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同步练习)-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2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同步练习)-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1-10 11:01: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2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同步练习)-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乌兰布统草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西南部,地处内蒙古高原大兴安岭与阴山山脉交汇处,东部和中部山脉绵延起伏,西北部多沙丘。连绵起伏的丘陵草原有大小湖泊镶嵌其中,有蜿蜒曲折的河流穿行其间,更有一簇簇、一片片或疏或密的白桦树点缀于此。夜晚到清晨乌兰布统草原上,常常被雾笼罩,在雾的掩映下草原宛如仙境。下图示意乌兰布统草原景观。完成夏季,乌兰布统草原上的晨雾所属类型及成因是( )
A.辐射雾地面辐射冷却使近地面大气中水汽凝结而成
B.平流雾暖湿空气移到较冷的下垫面冷却凝结而成
C.锋面雾冷暖气团交汇,暖湿气流沿锋面上升冷凝
D.地形雾湿润气流沿山坡上升,经冷却凝结而成
2、2022年1月15日,位于南太平洋岛国汤加王国境内的洪阿哈阿帕伊岛海底火山猛烈爆发(同时引发5.8级海底地震),喷出大量的岩浆和火山灰,火山灰柱高达20千米,火山灰云团在空中弥漫。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等太平洋沿岸国家对其沿海地区居民发布了预警。下图示意汤加地理位置。完成大量火山灰云团在空中弥漫导致当地( )
A.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强 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减弱
C.大气层顶部的太阳辐射削弱 D.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
3、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历史记载,超强火山喷发会导致短期内区域气温下降,其原因是( )
A.①减弱 B.②增强 C.③减弱 D.④减弱
4、下图中箭头表示气流的运动方向,图中M点海拔为241米,N点海拔为480米。读甲、乙两幅图,完成下列关于图中地理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图发生在白天,乙图发生在夜晚 B.甲图发生在夜晚,乙图发生在白天
C.甲图发生在冬季,乙图发生在夏季 D.甲图发生在夏季,乙图发生在冬季
5、平流层与人类关系密切,下列关于平流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大气平稳,有利于高空飞行
②吸收紫外线,是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
③存在若干电离层,对无线通信有重要作用
④大气中最活跃,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层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2019年1月某日三峡库区出现云海日出奇观,图左为“某记者拍摄的照片”。图右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受云海影响,三峡库区大气受热过程对应于图右中( )
A.①增大 B.②增大 C.③增大 D.④减小
7、在北方冬季,人们常说“雪后寒”。雪后气温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减少 B.地面辐射增强
C.大气辐射增强 D.地表反射率增加
8、读世界某地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此时,甲、乙两地气压差可能为( )
A.20hPa B.25hPa C.30hPa D.35hPa
9、读图,回答下题。
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①④表示近地面),有关图中空气运动的正确说法是( )
A.①处气温比④处低 B.②处气压比③处低
C.③处气温比④处高 D.④处气压比①处高
10、如表为北京11月7日至11日的天气预报状况。该时段北京( )
日期 11月7日 11月8日 11月9日 11月10日 11月11日
天气状况 晴 多云转阴 阴转多云 晴 晴
气温 2~19°℃ 4~13℃ 4~12°℃ 0~9℃ 0~10℃
A.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逐日增强
B.夜晚大气的逆辐射作用逐日增强
C.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先变强后变弱
D.白天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逐日减少
