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
高一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解析
1.D(3分)【解析】本题考查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A项过于绝对。根据材料一第二段“我们取得的伟大成就,离不开大国工匠的倾情奉献”,以及材料一第三段“都离不开工匠精神的支撑,离不开我们对工匠精神的继承和弘扬”可推知,“我们取得的伟大成就离不开工匠精神”而非“都是源于工匠精神”。B项逻辑不当。根据材料一可知,工匠精神的内涵为: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在第4至7自然段中,对这四个方面进行了横向论证,故这四者为并列关系而非递进关系。B项中“不仅需要……更需要……”将执着专注与后三者递进,犯了逻辑不当的错误。C项理解偏颇。材料二第一段写工匠精神不是鼓励“躲进小楼成一统”,并非“看似”。且原文“方寸之间他们实实在在地改变世界”而非“成为改变世界的主要力量”。故选D。
2.A(3分)【解析】本题考查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论点论据以及论证结构的能力。A项分析不当。材料二第一段批驳错误观点,议论工匠精神的价值。第二段深化一般观点,议论工匠精神的内涵。始终围绕工匠精神的价值与深层内涵来论述,而非重点论述工匠精神的现实意义。故选A。
3.B(3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论点论据的能力。A、C、D三项都能体现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而B项体现的是石磊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选择专业,这和工匠精神无关。故选B。
4.【参考答案】①对比论证。第一段“工匠精神从来不是……而是……”“并不是……也不是……而是……”等语句采用对比论证的方式,边破边立,突出了工匠精神的作用。②引用论证。第二段引用“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进一步说明了工匠精神的内涵。③假设论证。第二段中三个“没有……怎能……”构成的排比句式,采用假设论证的方式,写出了工匠精神的深层内涵。(答出1点1分,两点3分,三点4分)
5.【参考答案】①作为新时代中学生要爱岗敬业,热爱学习。热爱学习是一种全身心投入的认真尽责的精神状态,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也是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之一。②作为新时代中学生要专心专注。专注就是内心笃实而着眼于细节的耐心、执着、坚持的精神,这是一切“大国工匠”所必须具备的精神特质。学习更需要专心专注。③作为新时代中学要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在学习上要能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注重细节,做到精益求精,不断追求完美和极致。④作为新时代中学要志存高远,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一点2分,答对三点给6分,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6.B(3分)【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B项中“主要突出爹的封建迷信思想”说法错误。祭祖是过年的一项重要活动,从全文来看,“爹”对丢钱问心无愧,作者对“爹”的人物形象持褒的态度。故选B。
7.C(3分)【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对文本中的艺术手法分析鉴赏。C项中来人叙述故事的情节不属于插叙。故选C。
8.【参考答案】①憨厚朴实。生活清苦,爹任劳任怨,面对娘的抱怨觉得理亏不说话,还陪着小心帮助娘包扁食等。②为人善良。爹在置办年货时,遇到大奶身体不适,并帮忙拉到医院,将所有的钱垫付了医药费。(4分,每点2分,两点4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9.【参考答案】①吃传统美食(传承传统文化)。娘开始准备扁食,扁食是中国春节期间的传统食品之一,一般在除夕夜吃扁食,有辞旧迎新的意味,代表着一年的好运和吉祥。②祭祖、消灾祈福。“一年到头,咋说也要给先人送点儿纸钱”“爹从坟上回来”,家里没钱置办年货,爹把我身上仅有的一块钱买了纸钱给先人,可见,祭祖祈福是过年的一项重要活动。③家人团聚。如文中写到的来人,纵使天降大雪,远在东北,除夕之夜,也要回家和家人团聚等。(每点2分,三点6分,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10.【答案】BDF
参考标点:弗学何以行 弗思何以得 小子勉之,斯可谓师人矣!(每选对一处给1分,勾选四处及以上不得分。)
11.C(3分)【解析】《诗》,指《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选项中“战国时期”错误。
12.B(3分)【解析】第一处错误在于“国子”理解不正确,“国子”指公卿大夫子弟,而非普通百姓。第二处错误在于对“譬如宝玄于室”和“三教备而人道毕矣”理解有误,“宝玄于室”只是打比方,“三教”的意义应理解为“这三种教育齐备了,人类社会的道德规范也就完全了。”
13.(1)(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百姓,百姓就会更加勤勉;招来各种工匠,财务用品就会更加充足。
子,名词作动词,(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劝,受到鼓励而勤勉、勤奋、勤劳,自动自觉地努力工作,译为“勤勉”“勤奋”“勤劳”“努力工作”即可得分;来,招来、招徕。(“子”“劝”“来”各1分,句意1分。)
(2)从前的君子,能够成就高尚的美德和卓越的品行,即使身死,名声也不会朽灭,是什么原因呢?
