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9课
古诗三首
第三课时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诗人简介
关于诗人杜甫你了解多少?
诗人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常自称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创作背景
广德元年(公元763年)正月,叛军首领史朝义兵败自杀,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相继投降,河南、河北先后被官军收复,延续了七年多的“安史之乱” 彻底结束。在战乱中漂泊受难、饱经沧桑,正流离于四川的爱国诗人杜甫,听到这个喜讯后不禁大喜欲狂,心情激荡,遂写下这首名作。
初读感知
交流“安史之乱”的相关信息,了解古诗背景。
拓展阅读
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
解读诗题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齐读诗题,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闻:听闻、听说
官军:朝廷的军队
河南河北:黄河以南、黄河以北
初读感知
当杜甫听到唐军收复失地,激动无比,挥泪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七言律诗。请同学们读读这首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诗歌的韵味,看看从诗中你能体会到怎样的情感?
初读感知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蓟北 涕泪
衣裳 襄阳
1.读cháng时,组词如下:
云裳、裳帷、抠裳、风裳、虹裳
2.读shāng时,组词如下:
越裳、垂裳、垂衣裳、摆衣裳、嫁衣裳
初读感知
[jì]
[tì]
[chánɡ]
[xiānɡ]
初读感知
涕
tì
“弓”要写的扁一点。
鼻涕 涕泪 感激涕零
初读感知
初读感知
巫
wū
注意笔顺,第二笔是竖。左右两个人捺变点。
巫术 女巫 巫师
初读感知
通过查字典、问同学、问老师等方式,结合课文注释,理解诗句中词语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大体写了什么。
剑外:指四川剑阁以南地区,代指作者所在的蜀地。
蓟北:泛指唐代蓟州北部地区,在今河北东北部一带,当时是叛军盘踞的地方。
却看:回头看。
妻子:妻子和孩子。
文意疏通
通过查字典、问同学、问老师等方式,结合课文注释,理解诗句中词语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大体写了什么。
青春:指春天。
漫卷:随手卷起。古代诗文皆写在卷子上。
放歌:放声高歌。
纵酒:开怀痛饮
巫峡:长江三峡之一,因穿过巫山而得名。
文意疏通
文意疏通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我在蜀地忽然听说朝廷的军队已经收复了蓟北,刚刚听到这个喜讯,我激动的泪水就沾满了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回头再看妻子和孩子,哪里还有愁容?我胡乱地收起诗书,高兴得简直要发狂。
文意疏通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白天我要开怀痛饮,放声纵情歌唱,明媚春光和我作伴,我好启程还乡。
文意疏通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立刻乘船从巴峡东下,穿越巫峡,一路顺流而下,一过襄阳后便直奔洛阳。
文意疏通
细读品味
默读古诗,你可以圈一圈、画一画、写一写,看看从诗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诗人的喜悦呢?
汇报交流读书情况,深入感受杜甫内心的喜悦之情。
(1)从诗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诗人的喜悦之情?
(2)说一说自己从哪些诗句中感受到了什么?其他的同学认真听,然后作补充。
细读品味
感悟“悲喜交集”
你从诗句中感受到了什么?其他的同学认真听,然后作补充,并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一读诗句。
细读品味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首诗中,诗人流的是怎样的泪?
带着无比悲痛的心情齐读这首诗。
细读品味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诗,思考:诗人在这里流的是怎样的泪?
悲喜交集
细读品味
你从哪些诗句中感受到了什么?其他的同学认真听,然后作补充,并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一读诗句。
感悟“欣喜若狂”
细读品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设身处地想一想:诗人的亲人们都不再愁眉苦脸,原来他们都愁些什么呢?
闭上眼睛想象诗人的苦难的八年生活,并说说这是怎样的八年?
欣喜若狂
分角色朗读这两句诗。
细读品味
细读品味
你从诗句中感受到了什么?其他的同学认真听,然后作补充,并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一读诗句。
感悟“放歌纵酒”
阳春三月,诗人想到可以回到故乡,内心无比的激动,请同学们想一下,诗人可能想些什么呢?他的心情怎样呢?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细读品味
你从尾联两句中体会到了什么?
看诗人的回家路线图,感受诗人回家的迫切。
对比朗读李白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感受诗人愉快的心情。
感悟“归心似箭”
细读品味
用轻快、愉悦的心情齐读尾联两句。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细读品味
诵读感悟
整体朗读古诗。
交流:学习了这首古诗后,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杜甫?
多形式朗读古诗,做到熟读成诵,背诵《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课堂小结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春,当年正月史朝义自缢,安史之乱结束。杜甫听到这消息,不禁惊喜欲狂,手舞足蹈,冲口唱出这首七律。诗的前半部分写初闻喜讯的惊喜;后半部分写诗人手舞足蹈做返乡的准备,凸显了急问于返回故乡的欢快之情。全诗情感奔放,处处渗透着“喜”字,痛快淋漓地抒发了作者无限的喜悦兴奋的心情。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悲喜交加
喜讯传来
热爱祖国喜悦兴奋
喜极而泣
沉浸其中
乐不可支
引发遐想
归心似箭
展望回程
课堂小结
本诗通过写作者听闻多年战乱终于平息后的狂喜,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
课堂小结
检测巩固
1.对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赏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
A.这首诗集中表现出了诗人忽闻捷报后一瞬间的感情,突出地写了一“喜”字。
B.一个“满”字,表露了诗人高兴的眼泪如泉涌的状貌,逼真地展示了一个饱经沧桑,在战乱中苦苦挣扎的人此时此地喜不自禁的感情。
C.“青春作伴好还乡”一句,诗人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自己在欢庆之时急于还乡的心情。
D.一个“下”字说明“巫峡”到“襄阳”是逆流而上,一个“向”字表明从“洛阳”到“襄阳”已改换了陆路。
2.表现诗人一家欣喜欲狂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布置作业
1.背诵《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搜集其他杜甫的诗歌读一读。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