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期中调研数学试题2022.11
一、仔仔细细做计算。(24分)
1. 口算。
25×4= 700×8= 120×6= 100-24=
150×0= 15×6= 77-9=
【答案】100;5600;720;76;
0;90;68
【解析】
【详解】略
2. 笔算。
80+200= 16×5= 3×600= 30÷6=
17×4= 6×16= 125-8= 48+0=
【答案】280;80;1800;5
68;96;117;48
【解析】
【详解】略
3. 列竖式计算。
4×389= 6×802= 370×6=
【答案】1556;4812;2220
【解析】
【分析】三位数乘一位数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三位数的每一位数。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就在那一位的下面写上相应的积。
【详解】4×389=1556 6×802=4812 370×6=2220
二、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4. 在括号里填适当单位名称。
一只鸡蛋约重51( ) 青青身高145( )
一个10岁的小学生体重约30( ) 5个苹果约重1( )
【答案】 ①. 克##g ②. 厘米##cm ③. 千克##kg ④. 千克##kg
【解析】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长度单位、质量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单位即可;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
一只鸡蛋约重51克;青青身高145厘米;
一个10岁的小学生体重约30千克;5个苹果约重1千克。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地选择。
5. 在括号里填上“>”“<”和“=”。
27×8( )38×6 540×5( )504×5 84×4×2( )84×8
6900克( )7千克 4千克( )4000克 270×0( )207+0
【答案】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解析】
【分析】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算法:两、三位数与一位数的个位和个位要对齐,数位多的放上面,用一位数分别与两、三位数的每一位数相乘,满几十进几即可。
1千克=1000克;0乘任何数都得0。
【详解】27×8=216,38×6=228,即27×8<38×6;
540×5=2700,504×5=2520,即540×5>504×5;
84×4×2=336×2=672,84×8=672,即84×4×2=84×8;
7千克=7000克,即6900克<7千克;
4千克=4000克;
270×0<207+0。
【点睛】明确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方法及克、千克的单位进率是解决本题关键。
6. 一袋盐重500克,( )袋盐重2千克。
【答案】4
【解析】
【分析】“一袋盐重500克,多少袋盐重2千克”,就是求2千克里面有几个500克,据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可得:
2千克=2000克
500×4=2000(克)=2千克
一袋盐重500克,4袋盐重2千克。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乘法的意义列式解答问题的能力。
7. 用一根长32米的绳子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米。
【答案】8
【解析】
【分析】用32米的总长度除以4,计算出正方形的边长;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32÷4=8(米),所以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8米。
【点睛】掌握正方形的周长公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8. 小明和他的3个好朋友去儿童乐园游玩。如果每张门票24元,他们一共要花( )元。
【答案】96
【解析】
【分析】一共有(1+3)人去儿童乐园游玩,用总人数乘每张门票的价钱,求出花费总钱数。
【详解】(1+3)×24
=4×24
=96(元)
他们一共要花96元。
【点睛】本题考查经济问题,根据总价、单价和数量之间的关系解答,关键是正确求出总人数。
9. 要使341×□的积是三位数,□内最大可以填( );要使积是四位数,□内最小可以填( )。
【答案】 ①. 2 ②. 3
【解析】
【分析】根据估算判断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积是几位数的大致的范围,因为340×2=680,350×3=1050,所以试算341×3的积是多少,再进一步求解。
【详解】341×3=1023,1023是四位数,
341×2=682,682是三位数;
所以要使341×□的积是三位数,□内最大可以填2;要使积是四位数,□内最小可以填3。
【点睛】一个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积是几位数,把这个三位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整十数进行估算,找出大致的范围,然后准确计算求解。
10. 图中阴影部分表示130,整个图形表示( )。
【答案】780
【解析】
【分析】图形平均分成6份,阴影是其中的1份,用阴影部分乘6即可求出整个图形表示的数。
【详解】130×6=780
即整个图形表示780。
【点睛】明确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是解决本题关键。
11. 在一张长25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纸上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剩下的长方形周长是( )厘米。
【答案】 ① 80 ②. 50
【解析】
【分析】在长方形纸上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只能按长方形中的短边作为正方形的边长,再根据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解答即可。
【详解】20×4=80(厘米)
25-20=5(厘米)
(5+20)×2
=25×2
=50(厘米)
即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80厘米。剩下的长方形周长是50厘米。
【点睛】明确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是解决本题关键。
