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湖南省高二历史学考复习必修三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后附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年湖南省高二历史学考复习必修三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后附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3-24 13:16: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5年湖南省高二历史学考复习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一.“两弹一星”的研制(理解)
1.过程: ① 年,原子弹、导弹发射成功。
② 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成为世界上 个发射卫星的国家,中国开始进入 。
2.意义: ①打破了美、苏对 和空间技术的垄断;
②增强了我国的国防能力,且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③利用核技术为国民提供电力; ④提高中国的国际威望和地位。
二.袁隆平选育杂交水稻及其意义(理解)
1.背景:中国有13亿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粮食问题关系到国计民生。
2.过程:1964年获得发现;1973年培育出 ;2001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3.意义:袁隆平是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杂交水稻不仅大大提高了中国的水稻产量,也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的饥饿问题。
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呜”
“双百方针”的提出(理解)
1、目的:社会主义制度初步确立后,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为更好地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
2、提出: 年4月,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 , ”的方针。
3、含义:百花齐放指 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百家争鸣指 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即 , 。
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一.“科教兴国”战略(识记):
改革开放初期,鉴于教育对经济和社会的推动作用日益明显,邓小平提出教育优先发展的思想。
1995年,国务院提出实施“ ”战略,强调坚持以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教育“三个面向”(识记):
1983年9月 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 , , 。”
第七单元练习
1.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发生于:
A.1960年 B.1964年 C.1967年 D.1970年
2.标志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的科技成就是:
A.原子弹爆炸成功 B. “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上天
C.“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D.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3.中共中央提出“双百”方针是在
A.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 “文革”时期 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4.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功的作用和意义有 ①加强了中国的国防力量 ②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 ③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5.下列与“科教兴国”战略无关的是:
A.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提出 B.把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放在现代化建设首位
C.大量增加教育投入 D.提出“双百”方针
6.阅读下列图片:
图一 图二
请回答:(1)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哪一年?有何重要意义?(2)我国和平利用核能为人类造福的两项重大成就是什么?(3)袁隆平选育出的杂交水稻新品种名称是什么?(4)谈谈你对袁隆平贡献的评价?
7. 2014年湖南学考 近代以来,一大批中外杰出的科学家经过不懈努力,取得了重大科研成果,为人类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请回答
指出牛顿的物理学方面的主要成就.2分
(2)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科学家是谁?2分其发现有何意义?2分
(3)袁隆平的主要成就是什么?2分其成就有助于解决什么问题?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