11、某地新建一小型水库,某日3:00和15:00两时刻测得水库及其东西两侧气温分布如图所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该水库与周围地区之间形成了热力环流,关于该热力环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热力环流的方向不变 B.水库中心区始终为上升气流
C.白天风由水库吹向四周 D.晚上风由水库吹向四周
12、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题。
如果该图表示热力环流,③处为海洋,④处为陆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洋的温度高于陆地 B.②处气压高于④处
C.此时海洋为阴雨天气 D.此时可能为白天
13、读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图中①②③④四处,风向正确的是( )
A.② B.① C.④ D.③
14、下图中A、B、C、D四地位于同一纬度,其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
A.A B.B C.C D.D
15、我国巴丹吉林沙漠地区年降水量在40﹣109mm之间,年蒸发量超过1000mm,沙漠东南部有众多起伏较大的沙山;车日格勒湖位于沙漠东南部,常年积水,湖岸东侧湖相沉积物最高处比现代湖面高出约9m。如图表示6月1日和8月9日车日格勒湖表层水温与该沙漠气温日变化。车日格勒湖区陆风最强约出现在( )
A.6月1日0时前后 B.8月9日7时前后
C.6月1日12时前后 D.8月9日17时前后
16、近地面大气的热量直接来源于( )
A.地面短波辐射 B.地面长波辐射 C.太阳短波辐射 D.大气长波辐射
二、材料分析题
17、珀斯是一个多风的城市。夏季以微风为主,一天中风向多变,冬季风力强劲,素有澳大利亚“风城”之称。珀斯方圆1300公里无规模城市,有世界最孤独城市之称。
(1)说出1月控制珀斯地区的气压带,运用气压带和风带移动解释其原因。
(2)说明珀斯夏季风向日变化明显的原因。
(3)分析珀斯冬季风力强劲的原因。
(4)分析图示地区风能开发利用比重小的原因。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4月28日,“巅峰使命”珠峰科考活动全面启动。5月4日,科考队成功登顶海拔8848.86m的珠峰,并在海拔8830m处成功架设世界海拔最高的自动气象站。本次科考队成员都戴着墨镜攀登珠峰。
(1)分析科考队员戴墨镜攀登珠峰的原因。
(2)说明自珠峰大本营到峰顶的温度变化情况及理由。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乌兰布统纬度高,夏季白昼长,故地面辐射冷却形成的辐射雾不是主要的;当地深居内陆,夏季降水少,锋面不常见,锋面雾不是主要的;夏季,夜晚盛行山风,将河湖水汽带至草原,易形成平流雾。
2、答案:D
解析:大量火山灰云团弥漫在空中,会增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从而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但不会对大气顶部的太阳辐射有影响,ABC错误;空气中的火山灰会增强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增加大气逆辐射,使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D正确。故选D。
3、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大气受热过程的相关知识火山喷发使得大量火山灰及气体物质悬浮于空气中,削弱了太阳辐射,从而导致气温下降,同时保温作增强,所以图示①不变,②减弱,③增强,④减弱,综上所述,D选项正确,ABC错误。
4、答案:A
解析:甲图中气流由谷底吹向山顶,为谷风,乙图气流由山顶吹向谷底,为山风;甲图发生在白天,乙图发生在夜晚。
5、答案:A
解析:平流层大气以平流运动力,没有天气变化现象,大气平稳,有利于飞机的飞行①正确;平流层有臭氧,能够大量吸收紫外线。成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②正确;高层大气中有电离层对无线电波短波通讯。非常重要③错误;对流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因此与人类关系最密切+④错误。综合分析①②符合题意。故选:A。
6、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①为太阳辐射、②为大气逆辐射、③为地面辐射、④为反射。受云海影响,三峡库区大气受热过程对应于图2中③地面辐射减小、②大气逆辐射增大,故B符合题意。故选:B。
7、答案:D
解析:雪后,地面覆盖着积雪,积雪的反射率高,吸收的太阳辐射少,地面吸收的热量少,地面辐射弱,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热量少,大气辐射减弱,气温下降。
8、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甲地气压介于1030~1035hPa之间,乙地气压介于1000~1005hPa之间,故两地气压差介于25~35hPa之间,故选C。
9、答案:D
解析: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①④表示近地面,根据箭头方向,图中空气运动①处气流上升,气温较高,比④处高,A错。水平方向上,空气由高压吹向低压,②处气压比③处高,B错。海拔升高,气温降低,③处气温比④处低,C错。④处气压比①处高,D对。故选:D。
10、答案:C
