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王戎不取道旁李(公开课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5.王戎不取道旁李(公开课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10 13:44:05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王戎不取道旁李
薄荷味的夏天
点击此处输入副标题
七岁,
王戎不取道旁李
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②不明白的地方请划出来,结合课文注释与同桌交流交流
③圈出生字做好记号,多读几遍。
读课文
我会读
王戎 诸儿 竞走
尝 唯
初读课文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曾经
众,许多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人)问之,
( )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 )取之,信然。
.
.
人问 ( ),
( 戎 )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 人 )取( ),信然。
人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戎:“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们:“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戎:“_____________________。”
……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趣味读古文
背古文
王戎( ),尝( )。看道边李树( ),诸儿( ),唯( )。人( ),答曰:“( ),此( )。”取之,( )。
用自己的话讲故事吧!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搜集更多《世说新语》里的故事或视频,试着读一读,并和大家分享。
故事会课题:王戎不取道旁李
教学目标
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明白“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道理,体会王戎的形象。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明白“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道理,体会王戎的形象。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讲授法、情境设置法
教学过程
链接旧知,引入古文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三张图片,每一张图片都代表着一则历史小故事,想看吗?
(1)第一张图片是骆宾王七岁时应客人之邀,在池边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咏鹅》。我们可以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说:(PPT出示:骆宾王七岁,能作诗。)(评价:是的请坐。)
(2)请看下一张,谁来填?(PPT出示:曹冲七岁,能________。)
(3)这一张呢?(PPT出示:司马光七岁,能________。)
2.有没有什么有趣的发现?(都是七岁)我们今天再来认识一位古代的小朋友,他的名字叫做——王戎。“戎”是生字,跟老师一起写,注意最后两笔,一撇和一点不能忘。王戎七岁,能干吗?(生:不取道旁李)——(板书课题:王戎不取道旁李)
一读古文,读通读顺。
课题
解释课题:谁能根据老师的提示读课题?(谁不取道旁李?)(王戎不取什么?) Comment by Administrator: 重读“谁”。 Comment by Administrator: 重读“什么”。
(评价语:太棒了,你们把课题读得那么通顺)
2.那你知道课题的意思吗?谁来说一说?(评价语:太棒了!)
不取,即不摘,李,即李子。瞧,我们的文言文就是这样语言精练。接着我们就走进这篇文言文吧!
古文
1.出示初读要求: Comment by Administrator: 初读要求可以让学生来朗读
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有难度的地方多读几遍。
②不明白的地方请划出来,结合文中注释与同桌交流交流。
③本课生字做记号,多读几遍
2.学生自由读课文,老师巡视了解。
3.学习生字词
王戎 尝 诸儿 竞走 唯(评价语:声音洪亮,发音标准)
过渡:生字读准了了,古文内容会读了吗?
4.瞧,老师把这篇文言文分成了两部分,下面请同桌配合读一读,互相评一评,给对方提一提朗读小建议。哪一组同桌来展示?(同桌互读)评价语:先把掌声送给他们,最佳听众送给你们。
5读出文言文的节奏。(老师可以师范读)出示节奏划分,学生按节奏齐读。
二读古文,理清情节。
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文的意思懂了吗?
PPT出示: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安排一人朗读,评价:这个故事就这么被你们读出来了)
过渡:故事的主人公出场了,他们是?(王戎、诸小儿,老师板贴图片)
他们在干什么?(游玩、摘李子,老师板贴李子图片) Comment by Administrator: 如果学生在这里就说出了摘李子就板贴李子图片。
什么时候? (曾经、有一次)
①讲解“尝”
“ 尝”是什么意思呢?你是怎么知道的?(板书:借助注释)评价语:了不起,很会学习。
②讲解“诸”
这有一个字,在课文里面没有注释,它的意思是:“许多,众”。
③谁来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一句的意思?(“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Comment by WPS_1635577919: (让学生先理解字词再理解句子)
过渡:诸小儿发现了什么?(李子)什么样的李子?引出:多子折枝。
④图文理解“多子折枝”
诸位同学,见过成熟的李子吗?(PPT出示李子成熟的图片)看到了什么?“千个万个”李子都把枝条压弯了,这就是多子折枝。
⑤链接旧知“走”
小伙伴看着满枝沉甸甸的李子,心痒痒,嘴也馋,于是诸儿“竞走取之”。
“走”是什么意思?我们三年级学了一篇文言文《守株待兔》还记得吗?