成:成就;没,通“殁”,身死、死去;故,原因、缘故。(“成”“没”“故”各1分,句意1分。)
14.途径:①从好学、力行、知耻这些事情入手;②进入智、仁、勇这一社会共同的道德境界;意义:做到“修身”,有益于扩展到“治人”,进而“治理天下国家”。 (途径答对1点给1分,意义答对给1分,共3分,如学生摘抄原句也酌情给分)
【解析】筛选整合材料一中“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等信息。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孔子说:“好学的品格近似于智,努力实践的品格近似于仁,知道羞耻的品格近似于勇。知道这三点,就知道怎样修养自身了;知道怎样修养自身,就知道怎样治理别人了;知道怎样治理别人,就知道怎样治理天下国家了。治理天下国家有九项通常的纲领:修养自身、尊重贤人、爱戴亲人、尊敬大臣、体察群臣、爱护百姓、招来各种工匠、怀柔四夷、安抚诸侯。修养自身,道德就确定了;尊重贤人,就不会昏聩;爱戴亲人,父辈和兄弟就不会产生怨恨;尊敬大臣,就不会被人迷惑;体察群臣,士人就会以礼相报;爱护百姓,百姓就会更加勤勉;招来各种工匠,财物用品就会充足;怀柔四夷,四方的人就会归顺;安抚诸侯,天下的人就会敬畏。”
材料二:
从前的君子,能够成就高尚的道德和卓越的品行,即使身死但名声也不会朽灭,是什么原因呢?是学习。学习是通明精神、畅达思想、和悦情绪、修养品性的手段,是圣人最为看重的事情。人刚出生的时候,蒙昧无知,就好像珍宝放在暗室里,想寻找却看不见,而太阳的光辉一照进去,各种东西就都一目了然了。学习,就是心灵的太阳。所以,从前的帝王都专门设立教官负责对公卿大夫子弟进行教育,教给他们六种品德,教给他们六种善行,教给他们六种才能。这三种教育齐备了,人类社会的道德规范也就完全了。学习就好像是修整装饰,器物不加修饰,就不可能美观好看;人们不经过学习,也就难以具备美好的品德。具备美好的品德,才可以妥善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器物修饰得美观好看,才可以供奉神明祖先。
聆听了黄钟的声音,然后才知道叩击瓦罐所发出的声音是多么的细小;目睹了帝王礼服上的绣龙纹饰,然后才知道自己所穿的粗布短衣是多么的粗劣;接受过学校的教育,然后才知道不学习的困惑。所以学习这件事,就好像是登山,越走越高;就好像是睡眠,越久越充足。回看起始的地方,已经邈远难寻了。但因为学习困难就有所懈怠,这就不仅认识错误,而且行为完全不对了。《诗经》说:“巍峨高山要仰视,平坦大道能纵驰。”说的就是要好学不倦。倚身站立而想着到远方去,不如立即行走,这样一定能抵达;仰着头而想得到天空的飞鸟,不如循着鸟的鸣叫去寻找;孤身独处而希望获取智慧,不如努力学习定能达到目的。所以,君子的心灵不随便幻想,而是一定要努力学习;身体不轻举妄动,而是一定要追随老师;不信口开河,发表言论一定是为了广博见闻。因此君子的性情温文有礼平易近人,而美名也会不断地流传开来。孔子说:“不学习用什么来行事?不思索怎么会有所得?弟子们要以此勉励自己,能这样就称得上善于从人而学了!”子夏说:“每天温习,那么所学的东西就不会忘记;常自我勉励,那么自己就不会懈怠;多听取天下的深妙言论,那么他的志向就会越来越宏大。”
15.答案:C(3分)【解析】《过山农家》前两句渲染了山间村舍远离尘嚣的幽静,而不是热闹,故C错。
16.【参考答案】《农家望晴》抓住老农麦场望云的情节,塑造了一位饱经磨难、心情焦灼、渴盼天气晴好的老农形象。《过山农家》中的农人因为屋里焙茶产生的烟雾对客人表达歉意,又因天晴正好晒谷感到喜悦。诗歌塑造了一位热情好客、朴实勤劳、享受丰收喜悦的农人形象。(答对一点给3分,共6分)
17.(1)譬如朝露,去日苦多。(2)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答对1句给1分,共6分,位置颠倒、字迹潦草、出现笔画错误不给分)
18.【参考答案】 ①自强不息(坚韧不拔);②跋山涉水(栉风沐雨、艰苦奋斗、以启山林); ③任重道远 (每空1分,共3分,意思相近即可给分,错别字不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空:依据“决心和意志,筚路蓝缕”推断决心和意志不会轻易改变,故可填写“自强不息”或“坚韧不拔”。“自强不息”:指自己努力上进,永不懈怠;形容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坚韧不拔”:形容信念坚定,意志顽强,不可动摇,坚强不屈。第二空:依据“筚路蓝缕”推断后文应为“筚路蓝缕”的类似意思的成语,故可填写“跋山涉水”或“栉风沐雨、艰苦奋斗、以启山林”。“跋山涉水”:是指翻山越岭,趟水过河。形容旅途艰苦。“栉风沐雨”:是大雨洗发,疾风梳头。后用以形容经常在外面奔波劳碌。“艰苦奋斗”:不怕艰难困苦,坚持英勇斗争。“以启山林”:开辟山林。常用来形容创业的艰苦。第三空:依据“工程成绩显著,但仍然”“必须继续推进、不断深化”推断工程依然有很多工作要做,离成功还有很远的路要走,故可填写“任重道远”。“任重道远”:担子很重,路很远。比喻肩负的责任重大,并且需要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
