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湖南省高二历史学考复习必修三 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后附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年湖南省高二历史学考复习必修三 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后附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3-24 13:20: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5年湖南省高二历史学考复习
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一.“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识记 ( http: / / www.21cnjy.com ))林则徐编译《四洲志》,是近代中国第一步比较系统的 。林则徐被称为近代
二.魏源和《海国图志》(理解)
1、内容:1842年,魏源受林则徐委托,根 ( http: / / www.21cnjy.com )据《四洲志》编成《海国图志》一书,提出“ ”的思想。《海国图志》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
2、意义: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
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理解)
1、背景: ①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 的形势。
②清政府内部形成以曾国藩、 、左宗棠为代表的洋务派,主张“ ”。
2、含义:中国的传统文化(封建制度以及封建的纲常伦理)是立国的根本,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在当时主要是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是巩固根本的手段。
3、实质:在不动摇清王朝君主专制制度的前提下,学习 的科学技术,巩固清朝统治。
4、实践:洋务派在19世纪60---90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代,发起洋务运动,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开设了一批新式学堂,迈出中国 历程的第一步。但随着 的失败,洋务运动宣告破产。
5、评价 ①积极性:继承林 ( http: / / www.21cnjy.com )则徐、魏源“师夷长技”的主张并付诸实践,迈出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 ②局限性:寄望于在不触动封建制度的前提下,通过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来达到强化封建制度、巩固封建统治的目的,这就注定了洋务运动的失败。
四.维新变法思想的代表人物及影响(理解)
1、早期维新派: ①背景:洋务运动的展开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②代表:
③主张:经济上: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商战;文化上: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政治上: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④影响: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未付诸实践。
2、康、梁的维新思想(19世纪90年代): ①代表:康有为、 、严复
②主张:反对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挽救民族危亡;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学习西学。
③特点:将西方的政治学说与传统的儒家学说相结合,来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
④实践:1898年,
⑤影响:维新派反对封建专制,主张兴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权、学西学,在社会上起到了 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这是中国近代 思想解放的潮流。
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一.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和主要代表人物(识记):
1、兴起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 》(后改名为《新青年》)。
2、主要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二.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和意义(理解):
1、 内容(理解): ①提倡民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德先生)、科学(赛先生),反对专制愚昧。( 与 是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 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当时,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响亮口号。“打倒孔家店”实质上是对统治中国几千年的意识形态、思想体系、文化传统的全面清算。
③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1917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 发表《文学改良刍议》,首倡 ;此后,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 由此开始。 将反封建内容与白话文形式有机结合起来,成为新文学的典范,代表作有《 》。
小结:新文化运动的核心是宣传民主和科学,它既是一场思想革命,又是一次文学革命。
2、意义: ①动摇了 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特别是青年人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②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了 的洗礼。
③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运动的爆发创造了条件。
3、局限性:①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②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存在着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倾向。
三.李大钊率先举起社会主义的大旗 (识记)
五四运动前:介绍俄国的十月 ( http: / / www.21cnjy.com )革命和社会主义,如《 》《庶民的胜利》《 》。 五四运动后: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如《 》。李大钊是中国率先举起社会主义大旗的第一人。
第五单元练习
1.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A.魏源 B.林则徐 C.洪仁玕 D.洪秀全
2.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是 A.提倡民主与科学 B.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C.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D.宣传介绍马克思主义
3.19世纪40年代,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是
A.《四洲志》 B.《各国律令》 C.《海国图志》 D.《资政新编》
4.关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A.既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 http: / / www.21cnjy.com )又学习西方先进政治制度 B.反对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极力维护封建统治C.在不触动封建制度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D.学习西方,建立近代教育体制
5.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评价不正确的是
A.猛烈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 http: / / www.21cnjy.com )B.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C.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D.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6.材料题: (2012 年湖南)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政治上强调“设法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设法”即制定法律、制度。经济上,主张效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交通运输事业,业主享有专利,发展金融、邮政事业,准许私人创办银行。文化教育上主张开办学馆, 学习西方科学知识。外交上,反对闭关态度,主张同资本主义国家自由通商,进行文化交流,但外国人不 得触犯太平天国的国法,不得干涉天国内政。 ——《资政新篇》
材料二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 变官制。 ” ——《变法通议》
材料三 “西洋人因为拥护 ( http: / / www.21cnjy.com )德、赛两先生闹了许多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 他们救出,引向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 ——《新青年》
请回答: (1)材料一的强国主张是什么?(4 分)
(2)材料二反映当时中国兴起了一场什么运动?(2 分)该运动的主张是什么?(2 分)
(3)材料三反映当时中国思想界兴起了什么 ( http: / / www.21cnjy.com )运动?(2 分)材料中的德、赛两先生实际上指什么?(2 分)这场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有何影响?(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