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归园田居(其一)(同步练习)-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上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
1、《归园田居》(其一)中表现炊烟轻柔而缓慢地向上飘升、山村安静祥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爱爱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B.暧暧远人村,依依虚里烟
C.媛媛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D.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2、下列语句朗读节奏错误的一项是( )
A.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B.守拙/归园/田
C.势拔/五岳/掩/赤城 D.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3、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九至十六句描绘了一幅安宁静谧,远近错落、动静相宜、有声有色的田园风光图。
B.“暧暧”两句,远村、墟烟构成一幅图景。“暧暧”与“依依”在诗中是近义词,因此可以互换。
C.诗人以常见普通农村生活入诗,和他内心的闲适、自在、喜悦交融,构成一个完美诗境,使普通景物具有美感。
D.诗中用白描的手法,简练的勾画事物,从而使诗人感情得到充分抒发,使诗富有画意,生机盎然。
4、下列对《归园田居》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以追悔开始,以庆幸结束,追悔自己“误落尘网”“久在樊笼”的压抑与痛苦,庆幸自己终“归园田”、复“返自然”的惬意与欢欣,真切表达了诗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对田园隐居生活的无限向往与热爱。
B.所谓“适俗韵”无非逢迎世俗,周旋应酬,钻营取巧。作为一个真诚率直的人,陶渊明本性与淳朴的乡村、宁静的自然,似乎有一种内在的共通之处,所以他“爱丘山”。
C.前两句表露了诗人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最终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
D.“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集中描写诗人辞官时的心情,从上文转接下来,语气顺畅,毫无阻隔。因为连用两个相似的比喻,又是对仗句式,更强化了厌倦旧生活、向往新生活的情绪。
5、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对“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两句的修辞手法及含义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运用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渴求摆脱束缚、向往回归农村的急切心情。
B.运用对偶、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思念故国的思想感情。
C.运用对偶、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要求摆脱束缚、向往回归农村的急切心情。
D.运用对偶、夸张的修辞格,表达了作者思念故乡的急切心情。
6、下列对《归园田居(其一)》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A.诗歌的前八句写诗人因本性不合于仕途而选择归隐田园。其中“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两句,通过借代手法,用自然意象写出了自己的思归之情。
B.“暧暧远人村……鸡鸣桑树颠”四句,以动写静,视听结合,描绘了一幅淳朴宁静又充满情趣的村居图,寄寓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情景交融。
C.“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自然”既是指自然的环境,又是指顺应本性、无所扭曲的生活。最后两句和开头两句呼应,揭示出诗歌的主旨。
D.本诗语言朴素自然,如“方宅”“草屋”“狗吠”“鸡鸣”等,这些词语入诗,呈现出天然的田园风光;同时本诗层次清晰,次第分明。
7、关于《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一诗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语言质朴又刚健。 B.善用白描的手法。
C.流露出自由的喜悦。 D.表达对官场的厌倦。
8、下列句中对课文相关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这首诗借赞美大自然雄伟壮丽的自然景象,折射出“五四”时期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意境壮阔,带有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
B.《百合花》中的百合花并不是实指,而是采用象征的手法,指“我”与通讯员之间、新媳妇与通讯之间纯洁与感情的花,也使小说具有浪漫抒彩。
C.同样遭逢乱世,曹操的《短歌行》积极进取,表达求贤才建功业的愿望;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消极避世,表达仕途失意无奈躬耕田园的淡泊之情。
D.同为古体诗,《梦游天姥吟留别》句式灵活,不用押韵,描绘了一个梦中世界;《琵琶行》情节曲折,语言华美隐晦,展现了一个动人的音乐世界。
9、对诗句理解不恰当的是( )
A.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从小就没有适应世俗的气质性格,天性本来就只喜爱田园、山林。韵,这里性格、气质。
B.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错误地落入官场的罗网里,一离开故园就是三十年(从陶渊明初仕为江州祭酒,到辞去彭泽令归隐,实际是十三年。诗人这里有意夸大,表现了对官场生活的极度厌倦。)
C.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关在笼中的鸟留恋原来飞翔栖息过的树林,池中的鱼思念以往自由生活过的深潭。
D.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在村南的野外开荒,我又能安守清贫回归故里。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两联借乌鹊绕树表达“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之意,希望天下贤士归于自己。
B.《归园田居》中描绘的画面质朴、幽静,表现出一种平和、淡远的意境。
C.《短歌行》运用了比兴手法来达到寓理于情,以情感人的目的。诗中比喻用得多而贴切,化用《诗经》成句自然而真切。
D.《归园田居》运用工笔的手法,情景交融,语言质朴,比喻贴切。
11、下列选项中,对文本中的表现手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沁园春 长沙》里,“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设问句,由写景转入抒怀,自然带出下半阕的抒情乐章。
B.《归园田居(其一)》中,“暧暧”两句,远村、墟烟构成一幅图景。“暧暧”与“依依”在诗中是近义词,因此互换位置也十分的和谐妥帖。
C.《致云雀》中,作者将云雀比作诗人、少女、萤火虫和绿叶,使云雀更为美丽、生动,形象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D.《百合花》中“天边涌起一轮满月”的描写充满了诗情画意,它为人物活动提供了背景,对战斗的激烈残酷起到了反衬作用,同时对人物的思想情感起到了正衬作用。
12、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二句中“盛”与“稀”前后对比,突出南山下的土地的荒芜,侧面写出诗人的灰心丧气。
B.三、四句写一早就去除草,直到黄昏月出才扛着锄头回家。截取两个片段,归纳一天劳动的辛苦。
C.五、六句承上而来,描绘了道路狭窄、草木丛生、夕露沾衣的画面,写出了诗人垦荒劳动的艰辛。
D.最后两句“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卒章显志,表达出作者的心愿。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性本爱丘山 性相近,习相远
B.守拙归园田 归雁洛阳边
C.桃李罗堂前 罗织罪名
D.开荒南野际 横无际涯
14、下列诗句中,加粗词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榆柳荫(遮蔽)后檐 B.依依墟(废墟)里烟
C.开荒南野际(边际) D.暧暧(迷蒙隐约)远人村
二、语言表达
15、《归园田居》揣摩全诗的内容和意境,将“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扩写成60字左右的一段文字,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16、你喜欢田园生活吗?如果喜欢,描绘一下你喜欢的田园生活。
17、《归园田居》诗歌从题材上看属于田园诗,请分析诗人是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来抒发感情的。
18、《归园田居》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淳朴宁静而又充满情趣的村居图,这些描写有何作用?
19、《归园田居》诗人在描绘田园风光时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至少写出四种。
20、《归园田居》结合诗句赏析,诗歌画线部分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并简要回答画线诗句蕴含了诗人的哪些情感?
