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湖南省高二历史学考复习必修三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后附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年湖南省高二历史学考复习必修三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后附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3-24 13:21: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5年湖南省高二历史学考复习
必修3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课:“百家争呜”和儒家思想的演变
一.“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意义(运用)
1、原因: ①经济上: 崩溃,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
②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 、 崩溃。
③阶级关系上:“ ”阶层的活跃,并得到统治者的重用。
④思想文化上:由于 兴起,使得“学在官府”向“ ”转移。
2、意义: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 运动,促进了当时的社会变革和文化发展。
②在“百家争鸣”过程中,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③影响深远,奠定了 的基础。
二.孔子、孟子、荀子的所属学派与主张(运用)
孔子 孟子 荀子
所处时代 春秋 战国 战国
发展阶段 创始人圣人 儒学成为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历史地位 思想家、教育家 亚圣 儒家学说
核心思想 礼法并用
伦理观念 性相近 性本善 性本恶
民本思想
三.老子、韩非子的所属学派及思想主张(运用)
1、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认为万物的本源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 ”。强调一切要顺应自然,提倡清静无为,提出“ ”的政治主张。希望社会回到 的状态。同时认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是在不停运转,有无、难易都是 ,不断转化的。
2、韩非子: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
①主张君主要 ,利用 驾驶大臣,以绝对的权威来震慑群臣。
②提出了系统的法治理论。
③法家把君主的权力提高到极点,迎合了建立 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④“今必胜昔”,主张变革。
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一.董仲舒的思想主张(理解)
1、针对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 ”和“ ”的主张;
2、为加强君权,宣传“ ”,提出“天人合一”和“ ”学说;
3、为维护统治秩序,提出“ ”;
二.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及影响(理解)
1、正统地位的确立 ①时间:西汉汉武帝时期
②原因:新儒学适应了当时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的需要,因而被汉武帝采纳。
③措施: A汉武帝肯定董仲舒的儒学思想。
B起用儒者参与 ,儒学成为政府选拔人才的标准,儒学得以大兴。
C 规定 为教科书,教育被儒家垄断。
D兴办 ,用儒家经典教育学生,使得儒学走向官方化和制度化,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E命各郡县设 ,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使儒学在民间开始处于独尊地位。
2、影响: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 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 的主流。
第3课:宋明理学
一.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识记)
1、理学:北宋:程颢、 (被称为“洛派”); 南宋: (闽派、理学集大成者)、
2、心学:南宋: 明: (心学集大成者)。
二.“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理解)
1、 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2、作为道德规范的“ ”就是天理;
3、主张“ ”(朱熹)。
4、提出 的认识论。“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
小结:理学与心学的区别
A、理学认为事物的本原是外在的“理”;而心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内在的“心”。
B、理学主张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认识和掌握“理”;而心学认为通过内心反省可以得到天理。
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明清时期重要思想家及其思想主张(理解)
(1)李贽:指出孔子不是天生的圣人,儒家经 ( http: / / www.21cnjy.com )典也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是非标准依照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大胆地向正统思想发出挑战,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 (2)黄宗羲:对君主专制进行猛烈抨击,尖锐地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从而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其思想对以后的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推动作用。 (3)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注重实学;创作《天下郡国利病书》。 (4)王夫之: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一切事物都是可以通过考察研究认识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其唯物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第一单元练习
1.“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有理,有此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说这段话的应该是 A.朱熹 B.孟子 C.董仲舒 D.荀子
2.西汉时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正统思想,主要是由于
A.儒家思想是孔子和孟子创立的 B.荀子提出“性恶论”
C.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D.科举制的需要
3、明清时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传统的社会生产关系发生了变化。黄宗羲的思想反映了这种变化,下列观点出自黄宗羲的是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宇宙便是吾心”
C.“工、商皆民生之本” 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4.下列思想家与其主张相匹配的是
A.老子——“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B.董仲舒——“存天理,灭人欲”
C.朱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漫画《思想家的话语》
( http: / / www.21cnjy.com )
材料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若必待取给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李贽《焚书》
“成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
材料四:“孔夫子之在中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权势者们捧起来的。……凡有企图获得权势的后人,就是希望做官的人,都是读‘四书’和‘五经’,……孔子这人,其实是自从死了以后,也总是当着权势者们的‘敲门砖’的差使的。” ——鲁迅《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
材料五 中国的思想文化源远流长,蓄积 ( http: / / www.21cnjy.com )深厚。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它对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影响深远,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同时,它也是世界文明史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三(人教版)
请回答:(1)据材料一中三位思想家的主张,人物A和人物B分别是谁?
(2)据材料二,董仲舒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这一主张对我国后世思想领域的影响是什么?(2分)
(3)据材料三,明朝的李贽对孔子的思想言论持什么看法?
(4)据材料四,汉代以后出现“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的现象,其原因何在?
(5)在今天,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对待以孔子思想为主的传统文化?
(6)概括材料五关于儒家思想地位的观点。(4分)
6 。2014年湖南学考题 (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初仿秦实行郡县制,同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又分封诸侯王。后来,诸侯王势力逐渐强大,对朝廷构成威胁。汉景帝采纳谋臣晁错的建议,削减诸侯国势力。公元前154年,吴王刘濞联络六个诸侯国,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名,起兵叛乱。“七国之乱”震惊朝廷。----摘编自人教版《历史·必修一》
材料二 其后更用主父偃谋,令诸 ( http: / / www.21cnjy.com )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而汉为定制封号,辙别属汉郡。汉有厚恩,而诸侯地稍自分析弱小云”。 -----《汉书》卷53《中山靖王传》
材料三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通谊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四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春秋繁露·为人者天》
请回答:根据材料一,汉初分封诸侯王给西汉统治造成了什么影响?2分
根据材料二,指出汉武帝针对王国问题采取的措施。2分 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措施的作用,2分
根据材料三四,概括董仲舒的思想主张。6分
综合上述分析,指出董仲舒的思想主张深受汉武帝赏识的原因。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