19.【参考答案】 ①结构整齐,增强语势;②更全面地强调了中华文明的巨大作用。(答对修辞效果给2分,答对语意效果给2分,共4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排比修辞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相同句式构成排比,加强语言气势和节奏,起强调和突出的作用,表达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原文用四个“是……的根基,是……的宝藏,是……的精神标识,也是……的精神纽带”的句式,构成排比,强调了中华文明的巨大作用。
20.【参考答案】改法一:由于多种文明汇聚融合,中华文明充满活力、持续发展,文化软实力成为增强中华文明创造力和影响力的保障。
改法二:多种文明汇聚融合,使中华文明充满活力、持续发展,文化软实力成为增强中华文明创造力和影响力的保障。(共两处错误,找到一处错误并改正2分,共四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有两处错误:一是主语缺失,“使”字句的运用让句子缺少主语,应去掉“使”字或去掉“由于”。二是词语搭配不当,“扩大”和“创造力和影响力”搭配不当,改为“增强中华文明创造力和影响力”。修改后:由于多种文明汇聚融合,中华文明充满活力、持续发展(或“多种文明汇聚融合,使中华文明充满活力、持续发展”),文化软实力成为增强中华文明创造力和影响力的保障。
21.【参考答案】 ①反映年度特征②就与这一考虑有关③但它们也未进入(句意符合即可给分,每空2分,共6分,超过10字不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由下句“……无不体现2021年的年度特征”可知,列举的是体现2021年的年度特征的词语,此处是领起句,所以应该填写“反映年度特征”。第二空,由下句“‘社交牛逼症’‘社交恐惧症’‘社会性死亡’等词的落选”可知,此处是解释这些词语落选的原因,再结合“评选流行语,不仅仅是在选择一个工具性符号,也是在对蕴含其中的价值信息做出符合社会文明道德规范的甄别”可知,这些词语落选是与这一考虑有关,所以此处应该填写“就与这一考虑有关”。第三空,结合下文“‘yyds’是西文‘字母串’,不是纯正的汉语符号。‘绝绝子’在构成上‘游戏化’倾向明显,与典型的汉语构词规律有出入。‘夺笋’是纯谐音字符串,缺乏语言学价值”可知,这些词语不符合汉语结构规律和汉语语法规范,虽然十分流行,但是它们未进入年度流行语榜单,所以此处应该填写“但它们也未进入”。
22.【参考答案】《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2021年十大流行语,“社交恐惧症”“yyds”“绝绝子”等词因不符合价值原则或不符合汉语语法规范,故未进入年度流行语榜单。(有因果关系给1分,段意概括完整2分,共3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概括的能力。第1、2段讲了《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了2021年十大流行语,这些流行语无不体现2021年的年度特征,据此可概括出“《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2021年十大流行语”;3、4段讲了“社交恐惧症”“yyds”“绝绝子”等词,不符合价值原则或不符合汉语语法规范,未进入年度流行语榜单。题目要求用一个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概括主要意思,可用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因”“故”,“社交恐惧症”“yyds”“绝绝子”等词因不符合价值原则或不符合汉语语法规范,故未进入年度流行语榜单。
作文(60分)
作文评分细则
一、对材料的理解
材料的主旨句是“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不少人读过这样一句话”的判断,提供了个人体验情境。指出这句话的出处及这句话的上下文语境,提供了学科认知情境。故此,材料本身提供了个人体验和学科认知两类情境,建立起了沟通学生学习和生活之间的桥梁,便于学生调动学习和生活经验,进行思考和表达。
主旨句是思维的起点,是生发观点的源头,情境既是写作的语境,也是限制。