12. 一根铁丝正好能围成一个边长是6厘米的正方形,这根铁丝长( )厘米。如果把它改围成一个长7厘米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宽是( )厘米。
【答案】 ①. 24 ②. 5
【解析】
【分析】由题意可知:根据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求出正方形的周长,也就是长方形的周长。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可知长方形的长+宽=周长÷2,再减去7,据此求出长方形的宽。
【详解】4×6=24(厘米)
24÷2=12(厘米)
12-7=5(厘米)
所以,一根铁丝正好能围成一个边长是6厘米的正方形,这根铁丝长24厘米。如果把它改围成一个长7厘米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宽是5厘米。
【点睛】明确用铁丝围成的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相等,都等于铁丝的长度。是解题的关键。
三、选择题。(10分,每题2分。)
13. 250×□积的末尾只有一个0,□里可以是( )。
A. 2 B. 3 C. 4 D. 6
【答案】B
【解析】
【分析】要使算式积的末尾只有一个0,□里的数乘5的积的末尾不是0。则□里的数可以是1、3、5、7、9,据此解答。
【详解】A.250×2=500,积的末尾有2个0,不符合要求;
B.250×3=750,积的末尾有1个0,符合要求;
C.250×4=1000,积的末尾有3个0,不符合要求;
D.250×6=1500,积的末尾有2个0,不符合要求;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因数末尾有1个0时,积的末尾至少有1个0。
14. 2000克的铁比2千克的海绵( )。
A. 重 B. 轻 C. 一样重 D. 无法比较
【答案】C
【解析】
【分析】把铁、海绵化成相同质量单位的名数,再根据数值的大小进行比较。
【详解】2000克=2千克
即铁和海绵都是2000克或2千克;
则2000克的铁和2千克的海绵一样重。
故答案为:C
【点睛】熟练掌握克与千克之间的进率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5. 一个正方形剪成2个长方形后,两个长方形的周长和( )原来这个正方形的周长。
A. 相等 B. 大于 C. 小于 D. 无法比较
【答案】B
【解析】
【分析】如图所示,一个正方形剪成2个长方形后,两个长方形的周长之和,要比原正方形多出正方形的两条边长的长度,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一个正方形剪成2个长方形后,两个长方形的周长和大于原来这个正方形的周长。
故答案为:B
【点睛】此类题目,画图解答更容易理解。
16. 甲、乙、丙三张图的周长( )。(单位:厘米)
A. 相等 B. 甲长 C. 乙长 D. 丙长
【答案】D
【解析】
【分析】将乙图形进行转化,成为一个长为10宽为6的长方形,与甲周长相等;将丙图形进行转化,成为长为10宽为6的长方形再加上竖着的两条短的边;由此可以比较出它们的周长。
【详解】
将乙、丙图进行转化后可知,丙的周长更长。
故正确答案为:D
【点睛】此题考查将不规则图形转化成规则图形,再进行判断即可。
17. 3个西瓜与12个菠萝一样重,一个西瓜与( )个菠萝一样重。
A. 3 B. 4 C. 5 D. 9
【答案】B
【解析】
【分析】因为3个西瓜与12个菠萝一样重,所以用除法即可得一个西瓜与4个菠萝一样重,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个)
一个西瓜与4个菠萝一样重。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考查了运用整数除法的意义进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求下面图形的周长。(每题2分,共6分。)
18. 求下面图形的周长。
【答案】28分米;40厘米;27米
【解析】
【分析】(1)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2)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3)三角形的周长等于三边之和,据此计算。
【详解】(1)7×4=28(分米)
(2)(12+8)×2
=20×2
=40(厘米)
(3)13+9+5
=22+5
=27(米)
五、填一填,画一画。(6分)
19. 下面方格纸上每小格的边长按1厘米计算,在方格中画一个长是6厘米宽是2厘米的长方形;再画一个周长和长方形相等的正方形。
长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正方形的边长是( )厘米。
【答案】16;4
见详解
【解析】
【分析】长方形的两组对边相等,有4个直角,据此画出这个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据此求出长方形的周长,再根据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求出正方形的边长。正方形的4条边相等,有4个直角,据此画出这个正方形。
【详解】(6+2)×2
=8×2
=16(厘米)
16÷4=4(厘米)
长方形的周长是16厘米,正方形的边长是4厘米。
【点睛】本题考查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征以及周长公式的应用,关键是熟记公式。
六、解决问题。(34分)
20. 一桶洗衣液连桶重1千克。已知桶130克,这桶洗衣液的净含量是多少克?
【答案】870克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一桶洗衣液连桶重1千克。已知桶130克,单位名称不统一先转换单位,再进行计算。将桶的重量去掉就是洗衣液的净含量。
【详解】1千克=1000克
1000-130=870(克)
答:这桶洗衣液的净含量是870克。
【点睛】洗衣液的重量包括桶的重量和里面液体的重量,把桶的重量去掉就是净含量。
21. 红金鱼有35条,黑金鱼有18条。花金鱼的条数是红金鱼和黑金鱼总数的2倍,花金鱼有多少条?
【答案】106条
【解析】
【分析】用红金鱼的数量加上黑金鱼的数量,求出红金鱼和黑金鱼总数量,再乘2,求出花金鱼的数量。
【详解】(35+18)×2
=53×2
=106(条)
答:花金鱼有106条。
【点睛】本题考查倍数关系: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22. 一件毛衣116元,一件大衣的价格是一件毛衣的4倍。
(1)买一件大衣多少元?
(2)买一件毛衣和一件大衣一共多少元?
【答案】(1)464元
(2)580元
【解析】
【分析】(1)用一件毛衣的价格乘4,求出一件大衣的价格。
(2)用一件毛衣的价格加上一件大衣的价格解答。
【详解】(1)116×4=464(元)
答:买一件大衣464元。
(2)116+464=580(元)
答:买一件毛衣和一件大衣一共580元。
【点睛】本题考查经济问题,关键是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23. 婷婷练习跑步。她沿着长130米,宽60米的长方形操场跑了4圈,她一共跑了多少米?