21、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一)》中着重描写了怎样的一幅图景?
22、陶渊明《归园田居》一诗中“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使用了什么写景技巧?请选两种分析。
23、在《归园田居(其一)》一诗中,诗人采用什么手法来展现田园风光?
三、诗歌鉴赏
阅读诗歌,回答下列问题。
归园田居 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24、下面对《归园田居 其一》一诗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四句是近景。土地,草房;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这些平平常常的景物,在诗人笔下,构成了一幅十分恬静幽美、清新喜人的图画。
B.“守拙”的“拙”,即朴拙,含有不学巧伪、不争名利的意思,与世俗的虚伪机巧相对,表明了陶渊明对官场虚伪机巧的极其厌恶。
C.诗人用“羁鸟”和“池鱼”作对比,说明自己跟“羁鸟”和“池鱼”一样早有摆脱官场束缚、返回田园隐居的强烈愿望。同时也体现出诗人对“羁鸟”“池鱼”的热爱。
D.后四句是远景。在这里,不仅流露出诗人对田园风光的由衷喜爱,而且这纯朴、幽静的田园景色与虚伪欺诈、互相倾轧的上层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5、在《归园田居 其一》一诗中,诗人采用什么手法来展现田园风光?诗作的点睛之笔“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归园田居(其二)
陶渊明
野外罕人事①,穷巷寡轮鞅②。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时复墟曲③中,披④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注】①人事:指与人结交来往。②鞅:马驾车时颈上的皮带,代指车马。这句是说居处僻陋,车马稀少。③墟曲:犹乡野。墟,隐僻之地。④披:拨开。
26、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语言质朴,语调悠然,叙述了乡居生活的日常片段,在一片“静”的境界中,飘荡着一种古朴淳厚的情味。
B.开头四句从正面写“静”,用“野外”“穷巷”“荆扉”“虚室”来反复强调乡居生活的清贫,暗示自己抱贫守志的高洁之心。
C.中间四句是以外在的“动”来写乡居生活内在的“静”,写出作者往来于田间,打理桑麻,虽孤独但也快乐的隐居生活。
D.本诗中的“野外罕人事”与《归园田居(其一)》中的“户庭无尘杂”,一外一内,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写出了诗人摆脱官场和世俗束缚后轻松愉悦的心情。
27、陶渊明的乡居生活总体说是镇静安静的,但是他的心情也会有喜有忧,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和陶《归园田居》(其四)
苏轼
老人八十余,不识城市娱。造物偶遗漏,同侪尽丘墟。
平生不渡江,水北有幽居。手插荔支子,合抱三百株。
莫言陈家紫①,甘冷恐不如。君来坐树下,饱食携其余。
归舍遗儿子,怀抱不可虚。有酒持饮我,不问钱有无。
【注】①陈家紫:荔枝名品之一。
28、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陶诗“误落尘网”含有无奈、追悔之情,与结尾“复得返自然”的欣喜相照应。
B.陶诗“羁鸟”“池鱼”喻客居在外的游子,借互文形式强化他们对故园的情感。
C.苏诗中老人年已八十,远离城市喧闹,幽居在水北,与同辈们一起在山丘玩乐。
D.苏诗写老人劝人怀抱荔枝回家,要有酒就喝,看轻钱财,表现他性情的洒脱旷达。
29、同写田园山野之乐,陶诗呈现物事之美,苏诗偏重人情之美。请结合诗歌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节选的部分,完成下面小题。
归园田居(其一)(节选)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30、下列对本节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二句不仅解释了诗人进入官场却归于田园的根本原因,也透露出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人格格不入的性格。
B.第三句的“误”字含义深邃,透露出对违逆自己的“韵”和“性”而误入束缚人性的世俗之网的深刻反思。
C.“羁鸟……故渊”两句对偶工整,形象地写出作者对旧生活厌倦、对新生活向往的情绪。
D.“守拙”就是持守愚拙的本性,因为不懂得钻营取巧,无须勉强混迹于俗世;这两句也恰恰照应了“少无适俗韵”。
31、开头两句最有表现力的词语是哪两个?有什么作用?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32、对“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两句的修辞手法及含义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运用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渴求摆脱束缚、向往回归农村的急切心情。
B.运用对偶、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思念故国的思想感情。
C.运用对偶、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要求摆脱束缚、向往回归农村的急切心情。
D.运用对偶、夸张的修辞格,表达了作者思念故乡的急切心情。
33、下面对《归园田居》一诗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用“羁鸟”和“池鱼”作比,说明自己跟“羁鸟”和“池鱼”一样早有摆脱官场束缚、返回田园隐居的强烈愿望。同时也体现出诗人对“羁鸟”“池鱼”的热爱。
B.“守拙”的“拙”,即朴拙,含有原始本真的意思,与世俗的虚伪机巧相对,表明了陶潮明对官场虚伪机巧的极其厌恶。
C.运用了土地、草房,榆柳、桃李,村庄、饮烟,狗吠、鸡鸣……这些平平常常的景物,描绘出一幅十分恬静幽美、清新喜人的图画。
D.最后两句“樊笼、自然”不仅流露出诗人对田园风光的由衷喜爱,而且这纯朴、幽静的田园景色与虚伪欺诈、互相倾轧的上层社会形成鲜明的对比。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攀笼里,复得返自然。
归田四时乐春夏二首(其一)①
欧阳修
春风二月三月时,农夫在田居者稀。新阳晴暖动膏脉,野水泛滟生光辉。
鸣鸠聒聒屋上啄,布谷翩翩桑下飞。碧山远映丹杏发,青草暖眠黄犊肥。
田家此乐知者谁,吾独知之胡不归。吾已买田清颍②上,更欲临流作钓矶。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回京,任翰林院修撰期间。②颍:指颍州。作者于皇祐元年由扬州移知颍州,第二年七改知应天府。
34、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陶诗开头两句的“俗”指世俗(官场)生活,“丘山”代表远离官场仕途的田园生活,“本”强调本性与世俗间的矛盾与冲突。
B.陶诗“户庭”两句的“尘杂”是指灰尘和杂物,“虚室”是指静室。结句照应诗题,直接抒发了诗人回归田园的欣喜之情。
C.欧诗开篇交代春天农夫们忙碌的生活情状。“新阳”二句,选取新阳、野水作为典型意象,突出春天的季节特点和勃勃生机。
D.欧诗“田家”两句自问自答,点出了归田之乐。结尾遥想自己远离官场种田垂钓的悠闲自得,照应了诗中的“归田”一字。
35、有评论认为欧诗“鸣鸠”四句写景精妙,与陶诗“暧暧”四句的技法暗合而各得其妙。请简析两诗上述的四句诗在技法与意境上的不同之处。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其二)
陶渊明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①。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注】①轮鞅:指车马。
36、结合《归园田居(其一)》,分析下面对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方宅”句,意思是说围绕住宅的土地有十来亩。方,围绕的意思。
B.“榆柳”两句,描写了榆柳、桃李遍布房前屋后的情景。
C.“暧暧”两句,远村、墟烟构成一幅图景。“暧暧”与“依依”在诗中是近义词,因此可以互换。
D.“狗吠”两句,描绘了一幅鸡鸣狗叫的农村生活图景,一切那么自然,那么纯朴。
37、下面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四句从正面写“静”,用“野外”“穷巷”“荆扉”“虚室”来反复强调乡居的清贫,暗示出自己抱贫守志的高洁之心。
B.诗人的思想感情与庄稼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庄稼的生长状况会引发作者的感受。结尾两句形象鲜明,含义深邃,恰妙在不加雕饰。
C.《归园田居》(其一)整首诗着重表现“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欣喜之情;而本诗着意表达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
D.这首诗语言质朴,语调悠然,叙述乡居生活的日常片段,在一片“静”的境界中,流淌着一种古朴淳厚的情味。
38、陶渊明的乡居生活总体说是平静安宁的,但是他的心情也会有喜有忧,结合《归园田居(其二)》诗句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春日即事(其二)
耿湋【注】
数亩东皋宅,青春独屏居。
家贫僮仆慢,官罢友朋疏。
强饮沽来酒,羞看读破书。
闲花更满地,惆怅复何如?
