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背知识点】人教生物必修1第6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1-2节

文档属性

名称 【必背知识点】人教生物必修1第6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1-2节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3.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11-11 23:51: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6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1节 细胞增殖
1.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只有部分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有细胞周期。(P111)
2.有丝分裂各时期特点:间期: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染色体复制)
前期:核膜核仁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染色体散乱排布
中期:染色体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
后期:着丝粒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各自成为一条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
末期:核膜核仁重现,纺锤丝消失,染色体成为染色质(植物细胞出现细胞板)
3.染色体复制时期:间期;中心体复制时期:间期;
染色体加倍时期:后期;DNA复制时期:间期(S期);DNA加倍时期:间期;染色单体形成时期:间期,出现时期:前期,消失时期:后期;观察染色体最佳时期:中期;细胞板出现时较活跃的细胞器:高尔基体。
4.赤道板是虚拟的,细胞板是实际存在的。
5.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1)原理:甲紫溶液和醋酸洋红液将染色体染成深色、HCl和酒精混合液将细胞解离。
(2)选材:分裂旺盛、染色体数较少、分裂期所占比例较大的细胞。
(3)制作装片
过程 所用试剂 时间 目的
解离 盐酸和酒精混合液 3~5 min 用药液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漂洗 清水 约10 min 洗去药液,防止解离过度
染色 甲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 3~5 min 使染色体着色
制片 使细胞分散开来,有利于观察
(4)观察:①低倍镜下观察:扫视整个装片,找到分生区细胞;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
②高倍镜下观察:首先找出分裂中期的细胞,然后再找前、后、末期的细胞,最后观察间期的细胞。(P116)
第2节 细胞的分化
1.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生物体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P119)
2.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原因是细胞中有全套的遗传物质。
3.动物和人体内仍保留着少数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这些细胞叫作干细胞。(P121)
4.细胞分化的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5.同一个体的两个细胞不同的直接原因是蛋白质不同,根本原因是mRNA不同;两个个体不同的直接原因是蛋白质不同,根本原因是DNA不同。
知识点默写
1.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    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    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
2.无丝分裂:是真核细胞的增殖方式之一,分裂过程中不出现    和    的变化,但是也有DNA分子的复制和分配。
3.细胞在分裂之前,必须进行一定的物质准备,特别是遗传物质要进行复制。细胞增殖包括      和      两个相连续的过程。
4.分裂间期DNA数因复制而加倍,有丝分裂后期    分裂使染色体数量暂时加倍。
5.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有            等。
6.动物细胞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主要区别在于:
(1)分裂间期要进行中心体倍增。
(2)前期纺锤体由    发出的星射线组成。
(3)末期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    并把细胞缢裂为两部分。
7.洋葱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有丝分裂装片制作的流程:解离→    →    →制片。
8.盐酸和酒精的作用是解离植物细胞,使组织细胞      ;漂洗的目的是              ;    溶液或醋酸洋红液的作用是使染色体着色;压片的目的是使组织细胞分散开,有利于观察;因为细胞分裂间期持续时间    ,所以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数最多。
9.细胞分化的实质:细胞中的基因        ,即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不同种类的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情况不同,遗传物质并未改变。
10.细胞分化的特点:持久性、    、不可逆性和遗传物质不变性。
11.细胞分化的意义:(1)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
(2)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    ,有利于提高生物体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知识点默写参考答案】
1.完成 完成 2.纺锤丝 染色体 3.物质准备 细胞分裂 4.着丝粒 5.核糖体、高尔基体、线粒体 6.(2)中心粒 
(3)凹陷 7.漂洗 染色 8.相互分离开 洗去药液,防止解离过度 甲紫 最长 9.选择性表达 10.普遍性 11.专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