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龙东五地市期中联考
高二学年生物学试题
本卷命题范围:选择性必修1第1~4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第1~5小题,每小题1分,第6~25小题,每小题2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物质通常不会出现在猪血浆中的是
A.抗体 B.胰岛素 C.氨基酸 D.载体蛋白
2.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是
A.胃内的消化液 B.心脏内的血液
C.突触间隙的液体 D.膀胱中的尿液
3.下列有关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剧烈运动过程中内环境的pH略有下降
B.佝偻病与内环境稳态失衡有一定的关系
C.食物中长期缺少蛋白质会导致血浆蛋白下降
D.中暑是内环境紊乱造成的,与神经调节无关
4.下列各图箭头表示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和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其中错误的是
5.关于人脑的高级功能和神经系统分级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长时记忆的形成与突触形态与功能的改变有关
B.大多数人主导语言功能的区域在大脑的左半球
C.高位截瘫的人意识清醒却小便失禁,是因为排尿反射的高级中枢受损
D.跑步时,参与调节的各级神经中枢有大脑皮层、小脑、脑干和脊髓等
6.房水是充满在眼球前、后房内的一种透明清澈液体,其中蛋白质的含量仅为血浆中的1/200,葡萄糖含量约为血浆中的80%,主要是供应虹膜、角膜和晶状体营养,并把这些组织的代谢产物运走。如果房水循环不畅,积累过多,就会导致青光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房水属于组织液,能和虹膜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B.房水是独立存在的,和血浆组织液等没有联系
C.房水中无机盐的含量也应低于血浆
D.抑制房水的生成可有效治疗青光眼
7.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含量有关,与无机盐离子含量无关②人吃酸性食品不会导致体内的
pH大幅降低③每个人的体温在一天中是保持不变的 ④内环境稳态的维持需要多种器
官、系统的协调作用,并且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⑤严重腹泻、呕吐,只需要
补充足够的水,不用补充Na+
A.①②④⑤ B.②④ C.②⑥ D.①②③⑤
8.多巴胺是脑内分泌的一种神经递质,主要负责大脑的感觉、兴奋及开心的信息传递,也与上瘾有关。目前可卡因是最强的天然中枢兴奋剂,吸毒者把可卡因称作“快乐客”。如图为毒品可卡因对人脑部突触间神经冲动的传递干扰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多巴胺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
B.多巴胺发挥作用后会被降解或回收到突触前神经元
C.可卡因会阻止多巴胺的回收,使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
D.长期吸食可卡因会导致突触间隙的多巴胺数量持续增多
9.交通法明确规定不得酒后驾车、醉酒驾车。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醉酒的人由于大脑和小脑被麻醉而出现反应慢、动作不协调的表现
B.喝酒后,大脑语言中枢的S区被麻醉,会使人出现语无伦次的表现
C.由于紧张,可能无法完成膝跳反射,这反映了神经中枢的分级调节
D.前方有障碍物紧急刹车时心跳会加速,这是副交感神经兴奋的结果
10.唾液分泌的基本中枢在延髓(位于脑干),以下是与唾液分泌有关的现象:
现象I:进食时,食物对舌、口腔和咽部黏膜的刺激可引起唾液分泌;
现象Ⅱ:进食前,食物的形状、颜色和气味可引起明显的唾液分泌;
现象Ⅲ:有时候当人们听到一些食物的名称即引起明显的唾液分泌。
下列关于上述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从口腔到延髓的传入神经属于支配唾液腺的自主神经系统
B.现象Ⅲ表明唾液的分泌还受到大脑皮层等高级中枢的控制
C.现象I和现象Ⅱ中睡液的分泌分别属于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D.听到“柠檬”就引起唾液分泌的前提是曾吃过柠檬或见他人吃过
11.下图为人体神经元结构模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给予A处一较强刺激时,该处细胞外的Na+大量内流
B.刺激A处引起电表B的指针偏转时,细胞有能量消耗
C.④中的物质与⑤上受体结合不一定引起⑤的膜电位逆转