“和我有关”是主旨句的核心概念,“远方”和“人们”是这一核心概念的外延,是它的适用范围。对“和我有关”内涵的界定是观点生发的一个维度,可以从“和我有关”是什么?为什么和我有关?我们要怎么办三个方向生发。对“远方”和“人们”这两个外延概念内涵的界定是观点生发的又一维度,也可以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方向生发。对情境的理解是观点生发的第三个维度,鲁迅先生在临终前围囿于暗室,却在穿窗而入的光下,写下“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我们可以从围囿于暗室,先生所见、所思的描述里,应用类比思维,生发出观点。
对引导语的理解
引导语共四句话,可从四个层面理解。
第一层“这是鲁迅先生将近生命终点时写下的文字”“在黑夜里,在斗室中”这是情境限制,隐喻某种人生困境。
第二层“他眼里看到的,是穿窗而入的光”是正向的价值导向。
第三层“你呢,可能也曾经历过困守室中的日子”是建立材料和学生经验之间的关联,引导学生思维的走向。
第四层“对于‘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以及生活于其间的自己,是否有什么新的感悟和思考?”这是任务指令。要求明确写出自己的思考和感悟,是必须完成的任务。
对写作要求的理解
写作要求根据材料和提示写作,并从写作的角度、立意、文体、标题、字数等方面作了具体到要求。
立意要求
建立“和我有关”“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三个概念之间的关联,充分考虑情境限制,根据“对材料的理解”部分提供的三个维度进行立意。其命题立意导向是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与他人”“个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五、评分要求
(一)起评分:45分
要求满足“扣题”、“清晰”、“充实”、“整洁”四个特征。
(二)50分以上作文
在满足以上特征之外,还需满足“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意”四个特征之一。四个特征的具体内涵见“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三)偏题和跑题
偏题作文在28-36分,跑题作文在28分以下给定分数。
残卷和抄袭
1.残卷:600字以下不存在抄袭内容、且扣合题意的试卷确定为残卷。550个字到600字,30-到35分;500字到550字,25到30分;450到500字,20到25分;400到450字,15到20分;400字以下,20分以内。
2.缺标题扣2分;不足字数,切合题意,结构完整,600字以上,每少50个字扣1分;每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扣到5分为止;标点符号一点到底的45以下,标点符号错误较多的扣2分,标点符号转行扣2分。文面多处乱污乱涂扣2分。
3.存在抄袭卷和全卷抄袭卷。抄袭既成作品或本试卷内容但没有政治问题的试卷确定为存在抄袭卷。存在抄袭卷计算除了抄袭文字以外的文字评分。全卷抄袭卷在6分以下。
4.文体不明确的,不能超过45分。
六、其他
(一)作文评价整体要求
文风端正,文脉清晰,文气顺畅。
思想积极向上,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切合题意,符合试题的材料、情境与任务要求;观点明确,逻辑严密,结构严谨,论证充分,思考具有独立性;表达准确流畅,合理运用词语、句式、修辞等。
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一等(20~16分) 二等(15~11分) 三等(10~6分) 四等(5~0分)
基础等级 内容20分 符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思想基本健康 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当 思想不健康 感情虚假
表达20分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字迹工整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字迹清楚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字迹基本清楚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潦草难辨
发展等级 特征20分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 较深刻 较丰富 较有文采 较有创意 略显深刻 略显丰富 略有文采 略有创意 个别语句有深意 个别内容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新意
说明:
(一)基础等级评分,“题意”项主要看是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所涉及的范围、情境