PPT出示:“兔走触株,折颈而死。”(板书:结合旧知)
⑥联系上下文理解“之”
过渡:诸儿竞走取之,取的是什么呢?(李子)这里的之指的是“李子”。(评价语:太厉害了,结合上下文知道“之”的意思。)板书:联系上下文
老师想问问,小伙伴们跑的时候会说什么?想什么呢?我们来想象一下当时的画面。因为古文很简洁,想要当时的场景更有画面感,就需要我们去想象当时的画面。(板书:想象画面)
⑦品捂“静、动。”
小伙伴们跑啊,跳啊,闹啊,真热闹,真开心啊!可是瞧瞧你们身后 只有王戎(唯戎不动)。这就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画面,谁来讲好这则故事的前半部分?
PPT出示: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评价语:故事就这么被你讲出来了,我仿佛看到了这一动、一静不动的场面)
王戎为何会一动不动?太奇怪了?故事还在继续,谁接着往下讲。
PPT出示: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生齐声朗读,同桌讨论用前面学习过的方法说说这两句句的意思。(评价语:太棒了,的确如此。) Comment by Administrator: 此处让学生讨论后说说这个故事,会不会说不出来。另外一种教法:朗读后,人问之,问的是谁?问了王戎什么?一个之就简单概括了这么长一句话。
文言文语言简练,多有省略。那,你们把故事讲得如此完整,想必这个你会填吧!谁来试试? Comment by WPS_1635577919: 这样设置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对于学生来说难度大不大,会不会答不出来。另外一种想法:设置小组讨论2-3分钟,让学生用之前学习的方法学习后面两句,然后请人翻译,再提问两个“之”分别指代什么?
①PPT出示:(人)问之,
( )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 )取之,信然。 (评价语:填得特别好,文言文语言比较精练,王戎可以称之为“戎”)
有一个字在文言文里经常出现——“之”,它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他”“她”“它”,这里的两个之分别指的什么呢?
②PPT出示:(人)问( 戎 ),
( 戎 )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 人 )取 ( 李 ),信然。
6文言文简练的语言给了我们丰富的想象空间,这是它独有的魅力。那,能让我们穿越回到那个场景,一起演一演吗?4人为一小组讨论。(1-2分钟讨论后请同学上来演对话)
(请两组上来表演,表演后老师马上采访一组怎么知道树在道边而多子,就是苦李呢?)
③PPT出示:人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戎:“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们:“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戎:“_____________________。”
……
采访1:王戎啊王戎,你怎么知道树在道边而多子,就是苦李呢?
采访2:你听了王戎的解释,想对王戎说什么?
王戎你真厉害,难怪注释1中提到——板书:自幼聪慧。
⑤现在你们明白为什么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吗?用自己的话说清楚。(讨论1-2分钟)评价:你说得可真清楚呀!树在道边而少子,此必甜李。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⑥你瞧全文唯一一处语言描写,简简单单一句话,尽显王戎之聪慧。能读好它吗?
(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评价语:了不取,王戎的这份自信就这么被你们读出来 了。
师生合作趣读古文。
过渡:老师也想回到童年时期,做一回王戎。
①老师读王戎的话,你们读其他部分。
②你们读王戎的话,老师读其他部分。
四、三读古文,讲好故事
1.小王戎,年仅7岁,如此聪慧,实乃奇才!这么有趣的故事不光要会背吧!看看谁能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讲完整。(先讨论)
2.讲得怎么样?来点掌声吧!
板书: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 李子图片 诸小儿 借助注释
(不动) (竞走) 结合旧知
聪慧 联系上下文
想象画面
教学反思:
1.注重学法指导,为文言文学习扫清障碍。
本次教学《王戎不取道旁李》这篇课文,我多次在实践中提醒学生“注释是学习文言文的帮手”,导入时我采用看图片猜故事的方式,导入课题后引导学生先理解文言文的课题意思,我先放手让学生自由朗读古文,认识生字,然后把课文读通读读顺,再指导学生读好节奏断句,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走”的意思,联系学过的《守株待兔》理解“走”字的古今异义。在学生理解词语的基础上让学生运用借助注释、结合旧知等方法分组讨论理解文章的后半部分。可以说,学法指导渗透在整堂课的每一个细节中,学生学得轻松,上手很快,并通过这一课的学习积累了学习文言文的常用方法。
将识字、写字、文言文知识点的教学分散在整堂课之中,使教学既活泼又扎实。
古文教学最无法避免又最容易陷入枯燥的就是字词、知识点的教学。我将识字、写文、文言文知识点的教学分散在整堂课的若干个环节中,调动学生的思维、情感活动,使学生既不感到枯燥无味,又学得扎扎实实。
不足
在本堂教学中,课前备课不够充分,教学中有点紧张,自身不够自然放松,教学过程中过渡语衔接不够紧密, 课件设计中存在了标点符号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