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①因ppt使用高质量视频,故资源比较大,本ppt约100MB.
②所用视频资源已全部内嵌在ppt中,不需另外下载.
③本节ppt共有54张、3个小视频,可根据需要选择点播.
④本节ppt画面比例为宽屏16:9,使用PowerPoint制作,
建议使用PowerPoint播放.
说明:
部分视频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致老师同学们
视频资源清单
①演示实验—《温度对密度的影响》
②视频讲解—《水在4℃时密度最大》
③课堂总结—《密度与社会生活》
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
在上海世博会湖南活动周庆典上,姑娘们穿着节日盛装,表演苗族银饰舞《苗山银月》。漂亮的苗银饰物把她们打扮得美丽、动人。你知道这些银白色的饰物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吗?我们怎样才能鉴别出来?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密度与温度
1
密度与物质鉴别
2
目 录
6.4 密度与社会生活
知道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并能解释简单的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密度问题。
1
正确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能运用密度鉴别物质。
2
学习目标
6.4 密度与社会生活
在北方的冬天,对自来水管的保护十分重要。如果保护不好,使水管里的水结了冰,不仅影响正常生活用水,还会把水管冻裂,造成送水设备的损坏。水管为什么会被冻裂?
课堂导入
飞机制造所用的材料主要是超硬铝和钛合金。而钢铁的硬度也比较理想,价格又低,但是为什么很少用呢?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材料
密度(kg/m3)
超硬铝
2.7×103
钛合金
4.5×103
钢、铁
7.8×103
这都与密度有关,密度知识在工农业生产、社会生活中有重要的应用,今天我们一起学习。
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
课堂导入
01
PART
密度与温度
1. 物质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1)将一个变瘪了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观察发生的现象。
实验现象:变瘪了的乒乓球会重新鼓起来。
一 密度与温度
瘪乒乓球 放入热水中鼓起来
(2)在室温下,把一个气球套在空锥形瓶的瓶口上,然后把瓶子放入热水中,观察气球的变化;再把瓶子放在冷水中,观察气球的变化。
实验现象:放入热水中时,气球会凸起来。放入冰水中时,气球又瘪了下去。
一 密度与温度
(3)分析论证
根据 ρ=m/V进行分析:
①瘪了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时,球内气体受热膨胀,体积变大,质量不变,根据 ρ=m/V可知,密度变小。
②套在锥形瓶瓶口上的气球,放入热水中时,瓶内气体受热膨胀,体积变大,密度变小;放入冰水中时,体积变小,密度变大。
(4)实验结论:
一 密度与温度
一定质量的气体,其密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当其温度升高时,密度变小;当其温度降低时,密度变大。
(5)热胀冷缩
自然界中的绝大多数物质都有温度升高时体积变大,温度降低时体积变小的性质,物质的这种性质可简称为“热胀冷缩”。
在我们常见的物质中,气体的热胀冷缩最显著,它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也最大。一般固体、液体的热胀冷缩不像气体那样明显,因而密度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小。
一 密度与温度
(1)风的形成
按如图所示做一个纸风车。把风车放在点燃的酒精灯上方,观察现象。
现象:把风车放在点燃的酒精灯上方,风车能转动起来。你知道是什么推动了风车吗?
2. 风的形成
一 密度与温度
分析:当酒精灯上方空气温度升高时,受热膨胀,密度变小而上升,气流流过风车时,带动风车转起来。热空气上升后,冷空气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补充,从而形成风。
(2)自然界中风的形成原因
原因:风的形成是温度引起空气的热胀冷缩所致。气体受热膨胀,体积变大,根据密度ρ=m/V 可知密度变小,所以气体会上升。
热空气上升后,温度低的冷空气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从而形成风。地面附近的风总是从低温地区吹向高温地区。
一 密度与温度
(3)风的利用
风力提水、风力发电、风帆助航等。
风帆助航
一 密度与温度
风车
风力提水
演示实验——《温度对密度的影响》
3. 冬天自来水管被冻裂的原因
在我国的北方,冬天对自来水管的保护十分重要。如果保护不好,使水管内的水结了冰,不仅影响正常的生活用水,有时还会把水管冻裂,造成送水设备的损坏。那么,自来水管为什么会被冻裂?
