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检测(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检测(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62.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12 08:44: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检测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正确书写。( 3 分 )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
二、基础巩固。(29 分 )
1.用“√”给加点字选择恰当的读音。(5分)
(1)蒙(méng měng)古包内,几个少数民族的孩子蒙(méng měng)着眼睛在 捉迷藏,其中一个孩子抓住了身边的一个女生随便蒙(méng měng mēng)了一个名字,居然猜对了。
(2)这张用墨线勾勒(lè lēi) 的中国画《墨梅》,被妈妈裱好,丝线勒(lè lēi) 住
画轴收藏了。
2.根据具体语境写汉字。(5分)
(1)欣赏这 yōu yǎ( )的 túàn( ),真让人赏心悦目啊!
(2)在lǜ tǎn( )似的草原上, 一群鄂温克姑娘穿着各色yīshang( ),
既大方又带点儿 xiū sè( )。她们为客人们表演了民族舞蹈。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解释。(4分)
单薄:①力量不大,不充实;②身体不强壮,有些弱。
(1)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 ( )
(2)奶奶的身体单薄,有些弱不禁风。 ( )
模糊:①轮廓不清;②难以辨认,不好确定。
(3)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
( )
(4)这照片模糊不清,我不能确定哪个是他。 ( )
4.根据提示,结合自己的积累写成语。(6分)
(1)内蒙古草原真绿啊!我想用这个成语来描写它。 .
(2)草原人民多么热情好客啊!我想用这个成语夸夸他们。 .
(3)看到草原,作者“满心愉快”可以用这个成语来形容。 .
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9分)
(1)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①“ ”写出丁香的颜色,“ ”和“ ”写出丁香的数量之 多,“窥”写出丁香花的 ,“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写出丁香的 。
②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和 .
(2)走了许久,远远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
看到了马群。
“明如玻璃”说明 ,“带子”说明 .
三、阅读理解。( 38分)
1.根据所学的内容填空。(10.5分)
(1)“那里的天比别处的 ,空气是那么 ,天空是那么 , 使我总想 ,表示我 。在天底下, ,而 。四面都有小丘, , ”这段话选自老舍先生写的《 》。这篇课文主要围绕 和 这两个方面来写。(6分)
(2)课文《丁香结》第1 自然段写出丁香花 的特点,从“ 、
”等语句可以看出来;第2自然段写出丁香花的颜色,有 的 和 的,还写出丁香花的香味,是 的。第 4—6自然段写出“丁香结”的含义: 。课文告诉我
们的道理是 。另外,请你默写一句描写丁香的诗句;
, 。 (4.5分)
2.课内阅读 。(11分)
草 原(节选)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 ),( ),像一条彩虹向我们( )过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1)将选文补充完整。(2分)
(2)文中画“ ”的句子使用了 的修辞手法,“明如玻璃的带子”指
,这句话写出了河的 、 的特点,生动形象。句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4分)
(3)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 请用“ ”画出来。(1分)
(4)“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
鸟”这句话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 说明草原变得热闹起来了。 B. 反衬出草原的安静。
C. 说明草原的荒芜, 一望无边。 D. 说明草原的广阔、寂寞。
(5)“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写的是
的情景,表现了 。(2分)
3.课外阅读。( 16.5分)
快 读 周 庄
青石桥是周庄的一篇散文,很随意地在水巷上淡淡地抒情。
一阕一阕的雨,很缠绵、很轻松地从远处移过来,叮当地洒在青石桥的一些