解析:由表格中信息可以判断,该地有晴转阴,再到多云,到晴天,该时段北京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先变强后变弱。故选:C。
1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热力环流。白天水库较周围地区气温低气压高,气流下沉,风由水库吹向四周,故C正确;夜晚水库较周围地区气温高气压低,气流上升,风由四周吹向水库,故A、B、D错误。
12、答案:D
解析:若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③处为海洋,④处为陆地,海洋气流下沉,温度低,气压高;陆地气流上升,温度高,气压低,此时可能是白天;海洋下沉气流,天气晴朗。故选:D。
13、答案:D
解析:该图是北半球等压线分布图,风向是由高压吹向低压,且向右与等压线斜交。根据图中风向情况,由高压吹向低压且右偏的是③箭头,故D项正确。
1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以及读图分析能力。陆地比热容小,海洋比热容大,所以陆地较海洋昼夜温差大,AD排除;晴天,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气温高,晚上大气对太阳辐射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低,所以昼夜温差大,阴天则相反,故选C。
15、答案:B
解析: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形成陆风时陆面气温应低于水面;依据上题分析可知,①②分别代表8月、6月气温日变化曲线,③④分别代表8月、6月水温日变化曲线。读图可知,8月9日7时前后陆面气温低于水面,而6月1日0时前后、6月1日12时、8月9日17时前后陆面气温高于水面,B正确,A、C、D错误。
16、答案:B
解析:人们把太阳辐射称为短波辐射;而地面和大气温度低,其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红外线部分,属于长中波辐射。近地面大气主要吸收长波辐射,对短波辐射吸收很少,所以热量直接来源于地面长波辐射,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7、答案:(1)副热带高气压带帕斯地处南半球中纬度、1月是该地区夏季,副热带高气压带(气压带风带)南移控制该地区。
(2)帕斯西临海洋,东为陆地(沙漠面积广);帕斯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大气水平运动弱;白天,沙漠地区(陆地)升温快,近地面形成低压,形成海风;夜晚,沙漠地区降温快,近地面形成高压,形成陆风,所以风向多变。
(3)帕斯地处30°S-40°S大陆西岸,冬季西风带北移,受西风带控制,中纬度南北温差大,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强劲;西临印度洋且地势平坦,摩擦力小,风力大。
(4)图示地区地广人稀,能源需求量少;煤炭、天然气等常规能源丰富,风能开发成本优势不明显;风能不稳定,开发成本较高。
解析:(1)读图可知,珀斯位于32°S左右,地处南半球中纬度地区,l月份气压带风带南移,副热带高气压控制该地。
(2)读图,珀斯位于大陆西岸,西临海洋,东连大陆上面积广大的沙漠。夏季多晴天,昼夜温差大。白天,陆地沙漠地区升温快,近地面形成低压,风从海洋吹往陆地。夜晚,沙漠地区降温快,近地面形成高压,风从陆地吹往海洋,所以风向多变。
(3)珀斯位于南半球,冬季西风带北移,西风强劲,南北温差大,中纬度地区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强劲。珀斯位于30°S~40°S,西临辽阔海洋,且地势平坦开阔,因此风力强劲。
(4)图示地区位于澳大利亚,地广人稀,能源需求量少。根据图例,图示地区煤炭资源丰富,煤炭的开发成本低。区域的风能密度低,不稳定,风电成本高。
18、答案:
(1)珠峰海拔高,大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紫外线辐射强,戴墨镜可以减少紫外线对视野的干扰;珠峰表面积雪覆盖多,积雪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高,戴墨镜可有效减少太阳辐射对眼睛的伤害。
(2)变化情况:逐渐降低。理由:大气距离地面越远,受地面辐射影响越小,温度越低;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保温作用越弱。
解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珠峰海拔高,大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珠峰的太阳辐射强,较强的紫外线辐射会影响科考队员的视野,戴墨镜可以减少紫外线的干扰;珠峰海拔高、气温低,使得珠峰表面覆盖的积雪多,而积雪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高,较强的太阳辐射会对眼睛造成伤害,造成“雪盲”,戴墨镜可有效减少太阳辐射对眼睛的伤害。
(2)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增温的直接能量来源,随着海拔的升高,大气距离地面越远,受地面辐射的影响越小,温度越低;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保温作用越弱,地面损失的热量越多,大气得到的地面辐射越少,气温越低。所以自珠峰大本营到峰顶的温度逐渐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