一 密度与温度
从密度表中,我们可以查到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所以水冻成冰后,因为质量不变,根据 V=m/ρ可知,体积增大,所以就把水管胀裂了。
ρ水=1.0g/cm3
ρ冰=0.9g/cm3
分析图象,回答以下问题:
①图象中AB段反映的物理规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BC段反映的物理规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水的热膨胀规律
如图所示,是科研人员通过探究“一定质量的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关系” 做出的图像。
水温低于4℃时,水温升高,体积减小
水温高于4℃时,水温升高,体积增大
4. 水的反常膨胀现象
一 密度与温度
以上现象揭示了水的膨胀规律:4℃以上的水是热胀冷缩,而0℃~ 4℃的水是热缩冷胀,把这种现象称为反常膨胀。
(2)水的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根据ρ=m/V可知:水的质量不变,在温度4℃时,体积最小,所以密度最大。温度高于4℃时,随着水温的升高,密度越来越小;温度低于4℃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水的密度也越来越小。
一 密度与温度
4℃的水密度最大
结论:在温度为4℃时,水的密度最大.
(3)与水的反常膨胀有关的现象
①水在4℃时的密度最大,下沉到水底。如图所示:水的反常膨胀使得水从上到下结冰。在寒冷的冬天,水面冰封了,但较深湖底的水却有可能保持4℃的水温,利于生物存活。
②各种饮料都含有水分,由于水在4℃时的密度最大,体积最小,所以储存或运输在温度为4℃时最安全的。
一 密度与温度
视频讲解——《水在4℃时密度最大》
【例题1】在室温下,吹鼓两个气球,分别把它们放在冰箱的冷藏室和炉火附近,过一会儿,你会发现:在冷藏室的气球体积_______,在炉火附近的气球体积________。由于密度ρ =m/V ,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膨胀后,密度________;可见,温度____(选填“能”或“不能”)改变物质的密度。
能
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室温环境下的气球,温度降低,体积缩小,火炉边的气球温度升高,体积膨胀。
气体的质量不变,当温度升高时,体积膨胀,根据 ρ=m/V可知密度减小,温度降低时,体积收缩,密度增大,故温度能改变物质的密度。
缩小
减小
膨胀
一 密度与温度
【例题2】如图所示是水的密度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图,由图中的关系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D
由水的密度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图,可得出结论:水在4℃时密度最大;水在0~4℃,随着温度的降低,密度变小;水在4~8℃,随着温度的升高,密度变小。不能得出水凝固成冰时体积会变大。所以选D。
A.水在4℃时密度最大
B.水在0~4℃,随着温度的降低,密度越来越小
C.水在4~8℃,随着温度的升高,密度越来越小
D.水凝固成冰时体积会变大
一 密度与温度
02
PART
密度与物质鉴别
1. 鉴别物质的种类
物质的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同种物质密度是相同的,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同的。所以可用密度鉴别物质。
先根据ρ=m/V测出物质的密度值,再查密度表确定是哪种物质,运用密度值即可鉴别商品真伪。如果测量值和理论值吻合,材料可能为真,不吻合则说明材料有假。
????=????????
?
二 密度与物质鉴别
想一想:如何鉴定一枚“金牌”的密度?
要测金牌的密度,可用天平测质量,用借助于溢水杯和量筒,利用排水法测量体积,根据密度公式ρ=m/V计算出密度。
例如,某运动员获得了一枚金牌,为了鉴别金牌是否是纯金制成的,他测出了金牌的质量为12.5 g,体积为0.75 cm3,问金牌是否是纯金制成的?(金的密度ρ金=19.3g/cm3)
【解析】此“金牌”的密度为
ρ=m/V =125g/10.5cm3 =11.9g/cm3 <ρ金。
所以不是纯金制成的.
二 密度与物质鉴别
用密度鉴别物质,这种鉴别方法是不是绝对可靠?