【注】耿湋(wéi)于唐宝应二年(763)举进士,不久任周至(今陕西周至)尉,四年任满后,罢居在家。此诗大约就写于其罢居在家时。
39、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归园田居(其一)》前八句写诗人因鄙弃仕途而归田。后十二句写恬静、美好的田园生活以及诗人的愉快心情。
B.《归园田居(其一)》一诗中既无华丽的词藻,也无深奥的典故,而是用当时习用的语言,如“方宅”“草屋”“狗吠”“鸡鸣”等,语言朴素自然,真切地表现了田园风光。
C.《春日即事(其二)》颈联写诗人幸而尚可畅饮沽来的美酒,家里的藏书也很丰富,不必翻来覆去读破书。
D.以隐居为题材的诗歌往往着重表现生活的闲适与恬静,但《春日即事(其二)》这首诗可谓大异其趣。
40、同样是归隐田园,《春日即事(其二)》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为什么?试作简要比较分析。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归园田居五首(其一)
陶潜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41、诗人归园田的原因是什么?
42、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淳朴宁静而又充满情趣的村居图,这些描写有何作用?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咏怀(其六)
阮籍
昔闻东陵瓜①,近在青门外。
连畛距阡陌,子母②相钩带。
五色曜朝日,嘉宾四面会③。
膏火自煎熬,多财为患害。
布衣可终身,宠禄岂足赖。
【注】①东陵瓜:汉初人邵平在秦破后失侯,为布衣,在长安城东种瓜,时谓之东陵瓜。②子母:指小瓜大瓜。③萧何计诛韩信受高祖封赏,众人道贺,邵平独劝其勿受,以除高祖猜忌之心,萧何从其计。
4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四句先写邵平所种之瓜的名字及种瓜地点,后描述其瓜田连绵,大小瓜连缀成片。
B.“五色曜朝日”一句喻指萧何煊赫一时的情形。
C.“膏火”句言多财之患犹如膏火自煎,意指盛极当思,不应为钱财所累。
D.全诗以邵平和萧何为吟咏对象,通过二人际遇的对比,表达追慕古人之情。
44、请分析这首诗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在思想情感方面的异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溪居①
柳宗元
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②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③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注]①溪居:溪指冉溪,在今湖南省永州市,当时作者被贬为永州司马;作者曾于此筑室而居,并改称冉溪为“愚溪”。②南夷:古代对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这里指永州。③榜:船桨,这里作动词。
45、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陶诗描绘了“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隐士形象;柳诗描绘了“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的贬谪者形象。
B.“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和“夜榜响溪石”都运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突出了环境的幽静,表达了乡居生活的闲适与满足。
C.陶诗首两句真诚率直,诗人的本性与淳朴的乡村、宁静的自然有一种内在的共同之处,表现了诗人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
D.柳诗末两句写诗人独来独往碰不见行人,于是放声高歌,声音清越,在碧空久久回荡;语言清新晓畅,却又意在言外,耐人寻味。
46、两首诗分别是如何表现“闲居”生活的 “闲”的内涵有何不同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47、这首诗从内容上可分为劳动的地点及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层意思。
48、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五言诗,语言朴素,意境恬淡,体现了作者悠然的心境。
B.诗人以田园中最寻常的物象人手,营造的却是醇美的诗意。
C.“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的农耕生活,实情实景,生动感人.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D.作者沉溺于美好的田园生活,乐于做一个隐士而忘却一切世俗的烦恼。诗的最后两句表现了作者无欲无愿的心境。
49、“带月荷锄归”一句常为后世诗评家称道,请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归园田居 其三
[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50、下面选项分析有误的是( )
A.这首五言诗,语言朴素,意境恬淡,体现了作者悠然的心境。
B.诗人以田园中最寻常的物象人手,营造的却是醇美的诗意。
C.“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的农耕生活,实情实景,生动感人。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D.作者沉溺于美好的田园生活,乐于做一个隐士而忘却一切世俗的烦恼。诗的最后两句表现了作者无欲无愿的心境。
51、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归园田居 其一》,完成下列小题。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52、下面对《归园田居 其一》一诗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用“羁鸟”和“池鱼”作对比,说明自己跟“羁鸟”和“池鱼”一样早有摆脱官场束缚、返回田园隐居的强烈愿望。同时也体现出诗人对“羁鸟”“池鱼”的热爱。
B.“守拙”的“拙”,即朴拙,含有不学巧伪、不争名利的意思,与世俗的虚伪机巧相对,表明了陶渊明对官场虚伪机巧的极其厌恶。
C.前四句是近景。土地,草房;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这些平平常常的景物,在诗人笔下,构成了一幅十分恬静幽美、清新喜人的图画。
D.后四句是远景。在这里,不仅流露出诗人对田园风光的由衷喜爱,而且这纯朴、幽静的田园景色与虚伪欺诈、互相倾轧的上层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53、在《归园田居 其一》一诗中,诗人采用什么手法来展现田园风光?诗作的点睛之笔“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各题。
归园田居(其二)
陶渊明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①。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注】①轮鞅:指车马。