D.④中的物质都要经③合成、②加T后以胞吐的方式释放
12.中风是指脑部缺血造成脑细胞死亡,会造成脑功能异常。中风症状和受损部位有关,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症状为呼吸和心率改变,受损部位应为脑干
B.若症状为失去痛觉和味觉,受损部位应为下丘脑
C.若症状为思维意识混乱,受损部位应为大脑皮层
D.若症状为身体平衡稳定性下降,受损部位应为小脑
13.下列关于人体内多种激素的描述,错误的是
A.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下丘脑一垂体一甲状腺的分级调节
B.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都能升高血糖浓度
C.人在受惊吓或紧张状态下,肾上腺素分泌减少,机体的应激能力提高
D.胰高血糖素作用的主要部位是肝脏,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
14.雄性激素由睾丸产生,肾上腺皮质、卵巢也能分泌少量的雄激素。雄性激素可以促进雄性生殖器官的发育、精子细胞的生成和雄性第二性征的出现。如图表示雄性激素调节相关基因表达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正常女性的内环境中雄性激素含量明显低于雌性激素
B.抑制细胞质中受体的活性,雄性激素将无法发挥催化作用
C.雄性激素作用于靶细胞时,靶细胞内各种mRNA的量均会增多
D.雄性激素是调节生命活动的信息分子,也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
15.激素调节是哺乳动物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调节方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肾上腺皮质分泌皮质醇受垂体和下丘脑的调节
B.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
C.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可促进抗利尿激素的释放
D.促甲状腺激素可经血液运输到靶细胞发挥作用
16.如图表示正常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下列关于导致ab段和bc段变化的相应叙述,错误的是
A.剧烈运动和出汗增加时体温的变化
B.饭后和饥饿时胰高血糖素的含量变化
C.在寒冷的室外和进入温暖室内时甲状腺激素含量的变化
D.饮食过咸和大量饮用清水后抗利尿激素含量的变化
17.下图是正常人处在不同环境温度条件下皮肤血管血流量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 ab段引起皮肤血管血流量减少的神经中枢在下丘脑
B.ab段导致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的结构基础是内分泌系统
C.cd段皮肤血管收缩且汗腺分泌加强
D.d点以后只需及时补充大量水分即可
18.切除健康狗的胰脏,2天后狗出现糖尿病的一切症状。随后连续给其注射一定量溶于某种
溶剂的胰岛素,发现其血糖含量恢复正常。由此推测:胰岛素能降低血糖的含量。为了证明
这一推论,你认为下列最适宜作为对照实验组的是
A.既不切除健康狗的胰脏,又不注射胰岛素
B.用溶解于另一种溶剂的胰岛素溶液进行注射
C.切除健康狗体内的胰脏2天后,只注射等量用于该实验的溶剂
D.将健康狗体内摘除的胰脏制成提取液,注射给切除胰脏的狗
19.膀胱充盈时,牵张感受器兴奋,引起逼尿肌收缩,尿道括
约肌舒张,使尿液排出;当尿液流经尿道,刺激尿道中感受
器兴奋,导致逼尿肌进一步收缩,直至尿液排空。如图为相
关反射弧部分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不宜排尿时逼尿肌处于收缩状态
B.尿液减少可引起牵张感受器兴奋
C.牵张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人脊髓即可产生尿意
D.尿液排出时导致逼尿肌进一步收缩属于反馈调节
20.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儿童常见病,其发生与鼻黏膜分泌的P物质有关,机制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P物质引起鼻黏膜毛细血管扩张导致组织液减少
B.过敏原初次刺激特异性个体不会发生免疫反应
C.找出并避免接触过敏原是预防过敏性鼻炎的主要措施
D.过敏原被浆细胞表面受体识别后可刺激其分泌IgE抗体
21.日常生活中,医生建议外伤患者使用破伤风类毒素(抗原)和破伤风抗毒素(抗体)以预防破伤风。某同学不慎右足底被刺伤,因伤口小不以为意,未做任何处理,10天后出现乏力、头痛、肌肉酸痛,随着病情发展最终出现肌肉痉挛、喉头阻塞等症状,确诊为破伤风(病原体是破伤风杆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此人治愈后,当其再次接触到破伤风杆菌时,通常会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
