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十县一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
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30道选择题,3道非选择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2年8月12日凌晨,著名的英仙座流星雨达到极盛时段,每小时约有100-140颗左右流星从英仙座的方向投射而来。据此完成1~2题。
1.流星雨实质为( )
A.天体系统 B.大型天体 C.天文现象 D.大型恒星
2.对在北京野外观测此次流星雨造成较大干扰的是( )
A.极光 B.灯光 C.日光 D.月光
“天问一号”于2020年7月23日发射成功,2021年5月软着陆火星表面。图1是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标识(揽星九天)。据此完成3~5题。
图1
3.本次探测任务的目标位于图中( )
A.⑥ B.③ C.④ D.②
4.“天问一号”从发射到着陆经历的天体系统层次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5.人类若想在火星生存首先要改造( )
A.水环境 B.土壤 C.地形 D.岩石
我国学者通过对1960-2010年太阳黑子活动周期与陕西省关中平原旱涝年份关系的研究,发现太阳黑子活动与当地的旱涝灾害有一定的关联(图2)。据此完成6~8题。
图2
6.黑子发生在太阳的( )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日核
7.据图可知( )
A.太阳活动峰年,皆为早年 B.太阳活动峰年附近,旱涝频率高
C.太阳活动谷年,皆为涝年 D.太阳活动谷年附近,早涝频率高
8.据图推测( )
A.1972年关中平原风调雨顺粮食增收 B.1976年北极地区易出现极光
C.1989年易发生无线电通信中断 D.2015年会出现太阳黑子极小值
2023年9月8日,摩洛哥阿塔拉斯山区发生7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图3为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和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①~④表示各圈层)。据此完成9~11题。
图3
9.此次地震震源位于圈层( )
A.① B.② C.③ D.④
10.关于图中各圈层的描述中,最为合理的是( )
A.古登堡面是①②圈层的分界 B.①圈层是由岩石组成
C.纵波在④圈层速度变慢 D.③圈层的物质呈固态
11.影响本次地震烈度的主要因素有( )
①地震震级 ②山体滑坡 ③房屋倒塌 ④震源深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地球表层四个圈层,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图4为地球表层各圈层关联图。据此完成12~13题。
图4
图4
12.图中①②③④所代表的地球圈层依次是( )
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生物圈 B.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
C.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D.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
13.图中③圈层( )
A.随着高度的增加,密度迅速减小 B.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组成
C.不单独占有空间,渗透于其他圈层之中 D.是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
在我国辽宁南部距今10000~8000年的泥炭层中,桦树花粉占优势,而现在桦树林已经退缩到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桦树为喜冷耐旱植物。图5为地质年代示意图。据此完成14~16题。
图5
14.该泥炭层形成于( )
A.元古代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15.推测辽宁南部近8000~10000年来气候由( )
A.冷干变为暖湿 B.暖湿变为冷干 C.冷湿变为暖干 D.暖干变为冷湿
16.植物在图示地质时期经历的演化过程是( )
A.裸子植物时代→蕨类植物时代→被子植物时代
B.裸子植物时代→被子植物时代→蕨类植物时代
C.蕨类植物时代→裸子植物时代→被子植物时代
D.蕨类植物时代→被子植物时代→裸子植物时代
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位于甘肃省西部,园区内有很多造型奇特的地貌景观。图6为某同学在该地质公园拍摄的景观照片。据此完成17~18题。
图6
17.塑造该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力沉积 B.冰川侵蚀 C.流水侵蚀 D.风力侵蚀
18.下列四幅景观与图6景观成因相似的是( )
甲 乙 丙 丁
A.甲 B.乙 C.丙 D.丁
金沙江虎跳峡(图7)位于玉龙雪山与哈巴雪山之间,两岸高山夹峙,峭壁耸立,山岭高出江面达3000米以上,中间江面宽仅30-60米,湍流激荡,山轰谷鸣,气势非凡。据此完成19~20题。
图7
19.图中虎跳峡景观特点是( )
①横断面呈U形 ②横断面呈V形 ③谷坡平缓 ④谷地深且狭窄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0.虎跳峡景观特点的成因是( )
A.冰川侵蚀 B.风力侵蚀 C.流水侵蚀 D.流水搬运