不是绝对可靠。因为有些不同物质的密度是相同的,例如酒精和煤油的密度都是0.8×103kg/m3。在知道密度的基础上,通过对两者气味的比较,可以鉴别酒精和煤油。
一些混合物的密度和一些物质的密度相等,要准确的鉴别物质,既要看密度,还要看颜色、气味、硬度等。
煤油
0.8×103kg/m3
酒精
0.8×103kg/m3
二 密度与物质鉴别
2. 密度在社会生活中的其他应用
(1)测量密度,确定矿藏种类。勘探队员在野外勘探时,通过采集的样品的密度等信息,可以确定矿藏的种类及经济价值。
(2)根据密度,鉴别产品优劣。例如用盐水选种,把种子放到盐水里,饱满的种子因为密度大而沉到盐水底。瘪壳和杂草的种子因为密度小而浮在盐水表面。
二 密度与物质鉴别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材料
密度(kg/m3)
超硬铝
2.7×103
钛合金
4.5×103
(3)根据密度大小选择合适的材料
根据m=ρV可知,在体积相同时,密度越小,质量越小,密度越大,质量越大。
①航空器材中,常采用高强度、低密度的合金或新型合金材料,减小自身的质量。
二 密度与物质鉴别
②机器底座的作用是为了增加稳度,压路机的滚筒是对路面的压力大。这些情况下,要求它们的质量大一些,所以人们就常常选用坚固、密度大的材料来制作。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材料
密度(kg/m3)
钢、铁
7.8×103
压路机的滚筒
机器底座
二 密度与物质鉴别
③拍摄影视剧中房屋倒塌砸伤人的特技镜头时,要求道具的质量要小,人们常选用密度很小的泡沫塑料做道具。
④在产品包装中,常采用密度很小的泡沫塑料作填充物,减小质量,同时起到防震作用,便于运输,价格低廉。
二 密度与物质鉴别
【例题3】物理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序号)。
①1kg的水和1kg的冰的密度相同;
②可以利用密度来鉴别物质,因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③为减轻质量,航空器材常采用强度高、密度小的合金或新型合成材料;
④发生火灾时,受困人员常采取弯腰甚至爬行的姿势撤离,是因为含有有害物质的空气温度较高,密度较小,大量聚集在房间的上方。
二 密度与物质鉴别
③④
解析见下页
①1kg的水和1kg的冰的质量相同,但状态不同,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密度减小,故①错误;
②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可以利用密度来鉴别物质,但也有个别的不同物质具有相同的密度,故②错误;
③航空器材的体积一定,由m=ρV可知,材料的密度越小,器材的质量越小,故航空器材采用强度高、密度小的材料制造,③正确;
④发生火灾时,温度较高,室内有毒气体体积膨胀,密度减小;有毒气体会流向房间上方,所以为有效避免吸入有害气体或被灼伤,受困人员常采取弯腰甚至爬行的姿势撤离,故④正确。 故选③④。
二 密度与物质鉴别
【例题4】如图所示是我国自行研制的C919大型喷气客机。工程师将一质量是7.9kg的钢制零件改用等体积的第三代铝锂合金替换,该零件的体积是______m3,用铝锂合合制成的新零件质量为_____kg。可见,用第三代铝锂合金替换钢制零件可以减小自身的 。
锂合合制成的新零件质量为
m锂=ρV件=2.4×103kg/m3×10-3m3 =2.4kg
用第三代铝锂合金替换钢制零件可以减小自身的质量。
该零件的体积是?? ????件=????????钢=7.9kg7.9×10?3kg/m3=1×10?3m3
?
(钢的密度为7.9×103kg/m3,铝锂合金的密度为2.4×103kg/m3)
二 密度与物质鉴别
03
PART
课堂总结
密度与
温度关系
密度与
物质鉴别
①密度与温度关系:一定量的气体,当温度升高时,
体积膨胀,密度变小;当其温度降低时,密度变大.
②热胀冷缩:气体热胀冷缩最显著,其密度受温度的影响最大。固体、液体的热胀冷缩不像气体那样明显,因而密度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小.
③水的膨胀规律:4℃以上的水是热胀冷缩,而
0℃~4℃的水是热缩冷胀,称为反常膨胀.
④ 4℃水的密度最大.
①利用密度可以鉴别物质.
②密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盐水选种、根据密度大小选择合适的材料.
课堂总结(1)
密度与社会生活
课堂总结(2)
04
PART
动手动脑学物理
方法一:实验器材:天平、砝码、量筒、烧杯、水。
实验步骤:①先用天平称出10枚1角硬币的质量。
②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此时水的体积V?
③将10枚一角硬币放在量筒的水中,读出此时水的体积V?。
1. 有一种1角硬币,看上去好像是铝制的。它真是铝制的吗?请你想办法测量它的密度。写出你选用的实验器材、实验方法、你所采用的实验步骤。1角、5角和1元硬币所用的金属一样吗?通过实验验证你的判断。
一枚1角硬币的密度?????=????/10(????2?????1)/10=????????2?????1
?