54、下面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四句从正面写“静”,用“野外”“穷巷”“荆扉”“虚室”来反复强调乡居的清贫,暗示出自己抱贫守志的高洁之心。
B.诗人的思想感情与庄稼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庄稼的生长状况会引发作者的感受。结尾两句形象鲜明,含义深邃,恰妙在不加雕饰。
C.《归园田居》(其一)整首诗着重表现“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欣喜之情;而本诗着意表达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
D.这首诗语言质朴,语调悠然,叙述乡居生活的日常片段,在一片“静”的境界中,流淌着一种古朴淳厚的情味。
55、陶渊明的乡居生活总体说是平静安宁的,但是他的心情也会有喜有忧,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四、默写题
5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短歌行》中运用比兴手法,将贤才喻为明月,恰如其分的表达诗人渴望贤才来归的心意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归园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露了诗人清高孤傲、与世俗不合的性格,也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究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
(3)《归园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诗人认为奔波于官场是误入歧途,误入束缚人性而又肮脏无聊的世俗之网。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A.“爱”应写作“暧”;B.“虚”应写作“墟”;C.“媛”应写作“暧”;D.正确。故选:D。
2、答案:B
解析:守拙/归/园田。故选B。
3、答案:B
解析:B.“‘暧暧’与‘依依’在诗中是近义词,因此可以互换”错误,“暧暧”,是模糊不清的样子,村落相隔很远,所以显得模糊,就像国画家画远景时,往往也是淡淡勾上几笔水墨一样。“依依”,形容炊烟轻柔而缓慢地向上飘升。所以“暧暧”是修饰村落模糊不清的,而“依依”是修饰“炊烟”轻柔而缓慢地向上飘升,两词互换了就没有这种效果了,所以不能互换。故选:B。
4、答案:D
解析:D.“集中描写诗人辞官时的心情”错误,应为“集中描写诗人做官时的心情”。故选:D。
5、答案:C
解析:C.它连用两个相似的比喻,以关在笼中的鸟自喻,把“自然”喻为“故渊”。以对仗句式,强化了厌倦旧生活、向往新生活的情绪。以“恋”“思”描写动物,为拟人修辞。没有夸张修辞。故选:C。
6、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赏析课内诗歌的能力。A.“其中‘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两句,通过借代手法”错误,应该是比喻手法,用“羁鸟”“池鱼”来比喻“处于官场的人”。故选A。
7、答案:A
解析:A.“语言……刚健”错误,刚健的语言风格的特点是刚健有力,气势雄壮。《归园田居》语言较为质朴,平铺直叙述,形容词或夸张类的词语较少。故选:A。
8、答案:D
解析:
9、答案:D
解析:D.“我又能安守清贫回归故里”理解错误。“守拙”是“持守愚拙的本性”的意思。故选:D。
10、答案:D
解析:D.“运用工笔的手法”错误,《归园田居》运用的是白描的手法。故选:D。
11、答案:B
解析:B.“暧暧”“依依”都有隐约、模糊的意思,但诗句中的“暧暧”是形容远处村庄的隐约可见,远处村庄是静止的,所以“暧暧”形容的是静止的模糊;而“依依”是形容炊烟的隐约可见,炊烟是飘动的,所以“依依”形容的是运动的模糊。因此两者不可互换。故选:B。
12、答案:A
解析:
13、答案:C
解析:A.都是“本性”的意思。B.都是“返回,回来”的意思。C.列满,排列;搜集。意义不同。D.都是“交界或靠边的地方,边际”的意思。故选C。
14、答案:B
解析:B.依依墟里烟:墟,村落。故选B。
15、答案:夕阳渐渐下落,柔和的霞光透过云间的缝隙洒落下来,轻轻笼罩了像睡熟了的婴儿般宁静的乡村,家家户户的房上都飘起了一缕缕青烟,氤氲了整个村庄。
解析:考生首先要领会诗句的意思,“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村落相隔很远,所以显得模糊,就像国画家画远景时,往往也是淡淡勾上几笔水墨一样。村庄上空有袅袅炊烟缓缓升腾,整个画面给人以平静安详的感觉,好像这世界不受任何力量的干扰。其次,结合意境进行扩写时,要把意象,如“村庄”“炊烟”,以及淡远的意境描写出来,还要注意“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和“60字左右”的字数限制。
16、答案:漫步于乡间小路,观赏成片的野花,体验乡村的淳朴自然。南面的山,山高树茂。名贵的白松、红松,一样样,一片片,郁郁葱葱,清秀挺拔,万年长青。经常有两只可爱的小鸟,捉住河边柳树的梢头,四目相对,鸣鸣啾啾,无限柔情,相依相偎。一对早晨出来透气的鲤鱼,趁着雾气迷蒙,尽情嬉戏,全不管老渔翁羡慕又无奈的目光。一杯清茶和着清凉的心境,这三月的乡下是一幅别致的画卷。
解析:此次小练笔,要求描绘一下你喜欢的田园生活。现在的青年,一般都不愿在农村生活,想尽一切办法挤入城市,这或许是社会的进步,或许是时代的产物。现在的青年是怎样看待田园生活的呢?考生在表达的时候可以结合这些具体的要求进行分析,重点理解,准确把握。
17、答案:情景交融。作者运用了动静结合、远近结合的写景手法,描绘了一幅静谧迷人、悠闲舒适的田园风光,表达自己对田园生活的热爱;最后两句直抒胸臆,尽情地表现自己逃离官场、重返自然的畅快之乐。
解析:首先表现手法是情景交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暧暧,是模糊不清的样子,村落相隔很远,所以显得模糊,就像国画家画远景时,往往也是淡淡勾上几笔水墨一样。依依,形容炊烟轻柔而缓慢地向上飘升。这两句所描写的景致,有远村,有近烟,远近结合。“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恰当地表现出农村的生活气息,又丝毫不破坏那一片和平的意境,没有喧嚣和烦躁之感。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描绘了一幅静谧迷人、悠闲舒适的田园风光,表达自己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自然,既是指自然的环境,又是指顺适本性、无所扭曲的生活。这两句再次同开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相呼应,同时又是点题之笔,直抒胸臆,揭示出《归园田居》的主旨,尽情地表现自己逃离官场、重返自然的畅快之乐。
18、答案:①与樊笼、尘网的污浊环境形成对比,以反衬官场的黑暗与田园的纯美。
②表达自己脱离“尘网”“樊笼”的“自然”心理,反映轻松欢快,自由悠闲的村居生活。
解析:诗中,“尘网”“樊笼”在作者看来是束缚人性而又肮脏无聊的世俗之网;“羁鸟”“池鱼”是诗人自比,体现出诗人在官场中深受束缚的情形。而诗人“久在樊笼里”之后终于能够“复得返自然”,无疑是喜悦的。此时,诗人展现的“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乡野美丽景象与“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淳朴、恬静的生活,毫无疑问与之前那“尘网”“樊笼”一样污浊、压抑的官场生活形成了鲜明对比,所以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极力描绘,是想以此来对比反衬官场的压抑与黑暗。诗中对村居景色的描绘,“方宅”四句状写自家庭院的景物,这是近景,静态地描写田地与草屋的数量、堂前檐后的桃李与榆柳的生长情况。“暧暧”四句描写院外村落的景物,这是远景,动态地描写笼罩在炊烟之中的远处村落,以及深巷中的狗吠声与桑树颠的鸡鸣声。这样一幅安宁静谧的田园风光图被诗人描绘得远近错落、动静相宜、有声有色。诗人正是要借恬静优美、富有天然之美的村居环境抒写自己摆脱“樊笼”“尘网”之后的轻松与喜悦。
