨。具有传导声音的作用。
内耳包括耳蜗、听神经。具有接收声音的作用。
三、保护听力
耳是重要的听觉器官,如果受到伤害可能会引起听力下降,甚至丧失听觉。那么生活中有哪些行为可能影响耳的健康?
答:(1)经常掏耳朵。
(2)洗头、洗澡、游泳时,污 水进入外耳道
(3)经常使用耳塞(耳机)。
(4)长时间处于噪声环境中等等。
影响耳健康的行为
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听力?
答:(1)不用力扭耳廓。
(2)不用尖锐的工具掏耳屎。
(3)尽量避开噪声。
(4)不要长时间使用耳塞。
(5)洗头、洗澡、游泳时,不让污水进入外耳道。
课堂小结:
1.人耳是重要的听觉器官,人耳由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组成。
2.声音由耳廓、外耳道传递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再传递到大脑。
3.声音引起鼓膜振动,鼓膜的振动将外界的声波传入内耳。
4.影响耳健康的行为:(1)经常掏耳朵。
(2)洗头、洗澡、游泳时,污水进入外耳道。
(3)经常使用耳塞(耳机)。
(4)长时间处于噪声环境中等等。
5.保护听力,我们应该做到:(1)不用力扭耳廓。
(2)不用尖锐的工具掏耳屎。
(3)尽量避开噪声。
(4)不要长时间使用耳塞。
(5)洗头、洗澡、游泳时,不让污水进入外耳道。
9、怎样听到声音
复习旧知:
1.人耳是重要的听觉器官,人耳由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组成。
2.声音由耳廓、外耳道传递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再传递到大脑。
3.声音引起鼓膜振动,鼓膜的振动将外界的声波传入内耳。
4.影响耳健康的行为:(1)经常掏耳朵。
(2)洗头、洗澡、游泳时,污水进入外耳道。
(3)经常使用耳塞(耳机)。
(4)长时间处于噪声环境中等等。
5.保护听力,我们应该做到:(1)不用力扭耳廓。
(2)不用尖锐的工具掏耳屎。
(3)尽量避开噪声。
(4)不要长时间使用耳塞。
(5)洗头、洗澡、游泳时,不让污水进入外耳道。
四、做个听诊器
(1)将乳胶管的一端插入漏斗,另一端用笔管尾塞堵住,做成耳塞。
(2)将气球套在漏斗上拉紧、固定。简易听诊器就做好了。
(3)用简易听诊器,听听自己和同学的心跳声。
人们经常借助工具听微弱的声音,听诊器是医生的工具之一,你能解释医生用的听诊器是怎样工作的吗?
听诊器的工作原理
听诊器前面的有个震动片。人体器官振动,带动听诊器震动片振动。震动片振动产生声音。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所以震动片产生的声音经过固体传到耳朵那里。
除了听诊器,还有哪些工具也能帮助人们听声音?
答:除了听诊器,助听 器、扬声器也能帮助人们听声音。
次声波和超声波是不能被人耳听到的,但却可以通过特殊的仪器发射和接收。
应用与拓展
了解听不见的“声音”
人耳能听到的声波在20赫兹---20000赫兹之间,大于20000赫兹的是超声波,小于20赫兹的是次声波。
大象用次声波进行交流
某些动物也有发射和接收超声波和次声波的能力。
蝙蝠利用超声波躲避障碍物
医生利用超声波诊断身体疾病
课堂小结:
1.人耳是重要的听觉器官,人耳由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组成。
2.声音由耳廓、外耳道传递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再传递到大脑。
3.声音引起鼓膜振动,鼓膜的振动将外界的声波传入内耳。
4.影响耳健康的行为:(1)经常掏耳朵。
(2)洗头、洗澡、游泳时,污水进入外耳道。
(3)经常使用耳塞(耳机)。
(4)长时间处于噪声环境中等等。
5.保护听力,我们应该做到:(1)不用力扭耳廓。
(2)不用尖锐的工具掏耳屎。
(3)尽量避开噪声。
(4)不要长时间使用耳塞。
(5)洗头、洗澡、游泳时,不让污水进入外耳道。
6.人们经常借助工具听微弱的声音,听诊器是医生的工具之一。除了听诊器,助听器、扬声器也能帮助人们听声音。
7.次声波和超声波是不能被人耳听到的,但却可以通过特殊的仪器发射和接收。
8.①大象用次声波进行交流。
②蝙蝠用超声波躲避障碍物。
③医生利用超声波诊断身体疾病。
谢 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