B.破伤风杆菌进入机体后,抗原呈递细胞会将其加T后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
C.有效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对人体的保护时间长于注射破伤风类毒素
D.对此人立即注射破伤风类毒素,是一种及时、有效、安全的治疗手段
22.百白破疫苗是由无细胞百日咳疫苗原液、白喉类毒素原液及破伤风类毒素原液加氢氧化铝佐剂制成。将这种疫苗注入人体后,免疫系统作出的反应有
A.抗原呈递细胞摄取处理疫苗后将其呈递给B细胞
B.B细胞接受刺激后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和细胞因子
C.细胞毒性T细胞与相应靶细胞密切接触并使其裂解
D.产生多种记忆细胞并识别侵入机体的病原体
23.研究表明,树突状细胞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体内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树突状细胞表现为对患者自身抗原异常呈递,引起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另一方面,树突状细胞能产生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酶IDO,IDO能导致T细胞凋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RA属于免疫防御功能异常导致的自身免疫病
B.可通过使用免疫抑制疗法来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C.树突状细胞作为APC,可将抗原直接呈递给B细胞
D.RA患者的T细胞中IDO基因表达导致T细胞凋亡
24.人乳头瘤病毒(HPV)为DNA病毒,分低危型和高危型,子宫颈癌主要由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所致,严重危害妇女的身心健康。宫颈癌疫苗可以防止人乳头瘤病毒( HPV)感染。下
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能特异性识别HPV的有T细胞、B细胞、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B.宫颈癌疫苗属于抗体,能够很好的预防人乳头瘤病毒的感染
C.免疫系统消灭侵入机体的HPV的过程表明免疫系统具有免疫白稳的功能
D.消灭侵入人体的HPV,需要B细胞、T细胞、吞噬细胞等免疫细胞的参与
25.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A)是由酪氨酸激酶基因Btk突变导致的一种免疫失调病。发病机
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每种B细胞都具有识别、摄取、加T、处理抗原的功能
B.XLA患者体内原B细胞、前B细胞的数量均低于正常人
C.与正常人相比,XI_A患者非特异性免疫和免疫监视功能明显减退
D.XLA患者可通过适时适量注射丙种球蛋白、免疫增强剂进行治疗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3分,迭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26.缺氧条件下,脑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组织液增加,形成脑水肿;同时细胞膜钠泵功能障碍,导致细胞内Na+堆积,继而水分聚集形成脑细胞肿胀。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缺氧条件下,脑部神经细胞中氧气浓度高于组织液
B.形成脑水肿时,神经细胞中的水分将向血浆中扩散
C.血管壁细胞和神经细胞都参与了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
D.脑部缺氧引起脑水肿时,重要的治疗措施是输入纯氧
27.正常情况下,神经纤维上某一点受到刺激后电位变化记录如图甲;在实验装置中加入河豚毒素后,给予该部位同种强度的刺激,结果电位变化如图乙。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降低培养液中钾离子浓度会使图甲中A点的电位降低
B.图甲中刺激后神经细胞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发生改变
C.只要对神经纤维进行刺激就可以引起图甲所示的电位变化
D.图乙不能形成动作电位可能是河豚毒素抑制了钾离子外流
28.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机体会发生一系列生理活动以维持内环境稳态。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运动过程中,线粒体内的葡萄糖氧化分解加快,体温略有升高
