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世界的气候(第2课时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气候与人类活动)(课件)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同步学与练(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3.4世界的气候(第2课时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气候与人类活动)(课件)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同步学与练(人教版)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9.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1-10 09:47: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3张PPT)
第4节 世界的气候(第2课时)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一个地方为什么会形成这样或那样的气候?
不同地方的气候为什么会有差异?
这是因为一个地方的气候受该地的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阅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描述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征;
结合实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结合实例,说明天气和气候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课程标准
1.能够在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2. 能够根据某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判断气候类型,并能归纳其气候特征。
3. 能够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4.能够举出日常生活的实例,说明气候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学习目标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为什么海南岛终年如夏,黑龙江省北部冬季寒冷漫长?
纬度因素
太阳光线
太阳光线
太阳光线
纬度位置对气温的影响
一般来说,
纬度低,接受太阳光热多,气温就高;
纬度高,接受太阳光热少,气温就低。
纬度位置对降水的影响
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
赤道地区降水多
两极地区降水少
下图中的A、B,分别表示赤道地区某地和南极地区某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说明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
纬度位置
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气温 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
降水 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60°N
40°N
三地纬度位置差异不大,为什么景观差异如此之大呢?
海陆因素
海陆位置对气温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
距海近,一日或一年中的气温变化幅度小;
距海远,一日或一年中的气温变化幅度大;
60°N
40°N
海陆位置对降水的影响
中纬度地区,
距海近,降水多;
距海远,降水少;
下图分别表示中纬度沿海和内陆地区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说明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
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气温 沿海地区冬暖夏凉,气候温和;内陆地区冬冷夏热,温差大。
降水 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这样的现象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越低,气温越高。
横断山区气候植被垂直变化示意图
海拔对气温的影响
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约0.6℃。
地形对气温的影响
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
迎风坡,有大量水汽,气流爬升,水汽遇冷凝结,多形成地形雨,降水较多;
背风坡,水汽较少,气流下沉,气温升高,降水较少。
地形对降水的影响
图中山地A坡降水多还是B坡降水多?为什么?
阅读“安第斯山脉南段东西两侧气候差异示意图”,为什么安第斯山脉南段东西两侧气候差异那么大?
影响因素 气 温 降 水
气温随海拔升高而 。 山地迎风坡降水 ,山地背风坡降水 。
降低


地形
①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
②海南岛终年如夏,黑龙江北部冬季寒冷漫长。
③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而同纬度的北京气候相对比较湿润。
地形因素
指出影响下列各地气候的主要因素?
纬度因素
海陆因素
气候与人类活动
气候与人们的衣、食、住、行、游、体育运动、军事、商业、工农业生产等活动关系密切。
请举例说明。
交流讨论
气候与人类生活
热带地区的衣着
寒冷地区的衣着

气候与人类生活

气候与人类生活

气候与人类生活

气候与生产活动
农作物的生长,都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水分,不同地区的气温和降水条件不同,所以,同一种农作物,在有的地区生长良好,在有的地区却不能生长。
农业与气候
我国南方地区主要种植水稻
我国北方地区主要种植小麦
气候与生产活动
气候与生产活动
水稻种植与气候
水稻是一种喜温喜湿的农作物。气温高,水稻长得快;气温低,水稻长得慢。如果气温在10 ℃以下,水稻就不能正常发芽。热带全年高温,种植水稻一年能收获三次;亚热带冬季气温较低,水稻从春到秋都能生长,一年可以收获两次;到了温带,水稻一年只能收获一次。
水稻生长也需要较多的水。降水多的地方,适宜种植水稻;干旱地区,如果没有充沛的水源供灌溉,就不能种植水稻。
旱灾
洪灾
冻害
气候异常变化的危害
台风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植树造林、兴修水库会改善局地气候
过度砍伐树木、温室气体排放会导致气候恶化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从同学的对话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试着用所学的知识作出解释。
活动●认识气候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我家乡一到冬季,树都落叶了,见不到一点绿色,真没意思。
那就从我家乡运些树苗去栽上吧。我家乡的树木四季常青。
活动●认识气候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我国南方一些雨水充沛的地区,夏季如果有一个月不下雨,常会发生严重旱灾;而沙漠地区一年不下雨也不会发生旱灾。这是为什么?
5月某日,小文在学校地理实验活动中记录数据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此实验验证:影响气候的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地形因素 D.夏季风
2.通过该实验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纬度越低,气温越高
B.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C.陆地气温日较差大于海洋
D.陆地气温日较差小于海洋
A
C
随堂检测
某兴趣小组为研究不同要素对气候的影响,搜集了某区域甲、乙、丙三个地点的数据如图一、图二所示。完成下面小题。
随堂检测
3.造成图一中甲、丙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
4.在图二的各个地点中,最有可能是该兴趣小组研究的区域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5.图二中③地年平均气温远低于①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洋流
C
B
A
随堂检测
猴面包树是热带稀树草原中一种非常奇特的常绿乔木,树干粗大,喜温耐旱,干季时落叶以减少水分蒸发,湿季时可大量储水于树千中。读左图甲、乙两地位置与气候资料图、右图猴面包树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6.根据猴面包树的生长习性,推断该地的气候特征是( )
A.全年高温多雨 B.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C.全年高温少雨 D.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D
随堂检测
7.右图示意湿季时的猴面包树景观,可能拍摄于( )
A.甲地2月 B.乙地2月 C.甲地8月 D.乙地8月
8.造成甲、乙两地气候差异显著的主要因素(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A
C
随堂检测
9.近年来,世界多地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灾害。下列事件中不属于气候变化引起的是( )
A.日本九州岛北部遭暴雨袭击,数十年一遇的暴雨成灾
B.印度尼西亚洪灾致8人死亡
C.欧洲多国强暴风雪导致至少7人丧生
D.法国巴黎圣母院发生火灾,损失惨重
D
随堂检测
10.碳中和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和吸收量达到平衡,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我国预计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
下列人类活动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是( )
B
随堂检测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