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部编版 历史
2022历史课程标准
初中历史史料教与学
专题七
工业革命和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新课标
新理念
核心素养
中考演练
目 录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点”连“线” 以“线”穿“点”
史料实证,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第2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手工生产
机器生产
“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中期,由棉纺织业开始引发其他生产部门发明、制造机器,促进生产力发展,人们把生产领域这种革命性变化称为“工业革命”。
手工工场
工厂
手工劳动
大机器生产
史料一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对棉纺织品的需求迅速增长。
(1)政治前提:
17世纪末,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后,政局稳定。
(2)市场需求:
以1689年《权利法案》为基础,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英国拥有广大的海外殖民地, 为英国提供了廉价而充足的原料,及广大的销售市场
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
史料二
图一 《权利法案》
图三 殖民地遍布全球
图二 三角贸易
材料:“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保证社会有宽松平和的环境,让人们追求个人的目标,最大程度地发挥创造能力
——《大国崛起》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也不能再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共产党宣言》
①政治前提:
确立君主立宪制,政局稳定。
③直接原因:
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
②其他:三角贸易和殖民掠夺提供了资本、原料 ;
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
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史料三
作用: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
火车的动力装置是什么?
瓦特改进的蒸汽机
斯蒂芬森的蒸汽机车
【对生活】
【对生产】
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
廉价、便利的交通。
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
“我们很确切地被告知有一个蒸汽发动机,跑得比任何马、骡子或其他牲口都快,这台机器明年十月将在新马克特与大家见面。”
——《泰晤士报》1808年7月8日
《第一条蒸汽铁路(1825)年》,
原图藏于布里奇曼艺术图书馆
史料四
新的运输方式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
25
万
吨
3240
万
吨
1.7万吨
380万吨
1740年 1800年
1764年 1840年
材料一:
英国生铁产量表 棉花加工量表
阅读材料,归纳工业革命的影响
1.对生产力: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2.对英国:19世纪中期,英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史料五
英国农村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示意图
对社会生活: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可以看出:农村人口比例下降,城市人口比例上升
史料六
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使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贫富差距扩大,阶级矛盾日益突出。
经济基础
工业革命前,人类的生产力每1000年才增长1倍,而英国在19世纪的100年中,GDP增长了约4倍。
——钱乘旦《英国工业革命中人文灾难》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第2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史料一
捣毁机器:把机器视为贫困的根源
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英国宪章运动
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
失败
社会矛盾日益突出
工人觉醒
阶级基础
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史料二
阅读材料,归纳《共产党宣言》主要内容。
因此(从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即社会发展各个阶级上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被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共产主义社会是比资本主义“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是人类社会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①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②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共产主义社会所取代。
史料三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与意图。他们公开公布:他们的目的只能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
③肯定了资产阶级在历史上的革命作用。
④号召无产阶级组织起来,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共产党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
阅读材料,归纳《共产党宣言》主要内容。
史料四
课堂巩固
1.据记载,英国纽伯里的手工工场有200名织工织布,并有200名学徒在帮工,100名妇女被用来梳理羊毛,200名少女在照看纺车,拣选羊毛则是由150名儿童去做。材料说明手工工场( )
A.采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 B.面向市场进行生产
C.工场生产技术水平高超 D.生产集中,分工明确
D
史料实证,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答案】D