古朴的旧事上,沿河、沿街、沿桥的垂柳一层层地将雨水递过去,犹如击鼓传花。
我不知道,一天的雨水将会使多少颗种子发芽,但我坐在周庄的茶楼里,多少有一点飘飘欲仙的感觉。我开始大声地朗读,周庄很坦诚,让我无须思考便能 有节奏地读出他的韵味,每每读这样优美的散文都能使我获得一阵阵快感。小桥横卧,倒映水中,宛如江南女子怀中的琵琶,行走青石桥,便感觉有一种最原始的音乐和琴键被踏响。仿佛是为了陪衬这般叫人痴醉的场景,某个青瓦白墙,木栅花窗,前门是街,后门是河的小楼里,便真的有佳人正拨弄琴弦,咿咿呀呀地唱一曲评弹。吴侬软语,轻舟嬉波,阿婆茶醇厚如酒,这时候丝丝缕缕纠缠着你的,一定是江南的味道。
两岸垂柳婀娜过来,像一道温柔的闪电,却被青石桥拦腰一束。青石桥之于
柳树,便如妇人头上束发的头饰,既是一种约束,更是一种点缀。水巷中游船如
织,于柳絮中来来往往如梳理美人云鬓,似一篇上等文章,形散而神不散。古朴
的青石桥便开始有一些浪漫,一些温馨。
从茶楼里看出去,临水人家的青瓦白墙错落有致,宛如竖起的琴架,次第编
排。装点青石桥的,是一河流觞(shāng) 。一树绿荫,一巷古意,一船诗韵或流云,或花香,或一千年的光阴,便意会周庄的日子,是一行一行的,一格一格的, 一座桥一座桥排列起来的。小桥、流水、人家,这江南水乡的景色清新而又美丽,小巧玲珑而又精致,充满水墨画的情调。若有红男绿女走在千百年沉淀下来的小桥流水间,风便添上了许多水印,淡淡轻轻格外柔和。快读周庄,双桥便是文眼,这枚水做的月亮,挂在周庄的胸口上千年,正在用记叙的手法回忆过去。也许就是一个雨夜,也许就是一个诗人的妙手偶得,双桥便化入文章,成一个精彩的句子在水巷深处散发光芒。
大大小小的青石桥,扭七拐八,将周庄家家户户层叠几折的河埠头连成一体,连成一个庄子。这些青石桥,使周庄有了一个共同的主题,周庄的日子,便真的长势喜人。
(1)“快读周庄,双桥便是文眼,这枚水做的月亮,挂在周庄的胸口上千年。”这句
话告诉我们周庄最极致的景点是 。她像 一样。(2分)
(2)这篇文章写了 等景物,但是最主要写的是 (4.5分)。 (3)划横线的句子运用哪种修辞手法 说说这样写的作用。(4分)
.
(4)同学们一定也游览过不少名胜古迹。请用简洁的语言介绍某一处。(3分)
.
.
(5)为什么说青石桥是周庄的一篇散文 结合文章说说。(3分)
.
四、综合实践。( 5 分 )
近日,某小学六(1)班召开了一次以“关爱留守儿童”为主题的班会。班会上, 老师和全班同学为本班两名留守儿童献上了深深的祝福,并赠送了许多礼品。为 了给他们一个惊喜,班委会的同学还拿出零花钱为他们送上了蛋糕,并现场接通了他们远在云南打工的父母的电话。
你觉得开展这样的活动有哪些作用 你们学校有“留守儿童”吗 你是怎么帮 助他们的呢
.
.
五、习作天地。(25 分)
你的家乡一定有优美的风景吧,你发现了吗 请选择一处向大家介绍。在介 绍的时候,讲清这处风景在什么地方。在描写景物时展开丰富的想象,写出景物的
特点,表达出对家乡热爱的感情。字数为5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略
二、1.(1)měng méng mēng(2)lè lēi
2.(1)幽雅 图 案 ( 2 ) 绿 毯 衣裳 羞 涩
3 . ( 1 ) ① ( 2 ) ② (3)① (4)②
4.(1)一碧千里 (2)热情洋溢 (3)兴高采烈
5.(1)①银妆 星星般 缀 满 顽 皮 可 爱美 丽 迷 人 ② 比 喻 拟 人
( 2 ) 河 水 清 澈 小 河 弯 曲
三、1.(1)更可爱 清鲜 明 朗 高歌一 曲 满心的愉快 一碧千里 并不茫茫 平地是绿的 小丘也是绿的 草 原 蒙汉情深 草原风光
(2)小、多 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 白 色 紫 色 淡淡的幽雅的甜香 解不开的愁怨 人生中的问题是解不完的,因此要乐观对待 芭蕉不展丁香结 同向春风各自愁
2.(1)群马疾驰 襟飘带舞 飞 (2)比喻 河 又窄又长 清澈透亮 解释说明 (3)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4)B (5) 蒙古族的人民来到很远的地方欢迎我们他们的热情好客
3 . (1)双桥月亮(2)雨丝、茶楼、垂柳 周庄的青石桥 (3)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所写事物的特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使人印象更深刻。 (4)略 (5)周庄的青石桥将周庄家家户户层叠几折的河埠头连成一体,连成一个庄子。这些青石桥,使周庄有了一个共同的主题:热爱生活,享受生活。
四 、作用:加强家校沟通,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帮助:开展寒假“亲情作业”的活动等(略)。
五 、写作提示:
1.这篇文章主要写家乡的景物。要抓住景物的特点,按一定的顺序写。把家乡的
美景描绘出来,写得具体、生动,表达热爱家乡的感情。
2.开头开门见山,直接交代你哪天观察了什么景物;也可以引用与景物有关的诗
句来开头。注意开头要扣题,方法是把题目写进你的开头。中间:(1)按照一定顺序来写;(2)抓住要描写景物的特点来写。结尾:结尾的方式很多,但是注意篇末扣题。(1)总结全文,抒发情感;(2)可以谈谈自己的感受;(3)可以与开头呼应。以上方式可以任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