动手动脑学物理
方法二:
实验器材:刻度尺、两只直角三角尺、天平(砝码)。
实验步骤:①用刻度尺、两只直角三角尺分别1角、5角和1元硬币的直径,算出各硬币的面积s,用刻度尺测出硬币的厚度d,从而计算出各硬币的体积V。
②用天平分别测出个硬币的质量,利用密度公式ρ=m/V便可计算出各硬币的密度,进行判断。
提示:该方法测量体积误差较大。
动手动脑学物理
2. 1cm3的冰熔化成水后,质量是多少?体积是多少?
1cm3的冰的质量
m冰=ρ冰V冰= 0.9g/cm3×1cm3 =0.9g
冰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 m水= m冰=0.9g
V水=m水/ρ水= 0.9g /1.0g/cm3=0.9cm3
动手动脑学物理
3. 根据气体的密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小的现象,试分析房间里的暖气一般都安装在窗户下面的道理。
暖气片周围的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密度变小而上升。靠近窗户的冷空气密度大,下沉到暖气片周围,又受热上升。利用这种冷热空气的对流,可以使整个屋子暖和起来。
动手动脑学物理
05
PART
课堂练习
1.做一个纸风车,如果把风车放在点燃的酒精灯上方,风车能转动起来,如图。这是因为一定质量的气体受热膨胀后,密度 (选填“变小”、“变大”、“不变”)而上升,热空气上升后,冷空气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从而形成风。根据气体这个特点,则安装暖气时应该靠近______(选填“地面”或“天花板”)。
变小
地面
点燃酒精灯,上方的空气吸收热量,温度升高,体积膨胀,密度变小,密度小的热空气上升,形成对流。
实验说明温度能够改变气体的密度,根据气体的这种变化规律,安装暖气时暖气片应该靠近地面,暖气周围的空气温度高,空气密度比较小,流向上方,使整个房间温度比较高。
课堂练习
2. 有一枚2022年北京冬奥会纪念币,小明测量出它的质量为150g,体积为17cm3,试判断这枚纪念币是不是金制作的?(已知金的密度为19.3g/cm3 )
所以这枚纪念币不是纯金制作的。
????纪念币?=????????=150g17cm3=8.8g/cm3
?
????纪念币?<????金?=19.3g/cm3
?
课堂练习
3.严寒的冬天,室外的自来水管常会被冻裂,原因是( )
A.水结成冰以后密度变大
B.水结成冰以后体积变大
C.水结成冰以后质量变大
D.水管本身耐寒程度不够
B
严寒的冬天,室外的自来水管常会被冻裂,原因是水结冰后,质量不变,密度变小,体积变大。
所以选B。
课堂练习
4.图所示为体积和质量都相等的铜、铁、铝的空心球(已知ρ铜>ρ铁>ρ铝)的示意图,图中白色部分表示各球的空心部分,请用笔线分别连接对应的金属球。
因为铜、铁、铝的质量相等,且ρ铜>ρ铁>ρ铝,根据ρ=m/V 可得,铜的实际体积最小,铝的实际体积最大,又因为三球的体积相等,因此铜球的空心部分体积最大,铝球的空心部分最小,对应连线如图所示:
课堂练习
5. 社会生活中密度用途很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拍摄影视剧中房屋倒塌砸伤人的镜头时,常选用密度很小的泡沫塑料做道具。
B.一杯牛奶喝掉一半后,质量变小,密度变小
C.冬天户外的水管容易冻裂,是由于水结冰后密度变大
D.小兰估测教室空气的质量,大约是25kg
(空气密度约为1.29kg/m3)
A
密度不变
水结冰,
密度变小
D. 先估算教室的体积约为V=10m×7m×4m=280m3,
空气的密度为1.29kg/m3 ,近似取1kg/m3 ,
由公式ρ=m/V 得m=ρV=1kg/m3×280m3=280kg
课堂练习
6.室内火灾发生时,受困人员应采取弯腰甚至匍匐的姿势撤离,以尽量减少有害气体的吸入。这是因为燃烧产生的有害气体( )
A.温度较低,密度较大 B.温度较低,密度较小
C.温度较高,密度较大 D.温度较高,密度较小
D
室内火灾发生时,温度较高,室内有毒气体体积膨胀,密度减小,有毒气体漂浮在房间的上方。所以,为有效避免吸入有害气体或被灼伤,受困人员应采取弯腰甚至匍匐的姿势撤离火场。 答案:D。
课堂练习
