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大象版(2017秋)五年级上册同步习题:2.1 感官、大脑与认知(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科学大象版(2017秋)五年级上册同步习题:2.1 感官、大脑与认知(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大象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1-10 14:24: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感官、大脑与认知
【基础知识过关】
一、填空题
1.人体通过眼、________、________、舌、________等感觉器官来感知世界。
2.神经系统在人体内担负________和协调工作,神经系统包括________、脊髓和________等。
3.脑藏在头骨里,由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部分构成。
4.声波通过________传到鼓膜,鼓膜振动,刺激________的听觉细胞产生听觉信号。听觉信号沿着听神经传到________,我们就形成了听觉。
5.人对客观事物的认知是从________开始的。各种感官受到物体的________后,会产生不同的感觉信号并通过________传递给大脑,大脑对接收到的各种信号进行________、________,就形成了对事物的整体认知。
二、选择题
1.寒冷的冬天,当我们触摸到冰冷的铁制品时,会产生的反应是( )。
A.紧闭双眼
B.将手缩回
C.捂住鼻子
2.触摸物体时,人体( )上的感受器能感受到软硬、冷热、光滑与粗糙等信号。
A.神经
B.眼睛
C.皮肤
3.盲人根据纸币上面的盲文来辩认纸币,靠的是( )。
A.嗅觉
B.味觉
C.触觉
4.关于视觉的形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眼睛是接收光线的感觉器官
B.物体反射的光线进入眼睛后在视网膜上形成影像并产生视觉信号
C.视觉信号直接进入大脑,我们就看到了物体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感觉器官受到刺激后,会产生不同的感觉信号并通过神经传递给大脑
B.所有的外界刺激都能帮我们认知事物,对人体感官都是有益的
C.光线、声音、气味等外界刺激是人体感知事物的前提条件
【综合能力提升】
三、简答题
妙妙回到家中,看到餐桌上的花瓶里插了一束月季花,妙妙可以用哪些方法辨别这束花的真假?
四、材料题
我们走到井边,有人在吊水,老师把我的手放到水里。清凉的水涌到我的手上,老师在我的手心中拼写了“w-a-t-e-r”(水)这个词。开始她拼得慢,后来越拼越快,我的注意力全凝聚在她的手指上。突然,灵光一闪,我领悟了“water”这个词,它指的正是这种奇妙的、清凉的、从我手上流过的东西。就是这个词唤醒了我的心灵,使我的心灵得到了自由,因为这个词是活生生的。
——海伦·凯勒《我的老师》
海伦·凯勒从小就失去了视觉和听觉,她是如何感知到水的呢?根据大脑对事物的认知过程,将下面的思维导图补充完整。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过关】
一、填空题
1.耳 鼻 皮肤
2.指挥 脑 神经
3.大脑 小脑 脑干
4.外耳道 耳蜗 大脑
5.感觉 刺激 神经 综合 判断
二、选择题
1.B
2.C
3.C
4.C
【解析】眼睛是我们的感觉器官,可以接收光线。物体反射的光线进入眼睛后在视网膜上形成影像并产生视觉信号,视觉信号通过视神经传递给大脑,我们就看到了物体。C项中“视觉信号直接进入大脑”的说法有误。因此,本题答案选C。
5.B
【综合能力提升】
三、简答题
【示例】妙妙可以用眼睛观察花朵的形状、大小、颜色;可以用鼻子闻花朵的气味;可以用手触摸花瓣,感受花瓣的软硬、光滑程度等。这些方法都可以帮助判断这束月季花的真假。
四、材料题
皮肤 神经传递 大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