B.大量流汗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
C.运动过程中,交感神经的活动占据优势,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
D.剧烈运动时内环境中产生大量乳酸,但血浆pH能保持相对稳定
29.研究表明环境温度对睡眠质量有较大影响。除被褥的厚薄等因素外,睡姿对温度的保持也有积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正常人体产热和散热的平衡会因睡姿的不同而发生改变
B.睡眠时,人体主要通过肝、脑等器官的活动来提供热量
C.寒冷环境下睡眠时,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不会发生变化
D.“蜷缩型”和“伸展型”睡姿分别有利于增加产热、增加散热
30.下图为细胞毒性T细胞通过表面受体(TCR)识别抗原呈递细胞呈递的肿瘤抗原后被激活,
进而攻击肿瘤细胞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抗原呈递细胞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摄取肿瘤抗原
B.图中细胞毒性T细胞分泌的毒素也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C.图中细胞毒性T细胞被抗原激活后,增殖分化形成的子细胞都能识别抗原
D.细胞毒性T细胞分泌毒素,使肿瘤细胞裂解死亡,该过程不属于细胞凋亡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0分。
31.(10分)如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与细胞代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l)组成人体内环境的是图中的 (填图中字母),组成结构c的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
(填图中字母)。
(2)d与f在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d中含有较多的 ;d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 的含量有关。
(3)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引起图中的液体 增多(填字母),将导致 。
(4)图中能分解成葡萄糖的多糖是 ,葡萄糖氧化分解产生的CO2进入a中并不会引起其pH发生剧烈变化,原因是 。
32.(10分)人体运动需要神经系统对肌群进行精确的调控来实现。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是一种神经肌肉退行性疾病,患者神经肌肉接头示意图如图1。回答下列问题:
(l)肌肉群通常是反射弧中 的一部分,肌细胞膜通常作为突触结构中的 发挥作用。
(2)神经细胞兴奋时,Ach以 的方式释放到突出间隙。有机磷农药可以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使中毒者 ,导致副交感神经末梢过度兴奋,瞳孔收缩。图2为副交感神经兴奋时测得的电位变化图,曲线中③处为 ;膜电位从③到④变化时,膜上打开的离子通道是____。
(3)ALS的发生及病情加重与补体C5(一种蛋白质)的激活相关。如图所示,患者体内的C5被激活后裂解为C5a和C5b,两者发挥的作用不同。C5a ,导致ALS的发生;C5b ,引起Ca2+和Na+内流进入肌细胞,使肌细胞内的渗透压增加,肌细胞大量吸水,导致肌细胞破裂。
33.(10分)研究发现,部分糖尿病是由于患者体内的抗体1和抗体2水平异常引起的,其机理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l)据图可知,能引起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信息分子有 ,胰高血糖素会 (填“促进”或“抑制”)胰岛素的分泌。人体内调节血糖平衡的机制是 调节。
(2)图中 (填“抗体1”或“抗体2”)引起的糖尿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原因是 。
(3)糖尿病患者由于高血糖,往往也会伴随着高渗透压,此时, 兴奋,并将兴奋传至____产生渴觉,同时使 激素分泌量上升,使人体增强对水分的重吸收和利用。
(4)图示两种糖尿病都属于 病。
34.(10分)树突状细胞(简称DC)能识别侵入人体的病原体,未成熟的DC能够结合抗原发挥吞噬作用,在感染或炎症反应时,被激活的DC开始由非淋巴器官到二级淋巴器官的移位,
激活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I)DC能识别和清除自身突变的细胞,体现了免疫系统的 功能,DC属于人体的第 道防线。
(2)图1中细胞B、E的名称分别是 、 。E的功能主要是 。