19、答案:(1)白描,如“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2)远近,如“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是近景;“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是远景;(3)视觉听觉,如“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是视觉,“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是听觉;(4)对偶,如“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解析:这首诗最突出的是写景——描写园田风光运用白描手法远近景相交,有声有色。“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是简笔的勾勒,运用白描手法以此显出主人生活的简朴。但虽无雕梁画栋之堂皇宏丽,却有榆树柳树的绿荫笼罩于屋后,桃花李花竞艳于堂前,素淡与绚丽交掩成趣。远景近景交错,如一幅立体的田园风光画卷。如果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是眼前景色,那么“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则是远处的风光。暧暧,是模糊不清的样子,村落相隔很远,所以显得模糊,就像国画家画远景时,往往也是淡淡勾上几笔水墨一样。依依,形容炊烟轻柔而缓慢地向上飘升。这两句所描写的景致,给人以平静安详的感觉,好像这世界不受任何力量的干扰。远近结合,层次分明。这幅画不仅有色,还有声,“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是眼睛看到的淡的如水墨一样的画面,而“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一下子将这幅美好的田园画活起来了。视听结合,恰当地表现出农村的生活气息,又丝毫不破坏那一片和平的意境,没有喧嚣和烦躁之感。诗中多处运用对偶句,如“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20、答案:①描绘了一幅优美、恬静、祥和的乡村晚景图。宅地十余亩,茅草屋八九间。榆树柳树荫蔽房屋后檐,桃花李花争艳庭院堂前。远处,村落依稀可辨,炊烟袅袅升起。近处,深巷里传来狗吠,桑树顶雄鸡啼鸣。
②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美景、田园生活的热爱赞美之情;抒发了作者辞官归隐后的愉快心情(喜悦、愉悦、快乐、自由自在);隐含与官场生活的对比、对官场的厌倦。
解析:“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这几句通过方宅草屋、榆柳桃李、远处的村落、墟里的炊烟、深巷中的狗吠、桑树颠的鸡鸣这些生活中常见的景物描绘了绕房宅方圆有十余亩地,还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间。榆树柳树成荫遮盖了后屋檐,桃树李树整齐的栽种在屋前。远处的邻村屋舍依稀可见,村落上方飘荡着袅袅炊烟。深深的街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情景,构成了一幅恬静幽美、清新自然的乡村晚景田园生活画卷。“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诗人对田园生活进行详尽的描写,充分地表现了其内心的喜悦;他带着对官场、仕途的厌恶来体验田园生活,庆幸自己作了这样的选择,抒发了作者辞官归隐后的愉快心情;对比官场上的残酷竞争、虚伪奸诈和礼仪的束缚,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喜悦之意,进而也传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
21、答案: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描写突出了幽美的田园景物:土地、草房,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这些平平常常的景物,在诗人笔下,构成了一幅十分恬静幽美、清新喜人的图画。
解析: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一)》中着意写出乡居生活的宁静,以朴实无华的语言不加雕饰地描绘出一个宁静纯美的天地。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描写突出了幽美的田园景物:土地、草房,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这些平平常常的景物,在诗人笔下,构成了一幅十分恬静幽美、清新喜人的图画,表现了乡村的幽静和作者心境的恬淡。
22、答案:①远近结合。“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是远景描写,“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远近结合,既有层层暮霭,又有柳枝桃花,写出了诗人隐居之处的恬淡幽美。
②动静结合。整体的画面是静的,“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表现出了乡村宁静祥和之美;“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是动景,动静结合,更加衬托出田园生活的宁静祥和。
③运用叠词,“暧暧”“依依”运用叠词,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和节奏美。
解析:《归园田居》一诗中“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写的是陶渊明房子周围的景象:榆树柳树遮蔽着后檐,桃树李树排列堂前。隐隐可见远处的村庄,乡里的炊烟缓缓地飘荡。狗叫深巷中,鸡桑树的顶端鸣叫。“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城里烟”是静景。“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是动景。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远人村”,“墟里烟”远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葫后檐,桃李罗堂前“鸡鸣桑树颠”是近景。
23、答案:“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是简笔的勾勒。“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有远景,有近景,这两句所描写的景致,给人以平静安详的感觉,好像这世界不受任何力量的干扰。这四句主要写静景。“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主要写动景。动静结合。
诗人采用了白描、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等表现手法展现出一派宁静和谐而又充满生机的田园风光。