某中学研究小组用可升降水槽(图8)、掺杂少量沙子(粗细不一)的土壤、水壶和水进行流水作用与流水地貌的实验。实验步骤:在A面铺上一层较厚的土壤,将可升降槽的倾斜角度α调整到20°。在斜面A顶端用水壶匀速倒水,使水流呈线状,直至B面形成较为明显的扇状堆积体为止。据此完成21~23题。
图8
21.该实验最后形成的扇状堆积体多出现在河流( )
A.出山口 B.入海口 C.中下游平原 D.源头
22.实验过程中( )
A.颗粒最大的沙子最先被搬运,最后沉积 B.颗粒最大的沙子最后被搬运,最先沉积
C.颗粒最小的沙子最先被搬运,最先沉积 D.不同粒径的沙子同时被搬运,同时沉积
图8
23.倒水时间和其他操作步骤不变,加快在斜面A顶端倒水速度,B面堆积物数量( )
A.先减小后增多 B.减少 C.先增多后减少 D.增多
2022年8月18日,西宁市大通县强降雨引发山洪,造成泥石流,致使河流改道漫溢,6000余人受灾。据此完成24~25题。
24.本次泥石流产生的自然原因( )
①地质稳定 ②地势陡峭 ③基岩广布 ④降水强度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5.为减少泥石流灾害造成的损失,可采取的预防措施包括( )
①建立灾害预警预报系统 ②提高灾后重建能力 ③修建水利工程 ④提高植被覆盖率
A.①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图9为某地貌景观演变示意。据此完成26~28题。
① ② ③ ④
图9
26.图中的地貌为( )
A.风力地貌 B.海浪地貌 C.冰川地貌 D.流水地貌
27.图中地貌的演化顺序为(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④①② D.③②①④
28.图示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 )
A.西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东北地区 D.青藏地区
青岛崂山区“石老人”(图10)曾经是青岛著名旅游景点之一,2022年10月3日凌晨,“石老人”胳臂、头部部位的石块陡然崩塌(图11)。据此完成29~30题。
图10 图11
29.“石老人”为( )
A.风蚀柱 B.海蚀柱 C.海蚀拱桥 D.石柱
30.“石老人”崩塌的主要原因( )
A.海浪破坏力强 B.组成物质松软 C.海平面上升 D.游客攀爬踩踏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光伏充电桩是一种可利用阳光将光能转化为电能来为电动汽车充电的设备,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光伏电池板的转化,将阳光直接转化为电能送至储能电池和电动汽车中。图12为某地光伏充电桩示意图。
图12
(1)指出图示光伏充电桩的优点和缺点。(8分)
(2)为提高发电效率,列举唐山市安装光伏充电桩时需要注意的事项。(6分)
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2023“巅峰使命”珠峰科考由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队组织展开,科考队将完成极高海拔气象站技术升级、雪冰样品采集、冰芯钻取、岩石样品采集等十多项既定的科考任务。2023年5月23日12时30分许,2023年珠峰科考13名科考登顶队员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图13为本次科考登顶路线示意图,图14示意大本营附近地表物质。
图13 图14
(1)观察图13,列举两例冰川侵蚀地貌。(4分)
(2)据图14,描述大本营附近地表物质的特点。(4分)
(3)撰写两项本次科考活动的科研课题。(4分)
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西藏米林县年降水量约640毫米,且集中在6—月份,冬春季节多大风。在该县丹娘乡的雅鲁藏布江北岸山麓,有一个高约百米的沙丘,叫丹娘沙丘(图15—图16),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富、多风。雅鲁藏布江水位季节变化大。
图15
图16
(1)分别指出图15中江心洲和丹娘沙丘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简述丹娘沙丘(西)北部高大山体对该沙丘形成和发展的影响。(8分)
(2)有人认为丹娘沙丘的规模在冬春季最大。请为该观点提供依据。(6分)
唐山市十县一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C 2.D 3.C 4.B 5.A 6.A 7.D 8.C 9.A 10.B
11.D 12.B 13.C 14.D 15.A 16.C 17.D 18.B 19.D 20.C
21.A 22.B 23.D 24.C 25.A 26.D 27.C 28.B 29.B 30.A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14分)
(1)优点:清洁无污染;可为汽车提供遮阳避雨的空间等。(每点2分,共4分)
缺点:造价高;(受天气、昼夜影响),供电稳定性差等。(每点2分,共4分)
(2)避开高大地物(树木、建筑物)的遮挡;(光伏组件)朝向南;(光伏组件)选择合适的倾角等。(每点2分,共6分)
32.(12分)
(1)角峰、刃脊、U形谷、冰斗。(答出两点即可,共4分)
(2)大小不一,棱角分明。(4分)
(3)全球气候变暖、珠峰高度变化、珠峰地区环境变化、高海拔地区人体生理反应等。(任答两点得4分)
33.(14分)
(1)流水沉积作用;风力沉积作用。(4分) 降低风速,利于沙丘形成;阻碍沙丘向(西)北扩展。(4分)
(2)该沙丘的沙源来源于附近沙洲(江心洲)和河漫滩;冬春季节,降水少,雅鲁藏布江水位低,河漫滩和沙洲(江心洲)裸露;冬春季节多大风。(每点2分,共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