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学案)-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3.1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学案)-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1-10 07:04: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 知识点总结
一、大气与大气的组成
1.大气:包围地球的空气。
2.大气的组成:大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物。低层大气主要由干洁空气、水汽和杂质三部分组成。
主要成分 含量 主要作用 人类活动对其影响
干 洁 空 气 氮气 78% 氮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组成部分 人类活动排放过量氮氧化物,造成光化学烟雾、酸雨、水体污染等
氧气 21% 氧是人类和其他好氧生物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并参与有机体的燃烧、腐败和分解过程
二氧 化碳 很少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人类燃烧化石燃料、毁林等活动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
臭氧 很少 强烈吸收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过量紫外线的伤害;而穿透大气到达地面的少量紫外线,又具有杀菌作用。 制冷设备排放过量的氟利昂,使大气中的臭氧含量减少,形成“南极臭氧洞”
分布特点 主要作用 人类活动对其影响
水汽 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在水平方向上,海洋上空高于陆地上空,湿润地区上空高于干旱地区上空;在垂直方向上,一般自地面向高空逐渐减少 在大气温度变化的范围内,水汽可发生固、液、气三态转化,产生云、雾、雨、雪等一系列天气现象 人类燃烧化石燃料等使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超标,易出现雾霾天气
杂质 近地面大气中,陆上多于海上,城市多于乡村,冬季多于夏季 杂质会使大气能见度变差,但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3.雾霾的成因、异同与危害
(1)雾:大量小水滴或冰晶浮游在近地面空气层中,致使能见度减少到一定程度的天气现象。
霾: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细小尘粒、烟粒或盐粒等颗粒物在低层大气的稳定层下部累积所形成的集合体。
(2)雾霾的成因
天气因素:①近地面气温低,出现逆温现象;
②大气稳定,空气不流动,使空气中的微小颗粒聚集,悬浮在空气中。
人为因素:①地面灰尘大,空气湿度低,地面的人流和车流形成扬尘。
②城市建设、工厂制造等产生的直接污染和二次污染。
③城市机动车尾气的排放。
④冬季取暖排放的烟尘等污染物。
异同点 雾 霾
不 同 点 构成物质 水滴小颗粒 固体小颗粒
颜色不同 乳白色、青白色 黄色、橙灰色
含水量 大于90% 小于80%
能见度 越近地面能见度越低、有明显边界、小于1公里 上下比较均匀、无明显边界、小于10公里
出现时间 午夜至清晨最易出现 日变化特征不明显
相同点 ①都是悬浮体;②都会影响视线; ③形成时空气不流通;④出现于秋冬季节; ⑤逆温易导致雾霾。
(3).雾霾的危害
①大范围雾霾天气使大气能见度降低,影响交通;
②空气污浊,危害人体健康。
二、大气的垂直分层
根据大气的温度、密度和运动状况在垂直方向上的差异,将大气分为三层,自下而上依次是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
分层 高度范围 主要特点 成因 与人类的关系
对 流 层 低纬 17-18km 中纬 10-12km 高纬 8-9km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海拔每升高1km,气温大约下降6℃) 地面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人类生活在对流层底部,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
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该层上部冷,下部热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随着空气的对流运动,近地面的水汽杂质向上空运输,在上升过程中随着气温的降低,容易成云致雨
平 流 层 自对流层顶部向上至50-55km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 臭氧集中分布在15-35千米,它可以吸收大量紫外线 有利于航空飞机飞行;臭氧层有保护地球生命的作用
气流以水平运动为主 该层大气上部热下部冷,大气稳定
天气现象少见 水汽、杂质含量稀少,气流平稳
高层大气 平流层顶以上的大气 大气气压很低,密度很小 距地面远,受到的引力小 在60-500km的高空有若干电离层,电离层能反射电波,对远距离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三、逆温的形成及其影响
1.逆温:对流层气温一般随着高度增加而递减,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但在一定条件下,也会出现海拔上升,气温升高或海拔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幅度小于6℃的现象,这两种情况都称为逆温。
2.逆温的形成与消失过程
3.逆温的类型
类型 发生的条件和过程 出现的地区
辐射逆温 在晴朗无风或少云的夜晚,地面很快冷却,贴近地面的大气层也随之降温。离地面约近降温越快,离地面越远降温越慢,因而形成了自地面开始的逆温 中高纬度地区,黎明前最强
平流逆温 当暖空气运动到冷的地面上空时,暖空气与冷地面之间不断进行热量交换,暖空气下层受冷地面影响大,气温降低较快,上层降温较慢,从而形成逆温 中高纬沿海地区
锋面逆温 锋面是冷暖气团之间狭窄的过渡带,暖气团位于锋面上部,冷气团在下部,会形成逆温 冷暖气团之间的过渡带
地形逆温 由于夜晚山坡散温快,山坡上的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比较暖的空气被冷空气抬升,从而出现温度的倒置现象,即地形逆温 山地、盆地和谷地
4.逆温现象的影响
不利影响:(1)出现多雾、阴雨和冻雨天气,早上多雾天气大多与逆温有着密切的关系,大雾使大气能见度降低,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甚至引起交通事故;
(2)加剧大气污染,由于逆温现象存在,空气垂直对流受阻,会造成近地面污染物不能及时扩散,从而危害人体健康;
(3)逆温出现在低空,导致多雾、阴雨和冻雨天气会影响飞机的正常起降。
有利影响:(1)抑制沙尘暴的发生,沙尘暴发生的条件是大风、沙尘、强对流天气,逆温不利于沙尘扬起;
(2)逆温出现在高空对飞行极为有利,逆温层类似平流层,空气稳定,万里晴空提高了能见度,使飞行更加安全;
(3)逆温现象是一种气象资源利用,主要是在一些山坡或河谷地区。例如,在我国新疆伊犁河谷,逆温从10月持续至次年3月,长达半年之久,有效提高了谷地在冬季的温度,多年生果树越冬可以避免冻害;在这发展暖式蔬菜大棚,可减少保温材料的投入;逆温层坡地为当地的牲畜提供了理想的越冬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