解析:
24、答案:C
解析:
25、答案:诗人采用了白描(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等)表现手法,展现出一派宁静和谐而又充满生机的田园风光。
“樊笼”比喻官场,此句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及久在官场的悔恨之情,也表达了终于摆脱官场羁绊的欣喜之情。
解析:
26、答案:C
解析:C.“孤独”理解错误,这四句写的是诗人时常沿着野草丛生的田间小路,和乡邻们来来往往,共话桑麻,并不“孤独”。故选C。
27、答案:①喜乡间生活宁静,没有俗事俗人打扰。“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就表现了乡居的宁静,“虚室绝尘想”暗含摆脱时俗束缚的喜悦。②喜乡邻关系友好淳厚。“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与乡邻一起谈论桑麻生长的情况,令人喜悦。③忧自己的庄稼毁于一旦。“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诗人生怕自己辛勤劳动的成果毁于一旦,心怀恐惧。一喜一忧,反映出经历过乡居劳作的洗涤,诗人的心灵变得明澈了,感情变得淳朴了。
解析:作答本题要抓住题干中关键句“但是他的心情也会有喜有忧”,然后分析喜在何处,忧在哪里。喜乡间生活宁静和乡邻关系友好淳厚。“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住在郊野很少与人结交往来,偏僻的里巷少有车马来往。诗人“久在樊笼”之后,终于回归田园,他摆脱了仕宦生活,极少有世俗的交际应酬,也极少有车马贵客——官场中人造访的情景,他总算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宁静。诗人透露出对宁静的乡居生活的喜悦。“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在“白日”大好的时光,可以自由地掩起柴门,把自己关在虚空安静的居室里,让那些往昔曾萦绕于心间令人烦恼的尘俗杂念,彻底断绝。“虚室绝尘想”暗含摆脱时俗束缚的喜悦。“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是说遇到淳朴的农人,大家谈论的没有其它,只是说说桑麻的长势情况,绝不同于官场应酬,不是他所厌恶的“杂言”。与虚伪的官场相比,诗人与邻里的关系是清澄明净的,大家的谈论是愉快的,轻松的,诗人内心充满自由与喜悦。“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桑麻渐渐长高,诗人开垦的土地也越来越广,令人喜悦。忧自己的庄稼毁于一旦。当然乡村生活也有他的喜惧。“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又流露出诗人的担忧,诗人怕霜雪突然来临,把自己辛苦种植的庄稼给毁于一旦,就像衰草那样零落了,这是所有种庄稼的人的担忧,这是诗人忧之所在。
28、答案:A
解析:A.正确。B.“‘羁鸟’‘池鱼’喻客居在外的游子”错误,“羁鸟”“池鱼”都是失去自由的动物,陶渊明用来自喻,表明他正像鸟恋归林、鱼思故渊一样地思恋美好的大自然,回到自然,也即重获自由。C.“与同辈们一起在山丘玩乐”错误,“同侪尽丘墟”指同辈的人都已去世,自己的年寿超过同辈。D.“要有酒就喝,看轻钱财”错误,“有酒持饮我,不问钱有无”意思是老人还请“我”喝酒,也不问“我”有没有钱。故选A。
29、答案:陶诗用“开荒”“守拙”句表现农事之简单快乐;以“方宅”四句写出生活环境的宁静,自然景物之纯美;用“暧暧”四句写出农家生活之恬静闲适。
苏诗借老人的述说传达人情之美:老人种荔枝,讲陈家紫不如自家荔枝,形象展现老人自豪之感;让诗人吃荔枝,并拿回给儿子吃,表现出老人的热情;要酒不要钱,则体现出老人的疏放之情。
解析:陶诗,“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我愿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依着愚拙的心性回家耕种田园。用“开荒”“守拙”句表现农事之简单快乐;“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绕房宅方圆有十余亩地,还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间;生长茂盛的榆树柳树遮蔽了后屋檐,桃树李树整齐的栽种在屋前。主人生活的简朴。但虽无雕梁画栋之堂皇宏丽,却有榆树柳树的绿荫笼罩于屋后,桃花李花竞艳于堂前,素淡与绚丽交掩成趣。诗句写出生活环境的宁静,自然景物之纯美;“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远处的邻村屋舍依稀可见,村落上方飘荡着袅袅炊烟;深深的街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这四句写出农家生活之恬静闲适。苏诗中塑造了一位勤劳质朴、热情好客的乡野老人形象,借老人的述说传达人情之美。“手插荔支子,合抱三百株。莫言陈家紫,甘冷恐不如”,老人虽然“八十余”,仍劳动种荔枝,讲陈家紫不如自家荔枝,形象展现老人自豪之感;“君来坐树下,饱食携其余”,老人拉着诗人坐在树下,让他尽情吃荔枝;“归舍遗儿子,怀抱不可虚”,给诗人带回去好多,以至于诗人回家把荔枝带给儿子,儿子抱了满满一怀荔枝。老人让诗人吃荔枝,并拿回给儿子吃,表现出老人的热情;“有酒持饮我,不问钱有无”,老人还请“我”喝酒,也不问“我”有没有钱。要酒不要钱,则体现出老人恬然自适、乐观旷达的疏放之情。
30、答案:A
解析:A.“与世人格格不入的性格”错。这里强调的是作者与世俗的官场格格不入。故选A。
31、答案:开头两句的“无”“爱”二字富有表现力,表现了作者爱憎分明的感情和清高孤傲的品格,为全诗奠定了基调。
解析:开头两句“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意为:少年时就没有迎合世俗的本性,天性原本热爱山川田园(生活)。“无”是说原本没有,“俗”指普通世俗,社会风气,人们普遍认为读书出来就应该做官,但诗人并不喜欢官场。“爱”是“喜爱”的意思,“丘山”即亲近大自然。诗人喜欢的不是官场,而是“丘山”,对比中突出归隐田园的喜悦之情。其中“无”“爱”二字富有表现力,表现了作者爱憎分明的感情和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品格,为全诗奠定了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
32、答案:C
解析:C.它连用两个相似的比喻,以关在笼中的鸟自喻,把“自然”喻为“故渊”。以对仗句式,强化了厌倦旧生活、向往新生活的情绪。以“恋”“思”描写动物,为拟人修辞。没有夸张修辞。故选C。
33、答案:A
解析:A.“同时也体现出诗人对‘羁鸟’‘池鱼’的热爱”错误。诗中诗人用“羁鸟”“池鱼”来比喻自己,诗中透露的是对农村生活的喜爱,而不是对“羁鸟”和“池鱼”的喜爱。故选A。
34、答案:B
解析:B.“灰尘和杂物”错误,这里的“尘杂”应指“世俗的繁杂琐事”。故选:B。
35、答案:①写景色彩选择不同。陶诗色淡,如“暧暧”“依依”,迷蒙隐约,如水墨山水画。而欧诗注重色彩渲染,对比鲜明。如“碧”与“丹”、“青”与“黄”色彩鲜艳,对比强烈,视觉冲击力强,写出了春时景物的明艳优美。②写景动静处理不同。陶诗以动写静,以“狗吠”“鸡鸣”衬“远村淡烟”,写山居之淳朴宁静。欧诗则动静相合,借鸠鸟齐鸣、布谷翩飞、丹杏盛开、黄犊暖眠,衬托动态美,凸显田园的勃勃生机。③意境不同。陶诗描绘的是田园一种平和自得、恬静优美的意境,重在静。而欧诗则突出田园生机盎然、兴味悠长的意境,重在活。
