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气压带与风带(学案)-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3.1气压带与风带(学案)-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1-10 07:10: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二年级
地理导学案
(
课题:
气压带与风带
)
课标内容 核心素养目标
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1.结合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和热力环流原理,解释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形成。(综合思维) 2.结合等压线分布图,说出北半球主要气压中心的分布。(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3.比较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不同。(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
【导学】 
图片导入
【自学】 
一、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
1.成因
北半球陆地面积广大,海陆相间分布, 的差异大。
2.分布
3.具体影响
(1)北半球
时间 原因 陆地 海洋
7月 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切断 N 高压中心
1月 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 M 低压中心
(2)南半球: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气压带的纬向分布比北半球明显,特别是南纬30°以南的地区,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
4.大气活动中心
(1)概念;冬夏两季,海洋与陆地上的势力强、范围广的高、低气压中心。
(2)意义:随季节而南北移动,对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重大影响。
[思考] “东海龙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对我国降水的影响十分重大。夏季,影响我国降水的“海上龙王”副高是如何形成的?
提示 夏季,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切断,保留在海洋上。
二、季风环流
1.季风概念:大范围地区盛行风随季节有显著改变的现象。
2.分布及成因
(1)东亚季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2)南亚季风
互学
为什么东亚季风最显著?
教学
1.大气活动中心形成的原理——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2.巧记北半球大气活动中心的分布
(1)口诀法:“陆高切低,陆低切高”。
冬季,陆地上形成高压,副极地低气压带被陆地上的高压切断,只保留在海洋上;夏季,陆地上形成低压,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上的低压切断,只保留在海洋上。
(2)图示法:
大西洋 亚欧大陆 太平洋
7月 亚速尔高压 亚洲低压 夏威夷高压
1月 冰岛低压 亚洲高压 阿留申低压
3.大气活动中心的成因类型
亚欧大陆上的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和印度低压属于热力型气压,海洋上的阿留申低压、夏威夷高压等属于动力型气压。
4.大气活动中心的应用
陆地上为高压,说明为该陆地所在半球的冬季;陆地上为低压,说明为该陆地所在半球的夏季。
例如:30°N的近地面有低压中心(如90°E附近,即印度低压)分布,为北半球的夏半年;60°N的近地面有高压中心(如70°E附近,即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分布,为北半球的冬半年。
季风环流简图
项目 东亚季风 南亚季风
季节 冬季 夏季 冬季 夏季
风向 西北风 东南风 东北风 西南风
源地 蒙古、西伯利亚 太平洋 蒙古、西伯利亚 印度洋
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及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性质 寒冷干燥 温暖湿润 温暖干燥 高温高湿
比较 冬季风强于夏季风 夏季风强于冬季风
分布 我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 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我国西南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对农业的影响 利 雨热同期
弊 旱涝、寒潮等灾害 旱涝灾害
检学
下图为某日北半球部分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其中①、②、③分别代表气压带或风带,阴影代表气压带。读图完成1~2题。
1.该日,北半球正处于(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①带大气的运动特点和对天气的影响是(  )
A.下沉,晴 B.由高纬流向低纬,雨
C.上升,雨 D.由低纬流向高纬,晴
下图是某季节全球气压带与风带分布图。据此回答5~6题。
5.冬季最容易被陆地冷高压切断的气压带是(  )
A.⑤ B.⑥ C.⑦ D.⑧
6.与我国西南地区及印度半岛一带夏季风关系最密切的风带是(  )
A.① B.② C.③ D.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