7.一般来说,同种物质温度越高密度越小,但是水比较特殊,水在4℃时密度最大,温度高于4℃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密度越来越小;温度低于4℃,随着温度的降低,水的密度也越来越小,如图所示是冬天湖水温度分布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高于4℃时,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
B.在0~4℃范围内,水温度升高,体积会变大
C.较深湖底⑤处的水可能保持4℃的水温
D.湖水的温度只要达到0℃,就会凝固成冰
C
课堂练习
解析见下页
A.由题意可知,水在4℃时密度最大,温度高于4℃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密度越来越小,体积变大,水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故A错误;
B.水在0~4℃范围内反常膨胀,即当水温低于4℃时,水是热缩冷胀的,故B错误;
C.水在4℃时密度最大,所以较深湖底⑤处的水可能保持4℃的水温,故C正确;
D.湖水的温度达到0℃,要继续放热才会凝固成冰,故D错误。 故选C。
课堂练习
8.课外科技活动中,小丽等同学将一定质量的水放在一个加盖的量筒中,探究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情况,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体积V~温度t图像(如图所示),请根据图像中的信息回答问题。
①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
②在0℃~4℃间温度升高,水的密度 ,超过4℃之后,温度上升,水的密度 (变大/变小/不变);
③根据前面的探究可以发现,常用的液体温度计不用水为测温物质的原因是 ;
④小丽等同学在探究时,量筒里水的质量
为 g.(4℃时水的密度为1×103kg/m3)
先变小后变大
变大
变小
水在4℃以下出现反常膨胀现象
104
课堂练习
解析见下页
(1)由图像可以看出:温度低于4℃时,水的体积随温度升高而变小;温度高于4℃时,水的体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2)由图像可知,在0℃到4℃间温度升高,水的体积变小,水的质量不变,由密度公式ρ=m/V 可知,水的密度变大。
超过4℃之后,温度上升,水的体积变大,则密度变小。
(3)相同质量的水,在0 ~ 4 ℃时冷胀热缩,4℃以上时热胀冷缩,即有反膨胀现象,所以不用水作为测温物质。
(4)由图可知,在4℃时,量筒内水的体积为104cm3,由 ρ=m/V可得,量筒里水的质量
m=ρV =1.0g/cm3 × 104cm3=104g
课堂练习
9.加油站加油时,合格汽油的密度为0.71×103kg/m3,若汽油的成分中含重油偏大,就是不合格产品,重油的密度大于汽油的密度,不合格的汽油的密度会偏大。有的加油站通常使用密度瓶来检验汽油的密度,如果密度瓶空瓶的质量为120g,装满水后质量为320g,若装满汽油质量为266g,试判断该汽油是否合格?
(1)瓶中水的质量为:m水=320g-120g =200 g
瓶的容积为:????=????水????=200g1.0g/cm3 = 200cm3
?
(2)装满汽油,汽油质量m油=266g-120g=146g,则汽油的密度为:
?????=???????? =146g200cm3 =0.73g/cm3=0.73×103kg/m3 汽油不合格。
?
课堂练习
10.细心的小明发现北方寒冷的冬天,室外的自来水表常常被冻裂,如图所示,是什么原因呢?小明设想用一个水桶装满水后,然后将其放在寒冷的室外。若桶内装满水后,水的质量为7.2kg。请你先帮他做个计算(ρ冰=0.9×103kg/m3):
(1)质量为7.2kg的水的体积是多少?
(2)质量为7.2kg的水,全部结为冰时,冰的体积是多少?
(3)现在你能帮他找出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了吗?
课堂练习
解析见下页
(1)由 ρ=m/V 得,水的体积是
(2)水全部结为冰时,质量不变,由 ρ=m/V 得,冰的体积是
(3)比较(1)和(2)中同质量的水和冰的体积,V冰>V水,自来水表常常被冻裂的原因是:冬天室外的密闭在自来水表中的水凝固成冰时体积膨胀,将自来水表胀裂。
课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