解析:“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中,暧暧,是模糊不清的样子,村落相隔很远,所以显得模糊,就像国画家画远景时,往往也是淡淡勾上几笔水墨一样。依依,形容炊烟轻柔而缓慢地向上飘升。这两句所描写的景致,给人以平静安详的感觉,好像这世界不受任何力量的干扰。“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一下子将这幅美好的田园画活起来了。诗人以动写静,以“狗吠”“鸡鸣”衬“远村淡烟”它恰当地表现出农村的生活气息,又丝毫不破坏那一片和平的意境,没有喧嚣和烦躁之感。“鸣鸠聒聒屋上啄,布谷翩翩桑下飞。碧山远映丹杏发,青草暖眠黄”首先选取了典型的景物(意象)“碧山”“丹杏”“青草”“黄犊”色彩鲜艳,对比强烈,写出了田园景物的优美。“鸣鸠”“布谷”“碧山”“丹杏”“青草”“黄犊”等,运用视听、动静结合的手法,远景近景、高处景低处景相结合的方法,突出田园生机盎然、兴味悠长的意境,重在活表达了自己的喜爱之心。另外,“聒聒”“翩翩”叠词的使用,形象写出了鸠鸟、布谷的情态。音律和谐,对仗工整。
36、答案:C
解析:C.“‘暧暧’与‘依依’在诗中是近义词,因此可以互换”错。“暧暧”“依依”都有隐约、模糊的意思,但诗句中的“暧暧”是形容远处村庄的隐约可见,远处村庄是静止的,所以“暧暧”形容的是静止的模糊;而“依依”是形容炊烟的隐约可见,炊烟是飘动的,所以“依依”形容的是运动的模糊。因此两者不可互换。故选C。
37、答案:C
解析:C.“而本诗着意表达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错误。而本诗着重写出乡居生活的宁静,表现诗人恬淡的心境。故选C。
38、答案:①喜乡间生活宁静,没有俗事俗人打扰。“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就表现了乡居的宁静,“虚室绝尘想”暗含摆脱时俗束缚的喜悦。
②喜与乡邻关系友好淳厚。“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与乡邻一起谈论桑麻生长的情况,与充满了权诈虚伪的官场相比,这里人与人的关系是澄澈明净的,令人喜悦。
③忧自己的庄稼毁于一日。“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诗人生怕自己辛勤劳动的成果毁于一旦,心怀恐惧。
这里的一喜一惧,并非“尘想”杂念;相反,这单纯的喜惧,正反映着经历过乡居劳作的洗涤,诗人的心灵变得明澈了,感情变得淳朴了。
解析:①喜乡间生活宁静和乡邻关系友好淳厚。“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住在郊野很少与人结交往来,偏僻的里巷少有车马来往。诗人“久在樊笼”之后,终于回归田园,他摆脱了仕官生活,极少有世俗的交际应酬,也极少有车马贵客——官场中人造访的情景,他总算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宁静。诗人透露出对宁静的乡居生活的喜悦。“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在“白日”大好的时光,可以自由地掩起柴门,把自己关在虚空安静的居室里,让那些往昔曾萦绕于心间令人烦恼的尘俗杂念,彻底断绝。“虚室绝尘想”暗含摆脱时俗束缚的喜悦。“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是说遇到淳朴的农人,大家谈论的没有其它,只是说说桑麻的长势情况,绝不同于官场应酬,不是他所厌恶的“杂言”。与虚伪的官场相比,诗人与邻里的关系是清澄明净的,大家的谈论是愉快的,轻松的,诗人内心充满自由与喜悦。“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桑麻渐渐长高,诗人开垦的土地也越来越广,令人喜悦。②忧自己的庄稼毁于一旦。当然乡村生活也有他的喜惧。“常恐霜霞至,零落同草莽”又流露出诗人的担忧,诗人怕霜雪突然来临,把自己辛苦种植的庄稼给毁于一旦,就像衰草那样零落了,这是所有种庄稼的人的担忧,这是诗人忧之所在。一喜一忧,反映出经历过乡居劳作的洗涤,诗人的心灵变得明澈了,感情变得淳朴了。
39、答案:C
解析:C.“写诗人幸而尚可畅饮沽来的美酒,家里的藏书也很丰富,不必翻来覆去读破书”错误。诗句“强饮沽来酒”是写诗人沽酒浇愁,并不快乐;“羞看读破书”是说仅有的藏书已翻来覆去读破,实在羞于再看。故选:C。
40、答案:①《春日即事(其二)》着重表现诗人青春隐居的抑郁不平及韶光易逝、时不我待的惆怅和伤感。诗人是任满而罢居在家,不得已而隐居。②《归园田居(其一)》则真切地抒发了诗人归隐山林、躬耕田园的自由和喜悦之情,以及庆幸自己终归园田、复返自然的快慰、惬意与欢欣。诗人是主动辞官归隐,他本就热爱山林(田园),虽误入官场、但一直渴望归隐。
解析:《春日即事(其二)》一、二两句开门见山,写他此时过着隐士般的田园生活。“青春独屏居”这句话透露出了他心里的烦闷:这样的年华,这样的时节,正是应该有所作为的时候,应该饱尝生活乐趣的时候,而自己却不得不独自被排斥在这种生活之外,这是不平的表现。这句诗也为全诗定下了基调。“家贫僮仆慢,官罢友朋疏”,这是从人的关系方面说的。由于失去了官俸,仅靠几亩薄田生活,家境困窘,连僮仆都怠慢自己,不那么听使唤了。因为没有了权势,连朋友都渐渐疏远自己,不那么来往了。“强饮沽来酒,羞看读破书”,这是从贫居生活方面说的。“闲花更满地,惆怅复何如”,处处不如意,事事不称心,偏偏又看到落花满地,平添一段伤春的惆怅,韶光易逝,时不我待,这样的惆怅,不能不叫人伤怀。结合注释内容可知,诗人是任满而罢居在家,不得已而隐居。《归园田居(其一)》中,诗人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可爱,抒发归隐后愉悦的心情。主要是以追悔开始,以庆幸结束,追悔自己“误落尘网”、“久在樊笼”的压抑与痛苦,庆幸自己终“归园田”、复“返自然”的惬意与欢欣,真切表达了诗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对山林隐居生活的无限向往与怡然陶醉。诗人是主动辞官归隐。
41、答案:①对自然田园的向往;②对黑暗官场的厌恶。
解析:诗人极力想要归园田,一方面是对现实环境的不满,另一方面则是对理想之境的向往。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一句中,可知诗人天生就是向往田园生活的,所以他才会“恋旧林”“思故渊”,而这里“旧林”“故渊”也就是他所向往的自然田园。根据“误落尘网中”中的“误”可知,诗人并不认为自己是属于世俗生活中的,对这里来说,他只是个误入的外乡人。在这里他并不适应,就像“池鱼”“羁鸟”一样饱受束缚,所以他极度厌恶。由此可知,诗人因为厌恶官场生活的黑暗而向往归园田。
42、答案:①与樊笼、尘网的污浊环境形成对比,以反衬官场的黑暗与田园的纯美。
②表达自己脱离“尘网”“樊笼”的“自然”心理,反映轻松欢快,自由悠闲的村居生活。
解析:诗中,“尘网”“樊笼”在作者看来是束缚人性而又肮脏无聊的世俗之网;“羁鸟”“池鱼”是诗人自比,体现出诗人在官场中深受束缚的情形。而诗人“久在樊笼里”之后终于能够“复得返自然”,无疑是喜悦的。此时,诗人展现的“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乡野美丽景象与“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淳朴、恬静的生活,毫无疑问与之前那“尘网”“樊笼”一样污浊、压抑的官场生活形成了鲜明对比,所以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极力描绘,是想以此来对比反衬官场的压抑与黑暗。诗中对村居景色的描绘,“方宅”四句状写自家庭院的景物,这是近景,静态地描写田地与草屋的数量、堂前檐后的桃李与榆柳的生长情况。“暧暧”四句描写院外村落的景物,这是远景,动态地描写笼罩在炊烟之中的远处村落,以及深巷中的狗吠声与桑树颠的鸡鸣声。这样一幅安宁静谧的田园风光图被诗人描绘得远近错落、动静相宜、有声有色。诗人正是要借恬静优美、富有天然之美的村居环境抒写自己摆脱“樊笼”“尘网”之后的轻松与喜悦。
43、答案:D