及任务要求,与之相符的属于“符合题意”,与之沾边的套作在第三等及以下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二)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1.深刻:①透过现象深人本质②揭示事物内在的关系③观点具有启发性
2.丰富:④材料丰富⑤论据充足⑥形象丰满⑦意境深远
3.有文采:⑧用词贴切⑨句式灵活⑩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意: 见解新颖 材料新鲜 构思新巧 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 有个性特征六盘水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监测
高一年级语文试题卷
(考试时长: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在答题卷上填写姓名和考号等相关信息并贴好条形码。
2回答选泽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锯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知需改
动,用橡皮擦千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写在本试卷上
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变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材料一:
在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希望广大劳动群众大力弘扬劳模精
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减实劳动、勒勉工作,锐意创新、敢为人先,依靠劳动创造扎实推进中国式
现代化,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礼费劳动创造,勉励劳动者不
博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效舞人心,催人奋进。
工匠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奇斗中形成的停大精神,巴被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语系。
2020年1Ⅱ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衫大会上精辟概括了工匠精神的内
涵:执着专注、精益京精、一丝不苟、追京卓越。我们取得的伟大成就,离不开大国工匠的领情奉献。
劳动者脚路实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微好,共同培育形成的工匠精神,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国自古就推崇工匠精神。我们耳热能详的庖丁解牛、游刃有余的故事,就是对匠心匠魂的形
象表达。新时代,高铁动车、航天飞船、大国重器等成就背后,都离不开工匠精神的支撑,离不开我
们对工匠精神的继承与弘扬。工匠精神是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折射着各行各业劳动者的精神风
貌,每个人都可以是工匠精神的诠释者和践行者。
执着专注,是心无旁骛,是失志不渝的热爱。择一事终一生。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工匠特神的
核心。热爱,是劳动的动力源泉;热爱,才能把一件事做到极致。热爱,是被誉为“火药雕刻师”的
航天人徐立平专注雕刻火药30余年,仅凭手感就能将药面整形误差从允许的0.5毫米提高到0.2
毫米;是从事数控加工20年潜心钻研的秦世俊对飞机零部件0.01毫米的较量,誓让中国制造更有
话语权。他们执着于自己选择的事业,专注于自己投身的领城,自觉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始终努力
向前,一生敬业奉献、永不言弃。弘扬工匠精神,就要立足本职工作,爱岗敬业,以敬畏之心对待工
作,尽心竭力结就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
新益求精,是高标准严要求,是好了还要更好。千一行钻一行。术业有专攻,精益求精是对品
质的追求,对一流的追求。这种对极致的追求,也许是我们看得到的精雕细琢、巧夺天工,也可能是
高一年级语文试题卷·第1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