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1-10 08:55: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时空观念:知道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开始的时间,知道苏联的形成
历史解释:理解新经济政策的特点,掌握苏联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成就
唯物史观:从苏联经济建设过程中,认识适应国情和尊重规律的重要性
史料实证:通过解读文本、老照片、形势图,理解苏联模式的历史影响家国情怀:结合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历程,培养和树立爱国主义情操
从新经济政策到
斯大林模式
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循序渐进!突飞猛进!
战时政策,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战争
以退为进,退是为了进,为了进必须退
优先工业,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工业梦
牺牲农业,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
苏联模式,成也是它,败也是它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要循序渐进还是要突飞猛进
以退为进,稳步发展
1918年3月,英法日美等协约国为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进行武装干涉,扶植俄国反革命势力发动武装叛乱。新生的人民政权进行了三年的艰苦斗争。为了战胜敌人,苏维埃政府宣布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问题一: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在内战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在战后带来了哪些问题?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实行余粮征集制 中小企业国有化
取消自由贸易 实行实物配给制
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战争!”
影响:集中国内一切人力、物力粉碎了外国武装干涉,为赢得国内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喀琅施塔得是波罗的海舰队的主要基地。喀琅施塔得海军在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中都扮演了先锋的角色。1921年2月,喀琅施塔得水兵反对布尔什维克党和苏维埃政权的武装暴动,史称“喀琅施塔得事件”。
弊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继续执行严重损害农民的利益,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问题二:列宁认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错”在哪里?面对战后经济和政治危机,列宁决定采取什么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
材料一: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全集》第四十二卷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背离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超越了俄国实际,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方法。
材料二: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实践证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为了恢复和发展生产。1921年春,苏维埃政府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
列宁实际调查 列宁与农民亲切交谈
问题三: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对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有什么特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918-1920 新经济政策
1921
农业 实行余粮收集制 实行粮食税
商业 取消自由贸易 实行自由贸易
工业 实行工业国有化 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
分配 实行实物配给制 按劳取酬工资制
特点:利用市场经济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过渡。
问题四:结合材料分析新经济政策的影响?从苏俄经济政策调整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启示?
启示:国家政策要适应基本国情,实事求是,勇于创新,及时调整。
影响:新经济政策从苏维埃俄国的国情出发,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1922年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


1924年1月21日,苏维埃政权的缔造者-----列宁,已经为这个新生的政权耗尽了最后一丝精力。苏维埃的明天该怎么办?谁将带领大家完成未竟的事业?
突飞猛进,快速发展
斯大林(1878——1953),苏联政治家,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苏联大元帅,是苏联执政时间最长(1924-1953年)的最高领导人,对二十世纪苏联和世界影响深远。
材料一:由于苏联是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处于敌对的资本主义包围之中。苏联经济技术十分落后,而周围的资本主义国家技术先进,工业发达。如果苏联不能在短时期消灭这种落后性,不发展工业,不建立军事工业,不迅速巩固国防,帝国主义随时可能发动军事干涉和侵略,扼杀苏维埃政权。
——斯大林《论经济工作人员的任务》
问题一:分析材料思考苏联当时面临什么样的困境?面对如此困境斯大林又是如何抉择的?
困境:①内部,苏联工业基础落后②外部,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受到帝国主义的威胁与包围。
材料二:虽然新经济政策使经济得到复苏,但直到1928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只有不到三万辆拖拉机,99%的耕种靠畜力、人力完成。
——《大国崛起》解说词
1926年,苏联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1928——1937年,苏联完成了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苏联的工业产值已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问题二:阅读教材,自主完成苏联工业化相关内容,苏联的工业化取得了哪些成就?
问题三:分析材料,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道路相比,苏联的工业化有什么特点?如何评价苏联的工业化?
材料一:斯大林认为,苏联……可以从发展重工业开始自己的工业化。政府可以通过指令性计划,调动大部分人力物力资源去发展重工业、国防工业。
——吴于廑《世界史·现代史》
特点:①优先发展重工业②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下进行③以牺牲农业发展和农民利益为代价。
积极:短时期内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工业化。
消极:①排斥市场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模式被固定下来,致使苏联经济体制日益僵化②片面的发展重工业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难以维持健康的发展。
行业 增长/倍 年均增长速度%
重工业 18.4 21.2
轻工业 6.2 4.1
农业 0.26 1.5
违背规律,比例失调
问题一:结合材料分析苏联工业化道路上出现了什么问题?苏联政府是如何解决的?
材料一:斯大林认为,粮食总产量的80%是来自落后的小农经济,其产品的85%留供自家消费,商品率极低。在这种情况下,要解决“市场供应”问题,是不可能的。 斯大林认为,落后的小农经济正在拖国家工业化的后腿。
——吴于廑《世界现代史》
问题: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农业发展落后,苏联发生严重的粮食收购危机,严重影响苏联的工业化建设。
材料二:1927年苏联爆发粮食收购危机,政府收购的粮食总量只有491万吨,远低于国家需要的820万吨。
20世纪30年代初,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开始进行大规模农业集体化运动到1937年,参加集体农庄的农户,占全国农户的93%,耕地面积达99%,从而使社会主义成份在苏联的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绝对优势。
问题二:阅读教材,概括农业集体化的主要内容,根据材料分析农业集体化的影响?
① 开展消灭富农运动 ② 支持集体农庄建设 ③ 加快组建拖拉机站
材料一:全盘集体化运动使农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变化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提供了条件。它使城市居民的粮食供应和工业原材料的供应得到了一定保障。另外,集体农业还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资金和劳动力。
——《世界现代史·上卷》
材料二: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他们采取所谓义务交售制等项办法,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它米吃,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积极:为工业发展提供资金、劳动力等,推动了工业化建设
消极:农民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使苏联农业生产长期停滞
年份 粮食总产量 粮食收购量 出口量
1928 7330 1070 27
1929 7170 1660 17
1930 7710 2100 480
1931 6950 2280 520
苏联模式,利弊参半
问题一:阅读教材,自主完成苏联新宪法相关内容,概括苏联模式形成的背景、标志和表现?
背景 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现,使苏联的社会经济生活和社会阶层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标志 1936年苏联公布了新宪法。规定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表现 经济上:表现为建立单一生产资料公有制,实行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
政治上:表现为权力高度集中。各级领导实际上由上级指派,基本不受群众监督。
问题二:结合材料,分析苏联模式的利和弊?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之路,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积极:促进了苏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也为苏联军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消极:没有尊重经济规律,损害了农民利益,弊端日益显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体制障碍。
材料一:实行苏联模式后,苏联用十多年的时间就实现了对西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赶超,成为世界第二号工业化强国。苏联模式的实行为日后打败法西斯奠定基础,使苏联具备了堪与美国抗衡的军事力量。
材料二:斯大林在苏联工业化时……实际上是把农业作为殖民地了。苏联工业化开始时,农民不但要缴纳直接税和间接税,还要低价出售农产品和高价买进工业品,价格剪刀差使资金从农业流向工业。
启示:1、经济建设要从国情出发,尊重规律2、生产关系的变革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3、要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反对个人崇拜。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以退为进,稳步发展:适应国情,循序渐进,恢复发展
突飞猛进,快速发展:集中力量,发展工业,举世瞩目
违背规律,比例失调:消灭富农,集体农庄,牺牲农业
苏联模式,利弊参半: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