解析:D.“追慕古人之情”错。此诗则正是以邵平、萧何的对比论证人生的大道理:邵平以布衣平民之身得以安享天年,萧何虽宠禄有加,却犹如膏火自煎,所以宠禄不足赖。
44、答案:同:都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倦或对平民(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异:①阮诗中,诗人希望以平民之身安享天年,表达出对官宦生涯的忧惧。②陶诗中,诗人不愿受官场束缚,表达出诗人归隐后喜悦之情,躬耕田园的闲适之情。
解析:相同点:阮诗前四句咏邵平事。汉初人邵平在秦破后失侯,为布衣,在长安城东种瓜,厌倦官场,安于田园诗生活。诗人用的典故,意在抒发对田园生活的喜爱、羡慕之情。最后的“布衣可终身,宠禄岂足赖”更是表达了对官场的厌倦和对平民生活的向往之情。陶诗,“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两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看破官场后,执意离开,对官场黑暗的不满和绝望。“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强化了厌倦旧生活,向往新生活的情绪。中间部分描写辞官归隐后自由快乐的田园生活,抒发了诗人的回归田园后的欣喜之情。最后两句“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同开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相呼应,揭示出《归园田居》的主旨。全诗从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写到田园风光的美好动人,新生活的愉快,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自然而然地流露了出来。综上分析,这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倦或对平民(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不同点:阮诗,“膏火自煎熬,多财为患害”句,是说多财之患犹如膏火自煎,意指盛极当思,不应为钱财所累。“膏火”句是“多财”句的比喻,犹言多财的患害犹如膏火的自煎。这是咏萧何。“布衣可终身,宠禄岂足赖”诗人希望以平民之身安享天年,表达出对官宦生涯的忧惧。陶诗,“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意为错误的陷落到仕途罗网,转眼间远离田园已十余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表达了诗人不愿受官场束缚。“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写平常景物给生活带来无穷的情趣,表达了诗人归隐后喜悦之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写自己在虚静的居所里悠闲地生活,表达了诗人躬耕田园的闲适之情。
45、答案:B
解析:
46、答案:陶诗后顾前瞻,远眺近观,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落、炊烟,以至深巷狗吠、桑颠鸡鸣、无不是田园实景,又无一不构成诗人胸中的真趣。“暧暧”,远景模糊;“依依”,轻烟袅袅。在这冲淡静谧之中,加几声鸡鸣狗吠,越发点染出乡居生活的宁静幽闲。结尾四句,“虚室”与“户庭”对应,既指空闲寂静的居室,又由写景而写心,写出诗人悠然闲逸的心境。柳诗表面上写溪居生活的闲适,但景中含情,字里行间隐含贬谪乡居时的抑郁之气。诗中“幸”是含着痛苦的笑,是反语;“闲依农圃邻”包含着投闲置散的无聊,“偶似山林客”说明并不真有隐士的淡泊、闲适,“来往不逢人”可见生活的孤独。
解析:
47、答案:劳作的艰辛;作者的志趣
解析:
48、答案:D
解析:
49、答案:“带月荷锄归”,月下的诗人,肩扛一把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啊!其中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怡然自得。
解析:
50、答案:D
解析:
51、答案:这首诗描写诗人归隐后的日常劳动生活;表达了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喜爱与向往、对污浊社会现实的不满的思想感情。
解析:
52、答案:A
解析:
53、答案:诗人采用了白描(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等)表现手法展现出一派宁静和谐而又充满生机的田园风光。“樊笼”比喻官场,此句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及久在官场的悔恨之情,也表达了终于摆脱官场羁绊的欣喜之情。
解析:
54、答案:C
解析:C.“而本诗着意表达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错误。而本诗着重写出乡居生活的宁静,表现诗人恬淡的心境。故选C。
55、答案:①喜乡间生活宁静,没有俗事俗人打扰。“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就表现了乡居的宁静,“虚室绝尘想”暗含摆脱时俗束缚的喜悦。②喜乡邻关系友好淳厚。“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与乡邻一起谈论桑麻生长的情况,令人喜悦。③忧自己的庄稼毁于一旦。“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诗人生怕自己辛勤劳动的成果毁于一旦,心怀恐惧。一喜一忧,反映出经历过乡居劳作的洗涤,诗人的心灵变得明澈了,感情变得淳朴了。
解析:①喜乡间生活宁静和乡邻关系友好淳厚。“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住在郊野很少与人结交往来,偏僻的里巷少有车马来往。诗人“久在樊笼”之后,终于回归田园,他摆脱了仕官生活,极少有世俗的交际应酬,也极少有车马贵客——官场中人造访的情景,他总算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宁静。诗人透露出对宁静的乡居生活的喜悦。“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在“白日”大好的时光,可以自由地掩起柴门,把自己关在虚空安静的居室里,让那些往昔曾萦绕于心间令人烦恼的尘俗杂念,彻底断绝。“虚室绝尘想”暗含摆脱时俗束缚的喜悦。“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是说遇到淳朴的农人,大家谈论的没有其它,只是说说桑麻的长势情况,绝不同于官场应酬,不是他所厌恶的“杂言”。与虚伪的官场相比,诗人与邻里的关系是清澄明净的,大家的谈论是愉快的,轻松的,诗人内心充满自由与喜悦。“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桑麻渐渐长高,诗人开垦的土地也越来越广,令人喜悦。②忧自己的庄稼毁于一旦。当然乡村生活也有他的喜惧。“常恐霜霞至,零落同草莽”又流露出诗人的担忧,诗人怕霜雪突然来临,把自己辛苦种植的庄稼给毁于一旦,就像衰草那样零落了,这是所有种庄稼的人的担忧,这是诗人忧之所在。一喜一忧,反映出经历过乡居劳作的洗涤,诗人的心灵变得明澈了,感情变得淳朴了。
56、
(1)答案: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解析:
(2)答案: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解析:
(3)答案: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