【答案】1520米
【解析】
【分析】用长方形周长公式计算出操场的周长:(长+宽)×2=长方形的周长,再乘4计算出一共跑了多少米;据此解答。
详解】(130+60)×2×4
=190×2×4
=380×4
=1520(米)
答:她一共跑了1520米。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长方形的周长的实际应用,应牢记长方形的周长公式。
24. 把两个长8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叠放在一起(如图),这个新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答案】32厘米
【解析】
【分析】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将图形的两条边分别向上、向右平移后,图形的周长就是边长为8厘米的正方形的周长,再根据正方形的周长公式解答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平移后的图形如下:
8×4=32(厘米)
答:这个新图形的周长是32厘米。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利用平移巧算图形的周长,将求组合图形的周长转化成求正方形、长方形等图形的周长。
25. 有一块长方形的菜地,长145米,宽63米。
(1)用400米篱笆沿这块菜地四周围一圈,够不够?(说明理由)
(2)如果一边靠墙,至少需要多少米篱笆?(先画图,标上数据,再解答。)
【答案】(1)不够;理由见详解
(2)271米
【解析】
【分析】(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据此求出菜地的周长,再与400米比较大小。
(2)要想篱笆最短,菜地的长边应靠墙,此时篱笆长度为长+2×宽,据此解答。
【详解】(1)(145+63)×2
=208×2
=416(米)
416米>400米
答:这个篱笆不够沿这块菜地四周围一圈,因为篱笆的长度比菜地的周长小。
(2)
145+2×63
=145+126
=271(米)
答:至少需要271米篱笆。
【点睛】本题考查长方形周长公式的应用,关键是熟记公式。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期中调研数学试题2022.11
一、仔仔细细做计算。(24分)
1. 口算。
25×4= 700×8= 120×6= 100-24=
150×0= 15×6= 77-9=
2. 笔算
80+200= 16×5= 3×600= 30÷6=
17×4= 6×16= 125-8= 48+0=
3. 列竖式计算。
4×389= 6×802= 370×6=
二、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4. 在括号里填适当单位名称。
一只鸡蛋约重51( ) 青青身高145( )
一个10岁的小学生体重约30( ) 5个苹果约重1( )
5. 在括号里填上“>”“<”和“=”。
27×8( )38×6 540×5( )504×5 84×4×2( )84×8
6900克( )7千克 4千克( )4000克 270×0( )207+0
6. 一袋盐重500克,( )袋盐重2千克。
7. 用一根长32米绳子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米。
8. 小明和他的3个好朋友去儿童乐园游玩。如果每张门票24元,他们一共要花( )元。
9. 要使341×□的积是三位数,□内最大可以填( );要使积是四位数,□内最小可以填( )。
10. 图中阴影部分表示130,整个图形表示( )。
11. 在一张长25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纸上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剩下的长方形周长是( )厘米。
12. 一根铁丝正好能围成一个边长是6厘米的正方形,这根铁丝长( )厘米。如果把它改围成一个长7厘米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宽是( )厘米。
三、选择题。(10分,每题2分。)
13. 250×□积的末尾只有一个0,□里可以是( )。
A. 2 B. 3 C. 4 D. 6
14. 2000克铁比2千克的海绵( )。
A. 重 B. 轻 C. 一样重 D. 无法比较
15. 一个正方形剪成2个长方形后,两个长方形的周长和( )原来这个正方形的周长。
A. 相等 B. 大于 C. 小于 D. 无法比较
16. 甲、乙、丙三张图的周长( )。(单位:厘米)
A. 相等 B. 甲长 C. 乙长 D. 丙长
17. 3个西瓜与12个菠萝一样重,一个西瓜与( )个菠萝一样重。
A. 3 B. 4 C. 5 D. 9
四、求下面图形的周长。(每题2分,共6分。)
18. 求下面图形的周长。
五、填一填,画一画。(6分)
19. 下面方格纸上每小格的边长按1厘米计算,在方格中画一个长是6厘米宽是2厘米的长方形;再画一个周长和长方形相等的正方形。
长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正方形的边长是( )厘米。
六、解决问题。(34分)
20. 一桶洗衣液连桶重1千克。已知桶130克,这桶洗衣液的净含量是多少克?
21. 红金鱼有35条,黑金鱼有18条。花金鱼的条数是红金鱼和黑金鱼总数的2倍,花金鱼有多少条?
22. 一件毛衣116元,一件大衣的价格是一件毛衣的4倍。
(1)买一件大衣多少元?
(2)买一件毛衣和一件大衣一共多少元?
23. 婷婷练习跑步。她沿着长130米,宽60米的长方形操场跑了4圈,她一共跑了多少米?
24. 把两个长8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叠放在一起(如图),这个新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25. 有一块长方形的菜地,长145米,宽63米。
(1)用400米的篱笆沿这块菜地四周围一圈,够不够?(说明理由)
(2)如果一边靠墙,至少需要多少米篱笆?(先画图,标上数据,再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