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六单元 第18课 辛亥革命 导学案 (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六单元 第18课 辛亥革命 导学案 (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1-10 14:17: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8课 辛亥革命
【课标要求】
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理解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对中国结束帝制、建立民国的意义及局限性。
【学习评价】
(时空观念)学会运用表格梳理近代救亡图存运动的时间轴。
(历史解释)通过有关辛亥革命的影响的相关材料,学会分析历史影响。
(家国情怀)通过对晚清革命党人事迹的了解,能够传承民族气节、崇尚英雄气概。
【课前预习】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P110-P112页
(1) 和 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2)成立中国同盟会:1905年,孙中山与黄兴等人在日本东京创建了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中国同盟会的纲领是“ , , , ”。
(3)三民主义的提出:在《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首次提出“ ”: 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主义即创立民国; 主义即平均地权。
(4)孙中山组织多次反清武装起义,广州黄花岗引起了巨大震动。
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P112-113页
(1)保路运动: 保路运动发展成武装起义后,革命党人计划武昌起义。
(2)武昌起义: 年11月11日,武昌起义成立了湖北军政府。接着南方各省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
(4)成立中华民国: 年1月1日,中华民国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政体就此产生。1912年2月12日,清政府颁布《清帝逊位诏书》,清王朝结束。
(5)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规定了责任内阁制、三权分立的原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 性质的重要文件。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P114页
是反帝反封建的 革命。推翻了 ;结束了 制度;建立起 政体;传播了 理念;推动了 解放和 的新变化;为 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没有改变中国 社会的性质。
【课堂探究】
任务一:山雨欲来风满楼——辛亥革命之背景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辛亥革命的背景。
材料一
1907—1910年清朝预备立宪丑剧败露后,进步的知识界对这个腐败政府完全失去信心。如同孙中山所说:“由满洲人来将社会加以改革,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改革意味着给他们的损害。”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现代史》
材料二
为了镇压四川人民的保路斗争及分散湖北新军的革命力量,清廷将部分新军调入四川、宜昌、沙市、岳州和襄阳等地。如此调拨,既分散了武汉地区积蓄已久的革命力量,使革命局势更显危急;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清政府在该地区原有的统治力量。这又为革命的发动提供了有利条件。
——摘编自张海鹏、李细珠《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三
辛亥革命发生时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已初步成长,资产阶级尽管很幼稚,但它已经成长为一支新兴的、成熟的力量,足以使自己扮演发动和领导一场革命的角色。……革命的领导者提出了明确的资产阶级纲领,“他们以西方资产阶级的革命历史和革命学说为依据,反对清王朝的专制统治;照搬西方资产阶级的革命口号,以号召群众。他们的纲领、口号充分反映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经济上的要求和利益。”
——摘编自刘大年《赤门谈史录》
任务二:九州生气恃风雷——辛亥革命之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辛亥革命的意义。
材料
辛亥革命后,尽管帝国主义列强还企图继续控制、欺凌中国,但中国民众的觉醒程度空前提高,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的要求汇成巨大的潮流。辛亥革命以后,中国出现了历时近十年的现代工业发展浪潮,现代化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有明显的提升,从而为其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更广泛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现代教育制度也进一步发展,舆论的传播更趋普及和活跃,从而为更大层面的政治经济社会变革准备了人才和舆论的条件。人们的风俗习惯、行为做派、交往礼节也在变化:男人的辫子剪掉了,女人的小脚不裹了,鞠躬握手取代了磕头作揖,服装新样式取代了旧样式。这些看似形式上的变化,实际解除了人们思想的种种束缚,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摘编自《辛亥革命的里程碑》
【课后作业】
突破学考,力争全对
1.(2018·广西学业水平)1905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联合各革命团体,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作为入会誓词和革命宗旨,成立了
A.华兴会 B.光复会 C.同盟会 D.兴中会
2.(2018·广西学业水平)历史学家张岂之《中国历史》描述:“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倒台,引发了以传统政治为基础的旧有伦理与价值体系的松动,男子剪辫子,女子放足,自由恋爱,神位被黜……”。此历史现象发生于
A.鸦片战争时期 B.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
3.(2017·广西学业水平)1912年1月,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他所说的“变局”和“创举”是指
A.兴中会成立 B.同盟会成立 C.华兴会成立 D.中华民国成立
4.(2023·新疆学业水平)“辛亥革命的伟大在于它不仅推翻了一个王朝,而且也在于它使得一切恢复帝制的尝试都只能成为昙花一现的闹剧。”这说明辛亥革命
A.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 B.提出了科学的革命纲领
C.拥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D.完成了民族独立的任务
5.(2022·黑龙江学业水平)孙中山认为清政府已完全腐朽,“必须以一个新的政府代替旧的政府”。为此,他领导了
A.清末新政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国民革命
冲击期考,稳步提升
6.(2022·广西桂平市高一上期末)1919年,《湘江评论》上的一篇文章写道:“辛亥革命,似乎是一种民众的联合,其实不然,辛亥革命…与我们民众的大多数毫无关系。我们虽赞成他们的主义,却不曾活动,他们也用不着我们活动。”这段言论意在说明
A.辛亥革命缺乏群众基础 B.三民主义具有空想性
C.近代民众启蒙严重滞后 D.建立统一战线的迫切性
7.(2023·广西玉林高一下期末)钱穆在讨论中国政治变迁得失时说:“辛亥前后,人人言变法,人人言革命,太重视制度,好像只要建立制度,一切人事自会随制度而转变。……我们试问是否民主政治可以全不与此一民族之文化传统有关联,而只经几个人的提倡,便可安装得上呢?”他意在强调
A.制度变革需要考虑文化传统 B.变革文化传统的重要性
C.变法改良不适合中国的国情 D.中国没有必要变革政治
8.(2023·广西北海高二下期末)“辛亥革命的领导阶级是资产阶级革命派,他们没有认识到群众基础的力量,革命的风并没有吹到平常老百姓的家中,这一场革命仅仅是部分阶级的革命。”材料暗指
A.革命潜伏着失败的危机 B.辛亥革命具有偶然性
C.封建思想影响民主政治 D.辛亥革命的影响甚微
挑战高考,尝试超神
9.(2023·全国甲卷)清末,陈去病在《论戏剧之有益》一文中说:“此其奏效之捷,必有过于劳心焦思,孜孜矻矻以作《革命军》《驳康书》《黄帝魂》《落花梦》《自由血》者殆千万倍。”他号召青年人投身戏剧。这反映出
A.传统戏曲的演出逐渐衰落 B.戏剧开始由愉悦达官显贵转向民众
C.戏剧成为宣传革命的手段 D.反清书籍宣传革命思想的作用弱化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