(3)图1中A细胞的增殖分化需要两个信号刺激,一个信号来自 ,另外一个信号来自 。图1中细胞G的数量 (填“增加”或“减少”)会提高移植器官的成活率。
(4)图2是初次免疫和二次免疫的相关情况变化曲线的示意图。图2中机体再次免疫应答
的特点是 。二次免疫反应中产生抗体的浆细胞主要来自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龙东五地市期中联考·高二生物学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D载体蛋白通常位于膜结构上,不会出现在猪血浆中,抗体、胰岛素、氨基酸均可能出现在猪血浆中,故
选D
2.C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组成,突触间隙的液体是组织液,其他三种均不属于内环境,故选C。
3.D剧烈运动时,人体中无氧呼吸增强,产生的乳酸使H路有下降,A正确:佝偻病与血钙过低有关,属于内
环境的稳态失调引起的疾病,B正确:食物中长期缺少蛋白质会导致血浆蛋白含量下降进而引起组织水肿,C
正确:中暑是由于体温调节失衡和水盐代谢紊乱产生的以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
性综合病征,而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都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有关,所以说中署是由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亲
乱造成的,D错误。
4.DA,B、D项图示表示兴奋从突触前膜传到突触后膜,A、B正确,D错误;C项图示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
传导,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电信号,兴奋的传导方向和膜内侧的电流传导方向一致,其特点是双
向、速度快,C正确。
5.C长时记忆可能与突触形态及功能的改变以及新突触的建立有关,A正确:大多数人主导语言功能的区域
在大脑的左半球,逻辑思维也主要由左半球负责,B正确;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是脊髓,高位截瘫的人意识清
醒,说明不是因为排尿反射的高级中枢受损,而是因为兴奋不能从脊髓传递到排尿反射的高级中枢,导致排
尿不受意识控制,C错误;跑步不仅需要神经支配肌肉运动、保持平衡,人体还进行体温调节、血管舒缩等生
命活动,参与调节的各级神经中枢有大脑皮层、小脑、下丘脑、脑干和脊髓等,D正确。
6.A房水属于组织液,能供给虹膜营养,并带走其代谢产物,说明二者之间可以进行物质交换,A正确,B错
误:根据题意分析,房水中蛋白质的含量仅为血浆中的1/200,葡萄糖含量约为血浆中的80%,则房水中无机
盐的含量可能高于血浆,以便维持渗透压的平衡,C错误;房水的主要作用是供应虹膜、角膜和品状体营养,
并把这些组织的代谢产物运走,而房水过多就会导致青光眼,因此应该利用药物促进房水排出来治疗青光眼
而不能抑制房水产生,D错误。
7.B血浆渗透压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①错误;人体内环境中存在缓冲物质,吃酸性食品后,体内会发生
酸碱中和反应,H不会有大的变化,②正确:人体的体温一般维持在37℃左右,一天中会在37℃左右波动,
不会一直不变,③错误;内环境稳态的维持需要多种器官、系统的协调作用,并且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
能力有限,④正确;严重腹泻、呕吐时,会造成在失水的同时丢失大量的无机盐,因此需要补充足够的淡盐水,
⑤错误。综上,②④正确,故选B。
8.D依题意可知,多巴胺为兴奋性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其发挥作用后会被有关酶降解或回收到突
触前神经元,A,B正确:据图可知,可卡因会阻碍多巴胺转运载体的功能,使突触间隙中多巴胺的含量在一定
时间内持续较高水平,因此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这种强烈的兴奋性刺激会引起大脑皮层的反馈调节,减
少突触后膜上多巴胺受体的数量,但突触间隙多巴胺的数量则无明显变化,吸毒者为了获得快感,只能不断
增加吸食剂量,最终成瘾,C正确,D错误。
9.D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小脑主要功能是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醉酒的人驾车时明
显表现为反应慢和动作不协调的主要原因分别是酒精麻醉了人的大脑和小脑,A正确:语言中枢的S区为运
动性语言中枢,喝酒后,大脑语言中枢的S区被麻醉,会使人出现语无伦次的表现,B正确;膝跳反射的神经
中枢在脊髓,大脑可以有意识地控制该反射,因此紧张状态下不能完成膝跳反射,反映了神经中枢的分级调
【高二期中联考·生物学参考答案第1页(共4页)】
24012B