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散文评讲
——《白玉盅》林清玄
一、串形聚神读文本
抓形
第1段:对苦瓜的赞美。
第2段:描写苦瓜外形的美。
第3段:描写苦瓜内部的美。
第4段:作者年幼怕吃苦瓜。
第5段:作者后来嗜吃苦瓜。
第6段:苦瓜吃法其一凉拌。
第7段:苦瓜吃法其二苦瓜灌肉。
第8段:苦瓜像“失恋的滋味”,是美与苦的结合。
第9段:看苦瓜树,感叹苦瓜生命的美。
第10段:买苦瓜吃,感悟人世间许多事,美与苦是并生的。
一、串形聚神读文本
捉线
聚神
苦瓜
对苦瓜的喜爱与赞美。
人世间美与苦是并生的。
二、抽丝剥茧明题型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文章以“白玉盅”为题,不仅点出了写作的对象,而且突出了苦瓜的外表美,流露出作者对苦瓜深深的喜爱之情。
B. 苦瓜不但外表美,而且切开也是美的,像是有生命流动的鲜血。人站在苦瓜面前,特别是在夏天,心中就会有凉意的感觉。
C. 作者在第⑧段说苦瓜“是造物者‘美丽的错误’”,在第⑩段又说“苦瓜的创作不能说是美丽的错误”,这貌似矛盾,其实并不矛盾。
D. 文章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苦瓜来寄托人生的感悟,告诫世人要像苦瓜一样,不但要有外表美,而且要拥有心灵美。
二、抽丝剥茧明题型
2. 文章第②段作者采用了哪些手法来描写苦瓜的美 请简要赏析。
答题区间:第2段
答案数量:多点
判断题型:分析表达技巧题
修辞手法 比喻、比拟、排比、借代等(散文常用) 表现手法 对比、象征、衬托、联想、抑扬等(散文常用) 表达方式 记叙 ①记叙角度: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②记叙详略:详写、略写 ③记叙方法: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描写 描写角度 ①感觉角度:视觉、听觉、嗅觉等
②观察角度:定点观察、移步换景、俯视仰视
③写景角度:远近结合、高低结合
描写手法:工笔、白描、动静、虚实、正面、侧面等(散文常用) 抒情 ①直接抒情 ②间接抒情:借景抒情、触景生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等(散文常用) 议论 散文中的议论,是在记叙过程中融入的倾向和评价,形成夹叙夹议的特色 行文技巧(结构技巧) 线索、开门见山、卒章显志、照应题目、首尾呼应、前后照应、伏笔、铺垫等 【知识回顾】
【链接高考】
(2015·天津卷《云和梯田》)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哪些
修辞手法
(2017·全国卷2《窗子以外》)作者交替使用“你”和“我”两个不同的人称,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态度?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2018·浙江卷《汴京的星河》)从结构上分析作品为什么先写街、再写人、后写灯。
单一角度考查
考查修辞手法
考查行文技巧(结构技巧)
考查表达方式
【链接高考】
(2016年北京卷)《白鹿原奏响一支老腔》文章第四段运用了多种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老腔的感受。请结合具体语句加以赏析。
(2015·重庆卷《甘森的西红柿》)作者在旅途中与到达甘森后的所见有何不同?这样写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多角度考查
2.文章第②段采用了哪些手法来描写苦瓜之美的?请简要赏析。
请大家结合原文,从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角度规范回答
①明手法
②析内容
③析表达效果
回顾答题步骤:
2.文章第②段采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苦瓜之美的?请结合文本简析。
【表达方式】①视觉、触觉的角度进行描写:白玉般的色彩,疣状突起部分长得细致,触摸起来清凉滑润。抒发作者对苦瓜由衷的喜爱之情。
【修辞手法】②运用比喻:把苦瓜比作白玉,生动形象再现了苦瓜的颜色质地。
【表现手法】③运用衬托:用清朝的玉器“白玉苦瓜”来衬托苦瓜的颜色质地之美,又表达自己的赞美之情。
【表现手法】④运用联想:由苦瓜联想到清朝的玉雕“白玉苦瓜”,写出苦瓜的颜色与质地之美。
【表现手法】⑤运用对比:将“白玉苦瓜”与“翠玉白菜”进行对比,强调苦瓜的质地更近似于玉。
3.文章围绕“苦瓜”展开,作者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 请梳理出来。
全文线索:苦瓜
判断题型:梳理行文思路题
二、抽丝剥茧明题型
【回顾旧知】
梳理行文思路的方法:
①划分层次法②场面连贯法③线索连贯法④情感词(心理词)组合法
文章以……为线索。
①首先写了……
②其次写了……
③最后写了……
答题格式:
第1段:对苦瓜的赞美。
第2段:描写苦瓜外形的美。
第3段:描写苦瓜内部的美。
第4段:作者年幼怕吃苦瓜。
第5段:作者后来嗜吃苦瓜。
第6段:苦瓜吃法其一凉拌。
第7段:苦瓜吃法其二苦瓜灌肉。
第8段:苦瓜像“失恋的滋味”,是美与苦的结合。
第9段:看苦瓜树,感叹苦瓜生命的美。
第10段:买苦瓜吃,感悟人世间许多事,美与苦是并生的。
苦瓜的形态美,对它的喜爱赞美
对苦瓜态度的变化
苦瓜的不同吃法
得出的感悟道理
【学生答案摘录】
3.文章围绕“苦瓜”展开,作者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请梳理出来。
全文以苦瓜为线索。
①先写苦瓜的形态美,表达自己的喜爱赞美之情;
②再写出吃苦瓜的经历,表现了由怕吃苦瓜到爱吃苦瓜的态度变化;
③然后写苦瓜的不同吃法。
④最后写看苦瓜树和买苦瓜的经历,说明美与苦是并生的,人不能只要美而不要苦的道理。
三、仔细区分辨题型
【错误答案摘录】
【错误答案摘录】
三、仔细区分辨题型
审题有误,误判为行文技巧(结构技巧)题,分析了行文技巧(结构技巧)及其作用。
行文技巧p《优化方案》116
【回顾旧知】
概念:行文技巧也叫结构技巧、结构手法等,即文章谋篇布局采用的技巧,是表达技巧中的一种。
三、仔细比较辨题型
【回顾旧知】考查方式
三、仔细比较辨题型
整体考查
文章用了什么结构技巧或结构上(谋篇布局上)有什么特色。
局部考查
考查标题或某些段落在结构上的作用或某段能否删掉,为什么。
【题型对比】
(2018·浙江卷《汴京的星河》)行文技巧题:从结构上分析作品为什么先写街、再写人、后写灯?
①先写街的繁荣作铺垫,引出人潮汹涌;
②再写游人众多,为后面观灯受阻埋下伏笔;
③最后写观灯盛况,把作品推向高潮并点题;
④层层铺垫,层层推进。
① 先写了“我”孩提时的星河梦;
② 然后写从那街、那人、那灯三个方面写汴京灯会的美,以及“我”星河梦的实现;
③ 最后写“我”重温星河梦。
《汴京的星河》行文思路题:
梳理本文写作思路。
结构技巧及其作用
写作顺序和内容
壹
鉴赏表达技巧题
贰
梳理行文思路题
叁
行文技巧题
山有顶峰,湖有彼岸
在人生漫漫长途中
万物皆有回转
当我们觉得余味苦涩
请相信
万物皆有回甘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