【详解】材料“100名妇女被用来梳理羊毛,200名少女在照看纺车,拣选羊毛则是由150名儿童去做”体现的是当时英国的手工工场生产集中,分工明确,D项正确;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以社会化的机器大生产为物质条件、以生产资料的资本家私有制为基础、以资本剥削雇佣劳动为主要特征,显然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面向市场进行生产和工场生产技术水平高超与材料无关,排除BC项。故选D项。
2.18世纪末的英国工人生活: “地下室的潮湿程度根本不宜于给人居住……有许多工人家庭在这种墙上滴水的地下室住上一段时期后就与世长辞了”,而资产阶级却可以在富丽堂皇的居室里锦衣玉食。这反映了( )
A.英国城市环境治理亟待提高 B.工业革命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
C.工业革命造成贫富差距扩大 D.工业革命使英国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C
课堂巩固
史料实证,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答案】C
【详解】依据题干材料“许多工人家庭在这种墙上滴水的地下室住上一段时期后就与世长辞了”“资产阶级却可以在富丽堂皇的居室里锦衣玉食”可知,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贫富差距大,C项正确;题干材料无法反映出城市环境的好坏,排除A项;题干材料的主旨并不是反映环境污染问题,排除B项;资产阶级革命使英国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排除D项。故选C项。
3.下表反映的是1801-1841年英国各行业产值(单位:万英镑)。这些变化表明英国( )
A.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 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局部调整
C.寻求海外市场迫在眉睫 D.社会内部的贫富差距进一步缩小
A
课堂巩固
史料实证,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1821年至1841年英国的工矿建筑产值超过了农林渔业的产值,说明此时英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重要改变。由此可知,英国逐渐由农业国转向了工业国,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英国急需寻找广阔的海外市场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
年份 类别 1801年 1811年 1821年 1831年 1841年
农林渔 7550 10750 7600 7950 9990
工矿建筑 5430 6250 9300 11710 15550
国民总收入 23200 30110 29100 34000 54230
4.《英国通史》中说:“……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秒为单位;……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为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材料反映的情景主要表明工业革命( )
A.催生了新的交通工具 B.拉大了贫富差距
C.污染了环境 D.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
D
课堂巩固
史料实证,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答案】D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上半期的工业革命,发明了汽船、火车、蒸汽机等。所以“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这一现象开始于工业革命,说明了工业革命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改变了生活习惯,D项正确;题干重在强调工业革命对生活习惯的改变,与催生新的交通工具无关,排除A项;拉大了贫富差距、污染了环境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BC项。故选D项。
5.“翻开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你会发现,在开疆拓土的早期领导人身上,都留下了《共产党宣言》的深深烙印,许多老一辈革命家,都是读着《共产党宣言》,走上革命道路,进而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这部红色经典著作发表的意义( )
A.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极大提高社会生产力
C.推动资本主义各国政治制度不断完善 D.开创了新兴的工厂制度
A
课堂巩固
史料实证,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答案】A
【分析】结合所学可知,《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阶段,A项正确;工业革命极大提高社会生产力,排除B项;《共产党宣言》要求建立无产阶级政权,推动资本主义各国政治制度不断完善不符合题干,排除C项;工业革命开创了新兴的工厂制度,排除D项。故选A项。
6.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许多西方著名学者纷纷表示,要探索人类社会发展前景,必须向马克思求教,人类社会至今仍然生活在马克思所阐明的发展规律之中。”这表明马克思主义:( )
A.得到各阶层一致认可 B.揭示了社会发展普通规律
C.反对用暴力夺取政权 D.批判地继承前人思想精华
B
课堂巩固
史料实证,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答案】B
【详解】据“要探索人类社会发展前景,必须向马克思求教人类”可知,这是因为“人类社会至今仍然生活在马克思所阐明的发展规律之中”,这表明马克思主义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B项正确。
7.加里斯特·琼斯教授感慨地说:“(《共产党宣言》)虽然出版于1848年,但我们现在经常说到的全球化,裁员,跨国公司……这些内容书中都能找到,它有令人惊讶的现实意义,任何其他文献都没有这个力量。”“这个力量”指的是( )
A.马克思主义 B.自由主义 C.人文主义 D.理性主义
A
课堂巩固
史料实证,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答案】A
【详解】依据题干“(《共产党宣言》)虽然出版于1848年,但我们现在经常说到的全球化,裁员,跨国公司……这些内容书中都能找到,它有令人惊讶的现实意义,任何其他文献都没有这个力量。”和所学知识可知,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主义揭示了社会发展规律,因此“这个力量”指的是马克思主义,A项正确.
部编版 历史
2022历史课程标准
初中历史史料教与学
专题七
工业革命和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新课标
新理念
核心素养
中考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